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2 09: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一)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积累运用。 (44 分)
1、读拼音写字词。 (7 分)
(1)cāo chǎng ( )的墙壁上长满了 pá shān hǔ( ),nèn
lǜ( )的叶子看着非常舒服。
(2)我家的房子采光 liáng hǎo( ),里面有一个大 kè tīng( )
和两个小 wò shì( ),还有一个 wèi shēng( )间。
2、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弯曲(qū) 横竖(héng) 缘分(yuán)
B.隧道(suí) 瞧见(jiāo) 降落(xiáng)
C.空隙(xì) 枯萎(wě) 重叠(dié)
3、查字典。 (2 分)
“ 曲 ”是 (独体字 半包围结构),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它有两个读音:qū和 qǔ, 写出下列句中“曲”的读音。
⑴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凉台。 ( )
⑵碧绿的池塘边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 ( )
4、下面朝代、作者姓名、诗题、诗句搭配正确的是( )。 (2 分)
A.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B.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C.唐—— 白居易——《暮江吟》——唯见长江天际流
5、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3 分)
(1)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 )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
6、选词填空。 (6 分)
继续 连续 陆续
(1)雌燕子在窝里产下了蛋,它们的邻居( )飞到窝边送去祝贺。
(2)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 )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
不耐烦了。
(3)我( )在花盆边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看到种子发芽了。
均匀 平均 匀称
(4)这姑娘身段( ),皮肤洁白细腻,淡妆浓抹都楚楚动人。
(5)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
留一点儿空隙。
(6)三个人分六个苹果, ( )一人两个苹果。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叶圣陶先生肯定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B.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了《昆虫记》。
C.他仔细、细心地观察着蟋蟀。
D.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8、请根据解释写诗句。 (2 分)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9、下列动物的“家 ”的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鸟棚 鸡舍 B.鼠洞 马厩
C.兔窟 蜂圈 D. 狗棚 猪窝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 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阵雨过后,小水珠在荷叶上 。
(2)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 叶圣陶爷爷的《爬山
虎的脚》写得具体生动。(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
法。我还能写出含有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4)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或选择。 (8 分) (1)《暮江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句“ , ”描绘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铺在江面上,晚 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的景象。 (2) 《 爬 山 虎 的 脚 》 的 作 者 是 。 我 还 喜 欢 他 的 作 品 《 》。 (3)读过《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你觉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语 言更加形象生动、幽默,更能吸引读者。 B.作者围绕》蟋蟀的住宅 ”先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接着介绍了小蟋蟀 是怎样精心建造住宅的。 C.小蟋蟀把住宅建在潮湿、隐蔽的地方。 二、语言实践。 (3 分) 做完作业的小强在看电视,妈妈让他离电视远点,可他说,离近了看才好 看。 1、请你劝说小强,让他听妈妈的话。 2、该怎样保护视力?请你提出两点保护视力的建议。
三、阅读理解。 (28 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13 分)
题西林壁
, 。
, 。
1、默写《题西林壁》。 (4 分)
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 时题在 墙壁上的一首
诗。 (2 分)
3、本诗的诗人苏轼,字 ,号 , 朝人,是“唐宋
八大家 ”之一。 (3 分)
4、《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
。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一句
俗语: 。 (4 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5 分)
昆虫界第一大力士
如果蚂蚁不是昆虫界第一大力士,那什么昆虫能担此重任?没错,屎壳郎。 它的学名叫蜣螂(qiāng láng),又叫粪金龟。它以动物的粪便为主要食物,尤
其喜欢把各种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形,因此得名。
食欲旺盛的蜣螂在一天之内能吃下重于自身体重的粪便。虽然这听起来略 有些恶心,但这也说明它们清理粪便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因此,它们备受澳 大利亚农业学家们的青睐。1965 年至 1985 年间,为应对牧场臭气熏天的粪便堆 积成山这个问题,澳大利亚人开启了蜣螂计划,他们从世界各地引进了 23 个品 种的蜣螂,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同时还减少了约 90%的丛林飞蝇。人们还发现, 蜣螂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今日的美国,蜣螂为养牛业每年节省约 3.8
亿美元的粪便清理费用。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蜣螂是“ 昆虫界第一大力士 ”呢?众所周知,蚂蚁可 以举起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物体。这非同凡响的力量当然 令人印象深刻,但和蜣螂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每日邮报》2011 年 3 月的一
篇报道称,研究人员经实验发现,蜣螂可以推动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 1141 倍的
物体!这相当于一个 70 千克重的正常人类男子,徒手推动重达 79.87 吨重的物
体。
因为太阳是圆的,粪球也是圆的,所以在古代埃及人们将蜣螂视为太阳神 的某种化身,称其为“圣甲虫 ”。蜣螂的形象还出现在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
芬的作品《和平》中,被视为和平的象征。
蜣螂是一种益虫,请善待这种为我们清理粪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小家
伙!
1、选择题。 (10 分)
(1)“昆虫界第一大力士 ”是谁? ( )(2 分)
A.蚂蚁 B. 蜣螂 C. 大象 D. 牛
(2)“蜣螂 ”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 )(2 分)
A.粪便 B. 泥土 C. 枯叶 D. 昆虫
(3)“他们从世界各地引进了 23 个品种的蜣螂,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同
时还减少了约 90%的丛林飞蝇 ”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2 分)
A.打比方 B.分类别 C.列数字 D.作比较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蜣螂喜欢把各种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形。
B.食欲旺盛的蜣螂在一天之内能吃下重于自身体重的粪便。
C.蜣螂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蜣螂在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笔下被称为“圣甲虫 ”。
(5)文中举澳大利亚人开启了螂计划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 )(2 分)
A.强调蜣螂食欲旺盛。
B.介绍蜣螂是一种令人恶心的昆虫。
C.突出澳大利亚人的聪明。
D.说明螂清理粪便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
2、蜣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文中举两个例子。 (2 分)
例子一:
例子二:
3、“在今日的美国,蜣螂为养牛业每年节省约 3.8 亿美元的粪便清理费
用。 ”句中的“约 ”能去掉吗?为什么? (3 分)
四、习作天地。 (25 分)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 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请你认真观察你所喜欢的动植物,根据 观察后的结果写一篇作文。注意要把观察方法和经过写清楚,把观察对象的变
化过程写具体,能写写自己观察时的心情就更好了。
参考答案
一、1、操场 爬山虎 嫩绿 良好 客厅 卧室 卫生
2、A
3、独体字 丨 qǔ qū
4、A
5、设问 拟人 对偶 反问
6、陆续 继续 连续 匀称 均匀 平均
7、B
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B
10、 (1)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2)因为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所以他的《爬山虎的
脚》一文写得具体生动。
(3)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春天种下的小树逐渐地长高了。
11、 (1)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叶圣陶 稻草人
(3)C
二、保护视力的办法很多,首先是注意用眼卫生,不要揉碰眼睛;
少看电子产品,最好是每观看二十分钟向远眺望半小时;
坚持天天做眼保健操等。
三、 (一)1、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庐山 西林寺
3、子瞻 东坡居士 宋
4、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1、 (1)B (2)A (3)C (4)D (5)D
2、示例:食欲旺盛的蜣螂在一天之内能吃下重于自身体重的粪便。
蜣螂可以推动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 1141 倍的物体!这相当于一个 70 千克
重的正常人类男子,徒手推动重达 79.87 吨重的物体。
3、不能。句中的“约 ”说明 3.8 亿这个数值是估算的,不是精确数值,去
掉了与事实不符。“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