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再接再厉(lì) 嫉(jí)妒 迟廷(yán) 骤(jù)然
B.流言蜚(fēi)语 颤(zhàn)栗 藤蔓(wàn) 坚劲(jìng)
C.不落窠(kē)臼 独出新裁(cái) 祈(qǐ)祷 笨拙(zhuó)
D.名副(fù)其实 户口簿(bù) 头岑岑(qín) 漩(xùan)涡
2.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瘩 脱 弊 瞅 龟 B.神 恭 刃 彻 溪
C.宵 凄 哺 衷 避 D.休 鞭 贩 窥 桅
3.下列成语使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唇枪舌战 如花似玉 车水马龙 如影随形
B.千钧一发 一步登天 张牙舞爪 兴高采烈
C.地大物博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废寝忘食
D.鸡鸣狗盗 鼠目寸光 黄钟大吕 鸦雀无声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B.六年时光转瞬即逝,同学们高声念着:“我们——毕——业——啦!”
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D.爸爸与我约定,暑假要带我去看最近新上映的“闪电侠”。
5.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最合适的一项是( )
今日,天色( ),一向阳光开朗的他,今天变得十分( ),只见他拖着( )的步伐走进礼堂,面色( ),看起来心情似乎十分( ),众人看到此景,陷入了深深的( )。
A.沉郁 阴沉 沉重 沉闷 沉痛 沉思
B.阴沉 沉闷 沉重 沉痛 沉郁 沉思
C.阴沉 沉重 沉闷 沉痛 沉思 沉郁
D.阴沉 沉闷 沉重 沉郁 沉痛 沉思
二、积累与运用,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6.我会根据语境写词语。
毕业diǎn lǐ 上,面容cí xiáng 的校长语重心长地致辞:“愿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挺起xiōng táng ,sì yì 挥洒青春,不要jīng huáng 和chóu chàng ,笔锋所指,心之所向!”
7.按要求写句子。
(1)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增强。(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她高兴得跳了起来。(缩句)
(3)老师对我说,她还要批改很多作业,我送来的她可能要最后再批阅。
(把转述句改为直接引述句)
(4)垃圾桶的垃圾都要溢出来了,你还不准备去倒吗?(改为陈述句)
(5)这道题还没有完全弄懂,但已经有了一点儿想法。(改为双重否定句)
(6)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歌如画入眼,带我们领略不同的世间盛景,品味繁芜的人间百态。当我读到“ ,寒食东风御柳斜。”感受春日花飞柳舞的温柔;当我读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目睹夏日暴雨来袭的场景;当我读到“今夜月明人尽望, ?”深感诗人秋日的乡愁;当我读到“ ,燕山月似钩。”体会战场残酷如冬的画面。
(2)古人智慧凝聚成良言:“良药苦口利于病, 。”告诫我们中肯的劝告和批评对自己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学会创新“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与人相交,务必谨记“ ,日久见人心”。
(3)《长歌行》劝人要有时光的紧迫感,提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苏轼却一反其意,在《浣溪沙》中写道:“门前流水尚能西! 。”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是 的女儿为追忆其父所作。“4月28日”在文中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一次,这个表达方法叫做 。
(5)《红楼梦》《 》《 》《西游记》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判断题。(正确的把答题卡中的“T”涂黑,错误的把答题卡中的“F”涂黑。)
9.判断题。(正确的把答题卡中的“T”涂黑,错误的把答题卡中的“F”涂黑。)
(1)读名著时,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2)《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生活了28年后被救,终于回到了法国。
(3)《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4)杜甫诗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七十岁又称为古稀之年。
(5)“我国发现过一头近40吨的鲸,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打比方。
四、口语交际,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0.口语交际,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观点一:有人说:“舆论似洪水猛兽”。近期湖北一小学生在校内被车撞身亡,一位痛失爱子的年轻妈妈匆忙赶赴现场,因穿着打扮时髦,被网上的键盘侠攻击,经受不住双重打击,跳楼身亡。
观点二:有人说:“舆论是监督利刃”。不久前,一篇《疫苗之王》的文章横空出世,开启了全国疫苗安全大拷问,,揭露了部分药企奸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疫苗抗原含量低等问题。该文章不仅引发全民热议,更是推动国家药监局、中国证监会以及司法机关开启全面调查。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对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产生重要影响。
(1)你更同意哪个观点?
(2)说说你的理由:
五、开心阅读,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1.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同“慧”,智慧)
B.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C.孔指以示儿曰(表示)
D.乃呼儿出(就,于是)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是杨氏子,这个人物的特点是“ ”。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 ”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思维十分敏捷。
(4)杨氏之子的回答绝妙在哪里?最贴切的说法是 (填序号)
A.对于孔君平的刁难,杨氏之子才思敏捷,能不假思索做出回应。
B.杨氏之子的应答让作为大人的孔君平无言以对。
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能快速地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委婉。
D.孩子表现了应有的待客礼貌。
12.课外阅读
端午节前的周末,我回了趟老家。饭桌上,见到母亲抖着筷子,经过追问,母亲说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可我却不知情,真是愧对年迈的母亲。
离家前一天晚上,我说:“妈,您以后干活悠着点,等我回来帮您做。”母亲说:“哪能等你来做,你工作忙,回家一趟不容易。”A.稍后,母亲迟疑地说:“不能在家多待一天吗?”我心一紧,说:“妈,不能呀!明天我得上班。”母亲听了,半晌无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厨房里,母亲正在忙碌着:“闺女,妈连夜裹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去。”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我不禁心疼地埋怨:“妈,粽子又不是稀罕物,用得着连夜裹吗?再说你手不好,抖得这么厉害……”我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打断了我:“外面的粽子哪有妈亲手包的好吃……”B.见母亲的手颤抖着,我的嗓子发紧,赶紧拿一个粽子低头去剥。
我正吃着粽子,母亲拎来了一个包裹。她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待我:“这里面有三种粽子,妈分成了三个小口袋:咸肉粽子,孙子爱吃;大红枣的,你吃了补气血;女婿胃不好,给他包的是掺杂了粳米的粽子……”
我看着母亲用抖动的手,把粽子一个个重新放进去,忽然觉得,母亲的爱多么像这些粽子啊,如此精细、周到,将我紧紧地包裹着。那一刻,我真想对母亲说,妈啊,您为儿女操持了一辈子,就不能歇歇脚?可是,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又怎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
(1)默读短文,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2)从语言、动作中往往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情感,请你读一读第2和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A句
B句
(3)本文 次提到母亲手抖,说明母亲 。但从“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的这一 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不顾自身连夜为我包粽子的辛劳。
(4)第4自然段中,母亲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三种粽子分别送给 、 、 ,感受到母亲的 。
(5)继“留守儿童”后,“空巢老人”也成为普遍现象。今后的我们或许也将逐渐背起行囊,与父母渐行渐远。此时的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六、习作乐园,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3.习作乐园,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疫情中,家乡的旅游业遭受重创。疫情过后,百废待兴,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宣传稿。将家乡的风土人情融入笔端,将对家乡的浓情挚爱诉诸纸上,吸引八方来客,为家乡经济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内容详略得当,善用修辞及多种句式,情感真挚。
3.习作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同学姓名等真实信息,字数500字左右。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再接再厉(lì) 嫉(jí)妒 迟廷(yán) 骤(jù)然
B.流言蜚(fēi)语 颤(zhàn)栗 藤蔓(wàn) 坚劲(jìng)
C.不落窠(kē)臼 独出新裁(cái) 祈(qǐ)祷 笨拙(zhuó)
D.名副(fù)其实 户口簿(bù) 头岑岑(qín) 漩(xùan)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项,“迟廷”的“廷”应改为“延”,意思是:拖延。停留;耽搁。“骤然”的“骤”应读为:zhòu,意思是:突然;忽然。
B项,正确;
C项,“祈祷”的“祈”应读为:qí,意思是:宗教仪式之一。信仰宗教的人向天地神佛祷告,祈福免灾。含有赞美、感谢、告白、请求等意。各教都有。“笨拙”的“拙”应读:zhuō,意思是:
愚笨;不灵巧;不伶俐。
D项,“头岑岑”的“岑”应读:cén,意思是: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向下流的样子。“漩涡”的“漩”应读“xuán”,意思是:漩水。也比喻气体、烟雾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流向。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2.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瘩 脱 弊 瞅 龟 B.神 恭 刃 彻 溪
C.宵 凄 哺 衷 避 D.休 鞭 贩 窥 桅
【分析】考查了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是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
【解答】A.有误,“龟”属于象形字。
B.有误,“刃”属于指事字。
C.正确。
D.有误,“休”属于会意字。
故选:C。
【点评】形声字是小学阶段掌握的一个基础知识,对于形声字和形近字要学会区分。
3.下列成语使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唇枪舌战 如花似玉 车水马龙 如影随形
B.千钧一发 一步登天 张牙舞爪 兴高采烈
C.地大物博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废寝忘食
D.鸡鸣狗盗 鼠目寸光 黄钟大吕 鸦雀无声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修辞、内容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完成。
【解答】A.“唇枪舌战”“如影随形”是比喻,“如花似玉”是比喻,“车水马龙”是夸张。
B.“千钧一发”是夸张,“一步登天”是夸张,“张牙舞爪”是拟物,“兴高采烈”是并列短语。
C.“地大物博”是并列短语,“班门弄斧”是借代,“家喻户晓”是并列短语,“废寝忘食”是并列短语.
D.都是借代。
故选:D。
【点评】修辞手法的辨析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辨析与应用。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B.六年时光转瞬即逝,同学们高声念着:“我们——毕——业——啦!”
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D.爸爸与我约定,暑假要带我去看最近新上映的“闪电侠”。
【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
【解答】A.有误,“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为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应为分号
B.正确。
C.有误,“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为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应为逗号。
D.有误,“闪电侠”为电影名字,应加书名号。
故选:B。
【点评】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5.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最合适的一项是( )
今日,天色( ),一向阳光开朗的他,今天变得十分( ),只见他拖着( )的步伐走进礼堂,面色( ),看起来心情似乎十分( ),众人看到此景,陷入了深深的( )。
A.沉郁 阴沉 沉重 沉闷 沉痛 沉思
B.阴沉 沉闷 沉重 沉痛 沉郁 沉思
C.阴沉 沉重 沉闷 沉痛 沉思 沉郁
D.阴沉 沉闷 沉重 沉郁 沉痛 沉思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沉郁:低沉郁闷:神情沉郁。
阴沉:因烦恼而脸色阴暗。
沉闷:沉重烦闷。
沉痛:深刻而令人痛心。
沉思:深思。
沉重:沉静庄重。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故填:阴沉、沉闷、沉重、沉郁、沉痛、沉思。
故选:D。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二、积累与运用,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6.我会根据语境写词语。
毕业diǎn lǐ 典礼 上,面容cí xiáng 慈祥 的校长语重心长地致辞:“愿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挺起xiōng táng 胸膛 ,sì yì 肆意 挥洒青春,不要jīng huáng 惊惶 和chóu chàng 惆怅 ,笔锋所指,心之所向!”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典礼 慈祥 胸膛 肆意 惊惶 惆怅
【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7.按要求写句子。
(1)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增强。(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2)她高兴得跳了起来。(缩句)
她高兴。
(3)老师对我说,她还要批改很多作业,我送来的她可能要最后再批阅。
(把转述句改为直接引述句)
老师对我说:“我还要批改很多作业,你送来的我可能要最后再批阅。”
(4)垃圾桶的垃圾都要溢出来了,你还不准备去倒吗?(改为陈述句)
垃圾桶的垃圾都要溢出来了,你应该去倒了。
(5)这道题还没有完全弄懂,但已经有了一点儿想法。(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道题还没有完全弄懂,但不是没有一点儿想法。
(6)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由修改病句、缩写句子、关联词、改写句子等。完成这些题目,都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积累。
【解答】(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通过”“使”不能同时使用,删去其中一个;“增强成绩”搭配不当,将“增强”改为“提高”。
(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她”是主语,“高兴”是谓语,“得跳了起来”是状语,属于修饰成分,直接删去。
(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转述句改为直接引述句要注意人称的变化,改过后的句子为:老师对我说:“我还要批改很多作业,你送来的我可能要最后再批阅。”
(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垃圾桶的垃圾都要溢出来了,你还不准备去倒吗”是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垃圾桶的垃圾都要溢出来了,你应该去倒了。
(5)本题考查句式转换。“但已经有了一点儿想法”是一个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应是:但不是没有一点儿想法。
(6)本题考查关联词。“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这两个句子构成转折关系,可用关联词“即使……也……”连接。
故答案为:
(1)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2)她高兴。
(3)老师对我说:“我还要批改很多作业,你送来的我可能要最后再批阅。”
(4)垃圾桶的垃圾都要溢出来了,你应该去倒了。
(5)这道题还没有完全弄懂,但不是没有一点儿想法。
(6)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歌如画入眼,带我们领略不同的世间盛景,品味繁芜的人间百态。当我读到“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感受春日花飞柳舞的温柔;当我读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目睹夏日暴雨来袭的场景;当我读到“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深感诗人秋日的乡愁;当我读到“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体会战场残酷如冬的画面。
(2)古人智慧凝聚成良言:“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告诫我们中肯的劝告和批评对自己大有裨益。同时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学会创新“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与人相交,务必谨记“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3)《长歌行》劝人要有时光的紧迫感,提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苏轼却一反其意,在《浣溪沙》中写道:“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是 李大钊 的女儿为追忆其父所作。“4月28日”在文中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一次,这个表达方法叫做 首尾呼应 。
(5)《红楼梦》《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西游记》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经典名著、课文理解、表达方式。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韩翃的《寒食》,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考查谚语、名言警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就如同苦口的良药,虽然听起来难受,实际上对自己的行为大有裨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
(3)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苏轼的《浣溪沙》,全词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考查课文理解、表达方式。《十六年前的回忆》记叙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后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首尾呼应指开头和结尾互相接应。
(5)考查经典名著。一般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叫做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此四大巨著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故答案为:
(1)春城无处不飞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漠沙如雪;
(2)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路遥知马力;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李大钊 首尾呼应;
(5)水浒传 三国演义。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三、判断题。(正确的把答题卡中的“T”涂黑,错误的把答题卡中的“F”涂黑。)
9.判断题。(正确的把答题卡中的“T”涂黑,错误的把答题卡中的“F”涂黑。)
(1)读名著时,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T
(2)《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生活了28年后被救,终于回到了法国。 F
(3)《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不够用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F
(4)杜甫诗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七十岁又称为古稀之年。 T
(5)“我国发现过一头近40吨的鲸,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打比方。 F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阅读策略和方法、经典名著、知识百科、课文理解、说明方法。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解答】(1)考查了阅读策略和方法。名著蕴含的内容较丰富,有他深层次的价值,一般很难理解,先了解写作背景更容易理解作品内容。故是正确的。
(2)《鲁滨逊漂流记》一文中鲁滨逊是一个冒险家和航海家,他独自一人在一座荒岛生活了28年后被救,终于回到了英国。而不是法国。故是错误的。
(3)《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无奈和惋惜。而不是”刻画了作者忙碌的踪迹“故是错误的。
(4)“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故是正确的。
(5)句子中是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不是打比方。
故答案为:
(1)T;
(2)F;
(3)F;
(4)T;
(5)F。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四、口语交际,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0.口语交际,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观点一:有人说:“舆论似洪水猛兽”。近期湖北一小学生在校内被车撞身亡,一位痛失爱子的年轻妈妈匆忙赶赴现场,因穿着打扮时髦,被网上的键盘侠攻击,经受不住双重打击,跳楼身亡。
观点二:有人说:“舆论是监督利刃”。不久前,一篇《疫苗之王》的文章横空出世,开启了全国疫苗安全大拷问,,揭露了部分药企奸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疫苗抗原含量低等问题。该文章不仅引发全民热议,更是推动国家药监局、中国证监会以及司法机关开启全面调查。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对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产生重要影响。
(1)你更同意哪个观点? 我同意观点二。
(2)说说你的理由: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弊的,只要利大于弊,就应该支持。湖北那母子俩确实让人痛心,但是就像“疫苗安全问题”,如果没有网民的热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部门那么快的进行调查。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解答】 完成本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可用到网上的一些事例,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
故答案为:
(1)我同意观点二。
(2)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弊的,只要利大于弊,就应该支持。湖北那母子俩确实让人痛心,但是就像“疫苗安全问题”,如果没有网民的热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部门那么快的进行调查。
【点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五、开心阅读,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1.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填序号)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同“慧”,智慧)
B.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C.孔指以示儿曰(表示)
D.乃呼儿出(就,于是)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填序号)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是杨氏子,这个人物的特点是“ 甚聪惠 ”。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 应声答曰 ”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思维十分敏捷。
(4)杨氏之子的回答绝妙在哪里?最贴切的说法是 C (填序号)
A.对于孔君平的刁难,杨氏之子才思敏捷,能不假思索做出回应。
B.杨氏之子的应答让作为大人的孔君平无言以对。
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能快速地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委婉。
D.孩子表现了应有的待客礼貌。
【分析】这篇古文的意思是: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解答】(1)考查了字词解释。
A.正确。
B.正确。
C.有误。“孔指以示儿曰”的意思是: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示”是给……看的意思。
D.正确。
故选:C。
(2)考查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根据句意划分停顿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故选:D。
(3)考查了内容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的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是杨氏子,这个人物的特点是“甚聪惠”。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是: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从“应声答曰”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思维十分敏捷。
(4)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古文上下文可知,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能快速地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委婉。故选C。
故答案为:
(1)C;
(2)D;
(3)①甚聪惠 ②应声答曰;
(4)C。
【点评】语文高年级对文言文的考查频率较高,不管做文言文有关的哪些题型,都需要读者先了解古文的意思,再理解古文的情感,最后根据古文意思和情感做题。
12.课外阅读
母爱如粽
端午节前的周末,我回了趟老家。饭桌上,见到母亲抖着筷子,经过追问,母亲说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可我却不知情,真是愧对年迈的母亲。
离家前一天晚上,我说:“妈,您以后干活悠着点,等我回来帮您做。”母亲说:“哪能等你来做,你工作忙,回家一趟不容易。”A.稍后,母亲迟疑地说:“不能在家多待一天吗?”我心一紧,说:“妈,不能呀!明天我得上班。”母亲听了,半晌无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厨房里,母亲正在忙碌着:“闺女,妈连夜裹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去。”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我不禁心疼地埋怨:“妈,粽子又不是稀罕物,用得着连夜裹吗?再说你手不好,抖得这么厉害……”我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打断了我:“外面的粽子哪有妈亲手包的好吃……”B.见母亲的手颤抖着,我的嗓子发紧,赶紧拿一个粽子低头去剥。
我正吃着粽子,母亲拎来了一个包裹。她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待我:“这里面有三种粽子,妈分成了三个小口袋:咸肉粽子,孙子爱吃;大红枣的,你吃了补气血;女婿胃不好,给他包的是掺杂了粳米的粽子……”
我看着母亲用抖动的手,把粽子一个个重新放进去,忽然觉得,母亲的爱多么像这些粽子啊,如此精细、周到,将我紧紧地包裹着。那一刻,我真想对母亲说,妈啊,您为儿女操持了一辈子,就不能歇歇脚?可是,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又怎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
(1)默读短文,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2)从语言、动作中往往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情感,请你读一读第2和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A句 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当时母亲可能想:孩子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真想让孩子多住两天,陪我说说话呀!
B句 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当时“我”可能想:母亲手抖得这么厉害,还要连夜为我包粽子,可我平时为母亲做的实在是太少了,我对母亲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我真是愧疚呀!
(3)本文 四 次提到母亲手抖,说明母亲 风湿病严重 。但从“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的这一 神态 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不顾自身连夜为我包粽子的辛劳。
(4)第4自然段中,母亲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三种粽子分别送给 孙子 、 女儿 、 女婿 ,感受到母亲的 精细、周到 。
(5)继“留守儿童”后,“空巢老人”也成为普遍现象。今后的我们或许也将逐渐背起行囊,与父母渐行渐远。此时的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亲爱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要远离你们了,请你们好好保重身体,别太累了。我一有时间,一定回家看望你们。临行前,我会为爸妈买好水,买好电和天然气,并叮嘱好二老注意开关,还给爸妈购置一些零用品和蔬菜,这是晚辈应该做到的。有时间还要常给爸妈打电话。
【分析】这篇短文写了母亲在“我”即将离家的时候,不辞辛苦为“我”包粽子、煮粽子,并且根据“我”“我”的儿子、“我”的老公的口味包了三种味道的粽子。字里行间表达了深深的母爱。
【解答】 (1)考查给短文加一个题目。通读短文可知,文章以“粽子”为线索,写了母亲为“我”一家不辞辛苦地包了三种粽子,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所以可以拟写标题为:母爱如粽。
(2)考查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A“稍后,母亲迟疑地说:‘不能在家多待一天吗’”这句话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当时母亲可能想:孩子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真想让孩子多住两天,陪我说说话呀!文中的B“见母亲的手颤抖着,我的嗓子发紧,赶紧拿一个粽子低头去剥”这句话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当时“我”可能想:母亲手抖得这么厉害,还要连夜为我包粽子,可我平时为母亲做的实在是太少了,我对母亲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我真是愧疚呀!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从文中的“饭桌上,见到母亲抖着筷子”“再说你手不好,抖得这么厉害……”“见母亲的手颤抖着”“我看着母亲用抖动的手”这些内容可知,本文四次提到母亲手抖,说明母亲风湿病严重。但从“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的这一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不顾自身连夜为我包粽子的辛劳。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短文第4自然段,从文中的“这里面有三种粽子,妈分成了三个小口袋:咸肉粽子,孙子爱吃;大红枣的,你吃了补气血;女婿胃不好,给他包的是掺杂了粳米的粽子……”可知,母亲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三种粽子分别送给 孙子、“我”、女婿,感受到母亲的精细、周到。
(5)考查开放探究。继“留守儿童”后,“空巢老人”也成为普遍现象。今后的我们或许也将逐渐背起行囊,与父母渐行渐远。此时的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亲爱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要远离你们了,请你们好好保重身体,别太累了。我一有时间,一定回家看望你们。临行前,我会为爸妈买好水,买好电和天然气,并叮嘱好二老注意开关,还给爸妈购置一些零用品和蔬菜,这是晚辈应该做到的。有时间还要常给爸妈打电话。
故答案为:
(1)母爱如粽;
(2)A.孩子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真想让孩子多住两天,陪我说说话呀;
B.母亲手抖得这么厉害,还要连夜为我包粽子,可我平时为母亲做的实在是太少了,我对母亲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我真是愧疚呀;
(3)四 风湿病严重 神态;
(4)孙子 女儿 女婿 精细、周到;
(5)亲爱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要远离你们了,请你们好好保重身体,别太累了。我一有时间,一定回家看望你们。临行前,我会为爸妈买好水,买好电和天然气,并叮嘱好二老注意开关,还给爸妈购置一些零用品和蔬菜,这是晚辈应该做到的。有时间还要常给爸妈打电话。
【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六、习作乐园,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3.习作乐园,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疫情中,家乡的旅游业遭受重创。疫情过后,百废待兴,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宣传稿。将家乡的风土人情融入笔端,将对家乡的浓情挚爱诉诸纸上,吸引八方来客,为家乡经济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内容详略得当,善用修辞及多种句式,情感真挚。
3.习作中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同学姓名等真实信息,字数500字左右。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可爱的家乡。可写家乡的美景,可写家乡的特产,…….想想家乡的什么给你留下深刻或美好的印象,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家乡的特点去写,如写景,要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如介绍家乡的特产,要抓住特产的特点(如:色、形、味、用途等)来写,注意详略得当。要用上学到的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生动具体。
【解答】范文:
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
今天我向你推荐一个我喜欢的地方。我的家乡华蓥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华蓥的石林,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石林位于华蓥城区前三十公里处,是一个有名的自然景点。走进石林,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首先映入你的眼帘。各种各样的杉树,松树让你目不暇接。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谜语,让你边游边猜,其乐无穷!
所谓石林,当然是怪石之林哦!走进石林几分钟后你就会发现,两旁的不再是树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有的像小兔,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海豚……它们都欢欢喜喜地迎接着游客的到来,真是一个个热情的“小主人”。
沿着石板小路一直往前走,一个庞然大物就会立即展现在你的眼前。你千万不要被吓坏了,那就是石林有名的一处风景——夫妻石。你看,那石头多么逼真啊!男的神态端详,女的笑容满面,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告别了夫妻石再往前走的话,你会看见一个小小的湖。没错,那就是美丽的嫦娥镜湖,湖里的一群群小生命让人不由得产生爱怜之心。湖上架起的一座小木桥让人顿感亲切,这里是大人们回忆童年的佳地。
欣赏完嫦娥镜湖的温柔,你又会来到一个情意绵绵的地方——“千年一吻”。这里是情侣的天堂,夫妻的胜地。看,屹立在平地中间的那对情人,是那样的难舍难分,情深谊厚,让人看了之后心里都会涌出一股心酸,仿佛这不是一块石头,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一般。
不仅如此,在石林里,你还会看见一个小型的人工瀑布,一个神奇的山洞,还有……这么美,这么好玩的一个地方,你说我能不喜欢吗?你也快到石林来旅游吧!相信石林不会让你失望!
【点评】这篇文章小作者带我们游览了华蓥的石林,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十分优美,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使得文章生动、具体、形象,是一篇成功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