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生前的几件事。
3.通过交流探究,明确文章选取典型事例的写法。
4.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交流探究,明确文章选取典型事例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走近鲁迅。
2.齐读课题。
3.梳理:通过课题了解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课文,感知鲁迅的形象,梳理题目信息,
交代作者与鲁迅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多角度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做好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2.交流预习单:说说课文回忆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添加小标题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一)品读词句,感受鲁迅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借助资料来理解。将概括的词语写在黑板上,注意不要重复。
2.小组内交流谈论,基于资料解决了哪些问题。全班交流集中疑惑点。3.学情预设:根据学生板书,发现“谈水浒”“燃放花筒”“关心女佣”这三件事大家的意见是比较统一的,一起交流这三件事学生对鲁迅的印象。
4.朗读。
【设计意图:能借助资料理解课文是本文的语文要素,把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放给学生,学生交流自己基于资料解决的问题,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深入探究鲁迅的形象——乐观自信、不屈不挠
1.小组代表借助自己查的资料谈“笑谈‘碰壁’”这件事,理解了关键词语“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的含义。
2.除了借助时代背景资料,大家还查了哪些资料?预设:生活经历、和敌人斗争的资料......
3.学生结合资料谈理解。感受到鲁迅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
4.相机补充出示老师查的资料,学生谈对鲁迅的认识。
5.小结:结合资料再来谈,读出了这看似幽默的背后是鲁迅的乐观自信、不屈不挠。对鲁迅人物的理解更深刻了。
6.指导朗读,读好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评价。
(三)深入探究鲁迅的形象——关心、同情、热爱劳动人民
1.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分享,其他同学倾听并补充。
2.小结:抓住人物一连串动作感受到鲁迅的关心、同情、爱护劳动人民。
3.朗读动作的句子。(“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
4.他仅仅是为这个车夫而叹息吗?
预设1:为千千万万像车夫一样的劳动人民叹气。
预设2:为这个黑暗的社会叹气,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社会。预设3:鲁迅他只能帮助一个车夫,不能帮助千千万万穷苦人民。也为自己没有办法帮助那么多穷人而叹息。......
5.小结:鲁迅生活的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些,鲁迅多少忧虑,多少无奈,都化作了一声深深的叹息!你们读出了先生的痛心和无奈,更读出了先生对祖国和人们深沉的爱。让我们带着深深地敬意,再读——
【设计意图:基于学情,读懂鲁迅的方式就是借助资料,把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放给学生,抓住重难点答疑解惑,让学生对于鲁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受其身上的高尚品质。】
(四)聚焦写法
1.这篇文章选取了鲁迅先生生前的五件事,可不可以去掉两件?理由是什么?
2.小结:是的,写一个人可选取多件事来写,每一件事是从不同角度来写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所以不能去掉。
3.那这5件事,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五)深切怀念
1.以读代讲:这样一个人,怎能不受人爱戴呢?可是,1936年10月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赶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出示)
2.伯父离开了,那个疼爱自己的伯父就这样离开了,那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伯父,就这样离开了;想到这,小周晔不禁流下了眼泪——她呆呆地望着······(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重点语句及相关图片,以此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图文结合,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
四、拓展延伸
1.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下了著名诗篇《有的人》。2.齐读
3.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一种思维方法。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思考:借助什么资料去理解?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搜集资料。这样我们脑海中对鲁迅就有了一个更立体、丰满的认识。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立体了解人物形象。】
五、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感情朗读《有的人》。
2.拓展作业:推荐大家阅读《怜子如何不丈夫》和《鲁迅孝敬母亲》两个故事。
【设计意图:我们眼中的鲁迅一直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他也有温情的一面,课后推荐大家阅读两个故事,去感受一个更立体、丰满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