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八中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
高一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A2.B
【解析】1.图示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所以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故选A。
2.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第四颗行星,从而得知图中火星的位置为
④。故选B。
3.C4.B
【解析】3.太阳黑子是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的一些暗的区域,A错误;太阳耀斑是
在太阳的色球层观测到的突发闪光现象,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正确:太阳风和日
珥均不如耀斑释放的能量强,BD错误。故选C。
4.流星现象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的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A错
误: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有关,降水可能异常增加或减少,B正确:太阳耀斑爆发
时,说明太阳活动增强,太阳活动会影响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得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
干扰,C错误:极光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浙江纬度较低,D错误。故选B。
5.B6.D
【解析】5.由材料可知,当地为青海,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且降水
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丰富,B正确:气温
对太阳能丰富程度影响很小,A错误;青海地处中纬度,纬度较高,C错误;昼夜温差与太
阳能丰富无关,D错误。故选B。
6.与化石能源比,太阳能为可再生清洁能源、零碳排放。太阳能受天气和昼夜影响大,稳
定性差。根据材料“占地345平方公里”及图片信息,太阳能发电的光板占地面积较大。
故选D。
7.B8.C
【解析】7.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
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正确: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密度
与地球相似,A错误;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误;火星上大气稀薄不
答案第1页,共5页
是未发现生命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8.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
陨石烧烬,C正确:火星的公转速度是地球的1.88倍,火星质量比地球小,火星更靠近小
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
C。
9.C10.A
【解析】9.根据材料“距今2.44亿年前”可知,该年代属于中生代,故选C。
10.鱼类生活在温暖水域环境,故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最可能为温暖的浅海,故选A。
11.A12.A
【解析】11.寒武纪时的植被为藻类,陆生蕨类在志留纪之后才能出现。裸子植物在古生
代晚期石炭纪出现、中生代繁荣。被子植物在侏罗纪出现、新生代繁荣。故选A。
12.根据材料中“我国首次在寒武系4500米以深的地层中取得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页岩气存在于地壳中,A正确;目前人类还不能对地慢及地核能源勘探开发,BCD错误。
故选A。
13.B14.D
【解析】13.小岛物质主要是岩浆和火山灰,来源于软流层,即②,A错误:②层为软流
层,软流层的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B正确:③④为地核,从图可知纵
波可以穿过④层,CD错误。故选B。
14.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A错误;大气圈海拔
越低,密度越大,B错误;水圈的范围不仅是指所有含有液态水的区域,还包括气态水和
固态水,C错误;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D正确。故选D。
15.B16.C
【解析】15.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在地球上,不是天体,A错误:奔月过程中的
“嫦娥五号”己经进入宇宙环境,是天体,B正确: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属于
月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回到地球环境之后,
已经是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D错误。故选B。
16.嫦娥五号返回器从滑翔再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途经的地球圈层结构依次为大气圈一
生物圈一岩石圈,A说法正确:研究月壤能进一步了解月球状态、物质含量、地质演化历
史,B说法正确:太阳活动不受昼夜影响,凌晨发射时环境亮度比较低,便于观测发射的
答案第2页,共5页昆八中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有32个小题,每题2分,共6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符合题意的
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⑤
⑥
①②③④
⑦
⑧
1.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中心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天王星
2.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A.②星
B.④星
C.⑥星
D.⑧星
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观测到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
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消失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该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资料中所述现象最可能是()
A.太阳黑子
B.日珥
C.太阳耀斑
D.太阳风
4.资料中所述现象发生时〔)
A.流星现象增多
B.全球降水异常
C.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离层扰动
D.浙江境内夜空出现绚丽极光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太阳辐射强烈,白天日照时长达8小时。该县积极探索“光伏+治沙+
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塔拉滩占地345平方公里、并网装机1038万千瓦的光电园区,成为全球一次
性投入最大、单体容量最大、集中发电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群。下图为该县的光伏基地。据此完成5~6题。
5.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A,海拔高、气温低
B.海拔高、降水少
C.纬度低、气温高
D.昼夜温差大
试卷第1页,共8页
6.与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发电()
A.清洁无污染,不可再生
B,稳定性强
C.碳排放量大
D.占用土地面积多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在我国探测器登陆之前,美国“好奇
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
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颅石坑。据此完成7~8题。
7、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体积密度较小
B.没有液态水
C.表面温度高
D.大气稀薄
8、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大
中国科学家曾在云南罗平发现的距今2.44亿年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肉食性鱼类化石,命名为云南暴
鱼。据此完成9~10题。
9.云南暴鱼化石所在的地层最可能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0.该地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是()
A.温暖的浅海
B.高耸的山地
C.茂密的森林
D.干燥的盆地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
工原料。2023年4月,我国首次在深度4500米左右的寒武系地层中取得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开辟了
页岩气规模增储新阵地。据此完成11~12题。
11.形成寒武系地层页岩时期的植物类型是()
A.海生藻类
B.陆生蕨类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2.推测页岩气埋藏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