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第I卷 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满分70分)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
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卫星 C.彗星和流星体 D.恒星和卫星
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
2022年7月24日,搭载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在完成发射任务以后,残骸在太空中“飘荡”,7月31日火箭末级残骸再入大气层,但绝大部分器件不会降落到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问天实验舱( )
A.属于天体 B.不属于天体 C.发射时属于天体 D.在轨运行时属于天体
4.绝大部分火箭末级残骸不会降落到地面的主要原因是( )
A.采用了易降解材料 B.永远环绕地球运动 C.被大气层烧蚀销毁 D.距离地面过于遥远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6.如果太阴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天王星
7.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日冕层——耀斑 B.色球层——黑子 C.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
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前小题。
8.与太阳辐射有关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
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电离层
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张家口张北大疙瘩村石柱群呈现四棱、五棱、六棱、七棱状,直径在15至80厘米之间,排列紧密。这些石柱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B.岩石圈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渗透于全部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慢软流层以上部分
如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据材料,新生代第三纪初期的气候特点应该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14.在石炭纪向二叠纪过渡时期( )
A.被子植物极其繁盛 B.大陆冰川面积较广 C.海平面略高于现代 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15.图中化石对应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被称为( )
A.爬行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下图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两栖动物 ②被子动物 ③爬行动物 ④鱼 ⑤哺乳动物
16.图示生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 )
A.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⑤ D.⑤-②-③-④
17.下列关于图示生物生存时期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②—发生了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
C.③—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D.⑤—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时期形成
下图为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19.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下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地貌可能是(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2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海水侵蚀 D.流水堆积
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最先形成的是( )
A.三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一级阶地 D.河漫滩
23.图中河流阶地( )
A.洪水期被水淹没 B.土质较为肥沃
C.组成物质颗粒大小不一 D.位置越高,地面越平坦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m,植被稀少,气候特点为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任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蓝窗”景观属于( )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海岸地貌 D.山岳地貌
25.一年中,“蓝窗”被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27.“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丙—门段空气对流显著 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30.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① B.增强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
32.阴天的白天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云层吸收了地面辐射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较强
C.云层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33.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读下图,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温变化情况,乙图表示同一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流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34.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实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所示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35.由乙图可知甲图出现时间约为( )
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 C.9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
第Ⅱ卷 综合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喀斯特地貌(Karat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熔性岩石(如石灰岩)溶烛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我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图1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图2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图1 图2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__________景观,群峰竞秀,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的__________部区域(填方位)。除图1呈现以外,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__________等。
(2)说出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
(3)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各一条)。
37.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F表示__________界面,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___态,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
(3)C层表示__________,软流层位于__________层(填字丹)。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甲 乙 丙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__处分布。
3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材料三: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比较而言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__________。
(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3)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CA 6-IOCCBAB 11-15CDCBA 16-20CDDCB 20-25DABCD 26-30ADBBD
31-35DBDAC
二、非选择题
36.(1)①峰林 ②东 ③石芽、峰丛、孤峰、溶沟、洼地
(2)石灰岩广泛分布;湿润的气候。
(3)有利: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不利:土层
薄且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岩层保
水性能差,水库易漏水,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质不够稳定。
37.(1)①横 ②纵 ③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
(2)①古登堡 ②液 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3)①地壳 ②E ③地壳 ④上地幔顶部
38.(1)①洪积扇 ②河口三角洲 ③堆积
(2)①B ②A
39.(1)贵阳
(2)①低纬 ②高纬 ③纬度 ④地形 ⑤天气状况
(3)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加上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所以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