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7题每空各1分共7分)
1. (3分)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悚(shǒng) 瓦砾(lì) 溃退 (guì)
B. 要塞(sài) 瞥见(piē)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箱箧(qiè) 提防(dī)
D.辖区(xiá) 寒噤(jìn) 仄歪 (zè)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晨曦 地窖 转弯末角
B.绥靖 憧憬 荡然无存
C.杀戮 封索 负隅顽抗
D.纳粹 鞠恭 张皇失措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印象哈尔滨》的成功演出,有利地推动了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的发展。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西南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D.进入2014年世界杯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4.(3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宋江——怒杀阎婆惜(《水浒传》)
B.猪八戒——大战流沙河(《西游记》)
C.关羽——单枪匹马救阿斗(《三国演义》)
D.鲁滨逊——搭救星期五(《鲁滨逊漂流记》)
5.(3分) 下面情境中,小张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张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少年宫。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
C.妈妈,你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D.快点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6.(3分)结合语境,与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常恐秋节至, 。(《长歌行》)
② ,长歌怀采薇。(《野望》王绩)
③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④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⑤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⑥《桃花源记》文中描写桃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8~10题(9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 (2分)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绝境; (2) 规:
9. (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0.(3分)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阅读《人类因手机而“退化” 》,回答11~14题(10分)
人类因手机而“退化”
① 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的“低头族”: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予,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未来的人类是否真的会“退化”成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② 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癌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③ 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11年有600名行因看手机而受伤,201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A】
④ 前不久,一名湖北十堰的17岁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不幸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的深坑不幸身亡。就在8月22日,南京一名男子在经过火车道口时,由于低头专注看手机,连火车的鸣笛声都没听到。行驶过来的火车与该男子贴身而过,他受惊倒地,幸好没有受伤。这次事故也导致火车被逼停,在现场停留了18分钟。
⑤“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B】
⑥ 2013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C】
⑦ 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使我们忽略了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的众声喧哗与手机外的众生沉默,反差强烈。可能谁都有过因为玩手机将别人或被别人晾在一边的经历。
⑧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也展现了滑稽但颇有寓意的一幕:主人公拉杰和女友第一次约会时,两人都羞于言谈,场面尴尬,最终,两人选择在图书馆里面对面,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信息进行交流。让人不禁感叹:科技发展,究竟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
11.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
(1)2011年有600名行因看手机而受伤,201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 )
(2)前不久,一名湖北十堰的17岁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不幸一脚踩空,跌入十五六米的深坑不幸身亡。 ( )
12. (2分)根据第①段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低头族”
13.(3分)下面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放在【A】【B】【C】三处的【 】处。
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14. (3分)好友小明整天沉湎于手机世界。请你从虚拟与现实的角度提出劝诫,帮助他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三)阅读《公交车在夜色中穿行》,回答15~19题(14分)
公交车在夜色中穿行
①公交车缓缓地驶动了。车窗外,寒流将行道树上的最后一枚叶子摘了下来,路上的行人紧紧地裹住身体,以抵挡寒风的侵袭。不过,公交车内却温暖如春,空调暖气在车窗上留下了一层白雾。
②乘客不是很多,大多有座位。驾驶员的身后,是一个竖排的双连座,坐着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坐在另一个位子上。男子一只手拎着一只破旧的工具包,一只手环绕在女孩身后,女孩乖巧地倚靠在男子的臂弯里。看得出,这是一对父女。男子的身上,粘着斑斑点点的泥灰,一看就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小女孩穿得倒是干干净净,两根小辫子梳得整整齐齐。
③公交车颠簸地前行。
④摇摇晃晃中,男子的身子,慢慢地向右侧倾斜,脑袋像个悬挂在空中的葫芦,摇来晃去。男子打盹睡着了。环绕着小女孩的手臂,也无力地、慢慢地松开,垂下。没有了父亲臂弯的支撑,小女孩的身体,随着公交车的颠簸,前后晃荡。小女孩惊恐地扭头看看爸爸,爸爸却紧闭着眼,睡得正香。小女孩没有喊醒爸爸,只是用一只手,死死地拽着爸爸满是油灰的衣角。
⑤如果急刹车,小女孩太危险了。车上的乘客轻声议论。喊醒那个男人吧。有人建议。有人说,他可能太累了。
⑥忽然,坐在他们对面的一个中年妇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径直走到小女孩身边,站住,一只手拉住吊环,一只手轻轻地环搭在小女孩的肩膀上。小女孩抬头看看她。她朝小女孩笑了笑。小女孩也笑了笑。
⑦公交车继续前行。有段路坑坑洼洼,颠得人前后摇摆。男子的身体也左右晃动,但这并没能惊醒他,他的脑袋在摇晃中,搭靠在了一边的扶手上,这个支撑,使他睡得似乎更香。而小女孩因为有了站在她身边的中年妇女的搀扶,稳稳地坐着。倒是中年妇女,不时地随着车子的颠簸而前后晃动,她的一只手,紧紧地拉住头顶上的吊环。
⑧车载电视里,在播放天气预报,又有一股寒流南下了。
⑨车子进站了,上来了一批乘客。已经没有空座位了,有的乘客站着。
⑩公交车在夜色中穿行。
中年妇女对站在身边的一个姑娘说,我下站就要下车了,你能帮忙扶下这孩子吗?姑娘看看中年妇女,又看看小女孩和她身边睡着的男子。她郑重地点点头。
中年妇女下车了,站在她身边的姑娘,将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小女孩的身上,姑娘的身高不高,所以,手臂正好环绕着小女孩。小女孩似乎明白了站在她身边的大人们对她的善意,她的头,有意无意地靠在姑娘的身上,一只手拽着爸爸的衣角,另一只手,拽着姑娘的衣角。
暖气在车厢内游动,让人几乎觉察不出,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
自动播报器播放下一站到站的站名,男子闻声猛然惊醒,他揉揉眼睛,茫然地看看身边,小女孩安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放心地笑笑。看到爸爸醒了,小女孩也咧开嘴,笑了。姑娘看见男子醒了,将搭在小女孩身后的手,悄悄抽了回来。男子弯腰拎起工具包,对一路上发生的这一切,他浑然不觉。他对小女孩说,我们要下车了,妈妈在家等我们呢。
车到站了。男子站起来,抱着小女孩准备下车。他对站在身边的姑娘说,我们下车了,你坐吧。姑娘笑笑,道谢。
男子抱着小女孩下车了,公交车继续前行。
15. (3分)请以小女孩的身份概述选文的故事情节。
16. (4分)文章两次写到寒流,其用意是什么?
17. (2分)第三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
18. (3分)请从下面的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注意分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A. 男子的身上,粘着斑斑点点的泥灰,一看就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小女孩穿得倒是干干净净,两根小辫子梳得整整齐齐。
B. 而小女孩因为有了站在她身边的中年妇女的搀扶,稳稳地坐着。倒是中年妇女,不时地随着车子的颠簸而前后晃动,她的一只手,紧紧地拉住头顶上的吊环。
19.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本文结尾横线处补写一句景物描写。(2分)
(四)阅读文章《决定成功的利器》,回答20~23题(12分)
决定成功的利器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愚人、君子、小人三类—— [甲] 谓之“愚人”; [乙] 谓之“君子”; [丙]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4年第1期,有删改
20. (3分)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1. (3分)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才胜德 ②才德兼无 ③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 (3分)第④段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23. (3分)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三、写作(50分)
24.从下面两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这是《我是一只小小鸟》中的几句歌词,飞翔的小鸟无依无靠,孤独无助。我们也是一只飞翔的小鸟,父母、老师、同学……都是我们的依靠,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能够自由的高飞。
请以“ 是我飞翔的依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一抹阳光说,我可以照亮黑暗的内心;一缕清风说,我可以拂去脸上的尘埃;一粒烟尘说,我可以衬出美好的世俗。是呀,尘世间的生命,必定拥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古希腊阿提农神庙上刻着这么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来回望一下自己的足迹,在家里,在学校里,在社会上,在自然中,问问自己:“我的价值是什么?”然后,让我们在阳光下,对着“亲爱的自己”大声地说:“我有我的价值!”
请以“我有我的价值”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D2.B3.A4.C5.C6.B
7①焜黄华叶衰②相顾无相识③孤帆天际看④波撼岳阳城⑤晴川历历汉阳树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1)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规:计划
9.(1)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桃花源里的人听了都很惊叹惋惜。(2)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标记。
10. 桃花源人不希望被外界的人所打扰,不愿让外人知道桃花源这处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1.(2分)列数字、举例子、
12. 除了每时每刻和屏幕对话,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的未来人类。
13.(3分)B
14.(3分)小明你好,手机世界虽然精彩,但是代替不了现实世界的真实与美好。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培养其他兴趣,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又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言之成理即可)
15.晚上,爸爸在带我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睡着了,伴随着车的颠簸,我的身体在摇晃,我感到很害怕。(1分)陌生的阿姨和姐姐相继在路上悄悄扶我坐稳(1分)。到站了,爸爸醒了,抱着我下了车。(1分)(共3分,角度不对不给分)
16.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点明具体的时间和环境。(2分)运用“寒流”来反衬出公交车内的人们的善良热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分)
17.独句段起强调作用,突出了路途的颠簸,为下文小女孩的父亲睡着后,中年妇女和年轻姑娘对小女孩的帮助做铺垫。(3分)
18.A处加点的词语描写了父女俩的外貌,(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细心照顾和疼爱。(1分)(共3分)
B处为细节描写,(1分)中年妇女和小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表明为帮助小女孩,中年妇女需尽全力保持平衡,突出了她善举的可贵。(1分) (共3分)
19.示例:寒风中,车厢内温暖如春。(2分,有“寒”和“暖”之类的关键词即可)
20.决定成功的两把利器是“德”和“才”。(或: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21.【甲】②; 【乙】③; 【丙】①;
22.不能去掉。因为“不但”“更”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在强调“才”的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突出论证语言的严密性。若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或:这两个关联词是递进关系,论证了“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
23.开放性题,能结合句意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句一的启示:要想成功,我们一定要做到“德”“才”兼备,只有修炼好这两把“利器”,才能排除艰难险阻,到达成功的彼岸。 句二的启示:一个人要想成功,仅有“德”是不行的,虽然方向正确,但没有力度,这样是达不到目标的,所以我们在“有德”的同时,还要做到“有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