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5:CBCBA 6-10:CCAAB 11-15CBCBD
16-20ABCBC 21-25CDACA 26-30AABDC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31.(7分)
(1)C、H、O (2)DNA(或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4
(3) F
F含有较多的C和H,而含有的O较少
(4)抗体
32.(每空2分,12分)
(1)双缩脲试剂 紫
(2)高温使该毒素(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活 (3) 4 脱水缩合
33.(12分)
(1)磷脂双分子层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10]线粒体 能量
(3)染色质 DNA 蛋白质(这两空可以互换) [8]核仁
(4)[3]中心体
34.(9分)
(1)通道 协助扩散 细胞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和转运蛋白的数量
(2)② 会
(3)①大(或高) ②小(或低) ③乙>丁>甲>戊>丙(2分)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题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共 60 分)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
A. 个体 B. 种群
C. 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真核细胞中有 DNA,原核细胞中无 DNA
真核细胞有细胞膜,原核细胞无细胞膜
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
真核细胞中有细胞器,原核细胞中无细胞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新冠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植物细胞内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等物质或结构
蓝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时,视野中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可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可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
实际上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
实际上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可以用于合成( )
①纤维素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
某同学在烈日下参加足球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根据情况判断,立即给他做静脉滴注处理。请推测,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 )
A.生理盐水 B. 葡萄糖溶液
C. 葡萄糖生理盐水 D. 氨基酸溶液
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水在低温下结冰,利于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从而抵抗不利环境
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决定水具有流动性,这是物质运输所必需的 C.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为细胞创造舒适的液体环境
D.水是极性分子决定了其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为生物化学反应所必需10.下列生理状态下,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变小的是( )
A. 细胞衰老 B. 种子萌发 C. 冬小麦越冬 D. 缺水的庄稼
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果糖和核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葡萄糖是细胞内的重要能源物质
蔗糖和乳糖是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
几丁质存在于昆虫的外骨骼中
粗粮、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的纤维素又叫膳食纤维,因此又被一些科学家称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植物的细胞壁都含有纤维素,纤维素不溶于水B.膳食纤维能为人和腐生细菌的生长提供能量
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内有害物质排出
淀粉与纤维素均由葡萄糖连接而成,但葡萄糖的排列方式不同 13.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几丁质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葡萄糖、核糖和乳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容易凝固
维生素D 属于固醇类物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α 链和一条β 链组成,其中α 链由 25 个氨基酸组成,β 链由 30 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
A. 54 个 B. 53 个 C. 52 个 D. 51 个
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 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2 只存在于DNA 中
3 在DNA 和RNA 中相同
5 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构成这些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 C B. H C. O D. N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淀粉溶液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C.撕取菠菜叶上表皮细胞可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D.豆浆与苏丹Ⅲ染液发生反应呈橘黄色
据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 可以和细胞膜上的黑色素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 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细胞膜具有保护功能
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时,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细胞产生的部分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
脂质体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B.脂质体含有 C、H、O、N、P 五种元素
药物甲为脂溶性药物,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
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b 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图中c 是指细胞膜,e 是指细胞质
图中b 可以代表细胞核,内含染色质
图中g 和h 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都向内折叠形成嵴
下图为细胞的各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上述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磷脂的有a、b、c、d
d 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e 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a 和c 中分布有少量的核酸,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含a 和c
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有许多描写植物的诗词,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等。上述诗句中的绿与红两种色素分别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A. 叶绿体、液泡 B. 液泡、叶绿体 C.叶绿体、叶绿体 D. 液泡、液泡
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水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在此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细胞核的功能与其结构分不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和化学成分都不同B.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③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来 D.通过④实现核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交换和信息交流
下列叙述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是( )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内质网膜可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直接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C.细胞核有核孔有利于各种物质出入,核仁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D.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骨架的电镜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法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下列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细胞活性的是( )
红墨水对细胞进行染色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制备细胞膜
从下图可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甲图表示自由扩散过程,丙图表示协助扩散过程
可以预测,甲图中随着细胞膜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自由扩散的速率会越来越慢 C.甲、丙两图中箭头表示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的运输方向 D.乙图可表示甲、丙过程
如图是某同学做“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 1、2、6 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 6 处的浓度一定大于 7 处的浓度
图中 1 是细胞壁,6 中充满了外界溶液
图中 7 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40 分)
(7 分)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物质F 的元素组成是 。
小麦种子细胞中,遗传物质 H 是指
;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 ,
共有 种。
相同质量的E 和F 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 ,耗氧多的原因是
。
若物质G 具有免疫作用,则G 可能是 。
(12 分)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其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 可毒死20 亿只小鼠。煮沸 1min 或 75℃下加热 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CH
3
)
(1)要验证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可用 鉴定,呈现 色。其基本组成
单位的结构通式为 。
(2)1mg 肉毒类毒素可毒死 20 亿只小鼠,但煮沸 1min 或 75℃下加热 5min-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之间的结合方式是 。
(12 分)图表示某细胞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图中标号):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其结构特点是 。
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 较多,因为该细胞的
生理活动需要的 多。
(3)[9] 是由 和 组成。核糖体的形成与[ ] 有关。
(4)它与大多数高等植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是[ ] 。
34.(9 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示意图,其中 A~E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物质转运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B 是 蛋白。水通过细胞膜的主要方式是 ,影响此运输方式的主要
因素有 。
甘油通过方式 (填序号)进出细胞,该过程 (填“会”或“不会”)受温度的影响。(3)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 和红心萝卜B 幼根各 5 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 所示,据图分析:
①此时乙溶液中的红心萝卜 A 幼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甲溶液中的红心萝卜 A 幼根细胞的 。
②红心萝卜B 幼根细胞比红心萝卜A 幼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③甲至戊蔗糖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