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1 22: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原电池与化学电源、电解及其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圆满闭幕,本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碳甲醇作为本届亚运会的火炬燃料,甲醇燃烧属于吸热反应
B.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硅单质
C.亚运会纪念章“琮琮”是由锌合金镀金制成的,锌合金镀金属于合成材料
D.场馆全部使用绿色能源,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碳中和就是不排放二氧化碳
2.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雷雨过程中有少量硝酸生成 B.工业制取漂白粉
C.高铁酸盐处理水 D.用石灰石粉末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
3.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中质子数约为
B.完全水解生成的胶体粒子数目为
C.高温下,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固体的质量增加,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D.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为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
B.在的氯化铁溶液中:、、、
C.加入铝粉能放出的溶液中:、、、
D.加入产生气泡的溶液中:、、、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制备晶体 B.用图乙装置制备并检验气体
C.用图丙装置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D.用图丁装置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铁粉:
B.工业上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
C.向酸性溶液中滴加双氧水:
D.向二元弱酸亚磷酸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
7.如图是某常见非金属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e中,只有c、d是酸性氧化物
B.一定条件下,a与氧气能一步反应生成d
C.g和h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D.一定条件下,a和e能反应生成b
8.将通入7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均未配平):,,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则该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B. C. D.
9.某研究人员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得到以下两组数据(为反应活化能)。
第1组:
实验 温度/K
a 100 298→318 14.0
第2组:
实验 温度/K
b 100 298K 3205
c 120 298K
基于数据分析和平衡原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离子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快
B.吸热反应中,温度升高对于放热方向的反应速度影响较大
C.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对比温度和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在铅皿中将浓硫酸跟萤石混合,有“白雾”出现 挥发性: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该盐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C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D 向装有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和氨水,两支试管中黑色固体均溶解 为两性氧化物
11.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双极膜硝酸盐还原工艺,原理如图所示。双极膜中间层中的解离为和,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为负极,Y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双极膜中向右侧移动
D.理论上产生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M的初始浓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到b点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
B.当时,对应的时间大于
C.a点的瞬时速率小于b点的瞬时速率
D.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
13.一定温度下,的氯化、溴化反应势能图及一段时间后产物的选择性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氯化、溴化反应的均小于0
B.稳定性:
C.
D.和的键能差
14.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发催化剂用于光热催化加氢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催化剂表面上脱附需吸收能量
B.该历程中的最小能垒(活化能)
C.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
D.工业生产中将催化剂处理成纳米级颗粒更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15.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全碱性多硫化物-空气液流二次电池工作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
B.连接负载时,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连接电源时,Ⅰ室的数目增加
D.连接电源时,电路中每通过电子,生成的质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4分)氯化铍是一种无色针状或板状晶体,易潮解,易升华。已知氯气、碳和氧化铍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铍和一氧化碳,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铍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其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具有相似性。
②熔融可离子化。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M为__________(填名称)。
(2)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小写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两仪器连接处使用粗导气管,而不用细导气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工业上电解熔融混合物制备金属铍,可选用镍坩埚作电解槽的阴极材料,电解时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电解时需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
17.(14分)已知反应Ⅰ~反应Ⅳ为单质与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合反应。
①图中涉及的物质中除甲和B外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②乙与B在高温下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生成C和甲,该反应能用于焊接钢轨。
③甲在A中燃烧生成B,丁在D中燃烧生成E和丙。
④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且E中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
(2)组成丁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物质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3)写出丁在D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C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溶于足量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至少需要铜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
18.(12分)氧化钴常用作超耐热合金和磁性材料及化学工业的催化剂。一种以钴矿渣(含有Co、Fe、Ca、Mg、Mn、Ni等元素的化合物及)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钴矿渣浸出后溶液中金属元素以价离子形式存在。
②、可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时,为了加快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任写两点);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铁”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萃取”“反萃取”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煅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以钴矿渣(Co的质量分数为12.5%)为原料提取出,在提取过程中钴的损失率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9.(15分)甲烷和乙烯是重要的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化反应即为氢气和碳氧化物反应生成甲烷,有利于实现碳循环利用。
已知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则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和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制得合成气 。在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催化剂(A、B)作用下,使原料和反应相同的时间,的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催化剂A.B作用下,它们正、逆反应活化能差值分别用和表示,则______(填“>”“<”或“=”)。
②y点对应的逆反应速率v(逆)______z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填“>”“<”或“=”)。
(3)西北工业大学的张健教授、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冯新亮院士等人报道了一种电催化半氢化策略,在室温条件下,水溶液介质中可选择性地将C还原为,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同温同压下,相同时间内,若进口处气体物质的量为,出口处气体的总体积为进口处的x倍,则转化率为__________。
(4)利用多晶铜高效催化电解制乙烯的原理如图所示。因电解前后电解液浓度几乎不变,故可实现的连续转化。
①电解过程中向__________(填“铂”或“多晶铜”)电极方向移动。
②多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③理论上当生产乙烯时,铂电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甲醇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
“江南忆”机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硅单质,B正确;
锌合金镀金是金属材料,C错误;
“碳中和”指一段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D错误。
2.D
雷雨过程中氮气和氧气放电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与转化为,与反应生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工业制取漂白粉,氯气与碱反应,且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高铁酸盐处理水,被还原为,为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用石灰石粉末修复被酸雨侵蚀的土壤,涉及碳酸钙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3.C
所形成的氨水中除了中含有质子,中也含有质子,无法确定氨水中的质子数,A错误;
胶体粒子是由多个分子聚集而成的,故其胶粒的数量小于,B错误;
高温下,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为,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氧元素质量为,物质的量为,氧元素来源于水,则可知反应消耗了水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C正确;
溶液质量未知,无法计算,D错误。
4.B
饱和氯水呈酸性,与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项中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加入铝粉能放出的溶液,可能为强碱性溶液,也可能为非氧化性酸溶液,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否则不生成氢气,C不符合题意;
加入产生气泡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不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存在,也不能在强碱溶液中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5.A
根据侯氏制碱法可知,二氧化碳须通入含有氨水的饱和食盐水中才能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以晶体的形式析出,A错误;
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最后用吸收进行尾气处理,故该装置适合制备并检验气体,B正确;
铁钉发生吸氧腐蚀会消耗氧气,通过传感器测定氧气浓度会减小,C正确;
和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若观察到导管口产生白烟,即可验证生成,D正确。
6.D
为络合物,不能拆成离子,A错误;
工业上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是,阴极上是,故制备不了氯气,B错误;
不满足得失电子守恒,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C错误;
亚磷酸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磷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7.D
由图可知,a、b、c、d、e、f、g、h分别为、、、、NO、、铵盐、硝酸盐。对应的酸是硝酸,NO、、中只有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
氨气与氧气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B错误;
g和h可能是硝酸铵,C错误;
氨气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氮气,D正确。
8.D
根据题意,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溶液中,D正确。
9.B
离子反应中,离子已经是活化离子,其活化能几乎为零,所以反应速率很快,A正确;
对于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对于吸热方向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B错误;
从第1组的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
第1组实验中温度不同,温度高的反应速率更大,第2组实验中活化能不同,活化能低的反应速率更大,D正确。
10.A
在铅皿中将浓硫酸跟萤石混合,有“白雾”出现,表明反应生成的HF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氢氟酸小液滴,从而说明挥发性:,A正确;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由于没有加热,氨气又极易溶于水,导致氨气没有逸出,则试纸不变蓝,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B错误;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C错误;
与硝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氨水发生络合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为碱性氧化物,D错误。
11.C
根据图示可知a为电源负极,X为阴极,b为电源正极,Y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
X极上得电子生成,电极反应式为,B错误;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故双极膜中向右侧移动,C正确;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则产生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错误。
12.B
由图像可知a点到b点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A错误;
随着反应进行,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则,,故当时对应的时间大于,B正确;
a点的斜率大于b点,则a点的瞬时速率大于b点的瞬时速率,C错误;
反应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数比,故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D错误。
13.C
由图可知溴化的,氯化的,A错误;
由于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更稳定,B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①
② ;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


根据盖斯定律③-④得
所以,C正确;
由图可知,① ,
③ ,
根据盖斯定律③-①得到 ,
即 ,
和的键能分别为、,则,D错误。
14.C
由图可知是脱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A正确;
根据图示该反应的最小能垒为,B正确;
反应的决速步骤为,C错误;
工业生产中将催化剂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D正确。
15.D
根据图示,电池工作时,膜a、膜b之间生成,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A正确;
连接负载时,为原电池,X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连接电源时,该装置为电解池,Ⅰ室为阴极区,从Ⅱ室通过膜a进入Ⅰ室,Ⅰ室的数目增加,C正确;
连接电源时,电路中每通过个电子,有通过膜a进入阴极区,通过膜b进入阳极区,所以消耗的质量为,D错误。
16.(1)蒸馏烧瓶(1分) 浓硫酸(1分)
(2)adecbghcbf(2分) (2分)
(3)(1分) 防止遇冷凝华,堵塞导管(2分)
(4)除去中的(1分)
(5)(2分) 增强导电性(或为共价化合物,加入使转化为含铍的离子化合物,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17.(每空2分)
(1)
(2)第三周期ⅡA族
(3)
(4)
(5)
18.(每空2分)
(1)将钴矿石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酸的浓度(任选两点,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2)
(3)除去Mn元素、Ni元素
(4)14.7%
19.(1)(2分)
(2)①=(2分) ②<(2分)
(3)①(2分)
②%(2分)
(4)①铂(1分)
②(2分)
③(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