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复活(节选)
1.把握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
1.“分析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考查热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2.“鉴赏人物语言和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考查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课前预习
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
课上思辨
拓展延伸
积学储宝
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后来进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847年,他退学回到故乡,进行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年参军,1856年退役。多年的军旅生活,为他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他的作品反映了1861年到1905年间俄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动,因此他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斯蒂芬·茨威格的《三作家》都有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记述。
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
2.熟悉作品
《复活》的内容简介
《复活》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年轻时爱上了姑妈家的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后来玛丝洛娃被赶出家门。之后,玛丝洛娃沦落为妓女,妓女的生活使她的身心遭受严重的摧残,她再也不相信善了。于是她拼命吸烟、喝酒,麻痹自己,后因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的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得到宽恕。他为她奔走伸冤,
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唤醒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她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和地位,拒绝与他结婚,而与另一个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松结合,从而走向“新生”。聂赫留朵夫也放弃了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地信奉宗教。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等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当时俄国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景。
3.了解背景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当时(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困。俄国的农奴制和俄土战争,使俄国农民的生活进一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所在,对农民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抛弃了贵族地主阶层的传统观念,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观察俄国的社会现实,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抨击社会现实,揭露俄国社会制度的本质。列夫·托尔斯泰在此背景下创作出的《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yān
nì
lán lǚ
xǐnɡ
quán
piǎo
chà
xiè
mèi
5.解释词语
(1)嫣然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夺眶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斜睨: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衣冠楚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鄙夷不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拒人于千里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女子笑容美好动人。嫣然,笑容美好的样子。
眼泪从眼眶中一下子涌出来。
斜着眼睛看。
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轻视;看不起。
原指自以为是,不愿听别人意见。后形容人态度傲慢、冷漠,不愿同别人接近或合作。
6.辨析词义
(1)工夫/功夫
相同点:二者都有“占有的时间”的意思。
不同点:“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间。“功夫”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指本领、造诣。一般来说,在表达“时间”这一意思时,“工夫”和“功夫”可以通用,在专指“精力、本领、造诣”时,只能用“功夫”。
(2)驱除/祛除
相同点:二者都有“除去”的意思。
不同点:“驱除”指赶走、除掉,用于具体的对象。“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用于抽象的对象。
(3)迷惑/蛊惑
相同点:二者都有“使人迷惑而辨不清是非好坏”的意思。
不同点:“迷惑”指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蛊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毒害使迷惑。“蛊惑”比“迷惑”程度更深,并且带有不良意图。
(4)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相同点:二者都有“差别大,不一样”的意思。
不同点:“截然不同”有“断然分开”的意思,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说明相比较的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它们的区别自然也就非常大。“迥然不同”则只强调“差别很大”。
课上思辨
任务 一
分析人物的语言及心理变化
1.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了聂赫留朵夫?
答: 玛丝洛娃并没有马上认出自己的往日的情人,但是她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
2.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最后决定用“您”,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答:①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②他开始忏悔,反省过去的生活,并决心帮助玛丝洛娃。当他站在玛丝洛娃面前,又很忐忑,不敢面对玛丝洛娃。“您”还是“你”体现了人物矛盾的心情。③他最后决定用您,表现其决定痛改前非的决心,同时还有对玛丝洛娃的尊重。
3.玛丝洛娃身陷囹圄,请结合二人对话及回忆,简述造成其困境的原因。
答:玛丝洛娃年轻时在聂赫留朵夫姑妈的庄园里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怀孕,不幸的玛丝洛娃因此被赶出主人家,生活颠沛流离,后落入妓院。在妓院里,因被诬陷毒死人而受审。
任务 二
分析词句的含义
1.“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句话有何含意?
答: 这是来自聂赫留朵夫内心的一声喟叹。面前的玛丝洛娃不再是自己曾经深爱的女孩——纯洁可爱的卡秋莎,而是一个堕落、卖弄风骚、见钱眼开的粗俗女子,她丧失的不是生理学上的生命,而是自己纯洁可爱的灵魂。
2.聂赫留朵夫本来想说他要同玛丝洛娃结婚,却因玛丝洛娃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而“不敢”开口?他是真的“不敢”,还是另有原因?
答: 并非不敢,而是另有原因。此时,聂赫留朵夫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并不坚定。
他出于忏悔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然而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不再是往日深爱的那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这使得聂赫留朵夫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所以他未将结婚的想法告诉玛丝洛娃。
3.课文的题目为《复活》,有何深刻含义?
答: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望毁掉的女孩,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乞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道德的复活!③精神的复活。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的
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
任务 三
鉴赏表达技巧
1.课文写的是聂赫留朵夫去监狱探视玛丝洛娃的故事,为何还要浪费笔墨描写监狱中的其他犯人?
答:监狱中的犯人衣衫褴褛,言语粗俗,这一切都表明玛丝洛娃处境艰难,这更加剧了聂赫留朵夫的愧疚心理,使他迫不及待地想将玛丝洛娃救出监狱来赎罪,也就有了下面的一系列故事。
2.聂赫留朵夫大声说完“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后为什么会“感到害臊”,并“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
答:①这里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真实描述了聂赫留朵夫当时的状态,既想赎罪,还犹豫着。②这体现了聂赫留朵夫人性复苏的过程,他开始艰难地迈出“复活”的第一步,实现精神的救赎。
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
《复活(节选)》一文,通过讲述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的玛丝洛娃,忏悔当年的罪恶,祈求宽恕的故事,探讨了人的精神的“复活”之路,寄寓了作者的人性理想。
拓展延伸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继发表以后,各种宴请、采访、签名就包围着他,使他极为苦恼。而这时,托尔斯泰正准备写一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的长篇小说《复活》。为了专心致志地写好这本书,有一天,他把佣人叫到跟前,对他说:“从今天起,我‘死’了,就‘死’在我的房间里。不过别忘了给我送饭。”从此,托尔斯泰把自己锁在屋子里,集中精力写作。每当有人来拜访他时,佣人便显出十分悲痛的样子对客人说:“先生死了,死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渐渐地,社会上都传说托尔斯泰神秘地死去,来访
者因此绝迹了。10年过去了,1899年,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复活》脱稿,托尔斯泰也同时“复活”了。耐得住寂寞的托尔斯泰,以他的皇皇巨著长久占据着人类的精神领空。
【适用话题】 “守住寂寞”“复活”“专心致志”等。
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精通英语、法语,后来又自学西班牙语,翻译了西班牙巨著《堂吉诃德》。1978年,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正赶上《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此外,杨绛还翻译了大量作品,并创作多篇优秀文章,文字韵致淡雅,独成一派,她的作品《我们仨》深受读者喜爱。
按说作品出版,作者都会忙于到书店签售,可是杨绛却从不肯做这样的事。她说:“我把稿子交出去,关于怎么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而且杨绛出书从来不让书商宣传,她说:“我怕让本来不打算买我书的人买了我的书,误导读者。”足见她内心的纯净。
2003年,90岁高龄的她千辛万苦整理的《钱钟书手稿集》得以出版,她却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数百万元的稿费和自己的著作权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托管,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有人问她对受奖学生有何要求时,她却说:“我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他们学成以后,能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后来,杨绛闭门谢客,有人想为她过百岁生日她都不肯。她开始漫不经心地整理自己的作品,她说:“做完他们的事,心里才踏实,剩下我自己的,已经不要紧了,即使现在走了,也放心了!”
杨绛就是这样一个不求名利、甘于寂寞的人,她的不争,却得到了众人的敬仰。
【适用话题】 “境界”“大度”“寂寞”等。
心理描写
本课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刻画了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很多词语的使用完全符合那个场景中人物的心理,同时也表现出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的波动。
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
2.动作暗示。在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3.景物烘托。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着人物特定的心境。
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行文。
假如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老师马上要宣布成绩,请用描述你此时的心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200字以内。
答: 示例: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紧张得要命,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怕自己考砸了。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
积学储宝
(一)文学知识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被人们称为“托尔斯泰主义”。
(二)古代文化知识
中央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是中书省、门下省。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
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财权。明代内阁虽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但实际上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相当于前朝的宰相)。清代康熙设立南书房,与清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事,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寺】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第三单元 第九课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词汇虽然并不完全等于语言,但它是语言的材料。制作一幅精妙绝伦的彩画,它的颜色所以那么逼真,原因之一,是画家的颜料异常纷繁,仅仅是一项红,可以铺展出不同的色泽。文学的道理也是这样:________,“瞟他一眼”“盯他一眼”“瞪他一眼”“瞄他一眼”“注视他一眼”“斜视他一眼”……真个是“不胜枚举”。
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开列出一大串: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啦,表现生活啦,传播知识啦,给予人以艺术美感啦,等等。但是人们往往会漏掉另外一项,这就是在精确描绘事物上起示范的作用,给予群众以语文技巧的教育。要使文学的各种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家除了具备其他条件外,非熟习语言、掌握丰富词汇不可。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总是像海绵吸水似的,去吸取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总是像一座喷泉喷出水柱似的,擅于说出优美动听的语言;总是像卓越的射手似的,精确地射中“意义的靶心”……
要做到这一点,我想,语言艺术工作者,应该比一般人对于民族语言具有更加深厚的感情。
1.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在其后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第二段说明“文学的功能”的语句中,连用了四个“啦”字,试分析其作用。
3.博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或描写的比喻。请分析画波浪线部分博喻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容貌和身体状况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然而,__①__。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生物“时钟”,记录着不同的年龄。这些“时钟”在个体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日常生活中,__②__右手往往看起来比左手更老;如果你很爱大笑,眼角更容易长鱼尾纹。由此可见,皮肤能最直观地呈现衰老。那么,__③__?研究人员测算后得到的结论是——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衰老速度不一样,有着不同的生物“时钟”。此外,每个人每个器官的衰老程度差异,往往也与基因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用这些信息做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了一些可能与衰老速度相关的基因或者代谢通路。
我们并非在年复一年地变老,而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无论个人外表怎样,只要内心是年轻的,依然可以很美很健康。
4.下列句子中的“个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个人”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个人认为这个办法是非常合理的。
B.我们都知道,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C.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了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初审对象。
D.集体领导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将下列一句话改写成语意连贯的四句话。(可适当增删词语、调整语序)
有学者因当下的创作缺乏超越现实的灵性与诗意、托尔斯泰式的情怀和思想而并非没有以现实中的真实事件为题材批评一些作家缺乏应有的担当。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地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8.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被人民群众俘获。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表现了人们亢奋的情绪和内心的愤怒仇恨之情,为下文警察的出场作铺垫。
B.小说一开头就将读者置身于紧张的氛围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
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
10.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11.“孩子”是本文的关键人物,他的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烟雨霏霏的黎明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轮船驶抵纳沃洛基已是黑夜,下着毛毛细雨,码头上空荡荡,只有一盏灯亮着。从河上吹来冷风,少校库兹明走下甲板,沿着打滑的阶梯登上陡峭的河岸。他报了街名,车夫拉起缰绳,马车不情愿地启动了……
得知库兹明将路过纳沃洛基,军官巴希洛夫——他在战地医院同病房的邻床——要请他亲手转交一封信给已离婚的妻子。
山路走完了。库兹明在一间带阁楼的房前停下来,向前来答门的人报了姓名后。门开了,库兹明走进黑暗的回廊,心里的躁动不安使他生气。他被一种感情所左右。当你深夜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来到一所陌生的房子,走进别人充满秘密和猜想的生活时,常有这种感情。这生活就像放着的一本书,这本书翻到第65页就被遗忘在桌上了。你看了看这一页,努力在猜测:这本书是写什么的?里面有哪些内容?桌子上真的放着一本打开的书。库兹明站起来,向它俯下身去,一面谛听着门外匆促的低声絮语和衣服的窸窣声,一面默默念着早已忘却的句子:当旅途的远方/头巾下闪现瞬间的目光/做不到的事将变为可能/遥遥征途不过小事一桩……
低低的、温暖的房间重新唤起了他心中的愿望,想留在这个小城不走了。餐桌上方悬挂着灯盏,上面套着乳白的灯罩,周围的一切,连那只用绯红色贝壳做的烟灰缸,都会令人产生一种特殊的、质朴无华的安适感,一扇窗开着。窗外,几盆秋海棠后面,一丛湿漉漉的丁香花在微弱的灯光下泛出白色。细雨在夜色中絮絮低语。沉重的水滴急促地敲打着铁皮。
库兹明倾听着水滴的嗒嗒声。每一分钟都是不可逆转的,这个曾经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思想恰恰在此刻,在深夜,在一间陌生的房屋里进入了他的脑海,几分钟后他将离开此地,永远不再回来。如果能留在这里,像居住在这幢老屋里的人那样从容不迫,在劳与逸、冬与春、雨天和晴日的交替中生活,该有多好。
房门口站着一个穿黑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女子的一根发辫耷拉在肩头,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库兹明,一面不好意思地拿起辫子,用簪子把它插到后脑勺的头发间。“很抱歉,我让您久等了。”“您就是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巴希洛娃吧?”“正是。”
库兹明望着这女子。使他惊愕的是她的年轻和似曾相识的目光——深邃而略显忧郁的目光。库兹明为自己的打扰表示歉意,接着从坎肩口袋里掏出巴希洛夫的信,交给了这位女子。她接过信,道了谢,没有读就搁到钢琴上。说道:“有邮局。有电报局,我弄不懂他为什么要麻烦您。”
“这算什么麻烦!”库兹明急忙答道,停一会儿后补充说,“相反,这很好。”
“好什么?”
“怎么向您解释呢?”库兹明说,脸上泛起了红晕,就如当他一谈及自己总要脸红一样,“我这一生一直在期待的正是这样一些意想不到的普通的东西,如果发现了这些东西,那么常常会感到幸福。这种感觉不会持久,却是常有的。”
“那么现在也一样吗?”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问道。
“是的!”
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垂下了眼睛。“为什么?”她追问。
“说不准。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在维斯瓦河负过伤,躺在战地医院里。大家都收到来信,我却压根儿就收不到任何人的来信,躺着,就会胡思乱想战后自己的未来。我想象那一定会是幸福的和非同寻常的。我乘马车来到这里,一直在心里嘀咕,我会遇见谁呢?”
窗外湿漉漉的夜色里,轮船鸣起了汽笛……
库兹明站了起来。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没有动,扭过脸不再看库兹明。库兹明望着她高高的双肩,梳成发髻盘在脑后的辫子、颈部清晰的曲线,心绪难宁——自己明知身边有着一位风韵可人却十分忧郁的女人,如果不是为了巴希洛夫,他才不愿离开这座小城,他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住下来,一直待到假期结束。
“天快亮了。”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道。他们出了门,沿黑魆魆的街道默默走去。
在扶梯最后一段,他们站住了。已经看得见码头,轮船上红红绿绿的灯火。“咱们在此告别吧。”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我不再往下走了。”库兹明望了她一眼。头巾底下望着他的是一双惶惑不安、神色严峻的眼睛。难道就在现在,此时此刻,在她和他的生活中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变成一种令人神往的回忆?
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向库兹明伸过手去。库兹明吻了吻那只手,闻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他在黑黢黢的房间里第一次闻到的那种清香。待他抬起头来,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了句话,但声音是那么轻。他依稀觉得她只说了一个词“枉然……”也许她还说了什么话,但是轮船从河上喊叫起来,仿佛在抱怨烟雨霏霏的黎明和自己在大雨和雾中的漂泊生涯。
库兹明头也不回地上了轮船,轮船已经启碇,叶轮正在徐徐转动,库兹明走到船尾,向峭壁和扶梯望去——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还在那里。天刚蒙蒙亮,很难看清她的面孔。库兹明举起了手,可是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没有反应。
1945年(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提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房子”,这是生活中常碰到的,却引发了库兹明的躁动和遐思,可见他感受力敏锐。
B.小说写库兹明初见安德烈耶夫娜时,着重描写了她的外貌和眼神,觉得她“忧郁”“似曾相识”,说明两人气质相近。
C.第十~十三段中,库兹明认为“现在”是美好时刻,他感受到了幸福。而安德烈耶夫娜垂下了眼睛,说明她的心底也有所触动。
D.第二十段中,库兹明“头也不回地上了轮船”。这一决绝的行为表现出他对与安德烈耶夫娜这份朦胧的感情毫不留恋。
1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运用插叙,交代了库兹明替人送信的缘起,为下文女主人公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的出场留下悬念。
B.小说第十九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轮船以人的情感,表达出库兹明对于雨夜短暂邂逅却又匆匆离别的漂泊孤独之感。
C.小说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作者描绘的雨雾霏霏的情境和男女主人公含蓄的言行举止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意蕴。
D.小说两重情感交织,既有库兹明和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朦胧的感情,也有库兹明对和平、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14.请分析第四段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15.本篇小说人物的情感是微妙的。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如何表现这种微妙的情感。
第三单元 第九课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词汇虽然并不完全等于语言,但它是语言的材料。制作一幅精妙绝伦的彩画,它的颜色所以那么逼真,原因之一,是画家的颜料异常纷繁,仅仅是一项红,可以铺展出不同的色泽。文学的道理也是这样:________,“瞟他一眼”“盯他一眼”“瞪他一眼”“瞄他一眼”“注视他一眼”“斜视他一眼”……真个是“不胜枚举”。
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开列出一大串: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啦,表现生活啦,传播知识啦,给予人以艺术美感啦,等等。但是人们往往会漏掉另外一项,这就是在精确描绘事物上起示范的作用,给予群众以语文技巧的教育。要使文学的各种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家除了具备其他条件外,非熟习语言、掌握丰富词汇不可。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总是像海绵吸水似的,去吸取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总是像一座喷泉喷出水柱似的,擅于说出优美动听的语言;总是像卓越的射手似的,精确地射中“意义的靶心”……
要做到这一点,我想,语言艺术工作者,应该比一般人对于民族语言具有更加深厚的感情。
1.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在其后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答案】 _写一篇妙不可言的文章,它的表达所以那么共情,原因之一,是作家的语言分外感人,仅仅是一个词,可以描绘出不同的情感__
2.第二段说明“文学的功能”的语句中,连用了四个“啦”字,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_连用四个“啦”字,不仅表达肯定语气,也使得句子在介绍文学功能时富有层次感。__
3.博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或描写的比喻。请分析画波浪线部分博喻的表达效果。
【答案】 _博喻手法的使用把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能熟习语言、掌握丰富词汇的特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增强了文章表达的气势。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容貌和身体状况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然而,__①__。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生物“时钟”,记录着不同的年龄。这些“时钟”在个体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日常生活中,__②__右手往往看起来比左手更老;如果你很爱大笑,眼角更容易长鱼尾纹。由此可见,皮肤能最直观地呈现衰老。那么,__③__?研究人员测算后得到的结论是——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的衰老速度不一样,有着不同的生物“时钟”。此外,每个人每个器官的衰老程度差异,往往也与基因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用这些信息做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了一些可能与衰老速度相关的基因或者代谢通路。
我们并非在年复一年地变老,而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无论个人外表怎样,只要内心是年轻的,依然可以很美很健康。
4.下列句子中的“个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个人”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个人认为这个办法是非常合理的。
B.我们都知道,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C.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了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初审对象。
D.集体领导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解析】 个人:①一个人(跟“集体”相对);②自称,我(在正式场合发表意见用),原文和B、C、D三个选项都指的是一个人,只有A项指的是“我”。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 _①有的人却显得十分年轻__②如果你经常使用右手__③皮肤之外的器官呢__
6.将下列一句话改写成语意连贯的四句话。(可适当增删词语、调整语序)
有学者因当下的创作缺乏超越现实的灵性与诗意、托尔斯泰式的情怀和思想而并非没有以现实中的真实事件为题材批评一些作家缺乏应有的担当。
【答案】 _有学者批评当下一些作家在创作中缺乏应有的担当,这些作家不是因为没有以现实中的真实事件为题材,而是因为缺乏超越现实的灵性与诗意,缺乏托尔斯泰式的情怀和思想。__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根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①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为黑暗中的俄国带来了光明;②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_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地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8.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被人民群众俘获。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解析】 “儿子的出现……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错误,由“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可知,儿子出现的时候警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是在人们提议放了他后,“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说明是人们的善良感化了警察。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小说的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表现了人们亢奋的情绪和内心的愤怒仇恨之情,为下文警察的出场作铺垫。
B.小说一开头就将读者置身于紧张的氛围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
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
【解析】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错误,情感色彩有误,从文中来看,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面对人民的讨伐,他“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应是表现了他冷漠固执以及仇恨人民的一面。
10.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_①仇恨群众,冷漠固执高傲;②维护孩子的尊严,充满父爱温情;③尚未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__
11.“孩子”是本文的关键人物,他的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答案】 _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的出现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③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仇恨双方,改变了先前的态度,突出了文章主题: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烟雨霏霏的黎明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轮船驶抵纳沃洛基已是黑夜,下着毛毛细雨,码头上空荡荡,只有一盏灯亮着。从河上吹来冷风,少校库兹明走下甲板,沿着打滑的阶梯登上陡峭的河岸。他报了街名,车夫拉起缰绳,马车不情愿地启动了……
得知库兹明将路过纳沃洛基,军官巴希洛夫——他在战地医院同病房的邻床——要请他亲手转交一封信给已离婚的妻子。
山路走完了。库兹明在一间带阁楼的房前停下来,向前来答门的人报了姓名后。门开了,库兹明走进黑暗的回廊,心里的躁动不安使他生气。他被一种感情所左右。当你深夜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来到一所陌生的房子,走进别人充满秘密和猜想的生活时,常有这种感情。这生活就像放着的一本书,这本书翻到第65页就被遗忘在桌上了。你看了看这一页,努力在猜测:这本书是写什么的?里面有哪些内容?桌子上真的放着一本打开的书。库兹明站起来,向它俯下身去,一面谛听着门外匆促的低声絮语和衣服的窸窣声,一面默默念着早已忘却的句子:当旅途的远方/头巾下闪现瞬间的目光/做不到的事将变为可能/遥遥征途不过小事一桩……
低低的、温暖的房间重新唤起了他心中的愿望,想留在这个小城不走了。餐桌上方悬挂着灯盏,上面套着乳白的灯罩,周围的一切,连那只用绯红色贝壳做的烟灰缸,都会令人产生一种特殊的、质朴无华的安适感,一扇窗开着。窗外,几盆秋海棠后面,一丛湿漉漉的丁香花在微弱的灯光下泛出白色。细雨在夜色中絮絮低语。沉重的水滴急促地敲打着铁皮。
库兹明倾听着水滴的嗒嗒声。每一分钟都是不可逆转的,这个曾经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思想恰恰在此刻,在深夜,在一间陌生的房屋里进入了他的脑海,几分钟后他将离开此地,永远不再回来。如果能留在这里,像居住在这幢老屋里的人那样从容不迫,在劳与逸、冬与春、雨天和晴日的交替中生活,该有多好。
房门口站着一个穿黑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女子的一根发辫耷拉在肩头,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库兹明,一面不好意思地拿起辫子,用簪子把它插到后脑勺的头发间。“很抱歉,我让您久等了。”“您就是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巴希洛娃吧?”“正是。”
库兹明望着这女子。使他惊愕的是她的年轻和似曾相识的目光——深邃而略显忧郁的目光。库兹明为自己的打扰表示歉意,接着从坎肩口袋里掏出巴希洛夫的信,交给了这位女子。她接过信,道了谢,没有读就搁到钢琴上。说道:“有邮局。有电报局,我弄不懂他为什么要麻烦您。”
“这算什么麻烦!”库兹明急忙答道,停一会儿后补充说,“相反,这很好。”
“好什么?”
“怎么向您解释呢?”库兹明说,脸上泛起了红晕,就如当他一谈及自己总要脸红一样,“我这一生一直在期待的正是这样一些意想不到的普通的东西,如果发现了这些东西,那么常常会感到幸福。这种感觉不会持久,却是常有的。”
“那么现在也一样吗?”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问道。
“是的!”
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垂下了眼睛。“为什么?”她追问。
“说不准。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在维斯瓦河负过伤,躺在战地医院里。大家都收到来信,我却压根儿就收不到任何人的来信,躺着,就会胡思乱想战后自己的未来。我想象那一定会是幸福的和非同寻常的。我乘马车来到这里,一直在心里嘀咕,我会遇见谁呢?”
窗外湿漉漉的夜色里,轮船鸣起了汽笛……
库兹明站了起来。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没有动,扭过脸不再看库兹明。库兹明望着她高高的双肩,梳成发髻盘在脑后的辫子、颈部清晰的曲线,心绪难宁——自己明知身边有着一位风韵可人却十分忧郁的女人,如果不是为了巴希洛夫,他才不愿离开这座小城,他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住下来,一直待到假期结束。
“天快亮了。”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道。他们出了门,沿黑魆魆的街道默默走去。
在扶梯最后一段,他们站住了。已经看得见码头,轮船上红红绿绿的灯火。“咱们在此告别吧。”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我不再往下走了。”库兹明望了她一眼。头巾底下望着他的是一双惶惑不安、神色严峻的眼睛。难道就在现在,此时此刻,在她和他的生活中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变成一种令人神往的回忆?
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向库兹明伸过手去。库兹明吻了吻那只手,闻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他在黑黢黢的房间里第一次闻到的那种清香。待他抬起头来,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了句话,但声音是那么轻。他依稀觉得她只说了一个词“枉然……”也许她还说了什么话,但是轮船从河上喊叫起来,仿佛在抱怨烟雨霏霏的黎明和自己在大雨和雾中的漂泊生涯。
库兹明头也不回地上了轮船,轮船已经启碇,叶轮正在徐徐转动,库兹明走到船尾,向峭壁和扶梯望去——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还在那里。天刚蒙蒙亮,很难看清她的面孔。库兹明举起了手,可是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没有反应。
1945年(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小说提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房子”,这是生活中常碰到的,却引发了库兹明的躁动和遐思,可见他感受力敏锐。
B.小说写库兹明初见安德烈耶夫娜时,着重描写了她的外貌和眼神,觉得她“忧郁”“似曾相识”,说明两人气质相近。
C.第十~十三段中,库兹明认为“现在”是美好时刻,他感受到了幸福。而安德烈耶夫娜垂下了眼睛,说明她的心底也有所触动。
D.第二十段中,库兹明“头也不回地上了轮船”。这一决绝的行为表现出他对与安德烈耶夫娜这份朦胧的感情毫不留恋。
【解析】 “毫不留恋”错。原文“如果不是为了巴希洛夫,他才不愿离开这座小城,他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住下来,一直待到假期结束”“库兹明头也不回地上了轮船,轮船已经启碇,叶轮正在徐徐转动,库兹明走到船尾,向峭壁和扶梯望去——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还在那里。天刚蒙蒙亮,很难看清她的面孔。库兹明举起了手,可是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没有反应”可以看出,虽然他是头也不回的上了船,但是走到船尾后还是看了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说明他不是毫不留恋,而是怀有留恋,却又不得不走,才让自己不回头的。
1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小说第二段运用插叙,交代了库兹明替人送信的缘起,为下文女主人公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的出场留下悬念。
B.小说第十九段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轮船以人的情感,表达出库兹明对于雨夜短暂邂逅却又匆匆离别的漂泊孤独之感。
C.小说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作者描绘的雨雾霏霏的情境和男女主人公含蓄的言行举止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意蕴。
D.小说两重情感交织,既有库兹明和奥尔迦·安德烈耶夫娜朦胧的感情,也有库兹明对和平、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解析】 “曲折起伏”错。本文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讲述了库兹明帮助他人送信的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
14.请分析第四段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答案】 _①导引女主人公出场(或“引出人物”“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铺垫”),使其带上了一层美妙的、朦胧的色彩。②揭示女主人公质朴无华的生活品味。③体现女主人公安宁、从容的性格。④揭示库兹明敏感多情的性格特点。⑤透露出库兹明向往诗意温暖的生活的愿望。__
15.本篇小说人物的情感是微妙的。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如何表现这种微妙的情感。
【答案】 _①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朦胧的意境,融情感于环境。如小说从头到尾的雨景描写,让微妙的情感融于雨雾蒙蒙的诗意当中。②运用富有暗示性的对话(语言描写),含蓄地表现人物的感情。如库兹明说“相反,这很好”含蓄地抒发对此次短暂相遇的幸福感。③细微的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如库兹明在谈及自己时,脸上泛起的红晕,表现出他内心的情感波澜。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将情感蕴藏于简单平淡的情节中。如作者有意淡化战争这一背景,将库兹明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对美好事物和人的爱融于生活中常见的相遇与离别的故事情节中。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