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师大版八下科学月考练习卷(1-2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华师大版八下科学月考练习卷(1-2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3-26 08:43:49

文档简介

2015年华师大版八下科学月考练习卷(1)
(1-2章)

提示:
1. 本卷四大题,共3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com
1.下列关于声音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演唱者唱低音歌曲时声带没有振动 阳花 B. 演唱者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向听众
C. 依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D. 演唱者歌声动听,不可能是噪声
2.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竹子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 B.水面的“折”枝是光的反射现象
C.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
3.下列各种光现象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C.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越来越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
4. 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可根据机器人和小朋友的音色不同来区分它们
  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6.下列关于光和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斜射到某透明介质表面时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B.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C.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声音和光都可反射
7.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
8.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等各种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反射定律
9. 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10.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说明 ( ) 21教育网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不可见光与可见光一样也可发生反射
C.光发生了折射 D.红外线光发生了色散
11.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外出游玩时拍下的照片,有关他的照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照片是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 小明拍照时发现水中有鱼,其实鱼的真实位置比它要浅些
C. 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第11题图 第12 题图 第15题图
12. 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N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13. “鱼翔浅底”、“一叶障目” 、“隔墙有耳”分别可以说明的物理现象是( )
A.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B.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声音的反射现象
C.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平面镜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光遇障碍物而折射过去
14. 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C.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15.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21·cn·jy·com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6. 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从侧面欣赏茶杯中的茶叶 B.用放大镜观看植物的胚芽
C.看电影 D.从汽车倒车镜(驾驶室外)看到的后面路况
17. 一柱形物体直立在平静、清彻的水面上空而静止不动。位于水中C点的观察者,正好看到了这一柱形物体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他看到的可能是( )
A.在ab左上方、倾斜的像; B.与物体原来位置相同、大小一样的像;
C.在ab右上方、倾斜的像; D.与物体位于同一位置,大小一样、倒立的像;

第17题图 第20题图
18. 使太阳光垂直地照射在一块遮光板上,板上有可以自由收缩的正方形孔,孔的后面放置一个光屏,在正方形孔逐渐变小直至闭合的过程中,在屏上可能看到:A.圆形光斑,B.变暗消失,C.正方形光斑,D.正方形光斑由大变小。其先后出现的现象依次排列为( )
A.ABCD B.DCBA C.BADC D.CDAB
19.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几组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音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用完好的和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20. 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很小的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www.21-cn-jy.com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二、简答题(7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1.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学校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着醒目的“静”字,这是在 控制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 。
22. 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但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 。
23. 皮鞋涂上鞋油后,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这是因为鞋油将皮鞋表面的毛孔填平了,使光在鞋面上发生了___反射;晴朗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2·1·c·n·j·y
24. 平面镜成像原因是________,凸透镜成像原因是________,小孔成像的原因是________。
25.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小儿招手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
26. 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光斑,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是由于 ________形成的。 (1)保持灯和白纸不动,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____,像的亮度将变 _______; (2)保持灯和小孔不动,向上移动白纸,像的大小将变______,像的亮度将变 ________; (3)保持小孔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炽灯,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_,像的亮度将变_________;以上三种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21·世纪*教育网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____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关系。
(3)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 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28.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30
2.0
1284
3
50
2.5
656
(1)敲击金属管时,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______将不同。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 www-2-1-cnjy-com
2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戴这种眼镜的人眼睛的缺陷是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四、作图和计算题(3小题,共15分)
30. (1)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岸边有物B,人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线。
31. 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

30题(1)图 30题(2)图 31题图
3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声经3s被他听到;20s过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被他听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
2015年八下科学月考卷(1-2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www.21-cn-jy.com
1. B 因为演唱者在唱低音歌曲时,声带仍旧在振动;听众可以听到悦耳的音乐,这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的;由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因此依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歌声也可能是噪声。
2. D 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水面折枝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所以我们感觉物体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故B错误;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地方便产生了一个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故C错误;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
3. A 因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说法正确,不合题意;平面镜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所形成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21cnjy.com
5. A 因为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是明发声体正在振动;触及面颊进行体验并不能体会到传播时间,介质是面颊不是空气;2·1·c·n·j·y
6. C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7. A 因为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如果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则在挡风玻璃上会形成物像,使司机看不清路况;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不会变大,像的大小是由物的大小决定的;在暗室里,如果把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
则会反生镜面反射,看不清自己的脸部。
8. C 因为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图丁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世纪*教育网
9. B 因为飞船内有空气可传播,飞船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
10. B 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障碍物能发生反射回到空气中,而折射现象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不可见光与可见光一样也可发生反射;
11. A 因为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照片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小明拍照时,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鱼的位置在实际位置的上方,故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 C 因为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13. A 因为“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些;“一叶障目” 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墙壁中传播到隔壁;
14.B 因为我们看到水中的月亮是水面对光发生了反射,其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用镜子增大空间感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路灯下人影相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凹透镜,用来使光线延迟会聚,达到矫正近视眼的目的,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www-2-1-cnjy-com
15. B 声音都是物体的振动发出的,A错;黑匣子里面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录音器,黑匣子中的信号即使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黑匣子现在实际上却被漆成明亮的桔红色。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都使得事故调查员们可以在飞机失事后很快的找到记录仪,特别是当飞机坠落在水上时。 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是由于把它装进坚固的匣子保证设备在飞机出事故后不被破坏。
16. C 因为茶杯侧面是圆形的与里面的水构成了放大镜,人们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电影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一样,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倒车镜中看到的像,是光经凸镜反射形成的,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似,成的是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2-1-c-n-j-y
17. C 因为从a点反射的两条光斜射到水面上,由光发生折射的条件知,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射入C点的观察者,而观察者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看到了a′点,同理,观察者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看到了b′点,连接a′b′即为观察者看到的在ab右上方、倾斜的像;  21*cnjy*com
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来源:21cnj*y.co*m】
20.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当MN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上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二、简答题(7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1. 声源处 能量 因为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途中和人耳处减弱,不要发出响声是在声源处控制;声音既能传播信息也能传播能量,损伤听力说明声音有能量;
22. 音色 噪声 因为不同的发声体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不同,故音色不同;凡是影响他人生活、休息和健康的声音都能成为噪声。21教育网
23. 镜面 直线传播 因为光入射到介质表面时,表面粗糙会发生漫反射,而表面光滑则发生镜面反射,皮鞋表面越光滑,越易镜面反射;晴天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实像。【出处:21教育名师】
24.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25. (1)水(2)会 招手时,手的振动频度很低,不在鱼的听觉范围内。
因为: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固体、液体、气体),招手也会使空气产生波动,但波动的频率太低。
26. 灯丝 ;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1)大;暗;(3)小;亮 ;(2)小;亮;控制变量法;
(3小孔成像规律:小孔所成的像是光源的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和亮暗随着光源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白纸)到小孔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①屏(白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大越暗;离小孔越近,所成像就越小越亮。
27. (1)像的位置(只答“像”不给分) (2)大小 (3)虚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等大、物距等于像距;为了研究等大与等距,选用相同大小的物体来替代像的位置;选透明的玻璃应时为了便于观察镜后的替代物的情况;虚像只能用看不能用光屏承接;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28. (1)响度(3分) (2)不能,因为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1+2分)
因为:用不同的力敲出金属管,它振动的幅度不同,则响度就不同;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等多因素有关系,则应该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29.(1)光屏的高度(使焰心、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照相机 (3)近视
因为:使焰心、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便于成像在光屏的中心;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一个眼镜就成像模糊了,且光屏远离透镜就又清晰了,说明放了眼镜时成像靠后且正常了。这与是近视的矫正原理相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分析计算题(3小题,共15分)
30.
(3分) (3分)
31题(1) 31题(2)
31. (3分)
32.
SAB= SBC+SaAC 则:V声*3秒= V车*20秒+V声*2秒 (2分)
V车=(V声×3S-V声×2S)/20S=340m/s(3-2)s/20s=17m/s(2分)
答:略。
2015年华师大版八下科学月考练习卷(1)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简答题(7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1. ; ; 22. ; ;
23. ; ;
24. ; ; ;
25.(1) ;(2) ; ;
26. ; ; ;
(1) ; ; (2) ; ;
(3) ; ; ;
27.(1) ;(2) ;(3) ;
三、实验探究题(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28.(1) ;(2) ;
29.(1) ; ;(2) ;
四、分析计算题(3小题,共15分)
30.
31.
32.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