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8校联考2023学年第一学期精准联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1-4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8校联考2023学年第一学期精准联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1-4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2 11:4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精准联盟期中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卷试满分160分 ,试卷共6页 ,三大题 ,39小题。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试题卷Ⅰ
一、单选题(本大题25题,1-10每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65分)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行为不利于和谐共生的是 ( ▲ )
A.绿色出行 B.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 D.过度放牧
2.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 )
A.芽 B.根 C.子叶 D.真叶
3.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小科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1000m跑步成绩是50s B.1秒钟跳绳3次
C.立定跳远成绩是10m D.百米赛跑后心跳是每秒20次
4.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C.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 D.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
5.右图是两片落叶吗?不,这其实是一只枯叶蝶,它能如此精确的模仿自然形态,
让人惊叹不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伪装 第5题图
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
A.毛蚶、竹蛏 B.海参、蚯蚓 C.乌贼、蜗牛 D.鱿鱼、河蚌
7.人体口腔上方靠前的位置,有凹凸不平的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腭褶皱,它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于腭褶皱的这一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
A.人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B.人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C.同种生物存在差异性 D.不同的人属于不同的物种
8.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
A.蜗牛的触角,有利于感知环境 B.草履虫的纤毛,有利于运动
C.青蛙湿润的皮肤,有利于呼吸 D.河虾的外骨骼,有利于游动
9.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是( ▲ )
A. 菠菜 B. 葫芦藓 C 肾蕨 D. 海带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食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11.小科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 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 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 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 ”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测和假设 C.制定计划 D.获得事实与证据
第 1 页 共 7 页
12. 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23年4月迁地保护的四头江豚首次放归长江,这将有助于改善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江豚通过胎生、哺乳的方式抚育后代
B. 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江豚的体毛退化
C. 江豚生活在水中,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D. 江豚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3.下列植物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
A.绿豆、丝瓜、向日葵 B.大豆、丝瓜、百合
C.大豆、向日葵、马尾松 D.大豆、月季、小麦
14.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 彩鹦的位置是( ▲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15.生石花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
①能开花结果 ②能生长 ③能光合作用
④种子萌发成幼苗 ⑤常常在沙漠地区能找到 ⑥形状像石块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⑥ D. ①⑤⑥
16.下列关于物质、能量、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 B.手机发短信需要能量
C.声音、光、流水都具有能量 D.信息是能量的一种
17.测量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的是( ▲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18.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宁波白溪水电站发电时,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 )
A. 电能转化为水能 B.水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19.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 由铂铱合金制成,百余年来因表面受到空气污染和氧化而增重约50
微克。国际千克原器已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数作为新 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原因之一是耐磨损
B.化学变化可以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C.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作为标准,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偏小
D.测量时应选择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度
20.有5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12厘米、26.09厘米、 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11厘米。则《科学》课本的长度是 ( ▲ )
A.26.105 厘米 B.26.08 厘米 C.26.11 厘米 D.26.00 厘米
21.鸟儿“举家迁徙 ”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第21题图
第 2 页 共 7 页
22.叶海龙是一种海洋动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虾为食。它全身覆盖的叶状附肢并非用来游泳,而 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围的大型海藻中、下图中①~④代表的生物与其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下 列关于叶海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属于海洋动物 B.叶状附肢有利于隐藏自身
C.其形态结构是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D.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远的是④
23.小红同学在吃“豆芽 ”这道菜的时候,对黄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在 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黄豆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装置 条件 结果
甲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乙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丙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丁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A.实验目的: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B.材料选择:随机选取2粒黄豆种子进行实验
C.对照实验: 甲与丁构成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实验结论:黄豆种子萌发受水分影响,与光照无关
24.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 计内红色液体柱长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31cm,现用此温度计测 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 )
A.28℃ B.35℃ C.44℃ D.60℃
25.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 为12.4克,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6.1克,则甲、乙两同学 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
A.大于6.3克 B.等于6.3克 C.小于6.3克 D.无法确定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 2 分,共 58分)
26.中国人相貌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呈 ▲ 色,鼻较低,头发黑色,为黄色人种;黄色人种、 白 色人种、黑色人种属于 ▲ 个物种。
27.有一铁块,它的质量为0.25kg,合 ▲ m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 ( 选填“变小 ”、“不变 ”、“变大 ”)。关于铁的信息如下:①在常温下是固体②在常温下呈银白色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④铁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填序号)
28.图甲温度计示数为 ▲ ; 图乙停表读数为 ▲ ; 图丙托盘天平所称物体 质量为 ▲ .
第 3 页 共 7 页
29.小科美化生活,在小院里种植了牵牛花、含羞草等。
(1)它们一天天在长大,这是生物具有 ▲ 的特征。
(2)牵牛花如图甲所示,小科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做出正确判断:牵牛花是 ▲ 茎。一盆 正常生长的牵牛花放在窗台上,让它接受从窗户射入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小科发现它的生长 情况是向 ▲ (填“窗内 ”或“窗外 ”)弯曲生长。
(3)用手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叶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的特征。(填序号)
A.遗传 B.生长发育 C.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D.繁殖
30.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鲜艳的花适应 ▲ 传送花粉的 环境;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 ▲ , 以适应空中飞行;荷花的茎在水中泥土里, 叶柄和茎中都有 ▲ , 便于从水上的大气中获得充分的氧气。
31.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 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 ▲ 的原理制成的。
(2)小科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 (右边装置已省略),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
为 ▲ 。
第31题图
32.某同学采集了一些植物:葫芦藓、海带、蕨、郁金香、银杏,并设计了检索表来分析这些植物(如 图),则 B 是 ▲ , ①处填写的内容是 ▲ 。郁金香呈平行叶脉, 由此推 知,它的根系是 ▲ 根系。
33.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填字母)
(2)鲫鱼用鳃呼吸、用 ▲ 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3)图中所示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 (填字母)
34.科学上生物的分类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之 间共同点 ▲ 。
第 4 页 共 7 页
(2)如图所示是二月兰的花,请你判断,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 (选填“单子叶 ”、 “双子叶 ”)植物。
(3)二月兰属于罂粟目白花菜亚目。罂粟属于罂粟目罂粟亚目,“亚目 ”是介于目与科之间的一个 分类单位,则二月兰和罂粟在分类学上 ▲ (填“是"或“不是 ”)属于同一科的生物。
35.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 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 ”的概念图,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 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指的是 ▲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 多样性造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空 2 分,39题每空3分,共37分)
36.柽(chēng)柳广泛分布于荒漠地区,对当地的防风固沙起到重要作用。
(1)如下图所示,柽柳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①叶特化成鳞片状,减小了叶面积,避免 ▲ 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
②发达的根系既利于从干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 ▲ , 又能固定沙土。 (2)研究人员对柽柳防风固沙功能进行野外观测,结果如下表1。
与灌丛间的距离(米) 迎风侧 背风侧
10 6 2 2 6 10 14
相对风速(%) 100 92 83 24 68 82 100
注:a.相对风速指测量点风速占空旷地风速的百分比。
b.测量点风速为在柽柳灌丛高度的1/2处,距该灌丛不同距离迎风侧与背风侧的风速。 ①据表1分析,为起到防风作用,种植柽柳的最大间距应为两
侧相对风速达到100%时,所对应的距离之和。则最大距离为
▲ 米。
②随着柽柳的生长,落叶和沙层逐渐堆叠,形成图所示的隆
起沙包,起到固沙作用。可通过测定沙包的 ▲ 等
指标,反映柽柳的生长状况和固沙效果。
综上所述,柽柳既能适应环境,又能 ▲ 环境。
37.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同学们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②的名称 ▲ ;
第 5 页 共 7 页
(2)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应 向 ▲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C.计算盐水的质量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
(4)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丙 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
(5)图乙是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情景,操作中错误之处是 ▲ 。
38.海带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物,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 率)的影响。
(1)请分析实验1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下列小题:
①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②实验1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 ▲ 。 ③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 ▲ ℃之间,据此可知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 (2)请分析实验2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科研小组的结论是: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海带的生长率 ▲ 。 39.小科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 L 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C.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绕圈总长度 L2;
D.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 n;
E.用细铜丝的长度 L1 除以细铜丝的圈数 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d。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 。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 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10悔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6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B D C B C D A B D C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D C B D C B D D C A
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空 2 分,共 58分)
26.黄 一
27. 250000 不变 ③
28. ﹣23℃; 337.5s;78.4g;
29.(1)生长 (2)缠绕 窗外 (3)C
30. 昆虫 翼 孔道
31.(1) 气体热胀冷缩
(2) 22.5℃
32. 银杏 无根 须
33.(1)D(2) 鳍(3)AE
34.(1)种 越多 (2)双子叶 (3)不是
35.(1)生态系统 (2)遗传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题, 每空2分, 39题每空 3 分,共 37 分)
36.(1)水分;无机盐或养分等;
(2)24;厚度或宽度或高度等 ;影响等合理即可
37.(1)横梁 ;(2) 右 (3) EBDAC ;
(4)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5)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38. (1)温度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吗?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10-15
(2)当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7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加速;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700ppm时
, 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减缓。其他合理即可。
39. (1)A
(2) 用细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3) A、C、D
第 7 页 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