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第二课 长征胜利万岁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长征的时代背景。
2.分析文中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从而探究本文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
3.了解本文运用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的写法,感受真实的历史氛围。
4.体会文中作者对于长征胜利所产生的自豪、喜悦之情。
1.本课出现的“万水千山”“熙熙攘攘”等词语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的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分析散文的线索”“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3.“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等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常涉主题。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课前预习
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
课上思辨
拓展延伸
积学储宝
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9年1月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纵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起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战斗。1934年10月随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多次率部担任前卫,在强渡乌江、抢占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攻破天险腊子口等重要战斗中屡立战功。此后转战祖国大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获一级红星勋章。2004年,在北京逝世。主要作品有《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等。
2.了解背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bá
yáo
tínɡ
jiǎo
xī rǎnɡ
xuān
lóu
jìn
4.解释词语
(1)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跋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高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钧雷霆(雷霆万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拍手称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寒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
意思是跋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
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形容威力极大。
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5.辨析词义
(1)邻近/临近
相同点:二者都可以作动词,都有“靠近,接近”的意思。
不同点:“邻近”,位置接近,附近。指甲乙两处在空间上相邻。有名词用法。“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没有名词用法。
(2)抚育/抚养
相同点:二者都有“对年幼者进行照料、养育”的意思。
不同点:“抚育”可用于对儿童,也可用于对动植物;“抚养”只可用于人,不能用于动植物。
(3)徘徊/彷徨
相同点:二者都有“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犹疑不决”的意思。
不同点:“徘徊”侧重于表现“来回走动”的行为状况;“彷徨”在表现“来回走动”动作行为的同时,还表现人物游移不定的神态。
课上思辨
任务 一
把握观点与形象
1.请结合文中毛泽东的讲话,梳理概括长征的伟大意义。
答:(1)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2)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3)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2.通过“我”与小平同志的对话,谈谈小平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1)平易近人。见到自己的下级,亲切问候。(2)关心同志。要求给宣传队的同志做衣服。
任务 二
理解文章的内容
1.在文中提到吴起镇的名字有何用意?
答:(1)说明吴起镇的由来,让读者了解吴起镇。(2)吴起镇“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与“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苏维埃政权在此地的强大。
2.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一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答:(1)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2)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3)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数百苏维埃政府。(4)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5)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任务 三
鉴赏表达技巧
1.本文详细地写出了敌人被围剿的场面,请结合相关的段落谈谈这一场面描写有何特点。
答:(1)现场感强。“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直接描写了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场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2)细节描写突出。“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这一细节描写较为突出,展现了敌人在受到打击时的狼狈。(3)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既详细地记叙了战斗的场面,又有相关的解说和议论,使得描写详尽清晰。
2.本文作者在记录回忆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真实而又生动的?
答:(1)运用环境描写。文中多处环境描写,渲染了氛围,烘托了人物。如文末“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但还继续听着毛主席的讲话,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用“天空露出了笑脸,阳光灿烂”来表明主席的讲话令人清醒,振奋,使干部战士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2)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文中运用精彩的语言描写突出刻画了邓小平、毛泽东两个人物形象。“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给剧团的小鬼每人做套衣服怎么样?”话虽不多,但小平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话语铿锵有力,高屋建瓴,理论性强,突出了主席的伟大与崇高。
(3)善于直抒情感。文中“你们——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这类语句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党的领导人的崇敬。
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
本文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述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召开全军干部会议等事件,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结束的欣喜和激动之情。
拓展延伸
80多年前,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泸定桥的奋不顾身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长征的锻造者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军事上的长征路,从瑞金走到延安,连接起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两大革命浪潮,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精神上的长征路,从救亡走向复兴,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不朽伟业,激荡起永葆初心、奋勇前行的伟大力量。奋斗中的长征路,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我们持续接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适用话题】 “革命传统”“长征精神”“民族复兴”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现年95岁、有着71年党龄的张富清就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国家的先锋。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贫困山区工作,赫赫战功埋心底,是和平年代的人民英雄;7年前,88岁的他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装上假肢仍“站”得笔挺,是满腔热忱的时代英雄。2019年5月,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要以其为榜样弘扬奉献精神,6月17日,中央宣传部宣布授予张富清“时代楷模”的称号。
【适用话题】 “时代英雄”“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等。
场面描写
本文描写了真实震撼的战争场面。文中关于歼灭“二马骑兵”的战斗场面描写尤为突出、壮观,“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霎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起杀了出来”“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镫里,硬给马拖着跑了”,场面精彩宏大震撼。
请参照场面描写的手法,自选一个场景进行描写,300字左右。
答:示例:放风筝比赛开始了,同学高举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着,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扶摇直上。其中,王卫民扎的“黄马褂”放得最高。他沉着、冷静,时而慢慢向后退,时而使劲向后拉。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越飞越带劲。围观的人们也被它们吸引住了,都仰着头欣赏着,目光紧紧地追随着这些美丽的风筝,有时还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积学储宝
(一)课内文化常识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回忆录
回忆录,散文的一种,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追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回忆录的篇幅有长有短,具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人物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联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
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的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的主人公没有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等方式完成的回忆录。
(二)课外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二)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 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武昌,再深圳,继而是珠海和上海,沿途进行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一系列充满前瞻性的论断,为改革开放再次启航__①__,奠定了中国崛起的坚定基石。
30年__②__。如今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深受南方谈话思想影响的南中国更是发展迅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广东携手港澳,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活力充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湾区正在加快形成。
站在南方谈话30周年,回顾南中国这一路的发展进程,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开拓者、引领者,发挥出了排头兵作用。
惊涛拍岸,神州璀璨奏佳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止广东,甚至整个中国,春风吹漫天,短短30年,已取得了__③__的发展成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4个字。
3.仿照画线句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通过杂交让农作物产量更高、更抗病虫害、口味更好。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三大主粮中玉米和小麦都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杂交优势品种的育种,但水稻杂交的项目都失败了,人们一度认为__①__。
袁隆平在中国上千个水稻品种中寻找可以作为保持系的稻种,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花了将近8年时间,然而试验全部失败了。但__②__,他下定决心,开始转变思路,寻找野生的雄性不孕株水稻作为不孕系,进行杂交试验。通过几年的寻找,袁隆平团队成员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孕株水稻,将其作为不孕系,并命名为“野败”。随后袁隆平与全国几十个科研单位合作,( ),在1973年才找到了IR24这个品种的水稻,将其作为恢复系。而直到1975年,他们才获得了南优2号、灿优2号等具有明显杂交优势的几个水稻新品种。袁隆平__③__,终于取得了水稻杂交的成功,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此后,我国水稻的亩产量和质量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杂交水稻强国。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用“野败”来进行杂交的有上千个品种的水稻
B.被用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的是“野败”
C.用“野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
D.“野败”是被用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的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红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选自《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
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正义勇捐躯,长征精神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
材料:忠贞 乐观 团结
心相连志相同 立场坚斗志强 与天斗与地斗
听党指挥 生死相依 乐于吃苦 不惧艰难 患难与共 对党忠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春走老山界
谭 谈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舜皇山原名红云山,每当旭日东升时,山顶红云翻滚,山涧瀑布有如丹霞升腾,深秋时节,满山红叶,一片灿烂,因此得名。更名舜皇山是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此山一条修炼多年的孽龙得道后,作恶多端,荼毒生灵,轩辕黄帝的后裔舜帝巡山到此,决心为民除妖。他得天神之助,浴血奋战,几经劫难,终于除去孽龙。人们为纪念舜皇功德,将此山更名舜皇山。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车前的山景,总是在雾帘里若隐若现,难得一睹它的真容。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浮在云雾里的三座山峰,似乎如骏马在天际间奔跑。而近处山崖上,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块碑石告诉我们,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一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当年,中央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五、红八、红九军团从桂军白崇禧开放的西线进入湘桂边境的新宁县,走进舜皇山,翻越老山界,到达广西资源县油榨坪集结。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他们是长沙邵阳商会一批成功的商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到来的前夕,走进老山界,跋涉红军长征路,学习红军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如今,有一个汉子,又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和我们一道,沿这条傍着小溪的古道踏步而下。沿溪两岸,一丛丛野生茶树,正冒出新芽。我忍不住摘下几丛,放嘴里咀嚼。开始,有一股苦涩味,而嚼着嚼着,竟有丝丝的甜味出来了。清冽的山溪水,就在脚下撒娇似地流动,我躬下身去,用手捧上山泉水,和着嚼碎的野茶,吞下肚去,味道特别极了。
近年来,都市里的人,纷纷走进最偏僻、最原始的乡村,追求生活的原生态。深藏在这山谷小溪边的野茶,根须扎在山泉水边,汲着微量元素丰富的山泉水,枝叶长在云雾中,收纳极鲜极净的空气。然而,品质如此上乘的东西,这些年来,藏在深山人未识。守着这些宝贝的山民,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他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只组织当地村民采摘散生在涧谷间的野茶,又聘来农大的茶叶专家,指导加工,生产出了香型独特的野生红茶、白茶和黑茶,受到了消费者欢迎。眼下正是野茶开摘的时节,一条条溪涧旁的野茶林里,山民们正在采摘两叶一针的嫩茶芽。坡头岭上一栋栋农舍里,堆放着刚采摘回来的散发着清香的新茶。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叶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舜皇山的神话传说,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与后文红军为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惧艰险的精神相呼应。
B.文章中描写春雨过后溪水窜动蹦跳,虽呈现出不同状态,但总是向前奔流,不断探寻新世界,意蕴丰富。
C.作者写三地皆立老山界碑石之事,并对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具体位置感到遗憾,体现出作者的求真精神。
D.文章中山民之子老唐回乡帮助乡亲脱贫致富的创业思想契合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使文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一个游览者的旁观视角来写此次拜会老山界的行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B.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多处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出了山野春色浓烈灿烂、山谷溪水奔涌欢腾等春日美景。
C.文章引用陆定一的《老山界》,不仅为老山界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而且为后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路作了铺垫。
D.文章语言风格生动典雅,如“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10.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1.本文在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平凉之地
蒋子龙
古凉州,即现在的河西走廊,从来就是经略西北的军事要地,还是古丝路西去的咽喉。其形如一把长剑,而平凉就是剑柄,是蓄力、发力的地方。自古以来谁掌握了这把长剑,谁就能控制中原。因为平凉位于陕甘宁交汇的几何图形中心,横跨关山,襟带泾水,外阻河朔,内当陇口,屏障三秦,拥卫畿辅。
春秋五霸时期,齐桓公就据此西伐大夏;汉武帝时能够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也是因霍去病手握“平凉长剑”,所向披靡,成为一代“战神”;左宗棠为解决由陕甘民变引发的西北乱局,进驻平凉,据此控制局面,策应各方,后受命从平凉出发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直至近代的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平凉的静宁仍是长征领袖的驻地,1936年,静宁的界石铺成为“红军会师的中心基点”,当年10月8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并以此为落脚点开始纵横穿插;到今天,“平凉长剑”还在守护着国家领空乃至太空……
平凉是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从平凉境内采集到的石器,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证明,60万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平凉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其中尤以两株古槐最为珍奇。一株生长在关河村,巍巍然一树擎天,气象非凡,三千多年来吟风啸雨,铁皮棱锃,全无破损,通身上下竟没有一个枯枝,体现了极其强盛的生命力。经国家林业部的专家测定,它的树龄已有3200余年,是国内现有的槐树之最,被奉为“华夏古槐王”。古槐王的树干、树枝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树、五贝子、玉米、小麦等十来种植物,都还长得很不错,也是一大奇观。过去这里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由于人们相信老树通神,古槐理所当然地成了神树。每年从全国各地来朝拜的人不计其数,大树下永远摆着各色供品,在古槐四周的栅栏上还挂满了大红绸缎,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氛围。距离古槐王一公里左右,另有一株3000多年的老槐树,老槐的一多半倒掉,剩下的少半扇树干却依然高高挺立,枝叶翠绿,生机老道,堪称“活的文物”,仍旧顽强地述说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奇……
古凉州横跨关山,关山(又称陇山、六盘山)被称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南北绵延240公里,在距离平凉市庄浪县东北33公里处的山巅林海之中,兀自出现一片山顶湖泊,海拔2860米,湖面约50亩,状若卧蚕。湖水清湛,其深莫测,无论旱涝,水位不变,四周青黛环拱,草木蓊郁。这就是声名赫赫的“雷泽”,今称“朝那湫”。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历来被视为朝觐、探寻华夏文明之源的圣地。
《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这是个美妙的故事,美丽健硕的姑娘华胥,在绿草茵茵的雷泽湖畔发现了一对清晰而巨大的脚印,她好奇地将自己的脚踩到这个大脚印上。12年后,她在成纪生下了被尊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所创造的“成纪文明”,成为华夏文明肇始的原点,纪录了中华民族创始的童年。
至今在平凉的静宁、庄浪两县之间,还保留着古成纪的城垣,依然可以看得出当初的恢宏和雄峻。它标志着中国的“道文化”,始于伏羲画卦,而升华于黄帝问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核,也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无论是历史逻辑演绎的必然,还是文明进程中的巧合,伏羲画卦和黄帝问道,竟都发生在平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平凉城西30里,便是“道源圣地”崆峒山。其实也是关山的支脉。秀岭奇峰,峻极于天,林木葱茂,岚气朦胧,远眺神思缥缈,走近则爽气侵骨。4700多年前,黄帝为求治国安邦之道,“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史记·五帝本纪》)即沿着北斗星柄指引的方向,长途跋涉登崆峒。这是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的盛事。于是这一年被奉为道历纪元的开始,也就是今人所熟知的“黄历”。黄帝从广成子获受自然之经,求得大道之理,并以此道治理天下,开创了长期的圣治,中华文明再次达到高峰。
黄帝问道之后,周穆王也西来登崆峒,拜王母。《穆天子传》中记载,西王母在关山另一条支脉回山,接见了周穆王,并馈赠给他八车玉石。后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也相继跟着七星北斗的斗柄登临崆峒山,朝圣访道,以期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获得修身治国的玄妙法门。秦始皇朝圣后,还命丞相李斯在崆峒山刻石以颂:“西来第一山。”
由此,平凉便成为千古圣地,历代的名流墨客,争相西来,一登崆峒,想从“大道”这个中国本源文化的母体汲取营养。同时,这些先圣、先贤也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诸多经典:伏羲八卦揭示宇宙和生命的本质;广成子的《自然经》和黄帝的《阴符经》是对“道”的阐发;《黄帝内经》解读生命真相;《黄帝四经》论述治世方略;葛洪在平凉庄浪的葛家洞修炼,并著《肘后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肘后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发,提炼出人类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行笔至此,不禁心生感佩,整个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的平凉,究竟蕴藏着多少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码”?
(有删节)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既有对平凉历史的追溯,也有对今天的叙写,多次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平凉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影响。
B.文章写到凉州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并引入华胥履巨人印生伏羲的神话传说,为这个圣地增添了浪漫色彩。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句,既写今人可以从典籍中汲取营养,更写屠呦呦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
D.文章写崆峒山是为了表现出道教对平凉的影响,从黄帝写起,到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再到历代名流墨客登临崆峒,丰富了文章内容。
13.下面关于平凉之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凉之地自古以来是西北的战略要地,西北地区的征战、平叛、驻守等军事活动多在此经略,故被作者称作“平凉长剑”。
B.平凉之地是中国古人类重要的发祥地,古树生命力旺盛且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印证着此处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
C.平凉之地是探寻华夏文明之源的圣地,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伏羲创造的“成纪文明”成为华夏文明肇始的原点。
D.平凉之地是“道文化”的重要起始地,“道文化”在此处不断升华和发展,作为中国的本源文化为历代名流墨客提供营养。
14.请简要赏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
15.有人评价蒋子龙的散文,“不局限于自然的书写,而彰显历史文化感”。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本文是怎样彰显平凉的历史文化感的?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武昌,再深圳,继而是珠海和上海,沿途进行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一系列充满前瞻性的论断,为改革开放再次启航__①__,奠定了中国崛起的坚定基石。
30年__②__。如今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深受南方谈话思想影响的南中国更是发展迅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广东携手港澳,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活力充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湾区正在加快形成。
站在南方谈话30周年,回顾南中国这一路的发展进程,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开拓者、引领者,发挥出了排头兵作用。
惊涛拍岸,神州璀璨奏佳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止广东,甚至整个中国,春风吹漫天,短短30年,已取得了__③__的发展成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①勇往直前 ②时光荏苒 ③举世瞩目
2.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4个字。
【答案】 _卅载风华满眼春,九州澎湃定乾坤__
3.仿照画线句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答案】 _扬帆起航__时代伟大写史诗__翻天覆地__目光坚定成夙愿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通过杂交让农作物产量更高、更抗病虫害、口味更好。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三大主粮中玉米和小麦都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杂交优势品种的育种,但水稻杂交的项目都失败了,人们一度认为__①__。
袁隆平在中国上千个水稻品种中寻找可以作为保持系的稻种,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花了将近8年时间,然而试验全部失败了。但__②__,他下定决心,开始转变思路,寻找野生的雄性不孕株水稻作为不孕系,进行杂交试验。通过几年的寻找,袁隆平团队成员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孕株水稻,将其作为不孕系,并命名为“野败”。随后袁隆平与全国几十个科研单位合作,( ),在1973年才找到了IR24这个品种的水稻,将其作为恢复系。而直到1975年,他们才获得了南优2号、灿优2号等具有明显杂交优势的几个水稻新品种。袁隆平__③__,终于取得了水稻杂交的成功,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此后,我国水稻的亩产量和质量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杂交水稻强国。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用“野败”来进行杂交的有上千个品种的水稻
B.被用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的是“野败”
C.用“野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
D.“野败”是被用来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的
【解析】 句子的主语是袁隆平,应该用主动语态,而B、D两项使用被动语态,而且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据此排除B、D项。A、C两项中,A强调的是“上千个品种的水稻”,强调水稻的数量多,而C则重点强调“与上千个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这种行为,强调工作的辛苦,两个选项相比较,显然C与前后文衔接更好,排除A项。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 _①水稻杂交不大可能成功__②袁隆平并未气馁__③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__
6.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介绍红军长征的大致经过和精神。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选自《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
【答案】 红军长征起于瑞金止于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途中,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无数次战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正义勇捐躯,长征精神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
材料:忠贞 乐观 团结
心相连志相同 立场坚斗志强 与天斗与地斗
听党指挥 生死相依 乐于吃苦 不惧艰难 患难与共 对党忠诚
【答案】 _不惧艰难、乐于吃苦、与天斗与地斗,长征精神是一种笑对困难的乐观精神。
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心相连志相同,长征精神是一种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立场坚斗志强,长征精神是一种矢志不渝的忠贞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春走老山界
谭 谈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舜皇山原名红云山,每当旭日东升时,山顶红云翻滚,山涧瀑布有如丹霞升腾,深秋时节,满山红叶,一片灿烂,因此得名。更名舜皇山是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此山一条修炼多年的孽龙得道后,作恶多端,荼毒生灵,轩辕黄帝的后裔舜帝巡山到此,决心为民除妖。他得天神之助,浴血奋战,几经劫难,终于除去孽龙。人们为纪念舜皇功德,将此山更名舜皇山。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车前的山景,总是在雾帘里若隐若现,难得一睹它的真容。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浮在云雾里的三座山峰,似乎如骏马在天际间奔跑。而近处山崖上,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块碑石告诉我们,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一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当年,中央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五、红八、红九军团从桂军白崇禧开放的西线进入湘桂边境的新宁县,走进舜皇山,翻越老山界,到达广西资源县油榨坪集结。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他们是长沙邵阳商会一批成功的商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到来的前夕,走进老山界,跋涉红军长征路,学习红军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如今,有一个汉子,又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和我们一道,沿这条傍着小溪的古道踏步而下。沿溪两岸,一丛丛野生茶树,正冒出新芽。我忍不住摘下几丛,放嘴里咀嚼。开始,有一股苦涩味,而嚼着嚼着,竟有丝丝的甜味出来了。清冽的山溪水,就在脚下撒娇似地流动,我躬下身去,用手捧上山泉水,和着嚼碎的野茶,吞下肚去,味道特别极了。
近年来,都市里的人,纷纷走进最偏僻、最原始的乡村,追求生活的原生态。深藏在这山谷小溪边的野茶,根须扎在山泉水边,汲着微量元素丰富的山泉水,枝叶长在云雾中,收纳极鲜极净的空气。然而,品质如此上乘的东西,这些年来,藏在深山人未识。守着这些宝贝的山民,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他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只组织当地村民采摘散生在涧谷间的野茶,又聘来农大的茶叶专家,指导加工,生产出了香型独特的野生红茶、白茶和黑茶,受到了消费者欢迎。眼下正是野茶开摘的时节,一条条溪涧旁的野茶林里,山民们正在采摘两叶一针的嫩茶芽。坡头岭上一栋栋农舍里,堆放着刚采摘回来的散发着清香的新茶。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叶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引用舜皇山的神话传说,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与后文红军为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惧艰险的精神相呼应。
B.文章中描写春雨过后溪水窜动蹦跳,虽呈现出不同状态,但总是向前奔流,不断探寻新世界,意蕴丰富。
C.作者写三地皆立老山界碑石之事,并对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具体位置感到遗憾,体现出作者的求真精神。
D.文章中山民之子老唐回乡帮助乡亲脱贫致富的创业思想契合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使文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解析】 “感到遗憾”“求真精神”错。原文为“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虽未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但并未觉得遗憾,因为作者认为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一块石碑都是“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一个游览者的旁观视角来写此次拜会老山界的行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B.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多处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展现出了山野春色浓烈灿烂、山谷溪水奔涌欢腾等春日美景。
C.文章引用陆定一的《老山界》,不仅为老山界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而且为后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路作了铺垫。
D.文章语言风格生动典雅,如“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解析】 “典雅”错。“典雅”是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而该项中“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一句,显得生动活泼;“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一句,通俗且富有时代气息,都不符合“典雅”的风格特点。
10.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_①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春走老山界的感受。②歌颂了老山界人赓续长征精神,奋斗新征程的伟大实践,深化了主题。__
11.本文在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案】 _①本文以拜会老山界的游踪为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先写汽车在山间公路沿途所见之景;之后写到达后由老山界碑石而联想起的老山界革命故事,并在此看到众多游人拜会老山界、在碑石前宣誓,追寻红军足迹;然后写沿小溪古道而行,看见野生茶树,据此写到老山界人的乡村振兴之事。②本文将景、人、事、情融为一体,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文章将老山界的神话传说、老山界的红军长征历史与眼前的春景、拜会老山界的游人、新时期老山界脱贫致富的人和事以及作者对老山界乡村振兴的赞叹之情有机融合。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平凉之地
蒋子龙
古凉州,即现在的河西走廊,从来就是经略西北的军事要地,还是古丝路西去的咽喉。其形如一把长剑,而平凉就是剑柄,是蓄力、发力的地方。自古以来谁掌握了这把长剑,谁就能控制中原。因为平凉位于陕甘宁交汇的几何图形中心,横跨关山,襟带泾水,外阻河朔,内当陇口,屏障三秦,拥卫畿辅。
春秋五霸时期,齐桓公就据此西伐大夏;汉武帝时能够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也是因霍去病手握“平凉长剑”,所向披靡,成为一代“战神”;左宗棠为解决由陕甘民变引发的西北乱局,进驻平凉,据此控制局面,策应各方,后受命从平凉出发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直至近代的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平凉的静宁仍是长征领袖的驻地,1936年,静宁的界石铺成为“红军会师的中心基点”,当年10月8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会师,并以此为落脚点开始纵横穿插;到今天,“平凉长剑”还在守护着国家领空乃至太空……
平凉是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从平凉境内采集到的石器,人类头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马、羊等动物化石证明,60万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平凉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其中尤以两株古槐最为珍奇。一株生长在关河村,巍巍然一树擎天,气象非凡,三千多年来吟风啸雨,铁皮棱锃,全无破损,通身上下竟没有一个枯枝,体现了极其强盛的生命力。经国家林业部的专家测定,它的树龄已有3200余年,是国内现有的槐树之最,被奉为“华夏古槐王”。古槐王的树干、树枝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树、五贝子、玉米、小麦等十来种植物,都还长得很不错,也是一大奇观。过去这里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由于人们相信老树通神,古槐理所当然地成了神树。每年从全国各地来朝拜的人不计其数,大树下永远摆着各色供品,在古槐四周的栅栏上还挂满了大红绸缎,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氛围。距离古槐王一公里左右,另有一株3000多年的老槐树,老槐的一多半倒掉,剩下的少半扇树干却依然高高挺立,枝叶翠绿,生机老道,堪称“活的文物”,仍旧顽强地述说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奇……
古凉州横跨关山,关山(又称陇山、六盘山)被称为“西出长安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南北绵延240公里,在距离平凉市庄浪县东北33公里处的山巅林海之中,兀自出现一片山顶湖泊,海拔2860米,湖面约50亩,状若卧蚕。湖水清湛,其深莫测,无论旱涝,水位不变,四周青黛环拱,草木蓊郁。这就是声名赫赫的“雷泽”,今称“朝那湫”。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历来被视为朝觐、探寻华夏文明之源的圣地。
《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这是个美妙的故事,美丽健硕的姑娘华胥,在绿草茵茵的雷泽湖畔发现了一对清晰而巨大的脚印,她好奇地将自己的脚踩到这个大脚印上。12年后,她在成纪生下了被尊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所创造的“成纪文明”,成为华夏文明肇始的原点,纪录了中华民族创始的童年。
至今在平凉的静宁、庄浪两县之间,还保留着古成纪的城垣,依然可以看得出当初的恢宏和雄峻。它标志着中国的“道文化”,始于伏羲画卦,而升华于黄帝问道。道,是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核,也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无论是历史逻辑演绎的必然,还是文明进程中的巧合,伏羲画卦和黄帝问道,竟都发生在平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平凉城西30里,便是“道源圣地”崆峒山。其实也是关山的支脉。秀岭奇峰,峻极于天,林木葱茂,岚气朦胧,远眺神思缥缈,走近则爽气侵骨。4700多年前,黄帝为求治国安邦之道,“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史记·五帝本纪》)即沿着北斗星柄指引的方向,长途跋涉登崆峒。这是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的盛事。于是这一年被奉为道历纪元的开始,也就是今人所熟知的“黄历”。黄帝从广成子获受自然之经,求得大道之理,并以此道治理天下,开创了长期的圣治,中华文明再次达到高峰。
黄帝问道之后,周穆王也西来登崆峒,拜王母。《穆天子传》中记载,西王母在关山另一条支脉回山,接见了周穆王,并馈赠给他八车玉石。后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也相继跟着七星北斗的斗柄登临崆峒山,朝圣访道,以期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获得修身治国的玄妙法门。秦始皇朝圣后,还命丞相李斯在崆峒山刻石以颂:“西来第一山。”
由此,平凉便成为千古圣地,历代的名流墨客,争相西来,一登崆峒,想从“大道”这个中国本源文化的母体汲取营养。同时,这些先圣、先贤也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诸多经典:伏羲八卦揭示宇宙和生命的本质;广成子的《自然经》和黄帝的《阴符经》是对“道”的阐发;《黄帝内经》解读生命真相;《黄帝四经》论述治世方略;葛洪在平凉庄浪的葛家洞修炼,并著《肘后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肘后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发,提炼出人类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行笔至此,不禁心生感佩,整个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的平凉,究竟蕴藏着多少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码”?
(有删节)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章既有对平凉历史的追溯,也有对今天的叙写,多次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平凉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影响。
B.文章写到凉州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并引入华胥履巨人印生伏羲的神话传说,为这个圣地增添了浪漫色彩。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句,既写今人可以从典籍中汲取营养,更写屠呦呦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
D.文章写崆峒山是为了表现出道教对平凉的影响,从黄帝写起,到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再到历代名流墨客登临崆峒,丰富了文章内容。
【解析】 A项,“多次运用今昔对比”错,文章写平凉追溯历史,叙写今天,但没有对比。C项,“更写屠呦呦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错,写屠呦呦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论证今人可以从典籍中汲取营养,与前文事例并列,不存在递进关系。D项,“是为了表现出道教对平凉的影响”错,写崆峒山,是为了表现平凉成为千古圣地。
13.下面关于平凉之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平凉之地自古以来是西北的战略要地,西北地区的征战、平叛、驻守等军事活动多在此经略,故被作者称作“平凉长剑”。
B.平凉之地是中国古人类重要的发祥地,古树生命力旺盛且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印证着此处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
C.平凉之地是探寻华夏文明之源的圣地,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孕育之地,伏羲创造的“成纪文明”成为华夏文明肇始的原点。
D.平凉之地是“道文化”的重要起始地,“道文化”在此处不断升华和发展,作为中国的本源文化为历代名流墨客提供营养。
【解析】 “印证着此处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错。原文是“平凉是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选项缺少“目前考古所能证实”的限制,表述不准确。
14.请简要赏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
【答案】 _①以问句结尾,表现平凉文化的神秘不可测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由衷的钦佩之情。②收束全文,有力地突出平凉之地对中华文明的作用,指出平凉文化植根华夏文明,蕴藏着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基因密码”,深化主题。__
15.有人评价蒋子龙的散文,“不局限于自然的书写,而彰显历史文化感”。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本文是怎样彰显平凉的历史文化感的?
【答案】 ①文章融神话传说、历史题材、考古资料于一体,详实、丰富地写出了平凉之地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②文章选材典型,详写崆峒山,以点带面,通过写作为“道源圣地”的崆峒山,写出了平凉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③文章着眼于平凉之地纵向历史文化的挖掘,展现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受其吸引而不断到来在增加其历史厚重的同时,又将这种文化不断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