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79~80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情境:猜一猜三只小动物谁跑得快一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数量,进而归纳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速度的单位。
学情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解释与运用,由以往图画情境应用题的学习过渡到现在文字应用题的学习(即数量关系式)。教材通过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向学生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经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认知水平、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刘翔奥运会夺冠图片。
(1)这位体育明星你们认识吗?他是谁?
(2)对于刘翔你都知道些什么?(介绍刘翔)
(3)课件出示刘翔雅典奥运会夺冠新闻报道。
师:谁能为大家播报一下这则新闻? 师:听完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想?
师: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相关数据,并分析数据所表示的含义,学生自己总结出名称。
(板书:路程、时间)
(4)初步感知“速度”。
师:刘翔跑的怎么样?用一个字来概括(快)。你和他相比呢?(慢)生活中我们把物体运动的快慢叫什么?(速度)
师:现在老师要算出刘翔平均1秒大约跑多少米应该怎样列式?
师:老师通过计算知道他平均每秒大约跑8.5米,这就是他的速度。(课件出示速度)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他它们之间的关系。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三个概念。教师举例,学生辨别各个量表示的含义:
(1)老师从学校走回家的距离。
(2)我爬山用了10分钟。
(3)小汽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4)一辆面包车3小时一共走了21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
二、探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1.课前小研究1
(1)小组内交流课前小研究1。
(2)指名上台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自己发现各部分关系,
总结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
学习速度的正确写法和读法。
探究确定速度的单位。
(2)速度单位正确的写法和读法。
3.你知道吗:了解一些关于速度的知识。(课件演示) (1)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4 千米/时。
(2)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
(3)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30万千米/秒。
(4)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 米/秒。
4.探索三者之间的其它关系。
师:路程、时间与速度除了我们发现的关系之外,他们之间还有没有别的关系呢
小组内交流课前小研究2。
(2)指名上台汇报交流。
(3)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5.教师板书、小结。
6.齐读三个关系式。
三、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达标我能行)
1.学生独立完成达标练习题。
2.集体交流一至三题。
3.重点交流扩展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的1、2、3题。
2.搜集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六、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 ÷ 时间 = 速度
时间 = 路程 ÷ 速度
路程 = 速度 × 时间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