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2 14:26:30

文档简介

附:综合评分依据一览表
评分 内容 表达 发展等级 备注 扣分
A任务完成 B思想内容 C表达形式 D特征 E亮点 F身份意识 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上不封顶;600-800,每少50字,扣1分;抄袭,发展等级不给分。
60-54 好 好 好 √ √ 有
53-48 53-50 好 好 好 √ 有
49-48 较好 较好 较好 √ 有
47-42 一般 一般 一般 √ 有
41-36 较差 较差 较差 √ 无
35-0 基本符合题意: ①穿靴戴帽,仅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文章主体部分完全脱离材料与写作任务,泛谈别的内容; ②不结合材料,不贴合背景,仅围绕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泛泛而谈; ③提及材料内容与写作任务,但思想偏激,观点武断
偏离题意: 不结合材料,不结合任何一个写作任务;思想不健康;残篇(比较严重者);白卷
关于“入题分”,切中立意并完篇赋43分
四、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得低于内容分与表达分。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6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正常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 600字以下的文章,3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7.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8. 完全空白的,评0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必须有确切的依据。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五不,端里省内关酵本文议风
闻其,组卡所坐的巡三十
(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的吉次尊湿中则章女
升阳的“等“善书剂来父
使机文“贤“音空其丽静这某,”都★祝考试顺利★反陆的出,界世个一民T水来父
注意事项:”山,新
。联显被在
用的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
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左(而烫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表数天的“先“能带曾出的流父管者分”题思“的中心平时,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喻尘的“算“管雪父月“数的中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静长念想的
材料一: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爱因斯坦曾经说,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
并不是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斯描述和崭斯描
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所以,第一点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这里讲的求真不
是判断简单的对错,而是在人类知识的最前沿进一步去求真、探索。公
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独立和合作看似矛盾,实际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任何
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而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
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经常会通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才可以最后成
功,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武
但是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这种合作不止局限于团队内部合作,更
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
1895年,荷兰科学家伦琴先生发现了X射线的穿透力,最后在医学上带来了强大的应
用。但是伦琴没有发现X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这一现象是上世纪被德国科学家劳埃发现
的。劳埃发现了衍射之后,他并没有意识到X射线还可以帮助或们把物质结构解析得清清
楚楚,而这一发现是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完成的。他们父于携手合作,推演出
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这样的公式,最后应用于我们的分子结构解析,让我们可以窥探生
命的奥种。他们四人分别获得了1901年,1914年和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笑:他们之间
跨时代的合作,无人美整个文明往前推建了一大步,所以科学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科李精神就是共刺性的思煌心就是质挺。在这种质提声中食们不断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襄阳六中 南漳一中 河口一中 语文答案
1.A 【解析】B 项,“既对立又统一”错,材料一第②段说的是“完全统一在一起”;C 项,
由材料二第①段内容可知,人伦之道不是真理;D项,是作者观点,不是笛卡尔观点。故选 A
项。
2.B【解析】“只要勇于质疑、坚持观点就会带来科学的重大进展”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
第⑤段说的是“从哥白尼……最后都带来了科学的重大进展”。
3.A【解析】B 项,不是“伦琴发现 X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是劳埃;C项,于文无据,原
文没有提及科学精神的四个特点的核心是什么;D 项,曲解文意,材料二第⑥段说的是“贪
欲使人背离了科学,而将其中的技术运用到极限”,并不会最大限度地接近科学本身。
4.①我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心态,长期以来一直是儒道所提倡的人伦之道,而非真理。②我
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无法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及其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③我国古代有科学发
明,但科学发明不等于科学精神。④长期以来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不正确或者不了解科学性
质。⑤近现代时期我国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走向现代、走向科学,但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
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物质效用和实用需求占据主流意识形态。
【评分标准】每点 2分,任答两点给满分。
【解析】从人文精神、封建制度、国人态度、时代变迁等角度去思考,注意否定词的运用。
5.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性:①能够促进思想的不断碰撞与不断提高,合作的不断加深,从而
促进科学的重大进展。②是原始科学的根本依赖,有利于促进原始科学的发展。③有利于促
进民主制度的发展。④有利于促进人类追求真理的步伐。⑤是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评分标准】每点 2分,任答三点给满分。
6.D(“文章以‘我’生活中的见闻为线索”有误,文章是以“我”的心理变化和感情流变
为线索。)
7.C(“这”指代本句话前“我”经历的那些生活场景。)
8.①童年的“我”期待父亲的陪伴,失去父亲让“我”不自信,②青春期的“我”面对未知
生活,期待父亲的指引和示范。③失恋的“我”期待父亲的抚慰、倾听与指点速津。④结婚
时的“我”希望父亲能分享“我”成家的幸福,教导自己作为男人的责任。⑤做了父亲的“我”
期望与父亲分享新生命诞生的喜悦,⑥遭遇生命危机的“我”需要父亲给予“我”强大的精
神支撑。
【评分标准】每点 1分,任答四点给满分。
9.(示例一)选“父爱·无处不在”。①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父亲,主题是展现无处不在
的深沉父爱。②父亲虽已逝去,但他带给我的影响无处不在,不止显现在“我”的生活习惯
和精神气质里,而且遍布于“我”生活的世界,③父亲虽已逝去,但父爱却以一种牢固的形
式成为“我”成长的精神支撑,“我”怀念父亲,也是在怀念那一份无处不在的爱。
【评分标准】每点 2分,答案从主要描写对象,“无处不在”“父爱”三个角度呈现即可。
(示例二)选“我是你”。①“我”和父亲都是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记述父亲的逝去,也
描述“我”承继父亲血脉精神的成长。②父亲虽已逝去,但却“复活”在“我”甚至女儿的
身上,“我”就是父亲在世间的另一种延续,③父亲的痕迹遍布“我”的记忆和世界,只要
“我”努力生活,珍惜生命和生活中的美好,就意味着父亲并未逝去。
【评分标准】每点 2分,结合全文围绕“我是你”及主题作答即可。
10.CEF
11.B 【解析】B 项“假而礼之”的“假”通“嘉”,嘉奖、赞许之意;“善假于物也”的
“假”是假借之意,意思不同。A 项表述正确。C 项“厚而无欺”中的“厚”是动词,厚待;
“厚币委质事楚”的“厚”是形容词,“丰厚的”意思,两者词性不同。D 项牧民中的“牧”
意思是“统治、治理”; “思谦冲以自牧”中的“牧”意思是“养”,意思不同。
12.A 【解析】A.“在时间上可以灵活调整农时”错,原文“力地而动于时”,是合于农时,
而不是调整改变。
13.(1)那么请问出兵袭击城邑时,如何才能预知(安排)举措的先后顺序,不失地形上的优
势?
【评分标准】行军,出兵;“错”,同“措”,举措;若何,怎样、如何,如果翻译成“该
{#{QQABZYYQogCoABJAAQhCQwVQCAMQkBGCAIoGRBAIIAABARNABAA=}#}
怎么办”亦可给分;语意 1 分。共 4 分。
(2)以前天子立于中央,土地方圆千里,只要上述四条具备了,为什么百姓还少呢?
【评分标准】地方,土地方圆;该,具备;何为,宾语前置;语意 1 分。共 4 分。
14.①管子强调德,是为了治理百姓,并能减少百姓的怨恨;②孔子强调德,是要求君王加
强自身修养,做道德榜样,使民心归顺。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 2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言之有理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桓公问管仲说:“怎样才能做到治而不乱,明察是非而不受蒙蔽,该怎么办?”管仲回
答说:“明确责任来安排官职,就可以做到治而不乱,明而不蔽了。”桓公说:“请问怎样
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管仲回答说:“努力耕种土地而顺应农时,就一定能使国家富裕了。”
桓公又问说:“我想要施行大仁大义,使天下人获利,怎么做才可以呢?”管仲回答说:“惩
罚暴国,禁止恶行,使覆亡之国复存,斩绝之嗣得续,并赦免无辜的罪人,那就是大仁大义
了。”桓公说:“请问关于胜敌的武器问题?”管仲回答说:“选取天下的才能出众的人,
收集天下的精材,招请天下的良工巧匠,就有胜敌的武器了。”桓公说:“攻取敌人的策略
如何?”管仲回答说:“捣毁他们的装备,消散他们的积蓄,夺取他们的粮食,就没有什么
坚固城池了。”桓公说:“那么如何选取豪杰之士呢?”管仲回答说:“嘉奖并且以礼招待
他,厚待而不欺骗他,那么天下的豪杰之士就来了。”桓公说:
“怎样收集天下的精材呢?”管仲回答说;“价值五的就给六,价值九的就给十,不可
在价钱上限其定数。”桓公说:“怎样招请良工巧匠呢?”管仲回答说:“出三倍的工钱,
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桓公说:“我已知胜敌的武器和攻敌的策略了,那么请问出兵袭击
城邑,如何才能预知安排举措的先后顺序,不失地形上的优势?”管仲回答说:“要花钱收
买情报,要了解敌国意图。”桓公说:“怎样才能保持野战必胜呢?”管仲回答说:“运用
奇兵。”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百姓的人,必须知其疾苦,用仁
德之心关怀他们,而不要靠刑罚恐吓他们,用强力禁制他们。只要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
好百姓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
民少,并不可怕。以前天子立于中央,土地方圆千里,只要上述四条具备了,为什么百姓还
少呢?治理百姓,不知其疾苦,那么人民就会憎恨;不用仁德之心关怀他们,那么人民就会
怨恨;只靠刑罚恐吓他们,那么人民就会多行欺诈;单凭暴力禁制他们,那么就会使去者不
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
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
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会信
任;行忠信,人民就会怀德;为人严肃,人民就会敬畏;注重礼仪,人民就会赞美。常语说,
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
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材料二:
用道德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着它。
15.B(本诗中写“亭堠列万里”,意在表现战线之长,从而为第七句写“转斗岂长策”作
铺垫,由此可见,“亭堠列万里”一句并没有以军中场景写军队士气的作用,而《燕歌行》
中“旌施逶迤碣石间”一句描写的是出征场面,的确有表现军队士气的作用)
16.①同:都表达了思慕名将、期盼边境安宁的情怀。②异:本诗还暗含对朝廷御边之策的
批评和自身理想抱负无处施展的感慨;《燕歌行》还表达了对征战沙场的士卒的同情和对边
将的批评。
【评分标准】答对“同”给 2分;答对“异”给 4 分,答对一点给 2 分。
【诗歌鉴赏】
此题和《塞下曲》,是由乐府《横吹曲辞·汉横吹曲》“出塞”、“入塞”旧题衍化而
来。内容多写与边塞战事有关的生活及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反对“转斗”、“和亲”的
政治主张,以及要求根除边患、安定边疆的强烈愿望,并抒发了自己徒有壮志、无从献策的
深沉悲慨。
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两段,每段八句。前段抒写作者对边庭时局、政策的深沉担忧。开
篇两句写作者出塞的忧思。作者往东通过卢龙塞,达到塞外边地时,内心不由产生深深的孤
{#{QQABZYYQogCoABJAAQhCQwVQCAMQkBGCAIoGRBAIIAABARNABAA=}#}
寂。接下来作者具体写他的深虑。后二句写敌方的情形。敌人正骑着马,气势汹汹地朝南方
飞奔而来,扬起的飞尘弥漫了整个北海。“南驱”二字突出了敌方的强悍和侵犯性。“边尘”
句显示其来势凶猛。写出了敌军在战事上所处的,主动进攻的有利位置。作者通过对边庭政
策的,直接评议,指出时政的弊端,同时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以及忧国
忧时的情怀。
以上主要写作者的忧边之情。接下八句,则抒写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之情和自己壮志难
酬的感慨。“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说李广曾受命统军于此。“总戎扫大漠,一战擒
单于。”这两句是说李广主持边庭时,采用横扫大漠的全面进攻,短时间内便使匈奴全面崩
溃。同时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边庭时政的主张,即应出战主动迅速,速战速决,给敌人以
沉重打击,不应被动辗转久战。最后四句抒写作者心中的感慨。“常怀”二句写作者缅怀李
将军后的满怀激情。二句意为我因此而心中常常满怀感动奋发之情,很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
雄才大略。然而作者一回到举目“无知己”的现实中,不禁满腔热血、激情顿时化为长长的
悲叹。他说“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郁纡”,心中郁结不伸的样子,意为自己满怀
雄才大略,无处陈述,壮志不得施展,面对山河空有一腔怅恨。
这首诗主要抒发作者欲立功边塞的壮怀,以及壮志不得施展的悲慨。从中可以看到作者
的边塞诗从一开始就具有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特点。
17.(1)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示例: ①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②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③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④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⑤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共 6 分。
18.② 把“矛盾”改为“问题”(搭配不当)
④ 在第一个句子中加上“在……中”,在这部观之胆寒的犯罪电影中(中途易辙)
⑦ “杀害”和“毒打”对调(语序不当)
【评分标准】正确指出序号 1 分,正确修改 1 分,3 处共 6 分。
19.A 却是唐朝诗人的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B 但奈何无法超越出身
【评分标准】A 唐朝诗人(1 分),仕途坎坷(1 分);B 表示“转折”的用词(1 分),
出身(1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20.A 处“:”,(1 分)B 处“。”。(1 分)甲文 A 前是总说王熙凤的“打扮”,引出
下文的分述, 宜用冒号; “翡翠撒花洋绉裙”的“裙”处是分说具体着装的收束,宜用句
号。
【评分标准】标点各 1 分,理由 1 分,共 3 分。(两处标点对,理由任答对一点即可得满
分)
21.丹凤眼、柳叶眉突出王熙凤外表的美丽妩媚,(1 分)三角眼和吊梢眉突出王熙凤内心
的刁钻狠毒。(1 分)“丹凤”“柳叶”在前,“三角”“吊梢”在后,符合从形到神、从
外到内的逻辑顺序。(1 分)
【评分标准】共 3 分。
22. ①比喻: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将静处时的黛玉比作照水的娇花,行
动时的黛玉比作扶风的弱柳,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黛玉的柔美和娇弱。
②衬托: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以比干衬托黛玉,突出黛玉的心思玲珑、聪
明多慧; 以西子衬托黛玉,突出黛玉的娇弱美丽、惹人怜爱。
(有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共 4 分
23.参考 2023 年高考阅卷标准
{#{QQABZYYQogCoABJAAQhCQwVQCAMQkBGCAIoGRBAIIAABA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