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项脊轩志》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材料二: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节选自袁枚《祭妹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逾A三B年C予D披E宫F锦G还H家I汝J从K东L厢M扶N案O出P一Q家R瞠S视T而U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的“乳”与《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的“杖”都是名词作动词。
B.“束发”,一般指男子20岁时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已经成年;而“弱冠”则一般指男子15岁,此时要举行冠礼。
C.“大母过余曰”的“过”与《孔雀东南飞》中“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的“过”意义不相同。
D.“望日”通常指阴历每月十五或十六,这一天日月相对,月亮圆满,而“既望”通常指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如《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见证了家族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庭院相连的大家族走向了分崩离析,表现了归有光对诸父分家后情感隔阂的无奈和悲凉。
B.归有光回忆先人时感情表达并不一致。回忆母亲时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但想到祖母,却可谓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C.袁枚兄妹感情融洽无间。文中回忆了妹妹回到娘家后服侍母亲、处理文书事务等事情,记录了作者曾想将身后事托付于妹妹的想法,表达了兄妹间的深厚感情。
D.两篇文章在写作上均注重在叙事中充分抒发强烈的感情。或寓情于事,以情动人;或在叙事中穿插一些抒情性的话语来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5.材料二中袁枚主要通过回忆一些童年琐事来抒发对亡妹的悼念之情,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①,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注:①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
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已:已经 D.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昧昧:昏暗,模糊不清
7.下列选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吾属皆且为所虏
C.某所,而母立于兹而幸生也何为
D.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8.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写到“万籁有声”“小鸟时来琢食”“风移影动”,实则以动衬静;这种静并没有生命的死寂,而是有生机的宁静,透露出此时的作者在项脊轩中所感到的自我满足。
B.归有光的散文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在文中,作者紧紧抓住日常生活的小事、小节传递情感。如小鸟啄食,人至不去;大母以手阖门,持象笏至。细节虽小,言语不多,却能感人泣下。
C.作者写到“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似是轻描淡写之笔,却形象地勾勒出了少年夫妻相依相伴、耳鬓厮磨、情意缠绵的情状,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D.结尾“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为一切往事的见证,老妪、大妣、先母、家境种种衰微,样样悲喜、所有的情感都凝注在这棵树上,因此它具有象征意义。后人称之“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当之无愧。
9.翻译下列句子。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是《项脊轩志》原文中被编者删去的部分,你认为删去好,还是保留好?联系全文说说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1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①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②又能以墨象君之形容,作堂以居君,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节选自苏轼《墨君堂记》)
【注】①王子猷,名徽之,王羲之第五子,任达放诞,生性爱竹。②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他种竹、画竹,被后人奉为“墨竹之宗”。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散文的情感
王冰
①在散文写作中,情感被无端强调得厉害,甚至有人直接告诉年轻一辈散文写作者,说只要写出了你心中的真情实感就是散文了,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情感人人都有,作家的情感不一定比一般人更强烈,比别人更为强烈的情感也并不会使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更加出类拔萃。况且,如果艺术包括文学不是首先以技艺比高下,而是以情感强弱为标准,那么艺术家和一般读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②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当然很重要。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陆机《文赋》中有“缘情而绮靡”的话,白居易也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作家如果能把情感写好了,确实可以写出好作品。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林觉民的《与妻书》等,都是因为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才流传下来的。前几日又读平凹先生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觉得也是这样的文章。
③但问题是,当散文的抒情性慢慢被确定,并成为散文写作的圭臬之后,情感就在散文创作中成为怎么也逃不脱的东西了,成为散文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成为被前辈作家一遍遍谆谆教导的散文写作的要素。这个教导确实有好处,可以促使我们写出情感浓厚、感人至深的作品来;同时它也有害处,会导致散文也就只能在情感这个圈子里跑来跑去了,脱不出去,然后就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直到溺毙。
④一个正常人的情感肯定是自发的,不会那么理性,那么文字中的情感是吗?并且我们写出的散文是要表现这些自发的情感吗?现实情感并非艺术情感,现实情感的真实也并非艺术情感的真实。比如一个散文家在写高兴的时候,我们并不要求他一定高兴,这个散文家也没有必要一定高兴。我们对他的要求不是对他的情感要求,而是对他写出的作品有所要求。
⑤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描述情感与表现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文章中直接写“我愤怒”这句话,就是描述,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在文章中要表现“我愤怒”的意思,应该基本不会直接用这三个字来表达。就是在现实中,人悲伤了,几乎也没有人大呼“我悲伤”,只是愁容满面、流泪满面、啜泣或者号啕大哭吧。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情感表现是要有载体的,古诗词中就有很多,如“柳”和“留”就是典型的一种,于是也才有了“灞桥折柳”的千古吟唱,也就是说这个载体是可以将情感呈现为表象的东西,空喊绝对不是散文写作中所说的情感。宋人魏泰曾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道:“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写作中,有了理智把控的情感,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验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
⑥一般说来,情感具有家族相似性这样的特点,而且大多数被我们贴上了“喜怒哀乐愁”的标签,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我们表达出的有限的感情往往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罢了,我们能抓住的所谓的情感,不过是它与人相同的部分,又是被定义好的一面,而且必须是言语能够加以表达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文章高下的标准,是有很大的问题和难度的。而且情感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情感背后的道德取向才使之具有了高尚与龌龊之分。比如人的悲伤高兴是一样的,只是为了什么事情悲伤高兴才具有了道德的判断。在文学创作中,作品中的情感首先是作为审美的情感,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善良可以造就一个诚实的人,却不能造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当然,艺术对于道德是有所要求的,没有什么豁免权,但是,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肯定首先不会是在道德上论上下、比高低。进入作品和在作品中完成的情感首先都是作为审美的而不是作为道德的情感。
⑦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作家在作品中所写的情感,原则上要经得起任何人去体验它,因此它是有组织的、可以塑造出来的具体化的情感,或者说是理性化的情感。理论上说情感都是可以来表现的,但是真正的写作实践中,情感又确实是有适于被作家表现和不适于表现的。而且如果说散文家的写作就是将情感表达出来,这对于谁来说都很困难,因为这首先要求他必须绝对坦诚和坦率。如果要求一个作家在绝对坦诚的时候才进入写作的状态,我想他是无法完成对于情感写作的选择和抒写的,这既在理论上说不通,又在实际中行不通,不可能实现,所以一个作家能找到一种能够进入审美的情感,并有能力把这种情感放进自己的文字中,就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
(选自《散文的传统》,有删改)
12.第③段加点词“溺毙”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情感类型无高低优劣之分。
B.作家表达情感时要绝对坦诚。
C.情感越强烈,越是好散文。
D.人与人的情感类型各不相同。
14.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散文情感不需要经受道德的评判。
B.理性有助于散文写作的情感表达。
C.表现情感失去了描述情感的真诚。
D.抒情性成为散文发展的最大桎梏。
15.第②段画线部分列举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请运用本文相关观点分析其情感处理。
1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立其诚”,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 )应当求“真”,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 )希望获得启示,也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 )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情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但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对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梁萧纲《答张缵谢示集书》)也就是围绕抒发真实的感受和记叙真实的经历为目的。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更 不仅 从而 即使 B.也 即使 进而 虽然
C.更 即使 进而 即使 D.也 不仅 从而 虽然
18.结合文段,分析画波浪线句子是如何强调“真情实录”这个意思的。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和两处标点使用错误,请进行修改,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立其诚”,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更应当求“真”,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不仅希望获得启示,也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从而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情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A ),所感也不免稚嫩,但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也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 B )。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萧纲《答张缵谢示集书》)也就是围绕抒发真实的感受和记叙真实的经历为目的。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 C )。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0个字。
21.结合文段,分析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强调“真情实录”这个意思的。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和两处标点使用错误,请进行修改,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
1.CIP 2.B 3.B 4.(1)我的孩子,好久不见你的踪影,怎么整天静悄悄地呆在这里,像个闺女一样?
(2)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 5.①二人同捉蟋蟀,同葬蟋蟀,体现了妹妹性情温厚善良。
②童年相伴读书,温馨之情溢于言表。
③作者远行广西,妹妹不忍哥哥分离,掎裳拽衣,放声大哭。
④袁枚考中进士,衣锦还家,妹妹惊喜万分,扶案而出,家人瞠视而笑。
6.C 7.A 8.D 9.(1)项脊轩一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2)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大概会认为我和井底之蛙没什么不同吧。 10.示例一:保留,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来日尚可有所收获的志向,是对前文叙事抒情的有力提升。
示例二:删去。这段文字只是作者的感慨,虽然也紧扣小轩,但和整体内容略有不同,抒发的情感也和全文不一致。 11.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
12.消失
13.A 14.B 15.《项脊轩志》,情感真实而浓厚,感人至深,而其情感处理仍然是理性化的。作者善于通过写轩中生活琐事来表现情感,所写之事经过精心筛选并有严密的组织;作者还善于以轩中之物为载体来寄托深情,如其结尾处用枇杷树之茂盛来表现对亡妻的思念之深。该文情感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其艺术魅力也远远超出了道德层面的判断。 16.本文在承认情感对于散文写作的重要性的同时,批驳了教条地以情感本身为准绳且将散文情感与作家现实情感混为一谈的散文写作观,并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散文的情感是艺术情感而非现实情感,散文写作是表现情感而非描述情感,散文的情感首先是审美情感而非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散文中的情感是有组织的、理性化的情感。
17.A 18.①“无不”:双重否定,强调语气更重;
②“历经千百年”:以时间久远来强调“真情实录”的影响力;
③“仍然”:运用副词,强调“真情实录”的影响不因时间久远而丧失。 19.语病:①将“围绕”换为“以”,或者保留“围绕”,将“为目的”换为“写作”;②“抒发真实的感受”和“记叙真实的经历”交换位置。
标点:①删除冒号;②括号移至逗号与反引号之间。
20.A即使(虽然/就算)所思还不够深入;B端正对写作的态度(或“记述真事,抒发真情”);C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21.①“无不”:双重否定,强调语气更重;
②“历经千百年”:以时间久远来强调“真情实录”的影响力;
③“仍然”:运用副词,强调“真情实录”的影响不因时间久远而丧失。 22.语病:①将“围绕”换为“以”,或者保留“围绕”,将“为目的”换为“写作”;②“抒发真实的感受”和“记叙真实的经历”交换位置。
标点:①删除冒号;②括号移至逗号与反引号之间(逗号移至后括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