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时作业(含解析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时作业(含解析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2 16:32:05

文档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拉丁美洲传统的农业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进入近代后,很多国家大量种植专供出口的单一经济作物,如甘蔗、香蕉、烟草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者推行的殖民政策
B.拉丁美洲农业资源独特
C.工业革命对拉美影响有限
D.黑奴贸易改变劳动力结构
2.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该地区几乎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的时间是(  )
A.16世纪后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知识点二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3.黑斯廷斯是英印帝国的主要建立者,支配印度政治舞台长达二十年,他却被称为“一个一只手握着血迹斑斑的权杖、另一只手在扒窃的人”。这一评论(  )
A.肯定了殖民活动的积极意义
B.说明殖民掠夺成为英国财源
C.揭露了殖民者的贪婪与罪恶
D.表达了印度争取独立的诉求
4.下表为1763~1914年列强在亚洲地区攫取的土地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世界(  )
国家 增加的土地(平方公里)
英国 1 998 000
法国 24 800
德国 193
俄国 6 496 000
荷兰 587 000
A.俄国掠夺最早且数量多
B.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C.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
D.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殖民战争的爆发
知识点三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5.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黄金海岸(今加纳)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今属津巴布韦)以种植烟草为主。这主要是因为(  )
A.各国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决定的
B.宗主国控制殖民地经济的需要决定的
C.受非洲传统农业地理分布影响而造成的
D.非洲已经觉醒的民族独立意识带来的
6.19世纪末,欧洲主要列强都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佛得角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表明(  )
A.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B.三国达成瓜分非洲的协议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英国成为了世界殖民霸主
知识点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7.“据统计,1914年世界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这标志着(  )
A.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开始形成
B.非洲大陆被列强瓜分完毕
C.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8.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这个时期”指的是(  )
A.西方国家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
B.西方国家主要进行商品输出时期
C.西方国家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时期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2023·湖北高一联考]拉丁美洲殖民地各城市一般设有参议会,由总督指派,或由当地大地主中选出,但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共建筑以及印第安人的问题;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去矿场工作。这一统治方式(  )
A.导致了拉丁美洲社会畸形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城市自治运动
C.保证了土生白人政治经济利益
D.加速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
2.[2023·广东河源高一阶段考]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陆推行大地产制和黑奴制,虽然加重了对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剥削,但却提高了美洲的劳动生产率;殖民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却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创造了前提。这表明殖民扩张客观上(  )
A.推动印第安文明走向繁荣
B.加速了美洲族群交流融合
C.增强了美洲人的政治认同
D.推动了美洲社会的近代化
3.[2023·山东菏泽高一统考期中]由于欧洲人对蔗糖的需求源源不断,尽管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尼提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烟草,但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殖民者的这一举措导致拉美(  )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生产方式的破坏
C.经济的畸形发展 D.饮食习惯的改变
4.[2023·江苏扬州中学高一模拟]从1880年代,英国派军队从中印边境进犯西藏,全藏僧俗大众立誓“从此世世不顾生死,永远不准(洋人)入境,如有来者,各路派兵阻挡,如或逞强,即以唐古藏(西藏)之众,拼命相敌”。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西北边疆面临严重危机
B.英国或已控制印度全境
C.各族群众反抗意志坚定
D.中国政府无力维护主权
5.[2023·江苏盐城高一期中]有学者指出,英国人到印度,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突出的一切。然而,随着印度在经济上被卷入世界交往的狂潮,政治上更加牢固统一、现代化的军队出现了,铁路、轮船、电报等也相继出现。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  )
A.世界殖民侵略的双重任务
B.英国对印度殖民侵略与建设并存
C.殖民侵略利于文明的交流
D.印度现代化成就主要归功于英国
6.[2023·河南南阳高一阶段考]15~17世纪,欧洲人对土耳其所持的是一种“充满爱恨情仇”般复杂多元化的态度。18世纪时欧洲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趋于单一化:是东方停滞、专制的代表。欧洲人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变化映射了(  )
A.奥斯曼帝国由盛至衰
B.欧洲社会趋于稳定
C.启蒙思想未影响亚洲
D.东方专制制度落后
7.[2023·广东河源高一阶段考]下列各项中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1876年以前 列强占领了非洲10.8%的土地
自1876年以来 列强在分割非洲其他地区过程中已发生多起矛盾
1884年11月 列强在柏林召开了第一次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
到1900年时 列强已占领非洲90.4%的领土
到1912年时 列强已占领非洲96%的领土
A.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始终突出
B.20世纪初非洲已全部沦为殖民地
C.一战的爆发源于列强争夺非洲
D.柏林会议后列强瓜分非洲进程加快
8.[2023·河北邢台高一统考]1884年柏林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创办了数十家特权公司,这些公司在其殖民的统治区域内享有行政、经济、司法、军事和外交等权力。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B.非洲成为列强矛盾的焦点
C.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D.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9.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均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14年时,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不平等的国际秩序 B.列强间矛盾的缓解
C.资本原始积累的加剧 D.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10.[2023·北京顺义高一统考期中]下面是某位同学课堂笔记的一部分。据此推断,这一课的主题可能是(  )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由分散孤立到连成整体
11.[2023·广东韶关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列强对非洲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纪,以掠夺黄金为主,十七、十八世纪,以贩卖奴隶为主。长达四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了约一亿人口,相当于1800年非洲大陆人口的总和。从十九世纪初到1876年,对非洲主要是领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从1876年至二十世纪初,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据严鋕钰《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和瓜分非洲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发达国家从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出发,普遍重视非洲的发展,既发展经贸合作,也直接开展援助。欧美国家对非关注重点逐渐从政经建设、军事控制转至安全稳定、移民管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非洲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领域逐渐丰富、地域不断扩展,并形成了协调性好、持续性强的对非洲投资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起,非洲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约为5%。——据王涛、鲍家政《美国对非洲投资的历史透视与现状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列强对非洲殖民方式变化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欧美国家重视非洲发展的认识。
12.[2023·福建泉州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英国人在印度进行统治的历史,除破坏以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了。他们的建设性的工作在这大堆大堆的废墟里使人很难看得出来。不过,这种建设性的工作总算已经开始做了。
在亚洲社会里第一次出现并且主要由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子孙所领导的自由报刊,……从那些在英国人监督下土著居民中间,正在成长起一个具有管理国家的必要知识并且接触了欧洲科学的新的阶层。蒸汽……把印度的主要海港同东南海洋上的港口联系了起来,使印度摆脱了孤立状态,而这个一度是神话中的国度就将同西方世界实际地联结在一起了。——节选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国侵略印度的影响,提炼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基础夯实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拉丁美洲农业经济由粮食作物向单一经济作物转变,这是因为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为殖民国家提供原料和初级农产品,A项正确;种植作物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殖民者推行的殖民政策,B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黑奴贸易改变劳动力结构,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几乎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的时间是18世纪晚期,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一只手握着血迹斑斑的权杖、另一只手在扒窃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斯廷斯作为殖民者,对印度进行了血腥的统治和贪婪的剥削,反映了殖民者的贪婪与罪恶,所以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活动的积极意义,所以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财源,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印度争取独立的诉求,所以D错误。
4.答案:B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763~1914年,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在亚洲地区攫取了大量的土地,尤其是英国、俄国、法国和荷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世界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为世界市场形成奠定基础,从而说明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故B正确;材料反映俄国掠夺土地数量多,但不能体现掠夺最早,A错误;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念自古就有,并不是当时世界反映出来的特点,C错误;据材料时间不能反映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殖民战争的爆发,D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摩洛哥等国生产初级农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非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各地区单一作物种植园的生产与销售都依附于殖民宗主国,不能独立自主,因此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宗主国控制殖民地经济的需要决定的,B项正确;当时非洲的经济结构主要和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有关,地理环境是影响因素,非主要原因,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的是当时非洲经济结构是欧洲列强的附庸,民族独立意识觉醒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佛得角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可知,这时期英、法、德等提出了在非洲大陆纵横交错的殖民计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在侵略非洲问题上列强争夺激烈,即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加剧,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英法德为侵略非洲而各自提出的殖民计划,没有体现三国瓜分非洲而达成的协议,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英国的实力,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项正确;工业革命后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局面已经形成,排除A项;“非洲大陆被列强瓜分完毕”“亚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都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组成部分,与题意不符,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时期,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和商品输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A、B两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能力提升练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但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共建筑以及印第安人的问题;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可知,拉丁美洲殖民地各城市尽管设有议会,但是权力极小,只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工具,而“米达制”更是野蛮、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拉美民主进程、经济发展,也造就了拉丁美洲社会的畸形发展,A项正确;拉美并没有兴起城市自治运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拉美的殖民统治,并未提及对土生白人的特殊照顾,排除C项;西班牙实行封建统治,其殖民扩张并非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据材料“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陆推行大地产制和黑奴制……但却提高了美洲的劳动生产率……却为拉丁美洲民族独立创造了前提”可知,欧洲殖民者的殖民统治,虽然给拉美地区带来了剥削和民族压迫,但是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及为拉美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客观上加速了拉美社会的近代化进程,D项正确;印第安文明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严重破坏,并没有走向繁荣,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扩张对拉美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并未提及美洲的族群融合,排除B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美洲人的政治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并结合所学可知,拉丁美洲殖民者根据宗主国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在拉美推行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制度,会导致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C项正确;烟草和蔗糖都是初级产品,属于农业,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种植园奴隶制度是殖民者采取的主要生产方式,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拉美地区的饮食习惯,烟草、蔗糖的普遍种植与国际市场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军从中印边境进犯西藏,全藏僧俗大众立誓坚决抵制进犯西藏的英军,这从侧面反映出英国或已控制印度全境,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属于西南边疆,排除A项;“各族群众反抗意志坚定”是正面直接得出的,不是侧面反映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政府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国政府无力维护主权”,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殖民侵略摧毁了印度原有的文明,给印度社会带去了灾难,但也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所以材料强调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与建设并存,B项正确;材料强调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带来的影响,未涉及世界殖民侵略的双重任务,排除A项;材料强调英国对印度殖民活动的双重影响,不是强调文明的交流,排除C项;印度现代化成就主要归功于本国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时欧洲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趋于单一化:是东方停滞、专制的代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5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不得不签订了《卡洛维茨条约》,这是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所以欧洲人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变化映射了奥斯曼帝国由盛至衰,A项正确;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欧洲社会趋于稳定的结论,排除B项;据史实可知启蒙思想影响到了亚洲,排除C项;专制制度只是造成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因素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1884年11月列强在柏林召开了第一次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到1912年时列强已占领非洲96%的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召开之后,西方列强划分了在非洲中部的势力范围,确定了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共同准则,从此掀起瓜分非洲的高潮,说明柏林会议后列强瓜分非洲进程加快,D项正确;柏林会议后列强与非洲人民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20世纪埃塞俄比亚并未沦为殖民地,排除B项;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884年柏林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创办了数十家特权公司,这些公司在其殖民的统治区域内享有行政、经济、司法、军事和外交等权力”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西方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柏林会议后,对非洲的瓜分及其占领,体现了其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性,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非洲的瓜分与占领,而非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排除A项;列强矛盾的焦点是重新瓜分世界,而非只有非洲,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20世纪初,亚非拉基本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据所学可知,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国家不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与欧美列强相比,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因此不平等的国际秩序的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20世纪初,亚非拉基本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没有涉及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据题干时间可知,此时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处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在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开展以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方文明处于主导地位,不符合多元文明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拉丁美洲、亚洲日益殖民地化和西方列强瓜分非洲,说明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殖民统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因此题干反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B项正确;据所学,列强瓜分世界是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而非内容,而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据所学,列强对亚非拉的侵略体现的是殖民体系而非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项;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由分散孤立到连成整体,这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1)变化原因:源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从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前,主要为了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争夺进一步加剧,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2)认识:本质上是为了欧美国家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调整;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并带有隐秘性;对非洲带来双重影响。
解析:(1)变化原因:根据材料一“从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列强对非洲以暴力掠夺为主要特征。十五、十六世纪,以掠夺黄金为主,十七、十八世纪,以贩卖奴隶为主”“从十九世纪初到1876年,对非洲主要是领土占有和殖民,把非洲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从1876年至二十世纪初,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源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从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前,主要为了资本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争夺进一步加剧,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2)认识:根据材料二“发达国家从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出发”可得出,本质上是为了欧美国家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根据材料二“既发展经贸合作,也直接开展援助”“对非关注重点逐渐从政经建设、军事控制转至安全稳定、移民管控方面”可得出,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而调整;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并带有隐秘性;根据材料二“发达国家从各自利益和长远需求出发”“非洲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可得出,对非洲带来双重影响。
12.答案:(示例1)观点:英国的侵略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说明:英国政治上带来了战争和混乱,推翻了印度的王朝,破坏了基层公社,奴役了当地的人民;经济上破坏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手工业,使印度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思想上毁灭了当地的文化,给印度人民带来了一系列灾难。
总结: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导致了印度近代的贫穷和落后。
(示例2)观点:英国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的进步。
说明:英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加强了印度和世界的联系。
总结: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社会的近代化。
(示例3)观点:英国的侵略带来灾难的同时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说明:英国的侵略一方面摧毁了印度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奴役了印度人民,使印度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英国为印度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传播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推动了印度的近代化。
总结:英国的侵略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解析:观点:根据材料“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英国人在印度进行统治的历史,除破坏以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内容了”可知,英国的侵略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上带来了战争和混乱,推翻了印度的王朝,破坏了基层公社,奴役了当地的人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破坏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手工业,使印度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上毁灭了当地的文化,给印度人民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总结:根据材料主旨可知,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导致了印度近代的贫穷和落后。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学者郑昌发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近16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C.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D.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2.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体现出拉美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是(  )
A.群众基础薄弱 B.出现新的领导力量
C.南北联合斗争 D.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3.拉丁美洲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从18世纪末期开始,拉美也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期间,对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
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利配合
B.欧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C.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D.启蒙思想的动员
知识点二 亚洲的觉醒
4.20世纪初,提拉克呼吁:“司瓦拉吉(自主)是我们的天赋权利,我们一定要得到他”“司瓦德西(自产)的真正受益者是你们,这个国家的工人”。据此可知,提拉克(  )
A.注重发展近代民族经济
B.强调工人阶级政党性质
C.主张推翻本国封建统治
D.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5.在伊朗立宪革命中,部分民主人士提出立宪革命就要改良伊朗的君主制,有人提出革命的目标应当是在伊朗建立西方代议制,还有人主张应在伊朗发起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这(  )
A.反映了伊朗封建势力强大
B.改变了伊朗民主革命性质
C.为伊朗革命失败埋下隐患
D.推动“国民大会党”的建立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以工人运动的形式出现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知识点三 非洲的抗争
7.1876年,埃及成立青年协会,其主要成员为具有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地主豪绅;1879年,青年协会并入祖国党,并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这表明此时的埃及(  )
A.决心保卫祖国的独立 B.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C.形成群众性反帝斗争 D.积极地开展抗美斗争
8.19世纪70年代末,在苏丹的穆斯林中开始出现了“马赫迪期待”现象,他们期待“马赫迪”(救世主)降临,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建立千年幸福王国。由此可知,苏丹马赫迪起义(  )
A.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在军事上取得了伟大胜利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带有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2023·黑龙江大庆高一期中]民族的苦难刺激了民族的觉醒和反抗,民族主义的萌芽破土而出。可以说,民族主义推动了西欧列强的海外扩张,而它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传播,又为各殖民帝国的覆灭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19世纪争取民族独立的拉美独立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地的独立掀起了拉美独立运动的高潮
B.拉美独立运动具有阶段性特征
C.“门罗宣言”的发表维护了拉美的革命成果
D.拉美独立战争受到殖民文化的影响
2.[2023·山西高一统考]在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土生白人地主往往起着重要作用。资产阶级和商人虽然参加独立运动,但不是主导力量,印第安农民、黑人奴隶和各种混血种人,是构成暴动队伍的基本群众,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权利和解放。这表明拉美独立运动(  )
A.造成资产阶级的软弱
B.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有限
C.缺乏底层群众的支持
D.并未完成民族独立的任务
3.[2023·广东河源高一阶段考]1807年,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玻利瓦尔回到祖国委内瑞拉,投身于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洪流之中。1811年7月8日,在玻利瓦尔的斗争下,国民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并建立委内瑞拉共和国。由此可推知,玻利瓦尔(  )
A.借助外力进行民族革命
B.率先举起反抗殖民统治的旗帜
C.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
D.领导拉美人民取得民族的独立
4.[2023·山西吕梁高一统考]圣马丁面对独立后的拉美曾感叹道:“争取了25年的自由,非但自由毫无踪影,而且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压迫、个人安全无保障、财产遭受损失、腐化堕落和内战成了祖国作出如此重大牺牲之后所得到的结局”。这些状况的出现(  )
A.源于拉美资本主义发展的薄弱
B.反映了资本主义不适合拉美的国情
C.折射出宗主国残余势力的强大
D.表明拉美政治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动
5.[2023·甘肃定西高一期中]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6.[2023·江西赣州高一阶段考]伊朗1906年12月颁布的宪法,对国王的权力作了很大限制,确定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它有权批准法律和预算,不经议会批准,政府不得向外国借款和签订条约,不得将租让权授予外国人。宪法还规定了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伊朗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宪法规定了伊朗人民行使的一些民主权利
C.宪法的颁布必将推动伊朗的民主化进程
D.伊朗从此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7.[2023·北京顺义牛栏山高一模拟]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这两场革命(  )
A.都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体现了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C.瓦解了亚洲的殖民体系
D.全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8.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不断抗争。其中,埃及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事件。这些事件(  )
A.矛头直指封建势力
B.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
C.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D.形式上暴力与非暴力并存
9.[2023·河南洛阳高一联考]1881年,面对苏丹马赫迪起义的强大力量,英国殖民当局提出由马赫迪担任北苏丹国王,马赫迪予以驳斥:“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这说明(  )
A.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
B.马赫迪追求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
D.英国殖民统治的瓦解
10.[2023·河北邢台高一统考]当1889年意大利试图变埃塞俄比亚为其保护国的想法遭到法、俄等国的反对后,孟尼利克二世立即派特使前往伦敦、巴黎,要求两国政府尊重埃塞俄比亚作为主权国在国际事务中应享有的地位。同时,孟尼利克二世从法、俄购置先进的武器,并聘用法国顾问修筑铁路。孟尼利克二世的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对西方列强的依附
B.加剧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对抗
C.旨在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
D.反映出埃塞俄比亚外交政策的成熟
11.[2023·河南南阳高一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属美洲殖民地的革命以维也纳会议结束和神圣同盟建立的1815年来划分的。在斗争过程中,每个区域内部的国家、种族之间形成了一个战斗集体。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各区域之间能互相呼应、配合和支援。除了西属拉美人民有着共同的处境、共同的敌人外,主要是因为他们同处于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潮流之中,有着共同的革命要求和愿望。
——摘编自郑昌发《从世界历史全局看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二 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土生白人地主掌握。取得政权的是土生白人地主阶级,革命没有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发展为社会革命。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反对殖民制度的同时,又力图保存大土地占有制和封建剥削的形式,独立后,大地主和天主教会并未丧失基本阵地。
——摘编自《觉醒的拉丁美洲开始了独立运动,追求形成独立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特点形成的原因。
12.[2023·福建厦门高一期末][亚洲的觉醒]
材料一 1905年伊朗(时称为“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到: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摘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苏]列宁《亚洲的觉醒》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亚洲的觉醒”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基础夯实练
1.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拉美的独立运动除了冲击西班牙以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封建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说明西属拉美的独立运动打击了世界的封建制度,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故选D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是纳米比亚的独立,排除A项;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瓦解的说法错误,西属拉美的独立运动冲击了世界封建制度,但并未直接使其瓦解,排除B项;“彻底”说法错误,排除C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20世纪30年代,拉美多数国家都出现新的领导力量,组建了共产党组织并由这些组织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共产党组织领导反帝反封运动说明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B项正确;拉美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群众基础强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拉美地区南北联合斗争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之后,拉美地区的民主意识开始觉醒,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美独立运动时期,法国大革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为拉美独立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斗争环境,B项正确;拉美独立运动时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排除A项;民族意识觉醒及启蒙运动的动员均属于内部因素,不属于国际因素,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司瓦拉吉(自主)是我们的天赋权利,我们一定要得到他”“司瓦德西(自产)的真正受益者是你们,这个国家的工人”可知,提拉克认为,自主是天赋予的权利,自产的最终受益者是工人,据此可以推断出,提拉克注重发展近代民族经济,以实现民族独立和经济自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工人阶级政党性质信息,排除B项;20世纪初的印度,尚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推翻封建统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当时印度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非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领导伊朗立宪革命的民主人士主张差别很大,使其不能形成有力的凝聚力,为伊朗革命失败埋下隐患,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民主人士的要求,与封建势力强弱无关,排除A项;革命性质和领导阶级有关,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改变其民主革命性质,排除B项;“国民大会党”是印度党派,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中国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等,此时亚洲各国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A项正确;中国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并非以工人运动的形式出现,排除B项;中国辛亥革命爆发时,无产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中国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可以看出,埃及在这一阶段,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B项正确;此时埃及是殖民地,不能用“保卫独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群众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美国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马赫迪期待”可以看出,苏丹的马赫迪起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排除A项;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反帝,排除C项。故选D项。
能力提升练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民族主义推动了西欧列强的海外扩张,而它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传播,又为各殖民帝国的覆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出现了民族主义,推动这些国家海外殖民扩张,这些思想随着殖民者来到了拉美国家,又引发了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表明拉美独立战争受到殖民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海地的独立掀起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不是高潮,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拉美独立运动的阶段性,排除B项;“门罗宣言”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制造了借口,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以土生白人地主为主导,独立后,没有给予农民、奴隶等基本群众应有的权利和解放,表明拉美独立运动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有限,B项正确;据所学,造成资产阶级软弱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并非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缺乏底层群众的支持与“印第安农民、黑人奴隶和各种混血种人,是构成暴动队伍的基本群众”不符,排除C项;拉美独立运动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建立“共和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在欧洲游历有利于玻利瓦尔了解欧洲启蒙思想,建立委内瑞拉共和国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可以推知,玻利瓦尔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C项正确;受到外国思想的启发影响不等于“借助了外力”,排除A项;玻利瓦尔不是第一个反抗殖民统治的,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建立了共和国,不能体现是否领导整个拉美取得了民族独立,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拉美虽然实现了民族独立,但独立后的各国多陷入专制独裁统治或混乱之中,所追求的民主自由遥遥无期,这主要源于拉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项正确;拉美独立后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封建势力和殖民势力的阻挠,而非资本主义不适合拉美国情,排除B项;拉美已经实现了独立,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下,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B项正确;此时封建经济遭到进一步打击,排除A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带来的,排除C项;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是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前提,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伊朗成为独立自主国家是在1979年4月1日,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对国王的权力作了很大限制”可知,当时伊朗实行君主立宪制,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宪法还规定了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权利”可知,宪法规定了伊朗人民行使的一些民主权利,B项不符合题意;伊朗此时颁布的宪法,助推了伊朗的民主化进程,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中国辛亥革命与伊朗革命,都是亚洲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亚洲觉醒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B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排除A项;当时亚洲的殖民体系仍然存在,排除C项;伊朗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非洲人民不断抗争……”可以看出,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反抗外来的侵略,B项正确;矛头对准的是殖民侵略,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的斗争最后胜利,排除C项;三者在形式上都是暴力反抗,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可知马赫迪民族意识强烈,A项正确;材料与君主立宪无关,排除B项;无法判断是否为资产阶级主导,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采取“派特使前往伦敦、巴黎”“从法、俄购置先进的武器”“聘用法国顾问修筑铁路”等措施,意在借用英法的力量抵制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野心,维护国家的独立,C项正确;孟尼利克二世意识到西方列强侵略埃塞俄比亚的野心,他意在借用英法的力量抵制意大利,而非甘心依附列强、出卖国家,排除A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孟尼利克二世的外交政策存在“引狼入室”,加剧西方列强对埃塞俄比亚侵略的风险,“外交政策成熟”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1)特点:具有阶段性;各区域间互相配合;土生白人地主掌握领导权;具有不彻底性。
(2)原因:国际形势的影响;西属拉美人民面临共同敌人和革命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西属美洲殖民地的革命以维也纳会议结束和神圣同盟建立的1815年来划分的”可知具有阶段性;根据材料“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各区域之间能互相呼应、配合和支援”可知各区域间互相配合;根据材料“独立运动的领导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土生白人地主掌握”可知土生白人地主掌握领导权;根据材料“革命没有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发展为社会革命”可知具有不彻底性。(2)原因:根据当时世界形势可知国际形势的影响;根据材料“主要是因为他们同处于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潮流之中,有着共同的革命要求和愿望”可知西属拉美人民面临共同敌人和革命要求;根据材料“取得政权的是土生白人地主阶级,革命没有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12.答案:(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洲的觉醒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解析:阐释: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反抗殖民统治的背景、反抗史实以及影响三个角度分析“觉醒”的内涵。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亚洲的觉醒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