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2 08:3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6分)
1.(6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教室墙上的钟发出qīng cuì    的滴答声,yì zhǎ yǎn    ,我们小学毕业了。想到这儿,内心bù jīn    泛起淡淡的yōu shāng    ;再见,我可爱的同学;再见,我稍显yòu zhì    的童年。然而,这六年的点点滴滴,岂是能qīng yì    忘却的?
2.(2分)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搅和(jiǎo huo) 吞噬(tūn shì) 咔嚓(kā chā) 含情脉脉(hán qíng mò mò)
B.轻吻(qīn wěng) 日晷(rì guǐ) 娱乐(yú lè) 泪潸潸(lèi shān shān)
C.兴旺(xīng wàng) 萦系(yíng xì) 凹地(āo dì) 华罗庚(huá luó gēng)
D.掺和(chān huo) 藤蔓(téng wàn) 弓缴(gōng zhuó) 锲而不舍(qì ér bù shě)
3.(2分)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苦刑 哄亮 死得其所
B.沉郁 齿轮 司空见惯
C.截然 残暴 万不得己
D.惊惶 辟静 赤裸裸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京冬奥会上,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拔得头筹。
B.每次游西施故里,我最留恋的是铜像,仔细看着,轻轻触摸,颇有走马观花的意味!
C.他做事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
D.反动派妄图扑灭革命火种,但无济于事。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详写了“等粥”,略写了“喝粥”,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可爱和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过了二十三,大家就忙得两脚不沾地。”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夸张的手法。
C.辩论中,对方陈述观点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漏洞,进行有效反驳。
D.在写作品梗概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保留“主干”,去除“枝叶”,不需要再补充过渡性语言。
6.(2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排列顺序有误,请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
我们的学校不正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①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②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吗?③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④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
A. 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7.(2分)下列关于古诗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诵读古诗词,要讲究停顿:“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这样停顿比较合适。
B.春雨是古诗词中的精灵:“萧萧暮雨子规啼”“天街小雨润如酥”“渭城朝雨浥轻尘”这些诗句都写到了春雨。
C.“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这两个句子中,“为”的意思一样。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表现了苏轼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8.(2分)关于省略号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语意未尽,引发思考)
B.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列举的省略)
C.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列举的省略)
D.我擦拭着泪水:“张先生,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说话断断续续)
9.(16分)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诗中有景: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   。”
诗中有情,千言万语皆在隔河相望的无言中:“   ,脉脉不得语。”
诗中有理: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   ,   !”
诗中有志:“   ,任尔东西南北风。”
(2)时间,她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路遥知马力,   。”时间,她如一位智者,告诫我们要节俭:“   ,莫把无时当有时。”她提醒我们要时刻创新:“   ,日日新,   。”她还教会我们直面生死:“人固有一死,   ,   。”
(3)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不少外国名著,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比如马克 吐温笔下的    。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也    ,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    ,   。
二、阅读实践。(31分)
10.(1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片段一】匆匆(节选)
朱自清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片段二】光阴(节选)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世人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城市和园林变成荒漠。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1)读片段一、片段二,我们读出了时间    、   、   等特点。
(2)读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关于片段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本文开篇,作者以“他”指代时间,让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作者说“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因为光阴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
D.全文以时间为序,先写早上,再写晚上;先写春天,再写秋天,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4)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把时间写得真实可感,两位作家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秘诀?请你结合片段二中的例子来说说。
   
11.(8分)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相关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②,蓄藏阳和③意最深。
爝水④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⑤。
鼎彝⑥元赖⑦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⑧。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②乌金:指煤炭。③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④爝火:指煤炭燃烧时的火炬。⑤洪炉照破夜沉沉: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⑥鼎彝:烹饪工具。⑦元赖:依赖。⑧铁石犹存死后心: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人类。
资料袋:于谦(1398﹣1457),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我会读:以下诗句诵读时,在哪里稍加停顿比较合适?请用“/”标出。(标两处)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我能解释: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3)我能理解:细读《咏煤炭》,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煤炭吗?请联系整首诗和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4)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够恰当的是    
A.这首诗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
B.颔联细致描摹煤炭,写它的功用:燃烧煤炭可以给人带来春回大地般的温暖,炉火中的火焰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
C.颈联继续描写煤炭的样子和作用,高度评价煤炭的巨大贡献:钟鼎彝器的制作,全靠原力的生成。
D.尾联中于谦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愿完完全全融进了煤炭,给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
12.(13分)阅读以下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回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本报记者 潘旭涛《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4月21日 第05版)
【材料二】九霄逐梦再问天——神舟十三号发射目击记
“升起来啦”“太震撼啦”……遥望着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点火发射、稳稳升空,发射场附近的观众们刹那间欢呼起来,与火箭的隆隆轰鸣形成合奏,响彻天地之间。
戈壁滩上,胡杨林间,黑河岸边,观众三五成群,迟迟不愿离去。有的人打着手电筒,兴奋地说着、笑着;有的遥望天边,似乎在努力搜寻飞船踪迹;还有的翻看手机,回味刚刚记录下的震撼瞬间。
“这是科学探索与航天梦想最美的相遇!”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凝视着相机取景器,难掩激动感叹道。他辗转数千公里,早早守候在发射场附近,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对神舟飞天的自豪和骄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0公里。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特意熬夜,守在窗前。“神舟就从我家附近飞天,我们特别骄傲,比过节还欢喜。”她说。
乌尼尔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张她与部分中国航天员的合影。这是她受邀参加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表彰活动时拍摄的,她倍感自豪。“三位航天员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们牧民都为他们加油!”她满怀信心地说。
夜愈深,观众渐渐散去。黑色天幕与皎洁月光映衬下,身姿挺拔的胡杨、随风轻摆的红柳,静静守护在这广袤的戈壁滩上,守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守候一次次的点火运行。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于嘉(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三】
历练
1997年,山东烟台女孩王亚平走出生活了17年的小山村。高三那年,王亚平得知空军招女飞行员,她果断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收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第一次飞行训练,随着飞机俯冲低飞,王亚平看到了地面上仰头观望的村民,看到……“神奇而欢乐的飞行让我深深陶醉其中。”王亚平说。
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飞船首飞太空。电视机前的王亚平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中国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2010年,王亚平如愿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的一员。这时,她才发现,要面对的是超乎想象的艰苦训练。
初次接触离心机训练,王亚平感到既陌生又恐惧。航天员的超重训练,承受的压力要达到自身体重的8倍。每次训练,因为强大的牵引力,王亚平脸部肌肉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向外流,但她从未按下手边红色的暂停键。
付出终有收获。2013年,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终于飞上太空,并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太空教师”。如今,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任务,王亚平身上又增添了不少“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以及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1)根据以上阅读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2021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成功着陆。    
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托举发射,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③国际空间站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体运行。    
④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杨利伟、王亚平。    
(2)材料二写了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和观众们激动的表现,其中详写的是哪一部分?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
   
(3)读材料三,你感受到了王亚平怎样的人物品质?请结合具体事例或词句进行评价。
   
(4)材料三中王亚平第一次飞行训练,随着飞机俯冲低飞,她还会看到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写王亚平当时所见的场景,要表现人物当时的心情哦!(不少于30字)
   
三、习作表达。请在以下题目中选择其中一项进行习作。(30分)
13.(30分) 如果神舟十三号里的航天员是你,你会看到怎样的太空世界呢?你可能会碰到哪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你又是如何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解决的?请你放飞想象,写写自己的奇特经历。不少于400字。
14.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的梦想是如何产生的?你又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过哪些事情?请你以书信的方式来聊聊。不少于400字。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36分)
1.(6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教室墙上的钟发出qīng cuì  清脆 的滴答声,yì zhǎ yǎn  一眨眼 ,我们小学毕业了。想到这儿,内心bù jīn  不禁 泛起淡淡的yōu shāng  忧伤 ;再见,我可爱的同学;再见,我稍显yòu zhì  幼稚 的童年。然而,这六年的点点滴滴,岂是能qīng yì  轻易 忘却的?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清脆 一眨眼 不禁 忧伤 幼稚 轻易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分)下列各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搅和(jiǎo huo) 吞噬(tūn shì) 咔嚓(kā chā) 含情脉脉(hán qíng mò mò)
B.轻吻(qīn wěng) 日晷(rì guǐ) 娱乐(yú lè) 泪潸潸(lèi shān shān)
C.兴旺(xīng wàng) 萦系(yíng xì) 凹地(āo dì) 华罗庚(huá luó gēng)
D.掺和(chān huo) 藤蔓(téng wàn) 弓缴(gōng zhuó) 锲而不舍(qì ér bù shě)
【分析】本题考查易误读字的字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A.正确。
B.有误。“轻吻”读音为“qīng wěn”,指因爱慕而以唇接触。
C.有误。“华罗庚”的“华”应读“huà”,中国数学家、教育家,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读“huá”时,指光彩;光辉;发生在云层上环绕太阳或月亮的彩色光环;繁荣;事物最美好的部分;虚实;奢侈;指(美好的)时光。
D.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指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故选:A。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3.(2分)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苦刑 哄亮 死得其所
B.沉郁 齿轮 司空见惯
C.截然 残暴 万不得己
D.惊惶 辟静 赤裸裸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酷刑:残酷的刑罚。故“苦刑”的“苦”错误。洪亮:(声音)非常响亮。故“哄亮”的“哄”错误。
B.正确。
C.有误,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故“万不得己”的“己”错误。
D.有误,僻静:离中心地区远而安静。故“辟静”的“辟”错误。
故选:B。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京冬奥会上,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拔得头筹。
B.每次游西施故里,我最留恋的是铜像,仔细看着,轻轻触摸,颇有走马观花的意味!
C.他做事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
D.反动派妄图扑灭革命火种,但无济于事。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解答】A.拔得头筹:取得了第一个出场比赛资格。与语境相符。
B.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现比喻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也说走马看花。与语境不相符。
C.千篇一律:指诗文书画等作品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没有变化。与语境相符。
D.无济于事: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与语境相符。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详写了“等粥”,略写了“喝粥”,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可爱和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过了二十三,大家就忙得两脚不沾地。”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夸张的手法。
C.辩论中,对方陈述观点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漏洞,进行有效反驳。
D.在写作品梗概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保留“主干”,去除“枝叶”,不需要再补充过渡性语言。
【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夸张、辩论讨论、实践作业、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写梗概时,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表达。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6.(2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排列顺序有误,请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
我们的学校不正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①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②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吗?③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④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
A. ②①④③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解答此题先通读所给的句子,了解语段大意,然后根据内容或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去排列顺序。
【解答】通读语段,是将同学们的学习比作羊吃草。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首先应是②,因为“土香草”与“青草”分别喻指学习中 正确与不正确的东西,只有先分清正确与错误,然后才能去“吃”;接着是①,在前句选择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强调我们要学 习羊的坚持不懈精神;然后是④,具体阐述羊吃草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精神的表现;最后是③,以反问总结,指出如果做到前 面的几点,所有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学会。四个句子排序为:②①④③。
故选:A。
【点评】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7.(2分)下列关于古诗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诵读古诗词,要讲究停顿:“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这样停顿比较合适。
B.春雨是古诗词中的精灵:“萧萧暮雨子规啼”“天街小雨润如酥”“渭城朝雨浥轻尘”这些诗句都写到了春雨。
C.“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这两个句子中,“为”的意思一样。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表现了苏轼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分析】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多义字、诗文词句理解。对于诗歌中的字词的意思的理解,要以诗句意思为依托,通过诗句意思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诗句中字词意思的有效途径。
【解答】A、B、D说法正确。
C.说法错误。“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选自《学弈》,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因为。“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选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为:同“谓”,说,认为。这两句话中“为”的意思不一样
故选:C。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8.(2分)关于省略号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语意未尽,引发思考)
B.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列举的省略)
C.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列举的省略)
D.我擦拭着泪水:“张先生,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说话断断续续)
【分析】考查了省略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省略号的用法是否恰当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结合提示语“没完没了地叫着”可知,那些鸡不断重复地叫着“他活该”,所以句中省略号表示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故选:B。
【点评】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9.(16分)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诗中有景: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水是眼波横 , 山是眉峰聚 。”
诗中有情,千言万语皆在隔河相望的无言中:“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诗中有理: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诗中有志:“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时间,她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心:“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时间,她如一位智者,告诫我们要节俭:“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她提醒我们要时刻创新:“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她还教会我们直面生死:“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
(3)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不少外国名著,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比如马克 吐温笔下的  汤姆 索亚 。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也  具有冒险精神 ,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  足智多谋、有正义感 , 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
【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作家及其作品。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1)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诗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形容山水灵动,似美人流动的眼波,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出自汉代乐府诗《迢迢牵牛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诗句告诉我们少年当努力,莫到老时后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
(3)马克 吐温笔下的《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一本脍炙人口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 索亚。在我眼里,他很调皮,波莉姨妈罚他刷栅栏,他却忽悠别人说这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他具有冒险精神,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他还很足智多谋、有正义感,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故答案为:
(1)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盈盈一水间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千磨万击还坚劲;
(2)日久见人心 常将有日思无日 苟日新 又日新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3)汤姆 索亚 具有冒险精神 足智多谋、有正义感 他破坏了杀人犯乔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二、阅读实践。(31分)
10.(1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片段一】匆匆(节选)
朱自清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片段二】光阴(节选)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世人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城市和园林变成荒漠。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1)读片段一、片段二,我们读出了时间  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 、 容易消逝 、 能改变一切 等特点。
(2)读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这样写的好处是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 
(3)关于片段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本文开篇,作者以“他”指代时间,让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作者说“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因为光阴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
D.全文以时间为序,先写早上,再写晚上;先写春天,再写秋天,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4)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把时间写得真实可感,两位作家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秘诀?请你结合片段二中的例子来说说。
 ①在写法上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文中举了蓓蕾在春风中绽开花瓣、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坠落等例子,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②都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光阴的流逝。本文文中“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你的思想里飞过去……”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分析】材料一选自朱自清的《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材料二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文中作者以“他”指代时间,使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从而使难以触摸的事物变得生动可感。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结合原文“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可知光阴的特点是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结合原文“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可知光阴容易消逝。结合原文“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的”可知“光阴”能改变一切。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六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年华虚度的强烈情感,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
(3)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本文不是以时间为序写的,文章先写“太阳落幕”,再将“蓓蕾在春风中绽开花瓣”和“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作对比,“婴儿啼哭”和“老人垂暮”作对比,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故选D。
(4)考查了写作手法。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这篇文章也叙述了光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光阴一去不复返的惋惜,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匆匆》这篇课文开头用排比的手法暗示光阴流逝的痕迹,本文文中“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你的思想里飞过去……”也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光阴的流逝。
故答案为:
(1)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 容易消逝 能改变一切;
(2)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这样写的好处是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
(3)D;
(4)①在写法上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文中举了蓓蕾在春风中绽开花瓣、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坠落等例子,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②都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光阴的流逝。本文文中“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你的思想里飞过去……”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1.(8分)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相关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②,蓄藏阳和③意最深。
爝水④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⑤。
鼎彝⑥元赖⑦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⑧。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②乌金:指煤炭。③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④爝火:指煤炭燃烧时的火炬。⑤洪炉照破夜沉沉: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⑥鼎彝:烹饪工具。⑦元赖:依赖。⑧铁石犹存死后心: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人类。
资料袋:于谦(1398﹣1457),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我会读:以下诗句诵读时,在哪里稍加停顿比较合适?请用“/”标出。(标两处)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我能解释: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3)我能理解:细读《咏煤炭》,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煤炭吗?请联系整首诗和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不是。全诗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国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4)关于这首诗,以下说法不够恰当的是  A 
A.这首诗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
B.颔联细致描摹煤炭,写它的功用:燃烧煤炭可以给人带来春回大地般的温暖,炉火中的火焰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
C.颈联继续描写煤炭的样子和作用,高度评价煤炭的巨大贡献:钟鼎彝器的制作,全靠原力的生成。
D.尾联中于谦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愿完完全全融进了煤炭,给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
【分析】《咏煤炭》参考译文: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解答】(1)考查诗歌朗读。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根据句意进行断句,即: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考查诗歌翻译。混沌: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未开发的煤矿。乌金:指煤炭,因黑而有光泽,故名。阳和:原指阳光和暖。这里借指煤炭蓄藏的热力。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故“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译为: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3)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咏煤炭》是于谦托物抒怀言志之作,描写了煤炭的开掘过程及其蕴藏热力的本性,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借煤炭的燃烧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4)考查诗歌词句理解、诗歌情感主旨、诗歌内容概括。A.有误。《咏煤炭》是作者于谦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歌颂了它的巨大功用和崇高品格”说法片面B、C、D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
(1)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3)不是。全诗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达了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及甘愿为国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
(4)A。
【点评】学习诗歌时要求能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反复自读,体会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
12.(13分)阅读以下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回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4月16日9时56分,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本报记者 潘旭涛《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4月21日 第05版)
【材料二】九霄逐梦再问天——神舟十三号发射目击记
“升起来啦”“太震撼啦”……遥望着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点火发射、稳稳升空,发射场附近的观众们刹那间欢呼起来,与火箭的隆隆轰鸣形成合奏,响彻天地之间。
戈壁滩上,胡杨林间,黑河岸边,观众三五成群,迟迟不愿离去。有的人打着手电筒,兴奋地说着、笑着;有的遥望天边,似乎在努力搜寻飞船踪迹;还有的翻看手机,回味刚刚记录下的震撼瞬间。
“这是科学探索与航天梦想最美的相遇!”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凝视着相机取景器,难掩激动感叹道。他辗转数千公里,早早守候在发射场附近,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对神舟飞天的自豪和骄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0公里。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特意熬夜,守在窗前。“神舟就从我家附近飞天,我们特别骄傲,比过节还欢喜。”她说。
乌尼尔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张她与部分中国航天员的合影。这是她受邀参加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表彰活动时拍摄的,她倍感自豪。“三位航天员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们牧民都为他们加油!”她满怀信心地说。
夜愈深,观众渐渐散去。黑色天幕与皎洁月光映衬下,身姿挺拔的胡杨、随风轻摆的红柳,静静守护在这广袤的戈壁滩上,守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守候一次次的点火运行。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于嘉(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三】
历练
1997年,山东烟台女孩王亚平走出生活了17年的小山村。高三那年,王亚平得知空军招女飞行员,她果断报了名,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收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第一次飞行训练,随着飞机俯冲低飞,王亚平看到了地面上仰头观望的村民,看到……“神奇而欢乐的飞行让我深深陶醉其中。”王亚平说。
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飞船首飞太空。电视机前的王亚平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中国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2010年,王亚平如愿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的一员。这时,她才发现,要面对的是超乎想象的艰苦训练。
初次接触离心机训练,王亚平感到既陌生又恐惧。航天员的超重训练,承受的压力要达到自身体重的8倍。每次训练,因为强大的牵引力,王亚平脸部肌肉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向外流,但她从未按下手边红色的暂停键。
付出终有收获。2013年,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终于飞上太空,并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太空教师”。如今,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任务,王亚平身上又增添了不少“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以及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1)根据以上阅读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2021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戈壁滩上成功着陆。  × 
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托举发射,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③国际空间站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体运行。  × 
④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杨利伟、王亚平。  × 
(2)材料二写了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和观众们激动的表现,其中详写的是哪一部分?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
 详写的是观众们激动的表现。表现了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展现人们为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感到骄傲、自豪。 
(3)读材料三,你感受到了王亚平怎样的人物品质?请结合具体事例或词句进行评价。
 “因为强大的牵引力,王亚平脸部肌肉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往外流,但她从未按下手边红色的暂停键”可以看出王亚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4)材料三中王亚平第一次飞行训练,随着飞机俯冲低飞,她还会看到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写王亚平当时所见的场景,要表现人物当时的心情哦!(不少于30字)
 她还会看到田野、河流、山脉等地形的蜿蜒曲折,看到农户家的鸡鸭欢快地在院子里飞来飞去,看到大黄狗兴奋地冲着天空叫唤……她想:原来在天上这么神奇,我们的祖国这么美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三则材料主要围绕着“神舟十三号”展开的,学生需要根据材料内容,仔细分析解答题目。
【解答】(1)本题考查了信息材料的分析。①根据图中的“发射时间为2021年10月16日”可推算,神舟十三号的着陆时间应为“2022年4月16日”,故此说法错误;②根据“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点火发射、稳稳升空”“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0公里”可知,此说法是正确的;③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是“中国空间站实现了……”,并不是国际空间站,故此说法是错误的;④由图可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没有杨利伟,而是叶光富,故此说法是错误的。
(2)本题考查了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材料二可知,详写的是观众们激动的表现,通过写观众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以及对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感到骄傲、自豪。
(3)本题考查了人物的形象分析。通过“因为强大的牵引力,王亚平脸部肌肉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往外流,但她从未按下手边红色的暂停键”这句话,可以看出王亚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态度。
(4)本题考查了扩展写话。随着飞机俯冲低飞,王亚平看到了地面上仰头观望的村民,她还会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农户家的家禽等等,展开说一说,符合实际即可。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详写的是观众们激动的表现。表现了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展现人们为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感到骄傲、自豪;
(3)“因为强大的牵引力,王亚平脸部肌肉严重变形,眼泪控制不住地往外流,但她从未按下手边红色的暂停键”可以看出王亚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4)她还会看到田野、河流、山脉等地形的蜿蜒曲折,看到农户家的鸡鸭欢快地在院子里飞来飞去,看到大黄狗兴奋地冲着天空叫唤……她想:原来在天上这么神奇,我们的祖国这么美丽。
【点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练多思考,我们就能熟练解题。
三、习作表达。请在以下题目中选择其中一项进行习作。(30分)
13.(30分) 如果神舟十三号里的航天员是你,你会看到怎样的太空世界呢?你可能会碰到哪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你又是如何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解决的?请你放飞想象,写写自己的奇特经历。不少于400字。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如果神舟十三号里的航天员是你,你会看到怎样的太空世界呢?你可能会碰到哪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你又是如何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解决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
【解答】范文:
假如我是航天员
夜晚,月光洒满大地,我躺在床上,仰望星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我是一名航天员,乘坐神舟13号飞向太空,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太空站。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惊叹不已,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界。太空中的一切都是那么奇妙,无重力的环境让我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我看到了星星,它们在太空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仿佛在向我招手。
在太空站里,我遇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有一次,我正在进行实验,突然发现一颗苹果从桌子上飞了起来,它在空中翻滚着,最后停在了我的面前。原来,这是由于太空中的失重现象导致的。我好奇地拿起苹果,咬了一口,口感鲜美,那种甜味让我陶醉其中。
在太空站中,我们航天员需要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有一次,太空站的氧气供应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尽快解决。我和同事们迅速展开了紧急修复工作,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成功修复了氧气供应系统。当看到氧气重新流动时,我们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
在太空的日子里,我见识了许多奇妙的景象,也经历了许多挑战。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感受到了探索太空的快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太空,揭开更多的神秘面纱。而我,也将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点评】这篇作文以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宇航员在太空的经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4.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的梦想是如何产生的?你又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过哪些事情?请你以书信的方式来聊聊。不少于400字。
【分析】考查了书信的写作,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书信格式由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组成。本次书信要求以书信的方式来聊聊自己的梦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书信的格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给小明的一封信
小明:
您好!
今天给你写信,是想给你说说我的梦想。梦想,究竟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会说:梦想是儿时天真的梦,是纯真美好的愿望。在我的眼中,梦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未来前进的方向!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有过很多梦想:看到花店就想去当花店老板;看见蛋糕店就想做蛋糕师;每次生病了,去看医生,就想做一名“白衣天使”……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一名老师的梦想,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假如我当了老师,我会和同学们一起看书学习,让同学们拥有更多的知识,会让同学们做很多的游戏,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会登上那三尺讲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会把我的学生当做我的孩子,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从一个个真善美的小故事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让他们从一首首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到“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寂静;让他们从一个个英语单词中,感受到语言的神奇;让他们从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数字中感受到数学王国的神奇。我还会让孩子们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学习,爱上学习。当他们捧起奖杯时,我会告诉他们“不要骄傲,一定要再接再厉,在以后的道路上继续努力,才能有所成功。”当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困难而气馁时,我会告诉他们“不要气馁,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就是胜利。”我会像当时老师教育我们一样,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一直在为这个理想而不懈地努力,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门功课,一步一个脚印朝这个目标攀登……
梦想就如同一双翅膀,带着我在宽广的天空中飞翔,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
祝: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您的朋友:xxx
【点评】这封书信,作者想象力丰富,写出了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你将来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有序,书信格式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