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50分)
1.A 2.D 3.C 4.D 5.D 6.B 7.A 8.C 9.B 10.C
11.B 12.D 13.D 14.B 15.A 16.C 17.C 18.D 19.C 20.B
二、综合题(50分)
21.(14分)
(1)丙 乙(4分)
(2)己 东南 昼(最)短,夜(最)长(6分)
(3)23°26′N 21°34′S(4分)
22.(10分)
(1)甲 反气旋 顺时针 上升(4分)
(2)① 下降 上升 前(4分)
(3)长春 偏南(南,东南)(2分)
23.(16分)
(1)洪积扇(冲积扇)(2分)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4分)
(2)减少 增加(4分)
水土流失加剧,河口泥沙淤积速度加快,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2分)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任答两点,4分)
24.(10分)
(1)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岩浆沿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堆积,形成山峰。(4分)
(2)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洋流(6分)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黄赤交角的存在,直接导致 ( )
A. 四季的更替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图2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3~5题。
3.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
A. 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B. 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
C. 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
D. 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
4.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B. 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 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 D. 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显著
5. 关于图中岩层,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处可能找到化石 B. ②处为陆地沉积物堆积
C. ③岩层比②岩层老 D. ④处的物质来自于地表
图3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4), 回答6~7题。
6. 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4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
读图5“某地地质剖面简图”, 完成8~9题。
8. 从成因上看, 山地 M 属于 ( )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9.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 M 山地不同的是( )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
读图6“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7“两种气候①、②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完成10~11题。
10. 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
A. A B. E C. G D. H
11. 造成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特征的是 ( )
A. A B. B C. E D. G
图8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 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12~13题。
12. 1月, 图中A地盛行( )
A. 东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 D. 西北季风
13.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B.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C.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 随着季节的变化, 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14~15题。
14. 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A. 风力强弱 B. 水热条件
C. 海拔高低 D. 土壤肥力
15. 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 )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我国某湖泊与河流相通,图9为相通处附近水文站某年监测的河、湖水位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 一年中,该河流补给湖泊大约有 ( )
A. 3个月 B. 4个月
C. 8个月 D. 10个月
17. 河湖相通处河湖之间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读表1完成18题。
表1: 全球淡水量部分数据(单位:1000km3)
水体 冰川 地下水 湖泊 河流水
储存量 24230 10100 91 1.2
循环更新时间 9700年 840年 17年 16天
18. 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 )
A. 冰川 B. 地下水
C. 湖泊 D. 河流水
图10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大气降水 B. 沙漠凝结水
C. 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20.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可能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5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图11为我国某中学生绘制的所在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甲、乙、丙、丁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戊、己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
(1) 图中甲、 乙、 丙、丁表示正北方位的是 , 正东方位的是 。(4分)
(2) 戊、己中表示冬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的是 ,冬至这一天,观察者观察到当地日出在 方位,昼夜长短情况是 。(6分)
(3) 据图可知,O点观察者所在纬度是 。当O点观察者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4分)
22. 图12 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 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甲处属于 , 中心水平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辐散;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4分)
(2) 图中①②附近各有一条锋线,其中属于冷锋的是 ,其过境后气温一般会 (填“上升”或“下降”), 气压一般会 (填“上升”或“下降”)。锋线旁阴影为雨区,其中B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分)
(3)图中哈尔滨和长春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 此时长春刮 风。(2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图13为“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1) A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 。简述其成因。(6分)
(2) 2010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面积 ,耕地面积 。对河口处地貌有何影响 (6分)
(3) 图示区域聚落多沿河、沿海岸分布,分析原因。(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加那利群岛是非洲西北海域的岛屿群,面积7273平方公里,其中的特内里费岛是群岛中最大的岛。岛上地形崎岖,泰德峰是全岛的最高点,属于典型火山。 岛上气候温和干燥, 降水时空差异大。图14示意特内里费岛的位置及地形。
(1) 从板块构造角度说明泰德峰的形成过程。(4分)
(2) 特内里费岛纬度较低,但气候温和、干燥,说出该地气候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