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冬天教室窗户内壁上面会有小水珠生成,这是( )现象。
A.凝固 B.蒸发 C.凝结
2.用( )方法不能分离食盐和水。
A.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 B.把盐水放在太阳下 C.过滤
3.下列词语描述的情况不能让人感知到空气流动的是( )。
A.炊烟袅袅 B.狂风暴雨 C.雨水滴答
4.把玉米粒大小的纸团粘在干纸杯内的底部,口向下竖直压它到水面以下,这时纸团_________。
A.吸足了水 B.没有沾到水 C.有的地方湿了
5.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A.不变 B.大大减小 C.大大增加
6.同学们生病了,妈妈有时用温开水冲药剂,这样可以( )
A.加快药剂的溶解 B.便于人体吸收
C.改善药的口味
7.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
A.强 B.弱 C.一样
8.加热过程中,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9.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盖灭,不能用 吹。
10. 是气态的水,存在于 中。
11.水沸腾时的体积 ,温度接近 ;水结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温度接近 。
12.通常情况下,把水加热到100℃时,水会( )。这时,水中会产生大量的( ),上升到水面后破裂,又变成“白气”。“白气”是由( )遇冷变成的( )。
13.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 三种类型。
14.矿泉水瓶、玻璃杯并不是真正空的,它里面有 。
15.我们可以通过 来去除食盐水中的沙子:也可以用 的方法获取食盐水中的食盐。
1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例如:食盐和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但是他们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溶解能力更强一些。
17.冰在温度升到 ℃的时候开始融化,冰融化的时候要从周围 热量。
18.分离沙水混合物的实验装置叫( )。
19.常用的(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20.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空气能流动、没有固定的 、透明、有质量、无色无味、能 空间。
三、判断题
21.使用温度计读数时,在液柱上升时读数。( )
22.相同质量的水和空气相比,空气的体积要大得多。( )
23.把牛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牛奶会结成冰块。( )
24.露珠、冰雹、雪花都是不同形态的水,它们之间能相转化。( )
25.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
四、连线题
26.连线
洗衣粉
汽油 在水中溶解
白糖
味精 在水中不溶解
沙子
五、简答题
27.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流动?(至少写出4例)
28.小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瓶子,如图,瓶中装了半瓶水,瓶口用橡皮塞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果从B管往里面吹气,会产生什么现象? 为什么?
29.水在大自然中是如何流动的?
30.在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A
7.A
8.C
9. 灯帽 嘴
10. 水蒸气 空气
11. 变大 100℃ 0℃
12. 沸腾 气泡 水蒸气 小水滴
13.气体
14.空气
15. 过滤 蒸发
16. 不同的 食盐
17. 0 吸收
18.过滤装置
19. 温度 ℃
20. 形状 占据
21.×
22.√
23.√
24.√
25.√
26.
27.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
28.有水从A管出去;空气能占据空间。
29.水先是在江河湖海中流动,被太阳照射下变成水蒸气到天上,成为云;云到了适当的时候就变成雨下到地上,又汇集到江河湖泊中,当然,有些水流进了地下,有些水结成了冰。最后,很多水又回到了海。
30.(1)两个杯中的水要放的一样多。(2)两种物质要用小勺一份一份地取。(3)当一份物质完全溶解后再放第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