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1 22: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人物描写一组——摔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摔跤》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的三个片段“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中的第一个片段。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写作要素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摔跤”这一段描写,节选自儿童文学家徐光耀的小说作品《小兵张嘎》,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摔跤”这个小标题提示了片段讲述的主要事件,片段对小嘎子和小胖墩几拌跤时一连串的动作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比如,写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抓住小胖墩儿动作不灵活的弱点,想要把小胖墩儿转迷糊,以寻找进攻的时机,写小嘎子“钩他的腿”,想使巧招取胜。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小嘎子机灵的特点。人物动作的描写极为细致,准确、生动,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富有很强的地方特点。透过文字我们不难揣摩到嘎子的心理变化:那就是从得意到忐忑,从忐忑到焦急,从焦急再到最后败北时的失望和不甘。全文虽然没有直接进行心理描写,可这种情绪的波折都可以通过二人的语言和动作体现出来。最终一个富于心计、争强好胜的嘎子;一个直爽自信、沉稳机灵的胖墩,也就鲜活地跃然纸上了。
学情分析
五下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关于写人,教材从三年级就开始着意安排(猜猜他是谁),四年级还安排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求,五年级上册又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求。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此期间,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接触了大量写人记事的课文,对于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有了比较充分的体会,知道写一个人可以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也知道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但这些写作方法更多地是停留在概念层面,面对具体运用,学生还欠缺操作方法。因此本单元的习作训练重点,应落在如何进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以及如何选择典型事例上,课上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潜入文本,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达到“学文明法”的目的。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要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因此,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范读、自由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读、指名读等。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新课标提出的以“朗读为主”,从流利读入手,再到美读,步步升入,升华情感,让学生享受朗读的快乐,更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的 4个生字和儿化音,会写 4个生字,感受河北白洋淀地区的方言特色。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学习运用比喻式动作短语和连续性动作描写突显人物个性的写法,进行迁移运用。
4.激发学生阅读《小兵张嘎》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比喻式动作短语和连续性动作描写突显人物个性的写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典型人物的图片或句子,学生猜。最后出示小嘎子图片,教师简介小嘎子,学生总结过去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指导“摔、跤”两字写法。
(三)运用题目扩展法,指名说片段的主要内容。
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一)出示儿化音和本课重点词语,要求:读准儿化音、生动有趣。
(开火车读词语)
(二)出示重点句子学习词语,理解词义。
聚焦动作,深入研读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用铅笔画出直接描写摔跤过程的语句,思考一下摔跤的步骤。
2、边读边找出句中的动词,仔细品味,想想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嘎子和胖墩儿。
3、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二)抓人物形象:
1、预设重点句一: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学生总结
(1)、从里面的动词: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等看出小嘎子机灵敏捷。
(2)、这句话还用了心理描写,看出小嘎子爱耍心机。教师顺势引导,小胖墩是如何应对的呢?
学生找出句子: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破绽。
学生总结: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小胖墩的沉着、冷静。
指导学生朗读:男女生读、齐读、个人读等,边读边想象画面。
预设重点句二: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儿,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搬他不动。
学生总结
(1)从里面的动词: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下冷绊子等看出两人摔跤激烈,小胖墩儿是个摔跤惯手,极有可能赢得比赛。教师顺势引导:结局到底怎样呢?学生找出句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学生总结:从里面的动词看出小嘎子争强好胜!指导学生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总结: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们身临其境的观看了一场摔跤比赛。动作描写有再现场景的作用。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也要通过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得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徐光耀爷爷通过摔跤这一典型事例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机灵、敏捷、争强好胜的小嘎子和沉着、冷静的小胖墩儿。
(教师相机板书)
2、角色扮演: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其他学生当导演读课文,通过一连串的动词再次走进课文。课堂练笔、读写结合
(一)播放摔跤二视频,观看前提出要求:把目光聚焦在两人的动作上,认真观察两人的动作神态等。
(二)提出练笔要求:
1、以动作描写为主,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2、可用上连续性动作描写;
3、可用上比喻式动作短语。
(三)课堂练笔:
(四)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坐姿和握笔姿势。
(五)展示交流,师生紧扣写段要求点评。推荐阅读,拓展延伸课下读一读徐光耀爷爷的《小兵张嘎》的其他片段,例如“堵烟囱”,“烧炮楼”等,更全面的了解小嘎子的人物形象。
评测练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
单褂儿 虎势儿 牛劲儿 门墩儿 公鸡鹐架似的 猴儿似的 走马灯似的 手疾眼快 三抓两挠 膀大腰粗 推拉拽顶
二、形近字组词。绽()膀()扳()裆( )淀()榜()板()档(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小嘎子"是作家___________的儿童小说《_________________ 》中的主人公。
四、小练笔。
运用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方法,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时间,认真观察,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名同学。
《人物描写一组——摔跤》教学反思
人总是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感悟,在反思中收获。《人物描写一组——摔跤》这篇课文的讲授,让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又有了一定的收获。在此作以下几点反思:
第一,学会什么,教给什么?
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基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贯穿整节课堂,比如:引导学生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于小嘎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延伸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学生习得方法后,在让学生运用已会的方法来感知胖墩儿这一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对于人物的动作理解的比较到位,但是透过动作再走近人物内心理解的不是特别深入。我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对于摔跤比赛没有切实的生活体验,二是老师引导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充分做好铺垫,想要学生学会什么,就要先知道教给学生什么?在教的过程中还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要为实现目标做好有效的铺垫。
第二,由表入理,领悟表达。
这个小片段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从文字体会到了小嘎子的聪明机灵、富有心计、争强好胜。关键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白我们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到他这种特点的,我们是通过走进他的内心来体会到他那种特点的,让学生在老师的总结语上感悟作者的写法。
第三,写法迁移,学以致用。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我在学完课文内容之后,安排了"学生读代表演"、“观看视频,写摔跤二”这两个环节,然后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想象第二局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运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来续写第二次摔跤。虽然因时间原因,很多学生没有站起来发言,但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去体现人物的特点。
反思课上的不足之处。
1、语文课应以读促悟,本节课读书的环节也不少,但学生们读书的效果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大部分读书的环节更像是为了读而读,没有清晰的读书目标,作为教师对学生读书后的评价给予的并不及时。
2、教师要学会倾听,作为教师,我太年轻了,年轻的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环节,疏忽了学生上课的反映,忽视了学生的精彩点,从而使得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有所欠缺。这就是课堂驾驭能力,自己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对课堂的生成不能够准确把握,今后仍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