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教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教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12 11:4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内容: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授课对现:八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通过探究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现象、温度变化及沸腾必须具备的条件。
3.能通过实验,用图象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象的物理含义。
4.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5. 学习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
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现象及对沸腾图像的理解,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学习活动
学习一:探究:汽化和液化现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8想想做做并观看视频,):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 _汽化__ ,需要__吸__ 热。
2.物质从气态回到液态的过程叫 _液化__ ,需要__放_ 热。
学习二:探究: 水的沸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9并观看视频)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沸腾具备的条件。
2.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变化:
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
3.缩短水沸腾时间的方法:
(1)提高水的初温 ;(2)减少需要加热的水的质量 ;(3)减少 热量的散失,如加烧杯盖 ;(4)减少水表面的气压,降低水的沸点; (5)改进加热方法:如用高热源加热;热值大的燃料。
4.分析数据和图象得出探究结论:(沸腾的特点)
(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都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同一种液体,它的沸点会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如1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酒精的沸点是78摄氏度。
(4)沸腾前,水_吸__热,温度__升高_。沸腾过程中,水_吸__热,温度_不变_。
(5)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
学习三:探究:蒸发(课本P60-61,)
1. 蒸发现象(图片展示讲解):
2. 采用类比的方法比对沸腾和蒸发的异同点: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都是吸热过程。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 。
4. 蒸发致冷:
液体蒸发需要 吸热 ,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度 降低 ,有致冷作用(列举了两个例讲解)
5.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沸腾 和 蒸发 。
学习四:随堂练习
1题、2题、3题、4题(略)
五、课堂小结
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沸腾: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要吸热。
3.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