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1 21: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根据情境写词语。
(1)奶奶的zhái yuàn    里栽了几棵丁香,花儿zhuì mǎn    枝头,散发出yōu yǎ    的甜香。
(2)澄碧的小河里,píng zǎo    游鱼并着水波一同dàng yàng    。
(3)这畜生很líng lì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4)屋外寒风呼啸,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海浪拍打着海岸。
二、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zǎi)汤(tāng)汤乎
B.驰骋(chěng)波光粼粼(líng)
C.祭祀(sì)入场券(quàn)
D.伽(jiā)蓝 装弦(jiàng)
3.(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愿 预报 爆露无遗
B.模糊 就位 化为无有
C.糟糕 贡献 沧海一栗
D.谚语 慷慨 全神贯注
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模仿梅兰芳在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
B.咱们班正副班长,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配合默契,经常唱对台戏。
C.医护工作者们前赴后继,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与新冠病毒作斗争。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笔锋流畅如行云流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3分)“花有重开日,___。”横线上应填(  )
A.人无再少年 B.老大徒伤悲
C.来世不可待 D.往事不可追
6.(3分)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著名的《月光曲》是美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B.《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C.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7.(3分)“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诗句的作者是______。(  )
A.满城尽带黄金甲 苏轼
B.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C.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安石
D.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8.(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因为贫穷,桑娜的丈夫只能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2)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3)通过“漂流书屋”活动,使我们的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9.(16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认识了    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桑娜,   的鲁迅等人物。
(2)穿越古诗长廊,《浪淘沙》中“   ,   。”让我感受到黄河奔腾的气势。从《江南春》中诗句“   ,   。”我读出了历史的沧桑。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保护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到了王安石的诗句:“   ,   。”《七律 长征》的作者是    ,诗句“   ,   。”中的一“暖”一“寒”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切实感受到“   ”的喜悦和“   ”的悲壮。
(3)无情未必真豪杰,   。捐躯赴国难,   。
四、阅读与理解(34分)
10.(1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两股间:   
掉尾而斗:   
(2)用横线画出描写杜处士对《斗牛图》喜爱的句子。
(3)翻译句子。
处士笑而然之。    
(4)仿写句子。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    。    当问    。
(5)从这个故事和苏轼的评价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11.(4分)阅读
两人默默地向上走着。远远地看见一群人,周恩来、朱德也在那里低着头默默地站着,手中紧紧攥着一顶军帽。他们的面前有一小堆雪,显然是刚刚堆起来的一座雪坟。片刻,他们抬起头来,眼含泪花,坚毅地望向山顶,军帽上的红五星在阳光下分外鲜艳。
“又是哪位同志牺牲了?”蔡畅低声地说。
这时    山顶上有人高声喊道    同志们    快到山顶了    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    
他们向上一望,果然山顶已近在眼前,山址口高高地飘着一面红旗。那面红旗衬着皎洁的白雪,简直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红色火焰,随着山风狂热的翻飞着,仿佛即刻就要飞向天空似的……正艰难行进的队伍像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走得更快了。
最使杜铁锤高兴的,是他在这里遇见了小李子。小李子把他的两只手紧紧地攥住了。
“小猴子,你算过来了!”
“过来了!过来了!”小李子脸上充满喜色,满天愁云都不见了。
两人正在说话,忽然有人拍了一下他俩的肩膀,几乎把他俩抱起来了。两人一看,正是他们的营长金雨来。他说:“我一直等着收容你们,还以为你们让雪山包了肉包子呢!”说过,三个人嘎嘎地笑起来。金雨来说:“四方面军的同志正等着我们,我告诉你们,中国革命真的有希望了。”
(1)以上片段选自《   》,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的情景,作者    。
(2)为第3自然段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    
洁白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5)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说说运用比喻的好处?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12.(5分)言语实践。
新学期开始,光明小学五(2)班班主任计划实施班长轮值制,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请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    
13.(25分)习作。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你们之间的哪些事让你感触比较深?请以此为题,选择一件或几件事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字数不少于400字,不出现真实人名。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根据情境写词语。
(1)奶奶的zhái yuàn  宅院 里栽了几棵丁香,花儿zhuì mǎn  缀满 枝头,散发出yōu yǎ  幽雅 的甜香。
(2)澄碧的小河里,píng zǎo  萍藻 游鱼并着水波一同dàng yàng  荡漾 。
(3)这畜生很líng lì  伶俐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4)屋外寒风呼啸,xiōng yǒng péng pài  汹涌澎湃 的海浪拍打着海岸。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1)宅院 缀满 幽雅;
(2)萍藻 荡漾;
(3)伶俐;
(4)汹涌澎湃。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二、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载(zǎi)汤(tāng)汤乎
B.驰骋(chěng)波光粼粼(líng)
C.祭祀(sì)入场券(quàn)
D.伽(jiā)蓝 装弦(jiàng)
【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汤汤乎”的“汤”应读“shāng”,读“tāng”时,意思是:热水,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
B.有误,“波光粼粼”的“粼”应读“lín”;
C.正确;
D.有误,“伽蓝”的“伽”应读“qié”,读“jiā”时,意思是:朝鲜乐器名,有些像中国的筝。“装弦”的“弦”应读“xián”。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3.(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愿 预报 爆露无遗
B.模糊 就位 化为无有
C.糟糕 贡献 沧海一栗
D.谚语 慷慨 全神贯注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抱怨:埋怨;心里不满而数说他人不对。故“抱愿”应改为“抱怨”。暴露无遗:全部暴露出来。故“爆”错误,应改为“暴”。
B、有误,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故“无”错误,应改为“乌”。
C、有误,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故“栗”,应改为“粟”。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模仿梅兰芳在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
B.咱们班正副班长,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配合默契,经常唱对台戏。
C.医护工作者们前赴后继,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与新冠病毒作斗争。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笔锋流畅如行云流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正确,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符合语境。
B.有误,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不符合语境。
C.正确,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符合语境。
D.正确,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符合语境。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3分)“花有重开日,___。”横线上应填(  )
A.人无再少年 B.老大徒伤悲
C.来世不可待 D.往事不可追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出自宋代陈著的《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 其一》。全诗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故选:A。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6.(3分)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著名的《月光曲》是美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B.《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C.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及实践作业。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有误,著名的《月光曲》是英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B、C正确。
故选:A。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7.(3分)“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诗句的作者是______。(  )
A.满城尽带黄金甲 苏轼
B.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C.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安石
D.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及古诗文默写。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三、按要求完成问题。
8.(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因为贫穷,桑娜的丈夫只能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因为贫穷,桑娜的丈夫不得不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2)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伯父笑着说,他小的时候,鼻子跟我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3)通过“漂流书屋”活动,使我们的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漂流书屋”活动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和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语气词去掉,加上两个不或者没有等。把句子中的“只能”改为“不得不”。
(2)转述句就是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方法为:引述句的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把双引号中的“我”改为“他”,“你”改为“我”。
(3)考查了修改病句。“通过“漂流书屋”活动,使”用词不当,删掉“通过,使”,“得到了提升”用词不当,改为“提高”放到“我们”的前面。
故答案为:
(1)因为贫穷,桑娜的丈夫不得不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
(2)伯父笑着说,他小的时候,鼻子跟我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3)“漂流书屋”活动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
【点评】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9.(16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认识了  英勇无畏 的狼牙山五壮士, 善良 的桑娜,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的鲁迅等人物。
(2)穿越古诗长廊,《浪淘沙》中“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让我感受到黄河奔腾的气势。从《江南春》中诗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读出了历史的沧桑。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保护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到了王安石的诗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 ,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七律 长征》的作者是  毛泽东 ,诗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一“暖”一“寒”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切实感受到“ 金沙水拍云崖暖 ”的喜悦和“ 大渡桥横铁索寒 ”的悲壮。
(3)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
【分析】考查了课文理解、名言警句、作家及其作品、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1)本学期,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们认识了英勇无畏的狼牙山五壮士,通过学习《穷人》一文,我们认识了善良的桑娜,通过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一文,我们认识了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鲁迅先生。
(2)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让我感受到黄河奔腾的气势。从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读出了历史的沧桑。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保护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到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七律 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一“暖”一“寒”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切实感受到“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喜悦和“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悲壮。
(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故答案为:
(1)英勇无畏 善良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2)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毛泽东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3)怜子如何不丈夫 视死忽如归。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四、阅读与理解(34分)
10.(1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两股间: 大腿。 
掉尾而斗: 摇。 
(2)用横线画出描写杜处士对《斗牛图》喜爱的句子。
(3)翻译句子。
处士笑而然之。  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4)仿写句子。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  牧童 。  治病 当问  医生 。
(5)从这个故事和苏轼的评价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我得到的启发是: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分析】这篇古文的意思是: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斗角的牛呀,牛在斗角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解答】(1)考查了字词解释。
“两股间”的意思是:两条大腿中间。“股”是大腿的意思。
“掉尾而斗”的意思是:摇着尾巴斗角。“掉”是摇的意思。
(2)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描写杜处士对《斗牛图》喜爱的句子是“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考查了翻译句子。“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4)考查了仿写句子。首先分析例句的特点,再根据例句进行仿写即可。即: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牧童。治病当问医生。
(5)考查了情感主旨。古文通过讲述杜处士珍藏的书画中有一幅《斗牛图》,其中牛在打斗时的画面是摇着尾巴的,明显画错了。我得到的启发是: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故答案为:
(1)大腿 摇;
(2)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4)牧童 治病 医生;
(5)我得到的启发是: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点评】语文高年级对文言文的考查频率较高,不管做文言文有关的哪些题型,都需要读者先了解古文的意思,再理解古文的情感,最后根据古文意思和情感做题。
11.(4分)阅读
两人默默地向上走着。远远地看见一群人,周恩来、朱德也在那里低着头默默地站着,手中紧紧攥着一顶军帽。他们的面前有一小堆雪,显然是刚刚堆起来的一座雪坟。片刻,他们抬起头来,眼含泪花,坚毅地望向山顶,军帽上的红五星在阳光下分外鲜艳。
“又是哪位同志牺牲了?”蔡畅低声地说。
这时  , 山顶上有人高声喊道  :“ 同志们  , 快到山顶了  , 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  !” 
他们向上一望,果然山顶已近在眼前,山址口高高地飘着一面红旗。那面红旗衬着皎洁的白雪,简直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红色火焰,随着山风狂热的翻飞着,仿佛即刻就要飞向天空似的……正艰难行进的队伍像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走得更快了。
最使杜铁锤高兴的,是他在这里遇见了小李子。小李子把他的两只手紧紧地攥住了。
“小猴子,你算过来了!”
“过来了!过来了!”小李子脸上充满喜色,满天愁云都不见了。
两人正在说话,忽然有人拍了一下他俩的肩膀,几乎把他俩抱起来了。两人一看,正是他们的营长金雨来。他说:“我一直等着收容你们,还以为你们让雪山包了肉包子呢!”说过,三个人嘎嘎地笑起来。金雨来说:“四方面军的同志正等着我们,我告诉你们,中国革命真的有希望了。”
(1)以上片段选自《 长征 》,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的情景,作者  王树增 。
(2)为第3自然段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  坚毅 
洁白  皎洁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表达了人物化悲痛为力量,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必定胜利的思想感情。 
(5)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说说运用比喻的好处? 那面红旗衬着皎洁的白雪,简直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红色火焰,随着山风热狂的翻飞着,仿佛即刻就要飞向天空似的……运用比喻的好处是: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分析】本篇短文选自《长征》,短文记叙了周恩来、朱德带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过雪山时遇到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难万险,积极乐观,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解答】(1)考查作家及作品。通读短文,结合查询资料可知,片段选自《长征》,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的情景,作者王树增。
(2)考查加标点。通读短文可知,需要加标点的句子是爬到山上的红军战士鼓励正在爬山的红军战士的话,要读出号召的语气。按照这个意思,可这样加标点:“这时”后边加逗号,“山顶上有人高声喊道”后边加冒号和前引号,“同志们”后边加逗号,“快到山顶了”后边加逗号,“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后边加感叹号和后引号。即加标点为:这时,山顶上有人高声喊道:“同志们,快到山顶了,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
(3)考查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坚定:指(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坚毅”与其意思相近。洁白:指纯净的白色。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皎洁”与其意思相近。
(4)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片刻,他们抬起头来,眼含泪花,坚毅地望向山顶,军帽上的红五星在阳光下分外鲜艳”这句话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表达了人物化悲痛为力量,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必定胜利的思想感情。
(5)考查对修辞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那面红旗衬着皎洁的白雪,简直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红色火焰,随着山风热狂的翻飞着,仿佛即刻就要飞向天空似的……”这句话是比喻句,句中把“红旗”比作“火焰”,把“红旗随风翻飞”比作“要飞向天空”。运用比喻的好处是: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故答案为:
(1)长征 王树增;
(2)这时,山顶上有人高声喊道:“同志们,快到山顶了,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
(3)坚毅;
皎洁;
(4)这句话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表达了人物化悲痛为力量,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必定胜利的思想感情;
(5)那面红旗衬着皎洁的白雪,简直像一团正在燃烧着的红色火焰,随着山风热狂的翻飞着,仿佛即刻就要飞向天空似的……运用比喻的好处是: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点评】学习理解与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12.(5分)言语实践。
新学期开始,光明小学五(2)班班主任计划实施班长轮值制,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请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  我认为班级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好。班干部轮流制能让每一个同学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还能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分析】 考查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解答】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支持或反对实施班长轮值制均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可结合自己实际,说出看法,注意语言通顺即可。
故答案为:
我认为班级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好。班干部轮流制能让每一个同学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还能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点评】考查了看法建议。看法建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13.(25分)习作。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你们之间的哪些事让你感触比较深?请以此为题,选择一件或几件事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字数不少于400字,不出现真实人名。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有你,真好”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老师、同学,让你觉得拥有他(她)是如此的美好。此时你最想和他(她)说些什么?“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解答】范文:
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拿着得了65分的卷子,心情低落极了,也不理人。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便趴在桌子上默默地哭泣着。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降临在了我的身旁。你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认真地复习。终于,在这次的测验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看着卷子,高兴极了。心里默默地对你说: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在班级里,我是一个“马虎小姐”,常常不是忘带铅笔,就是忘带了笔袋。而作为同桌的你,总是无微不至地帮助我。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忘记写名字了,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那时,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诺,这个是备忘录,你把每天该记的作业,上课用的书,全记好了。如果这样你还忘了,看我不轻饶你!”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却令我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不再马虎了。我感激地抱住你: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一次外出野炊时,我不小心被火烧伤了,疼得哇哇直哭。而你却冷静地替我消肿,包扎,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笑眯眯地看着我:“哦,你不要哭了,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哈哈。”说完,你便哈哈大笑起来。“不理你了。”你见我生气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回来后让我擦脸。此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有你,真好!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但我仍旧忘不了你,待下一次遇见你时,我会大声叫出你的名字,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你,真好!
【点评】本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通过记叙同桌对我的帮助,表现了同桌乐于助人的品质,句子通顺,内容较具体。如果语言再生动些就更好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