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全国乙卷)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能否突破次元壁,照进现实生活?
随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许多硬核黑科技纷纷登上银屏,数字生命就是其中一项。那么,现实世界中的数字生命究竟为何物?
有关“数字生命”的研究历史悠久,而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兰顿提出了“硅化生命”思想,并将人工生命确立为一类独立的研究领域,即“数字生命”。
何为“数字生命”?简而言之,就是将人类的意识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存在于随机存取存储器环境中,使人类的思想意识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这需要具有生命体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以计算机作为媒介来创造新的生命形式。这里澄清一点辨析的误区,人工智能是大数据算法创造的机器生命,它之所以能够具有科学生命体征和行为,来自于人类仿生学的应用,AI并没有人的意识,所以和数字生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一区别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550-W”基于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学习,不断迭代进化。这就意味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一旦有了数字生命的介入,便可将机器意识与数字人意识相结合,由弱到强实现进化。通常情况下,机器学习过程都是基于数据的黑箱,人类只负责调整参数和数据集,无法了解和干涉计算机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人在回路”学习指的是人(数字生命)融入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参与机器学习的过程。
制作数字生命的前提工作繁杂,存储人类生前记忆需要高精度仪器拍摄大脑结构快照,制作出完美的脑机接口才能实现机器与人类大脑的长期脑波交互,记录各种意识活动对应的大脑运作模式,脱离于人脑自主重建人类意识需要成熟的全脑仿真技术进行思维拟合。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拥有极强算力的设备支撑数字生命的持久运作,否则就会像影片中图恒宇在550-A中上传图丫丫备份卡,数字图丫丫只能获得两分钟的寿命。但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上述一系列工作,目前仍仅能在科幻电影中能够完成。不过,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实现用计算机模拟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进行自行迭代,遵循生物基因遗传进化的规律。
影片中马兆蛤图恒宇的个人意识数据备份卡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部的核心部件“类脑芯片”是“数据生命”能够产生的关键、类脑芯片的基本架构就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突触传递结构,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具有无数类似于神经元的处理器和类似于神经纤维的通信系统,其在整个数字生命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可以类比手机芯片在手机内部发挥的作用,集全部功能于一身,人类被储存在备份卡中的意识会在类脑芯片驱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延续乃至“成长”。
虽然当今世界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影片中能够将人的意识储存为备份卡上传,但“初级数字生命”已经能够实现,围绕它展开的产业也已经延伸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3D数字人公司优链时代研发的3D云阵相机就是其中的代表,已经应用在科研教学、品牌推广、游戏娱乐、文博旅游等多个行业和商业场景中。“初级数字生命”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更贴近于数字生命的本质,研究者综合运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将碳基生命数字化这一过程,将有机生命“量化”,然后解读生命数据。
从传统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数字生命显然不算是生命,它没有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但正如影片中马兆所表述,数字生命对于普通人的诱惑过大。暂且不去追究这些直击人类根源的深奥问题,“数字生命”仍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和反复推敲的学术课题。但试想未来某一天人类能够实现这项技术,“数字生命”或将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创新方式。
(摘编自《科普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数字生命”技术可以使人类的思想意识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其在现实生活中也早有人研究。
B.储存个人意识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其内部的核心部件“类脑芯片”是“数字生命”产生的关键。
C.通常情况下,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人类无法干涉计算机的学习训练过程,这与“人在回路”学习不同。
D.“初级数字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产业化运作,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更贴近于数字生命的本质。
2.下列关于文章写作思路及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从电影引出探讨话题、从研究历史、科学内涵.实现途径、应用前景等方面对现实中的数字生命进行阐述。
B.文章对比区别了数字生命与人工智能的不同,以手机芯片的作用类比数字生命的“类脑芯片”,有助于理解科学概念。
C.作者提出“数字生命能否照进现实生活的问题”,从科学技术和现实运用层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论依据充分。
D.文章从数字生命的起源人手,运用科学严谨的语言,层层递进,将对数字生命的讨论引向深处,逻辑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数字生命”的介人,机器意识与数字人意识便可相结合,从而由弱到强实现进化。
B.影片中的数字图丫丫只能获得两分钟的寿命,是因为缺少极强算力的设备支撑数字生命的持久运作。
C.目前人类科技已经可以实现用计算机模拟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进行自行迭代,遵循生物基因遗传进化规律。
D.“初级数字生命”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数字生命”将从科幻走进现实,或将创新人类文明的延续方式。
【答案】1.B
2.C
3.D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思路及相关分析的辨析能力。考生具体解答时,要整体阅读,然后明确文本的写作思路及相关分析,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说法的辨析能力。考生具体解答时,学生要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整合文本重要信息
l.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归纳整合。
4.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1.B.“数字生命”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影片中马兆蛤图恒宇的个人意识数据备份卡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部的核心部件‘类脑芯片’是‘数据生命’能够产生的关键”,可见选项将“数据生命”改成了“数字生命”。
故答案为:B。
2.C.“从科学技术和现实运用层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论依据充分”错误,从分析来看,目前还有许多“不可行”因素,作者也并未给出明确的结论。
故答案为:C。
3.D.“将从科幻走进现实”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但试想未来某一天人类能够实现这项技术”,数字生命是否将从科幻走进现实,作者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故答案为: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文化脱贫不可忽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近日,《团结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梁鑫华,就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何要强调乡村文化振兴?
梁鑫华:乡村文化是优秀的可再生资源,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
记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有很大改善,如今,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哪些困境?
梁鑫华: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农村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乡村社会原有的以“乡土”为基础,以“熟人社会”为核心并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关系日益消解,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逐渐减弱,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文化地被损毁甚至消失。其次,多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在具体落实上,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存在不对称和脱节的现象,如内容单一,不能因地制宜,缺乏自身特色和吸引力,很难激起村民的认同共鸣等。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学生在城市上学,使得乡村失去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空心化极为严重,不仅使乡村文化振兴缺乏主力军,也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记者:针对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您有怎样的建议?
梁鑫华:乡村文化振兴要激发乡村文明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从乡村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要以乡村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核心,对乡村文化再提升,构建现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筑牢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以达到继承、创新和保护乡村文化的目的。同时,活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也很重要。依托乡村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有效对接现代消费需求,大力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特色的潜在经济价值,推进跨界整合,提升当地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创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发展。
记者:如何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梁鑫华: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要建立文化扶贫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加大投入,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数字文化扶贫,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商等手段促进脱贫。
记者:那么走数字文化扶贫的道路,我们该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呢?
梁鑫华:要运用好新媒体资源,助力村民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还要通过新媒体将产业链打开,把文化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一种乡村的符号卖点,又是一次产业的进阶升级,将乡村文化从保守、封闭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乡村文化市场机制,以市场的效能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汇集文化力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摘编自2020年10月11日《团结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尚不匹配,还不能完全满足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C.振兴乡村文化,既需要以乡村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核心,筑牢乡村文化振兴基石,还要活用自身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
D.为了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团结报》记者就乡村文化振兴这一热点话题与梁鑫华对话,访谈具有时代感。
B.梁鑫华认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激发乡村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C.梁鑫华指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乡村文化逐步失去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缺乏等困境。
D.梁鑫华倡导新媒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其不光要满足村民的文化需要,还要打开乡村文化的产业链。
在这篇专访中,记者的设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4.D
5.B
6.①设问围绕中心,重点突出。整个专访设问均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展开,不蔓不枝。②设问层次清晰,由浅入深。从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到面临的困境、建议以及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等,层层深入。③借用对方回答,引出问题。借助梁鑫华的回答,由“数字化扶贫”引出“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问题。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具体答题时要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最后比较得出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的具体表述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涉及的重要问题的信息归纳和概括理解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规范作答”的三个原则:
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③分点分条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千年丝路归去来
①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地,剔透的天没有任何白云,蓝瓦瓦地将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地也是尽力地延展,在尽头迫不得已而与天交于一线。这无垠的沙地与戈壁本没有路,一个脚印踏过,来一阵风,便什么也不再留下。
②这样的一方天地,一直在沉睡。终于,公元前138年,等来了一位27岁的年轻人,他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君主“一拍即合”,为了击退匈奴,决心打通西域。这位正值盛年的侍从官,从汉武帝刘彻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再拜君主,一表心系朝廷的忠心,二表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前路漫漫,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身后的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面向西域进发。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
③马匹走在沙丘上,四周悄无声息。久居长安城,从未见过如此阔大的景致,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心底同时也有些寒意,漠漠平沙有一种令人畏惧的肃穆。天似穹庐,笼盖四方沙地。人与马被晚霞映得通红,犹如披着一件神圣的袈裟。
④张骞用一生丈量出一条蜿蜒的路,这条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再大的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美洲的棉花和番薯……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⑤张骞来过后,这里便设有玉石障,五代是天门关,明代又称嘉峪关。站在关上,天地尽是金黄,城楼的砖与戈壁沙漠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仿佛这嘉峪关是大自然一手造就的。古老的风,似从城墙上吹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⑥一阶阶走下千古关隘,觉得这已经被风干的历史,此刻却都活了起来。我能听到,驼铃声、熙攘的人声和着羌笛和胡笳,点缀着这条路,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人群来到关隘里的一个小楼之前,这座红色木制的关帝庙,与这个土黄色的世界格格不入。敦煌这一带本该是佛教盛行之地,那莫高窟、榆林窟,吸引了一代代工匠前来修葺,也吸引了中外虔诚的信徒来此拜谒。
⑦可偏偏,为什么在这丝路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座庙?殿内供奉着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赤面长髯,带着一种与莫高窟瑰丽色调完全不同的美感。这座庙告诉后人,古代在这里戍守边关的人是山西人。因为关帝来自山西运城。
⑧运城与嘉峪关,家乡与边邑,1600多公里,唯有信仰能跨越这段距离。这样的信仰,又在有形的丝绸古路之上架设起一条无形的精神之路。人们虽然殊途,但最终会同归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这份安宁,可以抵抗走在大漠中深深的不安感。丝路古道,将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⑨我开始想象古时戍守边关人的生活:扎营、练兵、打仗,闲暇时注视着远方若有若无的地平线和家乡的方向。“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闲暇时去戏台子转一转吧,听听边塞的曲艺,那铿铿的撼动天地的锣鼓声中,或许可以听到秦腔,运城离着陕西很近,所以秦腔也能被认作是乡音了。听到了,心中又不禁翻腾起不尽的乡思。一台戏终了,还可以在戏台周围打听打听各路的讯息,运气好,会收到家人的口信。
⑩1516年,这明代的重要隘口被满速儿汗攻破,大西洋上船只的黑烟也渐渐代替了丝路上的驼铃。清朝末年,这座要塞被荒废,众人东迁,官道与民道一同成为了百姓的弃子。一百年后,一把火也将那座古物烧成断壁残垣。这段历史画上了句号。中原的史官把卷帙一片片翻过,此处的西风裹着沙,也一层一层地将这条昔日繁华的古道淹没。
此后,中原大地一如这沉默的古道一般,强盛不再,自信不再,被列强践踏,被帝国瓜分。
时间转到今日,我来到此地,又是喧闹的景致了,游客熙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头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滩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侧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B.作者游览嘉峪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连缀出一幅幅壮丽的关外图景。
C.第③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描绘得庄严又神圣。
D.第⑨段中描写了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渲染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
文中对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事件评价极高,说“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6分)
【答案】7.D
8.与前文形成对比,前文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衰落,本段写丝绸之路的复兴;照应标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照应标题中的“千年丝路”的“去”和“来”;深化主题,一带一路的建设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中国已经踏上复兴之路。
9.这句话的内涵是张骞从汉廷转身出使西域,是汉朝击退匈奴,开辟强盛王朝的新纪元的开端。将张骞出使西域比喻为“新纪元的序曲”,形象的揭示了他开辟丝绸之路,这一壮举深远的历史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与沿途民族文化的碰撞,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之重要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考虑,总结段的含义,强调了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揭示作者什么情感;也可以从篇章结构方面思考,看句段在文章的位置,得出相应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考生具体解答此类题,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7.D.“极力渲染将士们……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作者描写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目的是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突出开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故D错误。
ABC正确。
故答案为:D。
8.本题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先分析概括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再看这些内容和上文以及主旨的关联。
从内容上来看,文章最后一段用“喧闹”“熙攘”“复活”等词语体现出丝绸之路的复兴,而上文写的却是丝绸之路的衰落,前后内容构成鲜明的对比;
从结构上来看,“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中的“复活”照应了标题“千年丝路归去来”中的“去”和“来”;
从主旨上来看,文章结尾说“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文章从“丝绸之路的复兴”想到“民族的复兴和崛起”,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故答案为:与前文形成对比,前文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衰落,本段写丝绸之路的复兴;照应标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照应标题中的“千年丝路”的“去”和“来”;深化主题,一带一路的建设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中国已经踏上复兴之路。
9.“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在文章第二段,关键词是“转身”“新纪元”“序曲”,从前面“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向西域进发”这句可知,“转身”的对象是“张骞”,而“转身”是指张骞从汉廷转身向西域出发;从后文“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这一内容可知,“新纪元”是指国家强盛,文明开始,“序曲”是比喻事情、行动的开端,文中把张骞出使西域比喻成“新纪元的序曲”,这是肯定了张骞之行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作者以此表达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和沿途民族文化碰撞,加强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故答案为:这句话的内涵是张骞从汉廷转身出使西域,是汉朝击退匈奴,开辟强盛王朝的新纪元的开端。将张骞出使西域比喻为“新纪元的序曲”,形象的揭示了他开辟丝绸之路,这一壮举深远的历史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与沿途民族文化的碰撞,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虹生①十四兄亲家年大人侍右:别吾虹生十阅月,固未尝有只字与一切旧朋并无只字与虹生盖欲致虹生书即万言不能了矣。弟颓放无似,往来吴、越间,舟中之日居多,在家则老人②且不得萧闲如先辈林下之乐,况弟乎?出门则干求诸侯,不与笔砚近。幸老人有别业在昆山,距杭州可三日程,弟月必一至,内子亦暂顿于是。弟至其地,则花竹蔚然深秀,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今日北客欲行,催我作书与虹生,墨不及浓,即在此楼之所为也。
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诗戒,每作诗一首,以逆旅鸡毛笔书于账簿纸,投一破篪③中。往返九千里,至腊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别墅,发簏数之,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中有留别京国之诗四,有关津乞食之诗,有忆虹生之诗,有过袁浦纪奇遇之诗,刻无抄胥,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读之,则别来十阅月之心迹,乃至一坐卧,一饮食,历历如绘。此诗夏日必到大川店,今日固不暇也,须排比之故也。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所至恨不与虹生偕,亦不知此生何日获以江东游览之乐,当面夸耀于君,博君且羡且妒,一拊掌乃至掀髯一相嘲相诟病。已矣,恐难言之矣。今秋努力,江浙两省为一副考官,目下为欲复晤龚定庵④而埋头作小楷,以冀一得当焉,何如
去年谒孔林,爱绣山⑤淳古,与其弟言及,欲缔一重姻好于君家,为他年重到之缘,许之。兹绣山书来,又承虹生作媒,欣慰!绣山降心许之,乞虹生为我致词曰“谨遵嘉命”而已,繁文缛礼,弟皆不知,此后但以一纸书来为定。外有地脚⑥一纸,乞致绣山弟,此时断断不暇作书与绣山矣。星房、星垣两同年可常常见?见时说定庵心绪平淡,虽江湖长往,而无所牢骚,甚不忘京国也。顺问阖潭安乐。
(节选自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注】①虹生:吴虹生,与作者同年考中,同在内阁任官,关系密切。②老人:指作者的父亲,退休后在杭州主持紫阳书院。③篪:竹箱。④定庵:龚自珍的字。龚自珍曾官至内阁中书,后被当权者排挤,辞官归隐。⑤绣山:孔宪彝,字绣山,孔宪庚之兄。⑥地脚:生辰八字、年貌履历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3分)
固未尝有只字A与一切旧朋B并无只字C与虹生D盖欲致E虹生F书G即万言H不能了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下之乐,辞官回乡生活。古代称辞官回乡为归林,“林下”为归隐之处。
B.乞食,乞讨食物,作者辞官归隐,归家路途遥远,所以有时需要朋友救济。
C.恨,遗憾,与《红楼梦》中使用的俗语“恨铁不成钢”的“恨”意思不同。
D.博,获得,与“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促织》)的“博”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冒号前的语句和末段最后一句是旧时书信的常见用语和常用格式,前者是对对方的敬称,后者是对对方家庭的美好祝愿。
B.作者从去年离开京城,写诗时就用旅馆的笔和纸张,然后把记录诗的纸团成团放到箱子中,诗歌内容涉及留别诗、思念诗等。
C.作者希望虹生今年能担任江浙科举副考官,二人可以再次会面,而自己也正在认真练习虹生喜欢的小楷,表现了对虹生的思念。
D.作者拜谒孔林时遇到绣山,因喜欢绣山的淳朴古雅,就与绣山的弟弟商讨与绣山做儿女亲家的事,绣山和他的弟弟都答应了这件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幸老人有别业在昆山,距杭州可三日程,弟月必一至。
译文:
②此诗夏日必到大川店,今日固不暇也,须排比之故也。
译文:
在第三段中作者希望虹生做哪些事情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案】10.BDG
11.B
12.C
13.①庆幸老父亲有一处在昆山的别墅,距离杭州有三日的路程,我必定是一个月到一次。;②这些诗歌到了夏天时一定会到大川店,今天确实是没有空闲时间,因为要编排诗歌的顺序。
14.①给绣山带话;②把女儿的地脚转交给绣山;③问候星房、星垣两位同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
(2)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及常见实词意思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参考译文:
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侍右:与你离别已经十个多月,本来不曾给任何一位朋友写过只言片语,并不是只没有给你写信,如果想给你写信,即便是万字也不能结束啊。(近来,)我颓废放纵很不肖,在吴、越之间往来,在船上的时候较多,在家的老父亲也不能像其他前辈一样享受休闲的退休生活,何况兄弟我呢 出门就会向地方大吏谋求生活,不能写点文字。 庆幸老父亲有一处在昆山的别墅,距离杭州有三日的路程,我必定是一个月到一次,妻子也暂时居住在这里。我到这个地方,看到花草翠竹茂盛幽深,有一座小楼,面向山,楼中有笔墨纸砚。今天,到北方去的客人想要离开,就催促我写一封书信给你,墨汁还没有等到磨浓,就在这个小楼上给你写信。
我去年离开京都,忽然破了不写诗的戒律,每次写一首诗,用旅馆中的鸡毛笔写在他们的账簿纸上,放到一个破旧的竹箱中。往返九千里,到腊月二十六日抵达海西别墅,打开竹箱,有三百一十五个纸团,总共有三百一十五首诗。 里面有留别京都的四首诗,有在沿途关卡向朋友谋取食物(朋友宴请)的诗,有想念你的诗,有经过袁浦记录奇遇的诗,但此时没有抄录文书的人,但是我想抄写一份全部的寄给你读,那么分别后十多个月心里的想法,以至于坐卧饮食,清晰分明得像图画一样。这些诗歌到了夏天时一定会到大川店,今天确实是没有空闲时间,因为要编排诗歌的顺序。 江南的春天柔美,所到之处看到的景物,好到一分,就想你一分,所到的地方遗憾不能与你一起,也不知道此生什么时候得到与你一起游览江东的乐趣,当面向你夸耀,让你既羡慕又嫉妒,一边拍着手甚至掀起胡子一边嘲笑责怪我。 哎呀,恐怕很难说啊!今年秋天,希望你努力担任江浙两省会考的副主考,眼下为了能再次见到我你要埋头练习小楷,凭此当上副主考,你看怎么样
去年拜谒孔林,爱绣山的淳朴古雅,就和他的弟弟谈了这事情,想着与他家缔结一门亲事,为了他年能重到孔家的缘分,他的弟弟答应了。现在绣山来了书信,又承蒙你做媒,特别欣慰!绣山委屈自己允许了这件亲事,请你替我致辞说“谨慎遵从他美好的命令”。繁琐的礼节仪式,我一点儿也不懂,此后只用一纸书信作为约定。另外,这里还有写有小女生辰八字的一张纸,请你交给绣山弟,这个时候确实没有空暇时间写信给绣山。星房、星垣两位同年你是否经常见到?见到时,就说我心绪平静,即便长住乡下,也没有任何的抱怨,特别是没有忘记京都。顺祝阖家安乐。
10.句意:本来不曾给任何一位朋友写过只言片语,并不是只没有给你写信,如果想给你写信,即便是万字也不能结束啊。
“有"与“只字”构成动宾短语,“与一切旧朋"是补语,中间不断开,后要断开;故选B;
“无”与“只字”构成动宾短语,“与虹生”是补语,与前文“固未尝有只字与一切旧朋”结构一致,“虹生”后要断开;
“盖”是发语词,要用到句首,与前文断开;“欲致虹生书”是动宾短语,其后G处断开;
“即”,即使,是假设关系的连词,要用到句首,“万言不能了矣”是假设的情况,表达与对方的深厚情谊,中间不断开。
故答案为:BDG。
11.A.正确。
B.“乞讨食物”错误。“乞食'是自谦的说法,即沿途朋友宴请或朋友馈赠等。
C.正确。“恨”: 遗憾。句意:所到的地方遗憾不能与你一起。“恨”: 不满意,生气。 “恨铁不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
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D.正确。“博”: 获得,博得。句意:让你既羡慕又嫉妒。向意: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
故答案为:B。
12.C.“而自己也正在认真练习虹生喜欢的小楷”错误。原文是说“目下为欲复晤龚定庵而埋头作小楷”,意思是希望虹生为二人能相
见要认真练习小楷。
故答案为:C。
13.①“幸”,庆幸;“有别业在昆山”,状语后置句,“在昆山有别业”;“月”, 每月,一个月;“必”,必定。
②“固”,确实;“暇”, 空闲;“排比”,编排诗歌的顺序。
故答案为:①庆幸老父亲有一处在昆山的别墅,距离杭州有三日的路程,我必定是一个月到一次。 ②这些诗歌到了夏天时一定会到大川店,今天确实是没有空闲时间,因为要编排诗歌的顺序。
14.从“乞虹生为我致词日‘谨遵嘉命而已”可知,给绣山带话;
从“外有地脚一纸, 乞致绣山弟”可知,把女儿的地脚转交给绣山;
从“星房、星垣两同年可常常见 见时说定庵心绪平淡,虽江湖长往,而无所牢骚,甚不忘京国也。顺问阖潭安乐”可知,问候
星房、星垣两位同年。
故答案为:①给绣山带话;②把女儿的地脚转交给绣山;③问候星房、星垣两位同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②
陆 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宁、元丰间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区划为标准。②本诗作于庆元二年秋 (1196年),作者闲居山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C
16.①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
②异:本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志犹存的爱国诗人。
③异:《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一个立志救国、勇于拼搏、直面困难的青年知识分子。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考生具体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怎样才算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5.C.“以新雁自况,表达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错误。由“愁生”可知,诗人是由北雁南飞而引起家国之愁。故答案为:C。
16.本诗:首联“一事无成老已成”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诗人虽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可见,本诗中的书生虽年已七十,一事无成,却胸怀壮志,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驱除丑虏,收复北方失地。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书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意气奔放,立志救国。
故答案为:①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②异:本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志犹存的爱国诗人。
③异:《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一个立志救国、勇于拼搏、直面困难的青年知识分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寓情于景,表现游子行踪的飘忽不定和思妇的思念和伤感之情。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通过对颜色的描述,体现作者站在泰山之巅看到太阳初升的景象。
(3)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描写脱离人世间的状态,“ ”一句写用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的结果。
【答案】(1)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2)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悠悠、青枫浦、承、飘、皆。
故答案为:
(1)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2)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反复诵读,多强化记忆,特别是要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多写也不漏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说起汪曾祺,在很多人眼里,他的文章大多关乎吃吃喝喝,是个把美食写到极致的作家。比如高邮的咸鸭蛋、北京的豆汁儿、江阴的河豚、湖南的腊肉,都让人(____),大呼过瘾。甚至他一度被人称为美食作家,这其实是(____)。如果你完整读过他的全集,会发现他作品里写美食的连百分之十都不到。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上,刻画的都是传统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
他的美食,大多出现在晚年回忆家乡时写的小文章。汪曾祺先生写下的是他的回忆,而不止是美食。如果细读其作品,你会发现他笔下的美食,种类并不丰富,价格并不昂贵,没有(____),甚至连大鱼大肉也没有。他写的全都是日常的饮食,从土豆、萝卜、鸭蛋、香椿、咸菜、苦瓜,到炒米、茶面、豆腐、荠菜、桂花、枸杞、野菜、萝卜丝、干丝、回锅油条等等。有些人一看可能要笑了,没有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也没有艾玛斯鱼子酱和北海道甜瓜,实在不能算美食家。但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一旦落于他的笔下,都会变得活色生香。那是因为,他写每一道食材,都是饱含着感情在写,都是不带有任何偏见在写。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请运用排比和反问两种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增强语句的表现力。(5分)
【答案】18.垂涎欲滴;以偏概全;山珍海味
19.答案示例: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上,这些小说写的都是传统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
20.答案示例:有些人一看可能要笑了,没有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没有艾玛斯鱼子酱,没有北海道甜瓜,算什么美食家?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考生具体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让结合语境,从成语的意思,到成语的色彩、使用对象等角度进行正确填写。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考生在平时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变换句式、改写句式和运用恰当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变换。
18.①此处应是形容美食让人看者眼馋,可填“垂涎欲滴"。垂涎欲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
②结合语境“他作品里写美食的连百分之十都不到”可知,说他是美食家是片面的,故可填“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片面地根据局部现象来推论整体,得出错误的结论。
③细读文本,此处和“大鱼大肉”对应,相对更高级些,可填“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故答案为:垂涎欲滴;以偏概全;山珍海味。
19.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刻画”使用不当,和后文的“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搭配不当,可改为“写”;
二是“……都是传统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成分残缺,缺主语,前面加上“这些小说”。
故答案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上,这些小说写的都是传统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
20.分析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艾玛斯鱼了酱、北海道甜瓜"部分可改为排比句,“没有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没有艾玛斯鱼子酱,没有北海道甜瓜”;最后一句的判断可改为反问句“算什么美食家?”,或者“怎么能算美食家”。
整合出答案:有些人一看可能要笑了,没有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没有艾玛斯鱼子酱,没有北海道甜瓜,算什么美食家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21~22题。
为什么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呢?这是因为松柏树有能够御寒的特质。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因为____,最终具备了强大的抗寒能力。松柏树的叶一般都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能锁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即使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因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
其实,____,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们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松柏树的叶子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____,老叶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
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的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22.概括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的原因,不超过70字。(6分)
【答案】21.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叶片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在新叶出现以后
22.叶片面积小,能锁水;叶内水分少,含松脂,可防冻;树叶生命周期长,交替脱换;冬天树木生理活动变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的能力。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整体阅读文段,读懂文段的意思,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补写语句题答题技巧:
①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
②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还是对照等,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
③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21.第一空,下句强调“抗寒能力”,此处是说松柏的生长环境特点,据此应填: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
第二空,下文有“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生命周期”等信息,此处是说树叶生命都是有周期的,据此应填:叶片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第三空,此处是说新老树叶交替的一般规律,老树叶枯落是在新树叶出现以后,据此应填:一般要在新叶出现以后。
故答案为: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叶片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在新叶出现以后。
22.结合“由于叶片面积小,能锁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概括出:叶片面积小,能锁水。
结合“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概括出:叶内水分少,含松脂,可防冻。
结合“松柏树的叶子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一般要在新叶出现以后,老叶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概括出:树叶生命周期长,交替脱换。
结合“树木的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概括出:冬天树木生理活动变缓。
故答案为:叶片面积小,能锁水;叶内水分少,含松脂,可防冻;树叶生命周期长,交替脱换;冬天树木生理活动变缓。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容貌焦虑是从古至今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全网人人容貌焦虑的背景下,似乎无人可 “独善其身”,甚至“颜值即正义”大行其道。如今容貌焦虑正向低龄化蔓延。医美调查显示,我国的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95后”乃至“00后”年轻群体成了医美机构招徕顾客的重要“蓄水池”,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95后”与“00后”占比过半。
对于“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
材料展现了“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这种现象,同时材料也暗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如“容貌焦虑“颜值即正义”,这表明,正是社会上部分人的错误审美观误导了年轻人,使得他们产生了“容貌焦虑”,进而加入整容大军。当然,这其中医美机构的过度宣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事实上,我国医美行业还不够规范,有些医美机构资质、技术等还存在问题,而青年身体和心理还处在刚刚成熟的阶段,对医美的危害认识不足,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当然,外在的原因不是主因,其实,问题的根源还在青少年自身,如果我们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对“容貌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对整容的危害有准确的认知,可能这种“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现象会得到缓解。
材料要求我们就“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应该明确这种现象并非正常现象,对青年热衷整容应持不赞同态度。写作中应该分析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全面一些, 能够展现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不要执着于容貌,人生的价值绝不会体现在容貌上,青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找到自身优点,把注意力转到学习或工作、事业上去,大格局才能跳出小窠臼;其次,整个社会也应该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青少年选择合适的偶像,消除“容貌焦虑";此外,国家也应加强对医美结构的整顿,避免虚假宣传和错误引导,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立意提取】
1.不必“容貌焦虑”,青年应有正确审美观。
2.青春的价值不在容颜,而在拼搏奋斗与奉献。
3.有颜值不如有价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考生在平时要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全国乙卷)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浪地球2》的“数字生命”能否突破次元壁,照进现实生活?
随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许多硬核黑科技纷纷登上银屏,数字生命就是其中一项。那么,现实世界中的数字生命究竟为何物?
有关“数字生命”的研究历史悠久,而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兰顿提出了“硅化生命”思想,并将人工生命确立为一类独立的研究领域,即“数字生命”。
何为“数字生命”?简而言之,就是将人类的意识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存在于随机存取存储器环境中,使人类的思想意识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这需要具有生命体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以计算机作为媒介来创造新的生命形式。这里澄清一点辨析的误区,人工智能是大数据算法创造的机器生命,它之所以能够具有科学生命体征和行为,来自于人类仿生学的应用,AI并没有人的意识,所以和数字生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一区别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550-W”基于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学习,不断迭代进化。这就意味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一旦有了数字生命的介入,便可将机器意识与数字人意识相结合,由弱到强实现进化。通常情况下,机器学习过程都是基于数据的黑箱,人类只负责调整参数和数据集,无法了解和干涉计算机的学习训练过程。而“人在回路”学习指的是人(数字生命)融入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参与机器学习的过程。
制作数字生命的前提工作繁杂,存储人类生前记忆需要高精度仪器拍摄大脑结构快照,制作出完美的脑机接口才能实现机器与人类大脑的长期脑波交互,记录各种意识活动对应的大脑运作模式,脱离于人脑自主重建人类意识需要成熟的全脑仿真技术进行思维拟合。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拥有极强算力的设备支撑数字生命的持久运作,否则就会像影片中图恒宇在550-A中上传图丫丫备份卡,数字图丫丫只能获得两分钟的寿命。但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上述一系列工作,目前仍仅能在科幻电影中能够完成。不过,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实现用计算机模拟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进行自行迭代,遵循生物基因遗传进化的规律。
影片中马兆蛤图恒宇的个人意识数据备份卡是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内部的核心部件“类脑芯片”是“数据生命”能够产生的关键、类脑芯片的基本架构就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突触传递结构,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具有无数类似于神经元的处理器和类似于神经纤维的通信系统,其在整个数字生命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可以类比手机芯片在手机内部发挥的作用,集全部功能于一身,人类被储存在备份卡中的意识会在类脑芯片驱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延续乃至“成长”。
虽然当今世界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影片中能够将人的意识储存为备份卡上传,但“初级数字生命”已经能够实现,围绕它展开的产业也已经延伸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3D数字人公司优链时代研发的3D云阵相机就是其中的代表,已经应用在科研教学、品牌推广、游戏娱乐、文博旅游等多个行业和商业场景中。“初级数字生命”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更贴近于数字生命的本质,研究者综合运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将碳基生命数字化这一过程,将有机生命“量化”,然后解读生命数据。
从传统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数字生命显然不算是生命,它没有遗传物质,没有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但正如影片中马兆所表述,数字生命对于普通人的诱惑过大。暂且不去追究这些直击人类根源的深奥问题,“数字生命”仍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钻研和反复推敲的学术课题。但试想未来某一天人类能够实现这项技术,“数字生命”或将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创新方式。
(摘编自《科普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数字生命”技术可以使人类的思想意识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其在现实生活中也早有人研究。
B.储存个人意识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其内部的核心部件“类脑芯片”是“数字生命”产生的关键。
C.通常情况下,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人类无法干涉计算机的学习训练过程,这与“人在回路”学习不同。
D.“初级数字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产业化运作,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更贴近于数字生命的本质。
2.下列关于文章写作思路及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从电影引出探讨话题、从研究历史、科学内涵.实现途径、应用前景等方面对现实中的数字生命进行阐述。
B.文章对比区别了数字生命与人工智能的不同,以手机芯片的作用类比数字生命的“类脑芯片”,有助于理解科学概念。
C.作者提出“数字生命能否照进现实生活的问题”,从科学技术和现实运用层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论依据充分。
D.文章从数字生命的起源人手,运用科学严谨的语言,层层递进,将对数字生命的讨论引向深处,逻辑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数字生命”的介人,机器意识与数字人意识便可相结合,从而由弱到强实现进化。
B.影片中的数字图丫丫只能获得两分钟的寿命,是因为缺少极强算力的设备支撑数字生命的持久运作。
C.目前人类科技已经可以实现用计算机模拟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进行自行迭代,遵循生物基因遗传进化规律。
D.“初级数字生命”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数字生命”将从科幻走进现实,或将创新人类文明的延续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文化脱贫不可忽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近日,《团结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常务副主席梁鑫华,就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何要强调乡村文化振兴?
梁鑫华:乡村文化是优秀的可再生资源,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
记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有很大改善,如今,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哪些困境?
梁鑫华: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农村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乡村社会原有的以“乡土”为基础,以“熟人社会”为核心并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关系日益消解,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逐渐减弱,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文化地被损毁甚至消失。其次,多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在具体落实上,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存在不对称和脱节的现象,如内容单一,不能因地制宜,缺乏自身特色和吸引力,很难激起村民的认同共鸣等。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学生在城市上学,使得乡村失去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农村空心化极为严重,不仅使乡村文化振兴缺乏主力军,也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记者:针对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困境,您有怎样的建议?
梁鑫华:乡村文化振兴要激发乡村文明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从乡村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要以乡村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核心,对乡村文化再提升,构建现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筑牢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以达到继承、创新和保护乡村文化的目的。同时,活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也很重要。依托乡村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有效对接现代消费需求,大力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特色的潜在经济价值,推进跨界整合,提升当地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创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发展。
记者:如何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梁鑫华: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要建立文化扶贫的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加大投入,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数字文化扶贫,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商等手段促进脱贫。
记者:那么走数字文化扶贫的道路,我们该如何运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呢?
梁鑫华:要运用好新媒体资源,助力村民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还要通过新媒体将产业链打开,把文化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既是一种乡村的符号卖点,又是一次产业的进阶升级,将乡村文化从保守、封闭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乡村文化市场机制,以市场的效能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汇集文化力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摘编自2020年10月11日《团结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尚不匹配,还不能完全满足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C.振兴乡村文化,既需要以乡村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核心,筑牢乡村文化振兴基石,还要活用自身文化资源,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
D.为了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短板,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文化供给寓教于乐,占领乡村文化阵地,培育乡村文明的良好风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团结报》记者就乡村文化振兴这一热点话题与梁鑫华对话,访谈具有时代感。
B.梁鑫华认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激发乡村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C.梁鑫华指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乡村文化逐步失去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缺乏等困境。
D.梁鑫华倡导新媒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其不光要满足村民的文化需要,还要打开乡村文化的产业链。
在这篇专访中,记者的设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千年丝路归去来
①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地,剔透的天没有任何白云,蓝瓦瓦地将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地也是尽力地延展,在尽头迫不得已而与天交于一线。这无垠的沙地与戈壁本没有路,一个脚印踏过,来一阵风,便什么也不再留下。
②这样的一方天地,一直在沉睡。终于,公元前138年,等来了一位27岁的年轻人,他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君主“一拍即合”,为了击退匈奴,决心打通西域。这位正值盛年的侍从官,从汉武帝刘彻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再拜君主,一表心系朝廷的忠心,二表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前路漫漫,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身后的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面向西域进发。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
③马匹走在沙丘上,四周悄无声息。久居长安城,从未见过如此阔大的景致,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心底同时也有些寒意,漠漠平沙有一种令人畏惧的肃穆。天似穹庐,笼盖四方沙地。人与马被晚霞映得通红,犹如披着一件神圣的袈裟。
④张骞用一生丈量出一条蜿蜒的路,这条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再大的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美洲的棉花和番薯……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⑤张骞来过后,这里便设有玉石障,五代是天门关,明代又称嘉峪关。站在关上,天地尽是金黄,城楼的砖与戈壁沙漠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仿佛这嘉峪关是大自然一手造就的。古老的风,似从城墙上吹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⑥一阶阶走下千古关隘,觉得这已经被风干的历史,此刻却都活了起来。我能听到,驼铃声、熙攘的人声和着羌笛和胡笳,点缀着这条路,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人群来到关隘里的一个小楼之前,这座红色木制的关帝庙,与这个土黄色的世界格格不入。敦煌这一带本该是佛教盛行之地,那莫高窟、榆林窟,吸引了一代代工匠前来修葺,也吸引了中外虔诚的信徒来此拜谒。
⑦可偏偏,为什么在这丝路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座庙?殿内供奉着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赤面长髯,带着一种与莫高窟瑰丽色调完全不同的美感。这座庙告诉后人,古代在这里戍守边关的人是山西人。因为关帝来自山西运城。
⑧运城与嘉峪关,家乡与边邑,1600多公里,唯有信仰能跨越这段距离。这样的信仰,又在有形的丝绸古路之上架设起一条无形的精神之路。人们虽然殊途,但最终会同归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这份安宁,可以抵抗走在大漠中深深的不安感。丝路古道,将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⑨我开始想象古时戍守边关人的生活:扎营、练兵、打仗,闲暇时注视着远方若有若无的地平线和家乡的方向。“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闲暇时去戏台子转一转吧,听听边塞的曲艺,那铿铿的撼动天地的锣鼓声中,或许可以听到秦腔,运城离着陕西很近,所以秦腔也能被认作是乡音了。听到了,心中又不禁翻腾起不尽的乡思。一台戏终了,还可以在戏台周围打听打听各路的讯息,运气好,会收到家人的口信。
⑩1516年,这明代的重要隘口被满速儿汗攻破,大西洋上船只的黑烟也渐渐代替了丝路上的驼铃。清朝末年,这座要塞被荒废,众人东迁,官道与民道一同成为了百姓的弃子。一百年后,一把火也将那座古物烧成断壁残垣。这段历史画上了句号。中原的史官把卷帙一片片翻过,此处的西风裹着沙,也一层一层地将这条昔日繁华的古道淹没。
此后,中原大地一如这沉默的古道一般,强盛不再,自信不再,被列强践踏,被帝国瓜分。
时间转到今日,我来到此地,又是喧闹的景致了,游客熙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头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滩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侧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B.作者游览嘉峪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连缀出一幅幅壮丽的关外图景。
C.第③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描绘得庄严又神圣。
D.第⑨段中描写了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渲染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
文中对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事件评价极高,说“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虹生①十四兄亲家年大人侍右:别吾虹生十阅月,固未尝有只字与一切旧朋并无只字与虹生盖欲致虹生书即万言不能了矣。弟颓放无似,往来吴、越间,舟中之日居多,在家则老人②且不得萧闲如先辈林下之乐,况弟乎?出门则干求诸侯,不与笔砚近。幸老人有别业在昆山,距杭州可三日程,弟月必一至,内子亦暂顿于是。弟至其地,则花竹蔚然深秀,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今日北客欲行,催我作书与虹生,墨不及浓,即在此楼之所为也。
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诗戒,每作诗一首,以逆旅鸡毛笔书于账簿纸,投一破篪③中。往返九千里,至腊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别墅,发簏数之,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中有留别京国之诗四,有关津乞食之诗,有忆虹生之诗,有过袁浦纪奇遇之诗,刻无抄胥,然必欲抄一全分寄君读之,则别来十阅月之心迹,乃至一坐卧,一饮食,历历如绘。此诗夏日必到大川店,今日固不暇也,须排比之故也。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所至恨不与虹生偕,亦不知此生何日获以江东游览之乐,当面夸耀于君,博君且羡且妒,一拊掌乃至掀髯一相嘲相诟病。已矣,恐难言之矣。今秋努力,江浙两省为一副考官,目下为欲复晤龚定庵④而埋头作小楷,以冀一得当焉,何如
去年谒孔林,爱绣山⑤淳古,与其弟言及,欲缔一重姻好于君家,为他年重到之缘,许之。兹绣山书来,又承虹生作媒,欣慰!绣山降心许之,乞虹生为我致词曰“谨遵嘉命”而已,繁文缛礼,弟皆不知,此后但以一纸书来为定。外有地脚⑥一纸,乞致绣山弟,此时断断不暇作书与绣山矣。星房、星垣两同年可常常见?见时说定庵心绪平淡,虽江湖长往,而无所牢骚,甚不忘京国也。顺问阖潭安乐。
(节选自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注】①虹生:吴虹生,与作者同年考中,同在内阁任官,关系密切。②老人:指作者的父亲,退休后在杭州主持紫阳书院。③篪:竹箱。④定庵:龚自珍的字。龚自珍曾官至内阁中书,后被当权者排挤,辞官归隐。⑤绣山:孔宪彝,字绣山,孔宪庚之兄。⑥地脚:生辰八字、年貌履历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3分)
固未尝有只字A与一切旧朋B并无只字C与虹生D盖欲致E虹生F书G即万言H不能了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下之乐,辞官回乡生活。古代称辞官回乡为归林,“林下”为归隐之处。
B.乞食,乞讨食物,作者辞官归隐,归家路途遥远,所以有时需要朋友救济。
C.恨,遗憾,与《红楼梦》中使用的俗语“恨铁不成钢”的“恨”意思不同。
D.博,获得,与“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促织》)的“博”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冒号前的语句和末段最后一句是旧时书信的常见用语和常用格式,前者是对对方的敬称,后者是对对方家庭的美好祝愿。
B.作者从去年离开京城,写诗时就用旅馆的笔和纸张,然后把记录诗的纸团成团放到箱子中,诗歌内容涉及留别诗、思念诗等。
C.作者希望虹生今年能担任江浙科举副考官,二人可以再次会面,而自己也正在认真练习虹生喜欢的小楷,表现了对虹生的思念。
D.作者拜谒孔林时遇到绣山,因喜欢绣山的淳朴古雅,就与绣山的弟弟商讨与绣山做儿女亲家的事,绣山和他的弟弟都答应了这件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幸老人有别业在昆山,距杭州可三日程,弟月必一至。
译文:
②此诗夏日必到大川店,今日固不暇也,须排比之故也。
译文:
在第三段中作者希望虹生做哪些事情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②
陆 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宁、元丰间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区划为标准。②本诗作于庆元二年秋 (1196年),作者闲居山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寓情于景,表现游子行踪的飘忽不定和思妇的思念和伤感之情。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通过对颜色的描述,体现作者站在泰山之巅看到太阳初升的景象。
(3)苏轼《赤壁赋》中,“ ”一句描写脱离人世间的状态,“ ”一句写用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的结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说起汪曾祺,在很多人眼里,他的文章大多关乎吃吃喝喝,是个把美食写到极致的作家。比如高邮的咸鸭蛋、北京的豆汁儿、江阴的河豚、湖南的腊肉,都让人(____),大呼过瘾。甚至他一度被人称为美食作家,这其实是(____)。如果你完整读过他的全集,会发现他作品里写美食的连百分之十都不到。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上,刻画的都是传统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
他的美食,大多出现在晚年回忆家乡时写的小文章。汪曾祺先生写下的是他的回忆,而不止是美食。如果细读其作品,你会发现他笔下的美食,种类并不丰富,价格并不昂贵,没有(____),甚至连大鱼大肉也没有。他写的全都是日常的饮食,从土豆、萝卜、鸭蛋、香椿、咸菜、苦瓜,到炒米、茶面、豆腐、荠菜、桂花、枸杞、野菜、萝卜丝、干丝、回锅油条等等。有些人一看可能要笑了,没有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也没有艾玛斯鱼子酱和北海道甜瓜,实在不能算美食家。但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一旦落于他的笔下,都会变得活色生香。那是因为,他写每一道食材,都是饱含着感情在写,都是不带有任何偏见在写。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请运用排比和反问两种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增强语句的表现力。(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21~22题。
为什么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呢?这是因为松柏树有能够御寒的特质。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因为____,最终具备了强大的抗寒能力。松柏树的叶一般都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能锁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即使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因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
其实,____,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们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松柏树的叶子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____,老叶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
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的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22.概括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的原因,不超过7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容貌焦虑是从古至今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全网人人容貌焦虑的背景下,似乎无人可 “独善其身”,甚至“颜值即正义”大行其道。如今容貌焦虑正向低龄化蔓延。医美调查显示,我国的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95后”乃至“00后”年轻群体成了医美机构招徕顾客的重要“蓄水池”,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95后”与“00后”占比过半。
对于“医美消费主体趋于低龄化”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00字
8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