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专题 ——速度计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专题 ——速度计算(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11 20:5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计算专题1——速度计算(4)
一、计算题
1.小林对着高墙大喊一声,2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声音传播的路程?
2.小马站在操场上某处拍了一下手,如图所示,经过约0.1s听到盛新楼方向传来回声。已知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求此时小马与盛新楼之间的距离。

3.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海水中声速为1500m/s,求:
(1)超声波在4s内传播的路程为多少米?
(2)该处海深为多少米?
4.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若测位仪从海面发射信号到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用了8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
(2)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则测位仪向海底发出信号后需经过多少秒才能接收到返回来信号?
5.暑假旅游,站在瀑布前,小明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不由自主地尖叫了一声,2s后听到了回声。没过多久,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假如小明距离天空闪电处1700m。则
(1)小明与瀑布的距离是多少?
(2)看到闪电后多长时间小明会听到雷声?
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3×108m/s。雷雨天,小王看见闪电后5秒钟听到雷声,打雷处距离小王多少km?
7.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旁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求:
(1)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子弹飞行的时间?
(3)子弹飞行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8.为了测定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用有一根长为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用仪器接听,经过0.01s接收到第一次声音,已知声音从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
(2)该仪器再经过多长时间接收到第二次声音。
9.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铁中传播速度为)(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10.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11.甲用锤敲打物体发声,每秒敲三次,当已看见甲敲打物体时听到的总是上一次敲打时发出的声音,求甲乙之间的距离?
12.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管的一端,另一位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声音在铁管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1)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听到两次声音?
(2)请帮他们计算出铁管的长度。
13.在一根长为1020m的金属管一端重重敲击一下,在铁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两次声音,声音的间隔2s。(在空气在声音的速度是340m/s)
(1)声音从金属管的一端通过空气传播到另一端用了多长的时间?
(2)声音在金属管里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t。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两次声音,则金属管的长度s至少多长。(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14.“十一国庆节”小爱同学到八公山森林公园游玩,想估测山谷的宽度。她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她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5.一辆汽车正对山崖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当汽车行驶至离山崖592米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6.如图,某小轿车长4m,在快车道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前进;另一大卡车长10m,保持速度72km/h在慢车道上匀速前进,此时小轿车头与大卡车尾之间距离220m,大卡车头距隧道口460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小轿车以此速度前进,车头到达隧道口需多长时间;
(2)小轿车能否在车头进入隧道口前刚好完全超过大卡车;
(3)若此时大卡车鸣笛,小轿车司机(在车头处)听到最近两次笛声的时间间隔(近似认为小轿车与大卡车在同一直线上,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5m/s,声音的速度为340m/s,途中司机按一下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
(1)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3)若车是驶离高山,司机在同一位置按下喇叭,相隔多久司机会听到回声?(保留两位小数)
18.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A处鸣笛后,经过4s后在B处听到对面高山传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A处到B处间的距离?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走的路程?
(3)A处离高山有多远?
19.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在某处鸣笛后经2s听到从前面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处的山崖有多远?
(3)听到回声后,该列车还需多长时间可到前面隧道口?
20.如图是我国“奋斗者”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若潜水器匀速下潜的速度为,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0s时悬停在海中某一深度,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求:
(1)潜水器下潜50s的深度;
(2)收到回波信息时潜水器与海底的距离;
(3)此海域的深度。
21.如图是历史上测量水中声速的实验,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问:
(1)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2)若水面船只的声呐向海底发出声波,2.4s后接收到回波,则海底深度是多少米?

22.天际岭隧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我国跨度最大的城市隧道。一辆洒水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隧道前525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3)如果洒水车距隧道口420m时,步行于隧道中某处的小尹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如图),他若立刻向隧道前或后两个方向跑,当洒水车到达隧道口时,小尹恰好都能刚好跑出隧道,进入到开阔地带,避免了水溅到身上。如果小尹跑动的速度恒为3m/s,洒水车以第(2)问的速度行驶,试求该隧道的长度。
23.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1)此时汽车距山多远
(2)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24.熙熙乘坐一辆速度为15m/s的小轿车迅速驶向一座山崖,某一时刻鸣笛后,汽车继续行驶了90m听到回声;一段时间后,司机第二次鸣笛,经过2s听到回声。计算:
(1)第一次鸣笛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3)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25.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26.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星期天和家人一起去郑州游玩,父亲开车从家出发,上高速公路后往郑州方向行驶的过程中,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7:15:00;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8:21:00。求:
(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轿车经过B地后,在某一段平直的公路上是匀速行驶的,在此过程中,距前方峭壁730m处鸣笛,经过4s后小宇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轿车在这一段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7.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多少米?
(2)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米?
(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4)请计算说明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
2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卫星上均装载了激光测距仪,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山顶的海拔高度。若测距仪发出激光束,0.0026s后测距仪接收到被山顶反射回来的激光,激光的速度为3.0×108m/s,求:
(1)这束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2)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95km,那么山顶的海拔高度为多少?
(3)若卫星上安装超声波测距仪,能否测量山顶海拔高度呢?为什么?
29.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射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5.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6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6s收到反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在两次接收到超声波之间行驶的距离。
(2)汽车行驶速度。
30.在某段区间测速路段,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超声波的速度为,求:
(1)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间行驶的路程;
(2)汽车行驶的速度。
31.顺风车司机张师傅驾驶汽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进入某固定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518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这辆汽车在该路段速度是多大?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已知京沪高速小轿车最高限速120km/h)

32.为了监测超速行驶这种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当行驶的小汽车与测速仪距离为45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汽车时,小汽车刚好运动到B点(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时0.3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
(1)超声波在0.3s内传播的距离;
(2)图乙中小汽车运动的路程s;
(3)小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680m
【详解】解:声音传播的时间:t=2s,由得,声音传播的路程
s=vt=340m/s×2s=680m
答:声音传播的路程为680m。
2.17m
【详解】解:根据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
s=vt=340m/s×0.1s=34m
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小马和圣新楼之间距离的两倍,所以,小马与圣新楼之间的距离
答:小马与圣新楼之间的距离为17m。
3.(1)6000m;(2)3000m
【详解】解:(1)超声波在4s内传播的路程为
(2)该处海深为
答:(1)超声波在4s内传播的路程为6000m;
(2)该处海深为3000m。
4.(1)6000m;(2)9秒
【详解】解:(1)探测海水深度时,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
由可得,此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4s=6000m
(2)海水的深度是6.75km,则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s'=2×6.75×103m=1.35×104m
由可得,测位仪发出信号到接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
答:(1)此处海水的深度为6000m;
(2)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测位仪向海底发出信号后需经过9秒才能接收到返回来信号。
5.(1)340m;(2)5s
【详解】解:(1)小明站在瀑布前,尖叫了一声,2s后听到了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则小明与瀑布的距离为
(2)闪电和打雷是在空中同时发生的,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此过程中,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小明听到雷声的时间为
答:(1)小明与瀑布的距离是340m;
(2)看到闪电后5s小明会听到雷声。
6.1.7 km
【详解】解:因为
所以,小王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
s= vt = 340m/s×5s=1700m=1.7km
答:打雷处距离小王1.7km。
7.(1)1.5s;(2)0.6s;(3)850m/s
【详解】解:(1)由速度公式得,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s,每一小格为0.1s,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等于子弹的飞行时间加上中靶声的传播时间,即
则子弹飞行的时间
(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答:(1)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为1.5s;
(2)子弹飞行的时间为0.6s;
(3)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850m/s。
8.(1);(2)0.14s
【详解】解:(1)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为
(2)由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则两次时间间隔为
故该仪器再经过0.14s接收到第二次声音。
答:(1)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为;
(2)该仪器再经过0.14s的时间接收到第二次声音。
9.听到一次声音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为
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为
由于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差小于0.1s,即人不能区别出来,所以听到一次声音。
10.(1)见解析;(2)5200m/s,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详解】解:(1)根据0℃、15℃和25℃两次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得出声速与温度有关。根据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不同,得出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最小、液体次之,固体中最大。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由表中数据可知,金属管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答:(1)见解析;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该金属管是由铁制成的。
11.113.3m
【详解】解:甲每秒敲打3次,即每间隔s一次,而乙却听到的是前一次敲打的声音,即敲打声传到乙处用的时间是, 则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答:甲乙之间的距离是113.3m。
12.(1)见解析;(2)182m
【详解】解:(1)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声音在铁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当在铁管一端敲击时,声音就会从铁管和空气两种介质里传播,所以会听到两次声音。
(2)设铁管长度为s,由题意可知
s=182m
答:(1)见解析;
(2)铁管的长度是182m。
13.(1);(2)1020m/s;(3)
【详解】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3)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则

因此
答:(1)声音从金属管的一端通过空气传播到另一端用了3s;
(2)声音在金属管里的传播速度是1020m/s;
(3)金属管的长度s至少为。
14.136m
【详解】解:设人离右边山崖的距离为s1,离左面山崖的距离为s2,则山谷宽度
s=s1+s2
声音在t1=0.3s传播的距离为2s1,在t2=0.5s内传播的距离为2s2,则
答:山谷的宽度为136m。
15.(1)3.8s;(2)28.42m/s
【详解】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声=700m+592m=1292m
由公式 得声音传播的时间为
(2)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车=700m-592m=108m
由公式 得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答:(1)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3.8s;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8.42m/s。
16.(1)23s;(2)不能;(3)2.5s
【详解】解:(1)由题意知,小轿车车头到达隧道口的路程为
s小轿车=220m+10m+460m=690m
小轿车车头到达隧道口所用时间
(2)小轿车完全超过大卡车,需要行驶的路程为
s1=220m+10m+4m=234m
大卡车的速度为
小轿车完全超过大卡车,需要的时间
小轿车不能在车头进入隧道口前刚好完全超过大卡车。
(3)笛声第一次直接由大卡车车头传到小轿车司机时,所用时间
笛声第二次由大卡车车头传到隧道口,再传到小轿车司机时,所用时间
小轿车司机(在车头处)听到最近两次笛声的时间间隔
Δt=t声2-t声1=3.1s-0.6s=2.5s
答:(1)小轿车以此速度前进,车头到达隧道口需要23s;
(2)小轿车不能在车头进入隧道口前刚好完全超过大卡车;
(3)若此时大卡车鸣笛,小轿车司机(在车头处)听到最近两次笛声的时间间隔为2.5s。
17.(1);(2);(3)2.18s
【详解】解:(1)车走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路程
根据题意可知,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
(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
(3)设间隔的时间是,则车走过的路程是
声音走过的路程是
根据题意可以

代入数据
解得
答:(1)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
(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
(3)若车是驶离高山,司机在同一位置按下喇叭,相隔2.18s司机会听到回声。
18.(1)40m;(2)1360m;(3)700m
【详解】解:(1)由得,A处到B处间的距离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走的路程
(3)A处离高山的距离
答:(1)A处到B处间的距离40m;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走的路程1360m;
(3)A处离高山有700m。
19.(1)680m;(2)380m;(3)7.5s
【详解】解:(1)声音的传播速度为v1=340 m/s,列车的速度为
v2=144km/h=40m/s
由公式s=vt得,列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s1=v1t=340 m/s×2s=680m
(2)2s内火车前进的路程为
s2=v2t=40 m/s×2s=80m
由题意可得,列车前进的路程与声音传播的路程之和是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处山崖距离的2倍,即
2s=s1+s2

(3)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隧道口的距离
s3=s-s2=380m-80m=300m
根据v=可得,司机听到回声后,到达隧道口需要的时间
答:(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680m;
(2)列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处的山崖有380m远;
(3)听到回声后,该列车还需7.5s可到前面隧道口。
20.(1)1000m;(2)9000m;(3)10000m
【详解】解:(1)潜水器匀速下潜的速度为20m/s,潜水器下潜50s的深度
s=vt=20m/s×50s=1000m
(2)1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1500m/s ,潜水器与海底的距离
(3)则海域的深度
s2=s+s1=1000m+9000m=10000m
答:(1)潜水器下潜50s的深度为1000m;
(2)收到回波信息时潜水器与海底的距离为9000m;
(3)此海域的深度为10000m。
21.(1);(2)
【详解】解:(1)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2)海底深度为
答:(1)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
(2)海底深度为。
22.(1)1020m;(2)10m/s;(3)360m
【详解】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1=340m/s×3s=1020m
(2)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洒水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鸣笛处与隧道口距离的2倍,即鸣笛处于隧道口的距离
鸣笛处于隧道口的距离s=525m,洒水车行驶的路程
s车=2s-s声=2×525m-1020m=30m
洒水车的速度
(3)洒水车与隧道口的距离s2=420m,洒水车达到前隧道口的时间
人向着洒水车运动,此时人刚好到达隧道口与洒水车相遇,人运动的距离
s人=v人t2=3m/s×42s=126m
人与洒水车运动方向相同时,当洒水车刚好达到后隧道口时,人也刚好运动到后隧道口;假设隧道长度为L,则洒水车运动的路程为
s3=420m+L
人运动的路程
s4=L-126m
由得到
L=360m
答:(1)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1020m;
(2)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10m/s。
(3)该隧道的长度为360m。
23.(1)487.5m;(2)32.5s
【详解】解:(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5m/s,根据速度公式,在t=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5m/s×3s=45m
声音传播的路程
s2=v2t=340m/s×3s=1020m
设鸣笛时汽车到山的距离为s,则
2s=s1+s2
所以
s= 0.5×(s1+s2)=0.5×(45m+1020m)=532.5m
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的距离为
s3=s-s1=532.5m-45m=487.5m
(2)由速度公式得,开到山脚下还需要的时间
答:(1)此时汽车距山还有487.5m;
(2)还需32.5s才能开到山脚下。
24.(1)6s;(2)1065m;(3)43.33s
【详解】解:(1)第一次鸣笛到能听到回声的时间等于汽车行驶90m需要的时间
(2)第一次鸣笛后声音在6s内传播的距离与小轿车在6s内行驶距离之和等于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距离的2倍,,则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3) 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时小轿车到山崖的距离
第二次鸣笛后,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距离与小轿车在2s内行驶距离之差等于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时小轿车距离山崖距离的2倍
则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时距离山崖距离
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内,小轿车行驶的距离
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答: (1)第一次鸣笛经过6s时间能听到回声;
(2)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为1065m;
(3)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43.33s。
25.(1)20m/s;(2)1600m
【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
(2)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有
所以
答:(1)火车的速度为20m/s;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1600m。
26.(1)100km/h;(2)25m/s
【详解】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为
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
由可得,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
(2)由可得,汽车的笛声在4s内传播的距离为
在这4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由可得,汽车在这一段公路上的速度为
答:(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轿车在这一段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25m/s。
27.(1)85m;(2)17m;(3)1s;(4)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
【详解】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 =340m/s×0.25s = 85m
(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 340m/s×0.2s = 68m
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
s=85m-68m=17m
(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即汽车行驶17m需要的时间
(4)汽车的车速为
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
答:(1)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85m;
(2)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17m;
(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
(4)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
28.(1)780km;(2)5km;(3)不能测量山顶海拔高度,因为外太空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解:(1)这束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经过的路程
(2)780km是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经过的路程,即卫星到山顶,然后从山顶返回卫星的路程,所以卫星距离山顶的高度为
山顶的海拔高度为
(3)由于卫星在外太空运行,外太空没有空气,若卫星上安装超声波测距仪,则不能测量山顶海拔高度。
答:(1)这束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经过的路程是780km;
(2)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95km,那么山顶的海拔高度为5km;
(3)不能测量山顶海拔高度,因为外太空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9.(1)170m;(2)34m/s
【详解】解:(1)由可得,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时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则汽车行驶的路程
(2)汽车行驶的时间
则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1)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70m;
(2)汽车行驶速度为34m/s。
30.(1)34m;(2)
【详解】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
汽车反射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
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间行驶的路程
(2)这34m共耗用时间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答:(1)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间行驶的路程为34m;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31.30m/s,该汽车不会被判超速
【详解】解:设汽车的速度为v车,由题意可知超声测速仪发出信号后经
与汽车相遇,在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与超声波通过的路程分别为和,根据题意有
结合速度变形公式有

v车×1.4s+340m/s×1.4s=518m
解得
v车=30m/s
汽车速度
v车=30m/s=108km/h<120km/h
则该汽车不超速。
答:这辆汽车在该路段速度是30m/s;该汽车不会被判超速。
32.(1)102m;(2)6m;(3)超速
【详解】解:(1)由可得超声波0.3s传播的距离
(2)测速仪与小汽车距离等于超声波传播距离的一半,即
小汽车运动的路程
(3)小汽车通过路程s所用时间
小汽车的速度
由可知,小汽车在此路段超速了。
答:(1)超声波在0.3s内传播的距离是102m;
(2)图乙中小汽车运动的路程是6m;
(3)小汽车在此路段超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