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分类 一起来分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分类 一起来分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2 14: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起来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60、61“一起来分类”。
教学目标:
1、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先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并且学生能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3、在分类过程 ,初步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先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并且学生能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确定分类标准。
主要措施: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探索新知。
学习者分析:
《一起来分类》是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第一课时《整理房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分类,初步感知了分类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会对本课时“在分类之前要先明确分类标准”得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课的动手操作性比较强适合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生平板使用效率和课堂参与度高,分类又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很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之前分类的学习,我们成功的帮助淘气把他脏乱的房间整理的干净整齐。所以分类对于我们的日常及学习生活有很多好处,那么分类都有什么好处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举例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师:分类既然有这么多作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的来研究分类。
师:这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都是?
生:数学书、英语本、语文书、英语书、数学本、语文本。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你自己的方式给书本分类,分好就提交,然后再想一想你是按什么分的?(推送图1)
【操作方式:把交互式白板的图片,通过互动课堂软件,推送给孩子,学生利用主观题中的“剪切功能”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剪切、移动操作,达到分类的目的。】
【反馈方式:学生分出几种情况就用几分屏显示,呈现不同的分类方式。给学生展现不同想法的空间,调动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
方法一:
师:你是按什么分的?
生1:我是按数学、语文、英语来分的。 师:其实这就是按照学科来分的。(板书:学科)谁像生1这么分的举手。
方法二:
师:那生2你是按什么分的?
生2:我是把大的分到了一起,小的分到了一起。 师:那就是按照大小来分的。(板书:大小)、都有谁是这么分的呢?
方法三:
师:生3你是怎么分的呢?
生3:我是把不同颜色的分到了一起。
师:那就是按照颜色分的(板书:颜色)是这么分的举手。
方法四:
师:你是怎么分的?
生4:我把书都分到了一起,本都分到了一起。 师:大家看明白他是怎么分的了吗? 师:其实他是按不同用途分的。(板书:用途)
【反馈方式:如果其中有任意情况学生没能够分出来,老师以学生的身份直接在smart白板上操作,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分的,再进行总结。】
【小结】
师:同学们,大家看黑板,生1、生2、生3、生4分的方法不同可是分类的结果大家都觉得是正确的,那么像按照颜色、大小、科目、用途这么分,像这样按照什么分,我们把他们叫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之所以大家分出来的结果不同,是因为什么不一样啊?
生:分类标准不一样。
师:所以我们再进行分类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引入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常接触的书本,来设置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平板操作性强的特点,促进自主探究,同时体现了互动课堂的较强的工具性和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
二、操作练习,巩固新知
(一)涂一涂、说一说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大家是否真的记住了、学会了。(出示)
师: 齐读要求 生:齐读。
师:你读懂这道题了吗?谁来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把水果分一类,餐具分一类。(板书:水果、餐具)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区分水果和餐具呢?
生:水果涂上同一种颜色,餐具涂上同一种颜色。
师:就像大家说的这样,现在是这来涂一涂吧!(推送图2)
【操作方式:学生用“笔触”功能选择粗细合适的笔触,给不同种类的图案涂上不同的颜色。】
【反馈方式:二分屏,反馈学生两种涂画方式,一种是全部都涂上颜色,一种是在图案中只涂一点,从而让学生明确不同答题方式的作用和差异。】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生1和生2是怎么分的?
生1你是怎么分的?
生1:我把水果都涂上了红色,餐具都涂上了蓝色。
师:谁看懂生2是怎么涂的了?
生3:他把水果涂上了黄色,餐具涂上了蓝色。
师:生3你观察的真仔细,仔细观察室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品质。你们同意生1和生2这么图吗?你跟喜欢谁涂的呢? 生4:我更喜欢生1涂的因为他画面都涂满了。
师:可是你发现了吗?都涂满了我们就看不到原来图案是什么了! 生5:我更喜欢生2涂的因为他只涂了一笔让我们都看清楚了,还节省时间。
师:确实是这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把同一种事物涂成同一种颜色的方式来深入的感知分标准的重要性。同时渗透答题方法,规范学生答题方式。】
(二)想一想,分一分。
师:齐读要求 生:齐读
师:大家认真思考,想一想在分一分的前面,我们要先想什么呢? 生:先想一想按什么分。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在做题之前要先想一想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再进行分类。现在大家来试着分一分。(推送图3)
【操作方式:学生同样使用“剪切”功能剪切、移动进行分类。】
【反馈方式:二分屏,反馈学生两种分类方式,按照形状分和按照颜色分。预想最好的情况会出现第三种,学生能分出横看是按颜色分的,竖看是按形状分。】
师:我们来看看生1和生2是怎么分的?生1你是按什么分的? 生1:我是按颜色分的。 师:和他分的方法一样的同学举手。可以这么分。生2你是怎么分的? 生2:我是按照形状分的。 生3:(可能学生分不出这种情况,那就不用强调)横着看是按形状分的,竖着看是按颜色分的。 师:你这种思考方式真棒,用一种分法,就把所有种类都表示出来了。
希望大家可以像他这么考虑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再一次让学生知道分类之前要先确定分类标准再来分类。让学生学会审题,通过反馈渗透不同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更过的可能和思维的发展空间。】
(三)分一分,看一看
师:看!黑板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大雁、金鱼、虾、燕子、兔子、熊猫、小羊
师:想一想我们要这些动物按什么样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呢? 情况一:
生1:带尾巴的和不带尾巴的。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都有没有尾巴呢? 生:他们都有尾巴。
师:当他们都有尾巴时还用分吗? 生:不用
师:所以我们不能按照有没有尾巴来分。
情况二:
生:按照颜色分
师:这里颜色相同的小动物不是很多,这么分也不太合适。
情况三:
生:按照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来分。(板书: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
师:大家觉得这么分怎样? 生:挺好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分分。你来,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的操作过程。
【操作方式:利用“分页显示”,学生把左边页面的图片,拖拽到右面的页面。】
师:大家认为他分的好吗?
生1:好
师:大家仔细观察到他分类的过程了吗?他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分的?好在哪儿?
生2:他是按照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这样的顺序分的,并且把一类分完了,再分下一类。对应的很整齐。分的很清楚。
师:你看的真认真,我相信你一定是个细心的孩子。这也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好品质哦!希望大家像生2一样做一个细心的孩子。分类的时候像生1一样对应的整齐。一类一类的分,让别人看的清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两道题的练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分类的标准和方法,运用不同的方式在smart白板上进行操作,呈现整个操作过程。通过直观演示达到规范学生操作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分类标准才是合适的。】
【小结】
师:通过这些练习题你都学会什么了呢?
生:分类之前要先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
三、实践应用 渗透情感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分类的知识,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运用了分类的知识的。
生1:食堂阿姨分餐盘。
生2:超市的物品摆放。
生3: 垃圾分类
师:是的垃圾分类也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有关。大家看,我这也有一些垃圾分类的问题,垃圾都可以怎么分呢?
生: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师:可回收垃就像矿泉水瓶一样回收到工厂后可以再次加工,生产成新的东西。所以你知道这些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又属于其他垃圾呢?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给这些垃圾 分一分类?
【操作方式:利用“smart白板”拖拽功能把垃圾拖到对应的垃圾桶内。】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些垃圾再回收利用呢?
生1:为了节省资源。
生2:保护环境。
师:所以同学们请大家在生活中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保护环境,节省资源。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找找生活中寻找分类的例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生活中去。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更要走向生活。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点就是“不同的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让孩子明白在分类之前要先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
成功之举:
1、第一个环节设计的是,让孩子分书本;预想的情况是孩子会按照大小、颜色、用途、学科四种情况来分。从孩子按什么来分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引入部分采用了原教材的书本分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与互动课堂结合后,学生能将自己的想法,分类的方法方式展示出来,既直观,反馈的也快。
2、第一个练习是分两类:餐具和水果;从这个练习中强调怎样涂色。运用而分屏显示,有的学生把水果全部涂满,有的只涂一点表示,而分屏对比出学生的不同方式。
3、第二个练习是把图形分两类怎么分?分三类怎么分?强调摆放的之前先确定标准再来整齐的摆放。其中一个学生把9个图形,在一个画面中呈现出两种效果,横着摆是按形状,竖着看是按颜色。
4、第三个练习是分动物:分三类,强调摆放的顺序和整齐性。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到白板演示操作过程。直观的让下面的同学感受到,如何整齐有序的摆放。
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没有强调,平板电脑在使用后推放到桌的正中央。
2、引入部分时间拖的有点长。
3、在总结分类标准时候,学生能感受的意思但很难自己总结出来,浪费了时间让学生去抽象,老师应该通过分类的各种标准,给出学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