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课件(共54张PPT)+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课件(共54张PPT)+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2 21:26:56

文档简介

(共120张PPT)
第二单元 
第七课 兼爱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1.文中出现的“当”“恶”“亡”“其”“爱”等词以及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在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爱人如己,最终形成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环境,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着深刻的意义。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课前预习
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
课上思辨
拓展延伸
积学储宝
写作训练
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在先秦时期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
2.熟悉作品
《墨子》
《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书中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该书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论证时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明白而严谨。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墨子》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中
所反映的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认同,到了秦汉时期,墨家已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墨子的事迹知之者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所作的传,也只有寥寥数语。
3.了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当,同“尝”,尝试
亡,同“无”,没有
动词,治理
形容词,治理得好
动词,惩治,治罪
动词,医治
动词,训练,整顿
动词,专心从事某事,
动词,治疗
动词,攻打
动词,抨击,指责
动词,制造,加工
动词,研究,学习
进行某项工作
动词,看待,对待
动词,观察
动词,比照
动词,活着,生存
名词,事务
名词,职业
名词,事情
名词,事故,变故
动词,从事
动词,服事,侍奉
连词,于是
语气助词,不译
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
“他”
疑问代词,哪里
兼词,相当于“于之”
助词,用于句尾,, 表比拟。
……一般,……似的
指示代词,这样
助词,用, 于形容词
词尾,表状态
连词,表转折,然而
语气, 词,表肯
定,是的,对
课上思辨
任务 一
理解文章内容
1.墨子说:“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那么他是如何分析产生这种混乱的原因的?
答: 墨子从彼此两方面进行分析:君自爱不爱臣,臣自爱不爱君;父自爱不爱子,子自爱不爱父;兄自爱不爱弟,弟自爱不爱兄。这种“利己”“亏他”的现象,都是由于不相爱引起的。“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即使是小偷、强盗也是这样的,偷盗别人的家来使自己家得利。以至于“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天下的混乱,全部都在这里了。损人利己是天下混乱的总根源。
2.既然墨子认为“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那么他提出了怎样的方法来解决“乱”呢?本文又是如何论证的?
答: “兼相爱”是治理社会混乱的良方。
他说:“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如果让天下人都彼此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会有不孝顺的人吗?用反问句来作肯定的回答。“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臣子对君王父兄孝顺,君王父兄还会有不慈爱的人吗?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其身,就不会出现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乱,甚至连
小偷、强盗也会没有了,像这样天下就能得到治理。“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所以墨子说:不能不劝人彼此相爱,就是这个道理。
任务 二
把握观点态度
1.如何理解墨子“兼爱”的思想内涵?
答: 要理解“兼爱”的思想内涵,首先可以从字面入手。墨子并不像其他学派那样单纯谈“爱”,或是像儒家谈“仁爱”,而是在“爱”前面加了一个“兼”字。“兼”字除了有“加倍”“广”和“全”的意思,还有“一方对另一方兼而有之”的意思。然后,从内容上理解。墨子将《兼爱》中提到的“兼相爱”与“交相利”联系起来。在墨子看来,“兼爱”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所以,所谓“兼爱”,就是包含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墨子认为,要让不平等双方彼此产生
爱,必定是高贵的、强盛的一方将理解、宽容以及援助更多地给予卑贱的、弱小的一方,让卑贱的、弱小的一方的生活处境得到改善。因此,“兼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努力做到出身高贵的爱护出身低贱的,强大的爱护弱小的。“兼爱”实质上反映的是贫弱者的心声,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 
2.孟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究竟有什么区别?
答: (1)儒家“仁”的核心价值——强调“忠孝”,人与人之间要有贵贱尊卑之分。《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就是说,对于万物,只需要爱惜,但不需要用仁德对待。对于老百姓呢,只需要仁德,但不需要亲爱。所以孟子的仁爱是有等级的,有先后次序的,并不是平等无差别的爱,这就是“仁爱”。
(2)墨家“兼爱”的核心价值——倡导博爱,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墨子直接把别人的国家看成自己的国家,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把别人看成自己。爱自己多少,就要爱别人多少;爱自己父母多少,就要爱别人父母多少,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分毫不差。这就是“兼爱”。墨子的兼爱实际上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相互关爱,团结互助,没有怨恨,没有矛盾,没有战争,这也正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3.“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
答: 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
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
本文认为“乱”起源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
拓展延伸
墨子在《兼爱》中篇说:“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把社会混乱的根源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主张不遗余力地宣传“兼爱”,以代替“偏爱”,他终生热忱向往和执着追求实现兼爱的理想。墨子的“兼爱”指普遍平等的爱,即博爱,不分血缘的亲疏和等级的贵贱而给予无差别的爱,“爱无差等”,而不是局部的“偏爱”。他认为实行兼爱就应该给人民以实际的利益,解决人民迫切的生活问题,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重视道德的巨
大社会作用,把实行仁义之道看作“天下之良宝”。墨子身体力行“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把我爱,利吾亲”“为人之家,若为其家”“为彼犹为己”。庄子也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在墨子之后出生的孟子也不得不为墨子克己利人、救国救民的高尚情操所感动,称赞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适用话题】 “博爱”“和谐”“克己利人”“为天下人谋福利”等。
首相丘吉尔眼中至高无上的“钉子户”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为了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向军方下了一道命令,快速构筑一张空中军事防御网,军方立即付诸行动。在修建机场跑道时,免不了要征用老百姓的土地。令英国空军感到欣慰的是,民众很配合,几乎都自觉自愿地搬迁到别处。可有一条跑道在建设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一位名叫韦尔的农户任你磨破嘴皮,给出多少补偿,他都不愿意搬迁。在此情况下,不少人向军方建议:劝告不行,就强行拆迁。
丘吉尔知道此事后,立即打电话给负责建设飞机跑道的长官,说:“请你务必将跑道改建到别处,无论如何,也不能动韦尔的一砖一瓦!”这位长官听后,感到十分惊讶,首相竟然亲自过问这么小的事。不仅如此,他居然站在钉子户韦尔一边!这位长官百思不得其解,就在电话中问首相:“丘吉尔首相,不好意思,我真有点儿不明白,您为什么要这样做?”丘吉尔立即坚定地说:“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跟德国开战,不就是为了保护民众的财产不受侵害吗?如果我们现在拆了他的家,毁了他家的财产,那我们跟敌人还有什么区别?我们还有打仗的必要吗?”在丘吉尔的过问与说服下,这条飞机跑道最终改建,韦尔的房屋和土地完好无损地被保留了下来。
【适用话题】 “爱国”“亲民”“领袖品格”“看问题角度”等。
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墨子善于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如君臣、父子、大夫和诸侯之间的爱与不爱的关系及其正反不同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对比,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地深入下去,使要表达的意思清清楚楚地跃然纸上。
正反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对照式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的结构形式。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
1.横比。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
2.纵比。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今昔进行对比,往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效果。
请以“看人不可求全责备”为题目,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段。
答:看人不可求全责备 
看待一个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其自身的不足而忽视他的特长。
西汉颇有开明之名的汉文帝,明知贾谊是难得的人才,却不重用他。后人李商隐叹曰:“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原来汉文帝向贾谊请教的不是治国大计,而是些鬼神之说。贾谊难怪无言以对。而汉文帝仅因此弃贤臣不用。呜呼,求全责备误人竟至于此!
然而,历史上也有“不以一眚而掩大德”的秦穆公,有“七擒七纵孟获”而让其自治边境的诸葛亮,有宽容忠臣直谏失礼的唐太宗。林肯更幽默,当他起用格兰特为司令时,有人说格兰特贪杯误事,林肯笑言:“那我就以香槟相送!”是的,格兰特有贪杯的缺点,但林肯看中他的是出色的军事才能,后来北军的胜利证明了林肯的正确选择。 
积学储宝
(一)课内文化常识
盗和贼的区别
窃货曰盗。——《荀子·修身》
害良曰贼。——《荀子·修身》
盗:①偷窃;②偷东西的人;③谗佞小人。
贼:①害,祸害,害人的人;②杀,暗杀,杀人的人,作乱、肇祸等危害国家的人;③强盗;等等。
“盗”的侧重点在偷窃、骗取;“贼”的侧重点在祸害、作乱。“窃国大盗”一般指通过欺骗而篡夺国家政权的人;“国贼”一般指通过叛乱夺取国家政权,危害国家或出卖国家主权的败类。
(二)课外文化常识
官职典制
古人设官而治,官职典制主要指的是国家机构及其官员的设置、职掌、品秩和沿革等,官职典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社会发展、王朝兴衰。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作用的重要人物,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与官职典制都有过关联。一些历史事件,离开了官职典制便难以理解,可以说官职典制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
官职制度
【禅让】 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为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传说尧年老,咨询部落酋长会议的意见,推举舜作继位人。舜经受了各种考验,摄位行政。等尧去世后,舜正式即位。舜也同样用这种方法选举禹作继位人。禹即位后也先后找皋陶、伯益作继位人。这种选举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作禅让。后世权臣篡夺帝位也往往冠以禅让之名,如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后汉书·逸民列传》:“古者隐逸,其风尚矣。颍阳洗耳,耻闻禅让。”
【兄终弟及】 亦作“兄死弟及”。兄长死了,弟弟接替,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商代王位的继承,传弟和传子两法并用。传弟多按年龄长幼继承,即所谓“兄终弟及”。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了“兄终弟及”制度,而行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时宋、鲁等国仍有兄终弟及的例子,宋代宋太宗、宋徽宗也均为兄终弟及之例。《汉书·武五子传》:“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嫡长子继承制】 亦称“宗祧继承制”。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嫡长子继承制主要适用于王位与皇位的传承及宗法制度下贵族爵位的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商代初期,实行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并行的制度,中期开始逐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因为商朝时已有妻妾之分、嫡庶之别。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双轨并行的制度无法明确规定王位继承人,因此王室中经常发生为争夺王位而骨肉相残之事。为避免王位之争,统治者总结了以往经验,首先确立了嫡子继承制,即“有妻之
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其次为避免嫡子间的内讧与纷争,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
【分封制】 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商周时期,普遍推行这种制度。商代分封诸侯的名称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了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的后裔,在所征服地区实行大分封,即把周天子的兄弟叔侄以及某些有战功的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一个地区。这种“封邦建国”的做法,其目的是“以藩屏周”。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役、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大国均以食邑分封功臣和贵族子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有“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封爵有“诸侯王”和“列侯”两等。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封国名存实亡。此后历代王朝虽也还有不同程度的分封,但性质与西周时期已不尽相同。
【五等爵】 古代的一种爵位等级,始于周代。《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爵为第一等,亦为诸侯国君之通称,侯爵为第二等,伯爵为第三等,子爵为第四等,男爵为第五等。此后各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直到清代仍沿用。如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曾因战功被封为“新建伯”,晚清重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
写作训练
审题与立意
立意与审题息息相关,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审题就是对题目所包含的主题、立意和要求的审视。下面提三种审题立意的思维。
1.顺向思维
所谓“顺向思维”,就是按照逻辑、规律、常规去思考推导。读一则文字材料,人们一般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进入他的视角,从他的观点去看问题,理解他的论证的要素和结论,并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例子支持他的一些论点。
审题时,可以“忠实地读”,顺着材料的意思,贴近材料,正面审视分析材料,提取出其正面价值或肯定之处,以此立意写作,可保文不离题。
“顺向思维”审题立意,具体而言可分五步:咬文嚼字、寻找论题、厘清理由、寻找正例、确定观点。下面结合高考写作试题简要说明。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1)咬文嚼字。审读试题材料,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推敲文段中的每一个词语、句子、句群和标点,以求把握大意。
(2)寻找论题。通过“咬文嚼字”,我们明确与“空谷”对应的关键词是“悬崖峭壁”和“栈道桥梁”,据此,我们不妨把论题(结论)确定为:世上两类人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想法。由于命题者的结论没有明显出现在题中,这就为下一步提供了思维空间。
(3)厘清理由。就是针对论题中的疑问进行追问,整理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可以追问如下问题:“空谷”是什么意思?“悬崖峭壁”和“栈道桥梁”是何意,跟“空谷”有何关联?为什么有些人想起的是悬崖峭壁,为什么另一些人想起的却是栈道桥梁?命题者这样说的假设是什么,命题者的出发点和立场又是什么?
(4)寻找正例。为了进一步确证观点,在以上思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在生活中找到例证,以此来验证理由是否成立。比如许多悲观主义者,一提到人生、事业的“空谷”,就把这个困境想成“悬崖峭壁”,悲观失望,无所作为;而另一些积极乐观的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把它当作挑战与机遇,奋发进取。有了例证,我们便有了立论的依据。
(5)确定观点。有了以上四步思考,我们可以确立以下诸多观点: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乐观面对人生空谷;身处空谷、勇找桥梁;于空谷中架起希望之桥;尊重不同(差异),岩亦可攀……
我们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归纳法”提炼出的道理含有风险,容易“以偏概全”,导致立论上的偏执。如果我们能够辅以“逆向思维”,会更有助于论述的完善与深刻。
2.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考题中的材料也是一样。
以“顺向思维”从材料中提取的观点,有其具体的合理性,在某种情境下其理可以成立,但往往又带有局限性,或不完整的、具有明显的漏洞。这时我们要运用“逆向思维”对其进行补救或完善,使我们的观点与思想既贴近材料,又超越材料。
“逆向思维”要求在“忠实地读”的基础上,运用“批判地读”,即跳出作者的视角,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建立自己的视角,挑战作者,发现矛盾,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才有可能窥见考材中蕴含的深层价值,揭示其隐性涵义,在立意上自会明人心智、高人一筹。
“逆向思维”审题立意,具体而言可分六步:寻找论题、厘清理由、推敲关键词语、揭示谬误、寻找反例、确定己论。还以上题为例来简析。
(1)寻找论题与厘清理由与“顺向思维”一样,不再赘言。
(2)推敲关键词语。推敲就是对材料中关键词的含义做一番思考追问,以发现其中的歧义之处。比如可以推敲以下词语:
为何用“空谷”而不用“山谷、峡谷、裂谷、天坑”?“空”有何含义?“悬崖峭壁”指的是“绝境”,还是“自然天险”,或是“天生美景”?“栈道桥梁”是指“人为”,还是“改造自然”,或是“破坏自然”?“有些人”是“悲观者”“消极者”,还是“敬畏自然者”?“另一些人”是“乐观者”“积极者”,还是“肆意妄为者”等等。
(3)揭示谬误。在发现词语歧义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到对方的逻辑思维之中,以求揭示其矛盾或推理错误。
(4)寻找反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反例。比如对于常人而言,一提到“空谷”往往不会先想起“悬崖峭壁”,更不会联想“桥梁栈道”,想到的就是“空谷”而已;对于摄影家、滑翔家、探险家或是地质学家来讲,他们也不会做如是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空谷”则是一个优美的意象,所谓“空谷幽兰”“空谷足音”“空谷幽幽”等,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也是参禅悟道的好地方。试想,以隐士之情怀者,他会想到什么呢?以修道者之情怀,他又会想到什么呢?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空谷岂是为人而生为人而存?既为人而存,岂只为“利”或“害”而存?对空谷,何必以利害看之?何不以审美赏之?何不慢慢走,驻足看,细细欣赏呢?事实上,实用的功利的眼光往往遮蔽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审美的眼光由于超越了实用的眼光,所以反而能照亮世界的本来面目。
(5)确定己论。通过“逆向思维”,我们就能对文段(文句)做出一个新的整体判断——是否可接受?哪些可以哪些不能?哪些要修改……进而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和立场,以创造性思维催生新思想,逼近真理的疆域,如“反对标签主义”“反对印象主义”“还原空谷的真相”“追求完美人生”等,都是“逆向思维”得出的好论断。
要特别指出的是,“逆向思维”并不是盲目地批判与反对,而是在“顺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思考。其要旨有二:其一,要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必须和作者对话,追随他的思考、论证、创造的过程,追问作者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向作者提问,思考自己的立场,判定论证的可信程度等;其二,要把自己放进来,联系自己的经验和视角,以我为主,持怀疑和开放精神,从新的角度看同一问题。
运用“逆向思维”,就是要善于寻找和考查与原材料不同的立场和论证,从不同或对立面中突破用一个角度看问题的局限,力求发现全面的真理。当然,这种质疑、批判,并非鲁莽与武断,而是基于材料所做的分析、综合、推论、反驳等理性思考之上的。
3.整合思维
所谓“整合思维”,加拿大的罗杰·马丁在论著《整合思维》中这样定义:“富有建设性地处理彼此对立的意见的能力,不以牺牲一方为选择另一方为代价,而是以创新形式消除意见对抗,新的意见同时包含对立意见的某些因素,且优于对立意见的任何一方。”可见,这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它兼容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优点,并以和融的方式消解了彼此的对立与矛盾,使之统一起来,形成新的论断。
运用“整合思维”审视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中两类人的想法既对立又统一,因其“悬崖峭壁”之绝境而有建“栈道桥梁”之创举,努力创造条件,化天堑为通途,化“空谷”为“美景”,化“绝境”为“美境”。两者的关系并非只有绝对对立,亦可以互为转化。既不把“空谷”想成“悬崖峭壁”,也不盲目想象“栈道桥梁”,“空谷”就是“空谷”,我客观看待它,既发现它的缺点,也欣赏它的美丽。提到空谷,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客观看待人生境遇,既不悲观绝望,也不盲目乐观。以此思维审题立意,对问题的认识既全面深刻又独到新颖。
缺憾的长度
马松茂
缺憾,有长度吗?
缺憾的长度是多长呢?普通人家会有这样的经历,某个要紧处要用一寸长的钉子,你搜索家中积累的五金杂件,什么螺丝图钉垫片一大堆,好不容易清出一枚钉子,一试,钉子太长;又探雷似的犁一遍过去,看中一枚,比一比,短了。再又地毯式地搜查,在笔筒或书架等平常比较冷清丧失关照的地方勘查出几十枚钉子,结果无一适宜。备用的钉子不算少,合用的就一枚。可是,这一枚就那么难找。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问题不太大,只好取长就短,凑合着用。但是,一时找不到钳子,只得用钢锯代劳,然而不巧,中途又断了锯条,让你一筹莫展。坚硬的五毫米,够短了,足以让你伤透脑筋。一杆秤,秤锤与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如果秤锤移动五毫米,那么矛盾便立即激化,不可调和。平衡是一种美,缺憾便是短短的五毫米,那么一点点而已。
一点点,接近于忽略不计,用来表示少之又少。五毫米微不足道,但足以造成莫大的悲剧。缺憾似乎是一种意外,不,应当属于必然。小时候,看电影《桥》,工程师伸手去拉从绳子爬上来快到桥面的勇士,但就差那一点儿,五毫米吧,桥上的与桥下爬升的都付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恨手臂太短了,就五毫米,幽明两分的距离有时就那么短,成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许删除缺憾,也就死了震撼。在艺术方面,缺憾便是常客。长度便是一毫,看得见,摸不着,即所谓添一毫嫌多,减一毫嫌少。一毫,成了美丑的分界,表面上薄如蝉翼,实质上厚似泥墙,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个看似透明的长度,可以促使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呕心沥血为之奋斗终生,也可以引诱科学家废寝忘食迷茫不醒。
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使楚霸王在乌江边留下千古叹息,使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魂。如此才有历代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缺憾使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而无切肤之亲,使宝玉与黛玉生死相许而姻缘不至,使牛郎与织女遥空相对,遗恨终天。如此才有情人咫尺成为天涯,永不聚头的感伤。这便是缺憾。缺憾何止同床异梦,何止长堤溃于蚁穴?缺憾是一首声韵低回的挽歌吗?是一篇激情亢奋的祝词吗?抑或是如影随形驱不散的幽灵?
大概,宇宙诞生之时,缺憾也随之降临。没有缺憾,就不存在比较,也无所谓完美。缺憾不讲情面,不可抗拒地存在。面对缺憾,哭不顶用,笑一笑或许能感受缺憾之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生中体味到的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心性就越澄明,慧根就越稳固。历史上,孔子不为诸侯所用而授徒三千,孙膑中奸计而有兵书,司马迁受酷刑而作巨著,李白命途多舛而溢诗情万丈,苏轼仕途不进而开一代宗风,叹惋唏嘘披盖百代,不能说与缺憾毫无关系。这么说来,缺憾并不可怕,她本来就是断臂维纳斯,是未竟的艺术品,是完美的前兆。
缺憾是探路者,莫非是庄周化蝶的敲门砖?
(选自《思维与智慧》)
【赏析】 文章开头从生活琐事谈起,亲切可感,形象地写出“缺憾的长度”;自然引出议论的中心,“缺憾的长度”虽短,但影响很大,接榫自然,结构严谨。缺憾本无所谓长短,作者却赋予它以长度,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作者对缺憾的认识和感悟。文章列举孔子、孙膑、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人物,充分证明了人生中“体味到的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书青春奋斗,写中国华章
时代车轮滚滚而来,当代中国前行不止:世界第一大快递网的织就、技术高地的冲锋、反复巡边经过的小路……是青年一代用奋斗和青春编织的中华复兴之梦。因而,在我看来,当以青春之奋斗,书写中国之华章。
书写青春之奋斗,得以实现自我价值,圆梦今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因此当用青春之奋斗,书写价值篇章。君不见北大女学生宋玺,历经严苛训练后远赴亚丁湾协助维和;君不见天安门国旗护卫员张自轩,不问数年风霜雨雪坚守在国旗台;君不见青藏之边有卓嘎央宗姐妹,用青春和国旗写满国界线……中国梦掌握在青年手中,他们用一件件平凡小事,一次次尽职工作,凝聚成实现自我、圆梦今朝之力,尽写风华正茂。
书写青春之奋斗,得以筑牢事业根基,引领时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兴焉。”唯有不懈奋斗,不断夯实根基,才能使伟大的事业在汗水中开出花来。“龙江一号”青年科研团队历经数百个日夜艰苦创新,为国打造时代重器;“时代楷模”黄文秀主动进入偏僻贫苦之地,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村官”张成扎根家乡,用先进理念助力当地乡村振兴……青年是当代事业发展的主体,也正是青年们不计得失地发光发热,才使我国各项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书写青春之奋斗,得以讲好中国故事,再续华章。
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此言堪为确论,中国女排姑娘们“穿上球衣,代表祖国出征”,再夺女排世界杯桂冠;华为青年科研团队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叩开5G互联互通的大门;塞罕坝林场接力到第三代,新青年们用生态文明理念续写沙漠中的绿色奇迹……无数的青年处在自己的岗位,用无数尽职尽责的小事书写无止境的奋斗,助力祖国走到无穷的远方。
诚然,在青年奋斗的过程中,或遇压力困扰、职场失意等难题;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难免别国强权干扰、治理困境等境遇。但是,奋斗应当一直是青春之主题,青年之作为,国家之动力;以奋斗为刃破除艰难险阻,得以书写中国盛世华章。
李大钊曾言:“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我们定以青春之我,书青春之奋斗,写中国之华章,资以强国体魄,筑国辉煌!
【赏析】 文章开篇巧妙引用材料,并略加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以青春之奋斗,写中国之华章。接着围绕关键词“青春”与“奋斗”,分别从“实现自我价值”“筑牢事业根基”“讲好中国故事”三个维度有力论证,论证时三个分论点独句成段,由浅入深,体现论证的层进性。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写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全文观点鲜明,论述内容充实鲜活,语言表达精准而不失灵活,值得借鉴。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年轻的毕业生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临行前他去咨询自己的老师。老师说:“记住人有三根骨头,你就能面对任何困境了。它们是眉骨、颚骨和脊梁骨。眉骨让你不断地开阔视野;如果你有疑问的话,颚骨会助你找出答案;脊梁骨则会让你盯住目标,直至成功。”
点拨:这道作文题的内容包含“眉骨”“颚骨”“脊梁骨”三个方面,其内涵分别为开阔视野、虚心求教、坚持不懈。
从写作内容来看,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论述;也可以抓住一点,深入挖掘。从写作对象来看,既可以从小处着手,写个人的成长、发展、追求、奋斗等;也可以从大处着眼,写团队乃至国家、民族的起落、成败、存亡、兴替等。
本文写作的重心不在“说事”,而在“说理”;其亮点也不在“事趣”,而在“理趣”。为此,对三个方面的论述,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怎么’然”。只有这样,才能讲清事理,说透逻辑,让人心悦诚服,受到启迪。如对“眉骨”,其因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法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对“颚骨”,其因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法为“程门立雪”“不耻下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对“脊梁骨”,其因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法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
先秦诸子散文
阅读导引: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涌现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杰出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之根,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思想源泉,他们身上体现的人格魅力光耀千秋,令人景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节选自《左传》)
注:①五员:即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②载拜:同“再拜”。③执圭:先秦楚国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B.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C.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D.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B
【解析】 “其……乎”,是固定结构,恐怕……吧?“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应与前文断开,故排除C项。“也”在此处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应放在句末,“也”应与下文断开,故排除A项。“矣”为句末语气词,“为矣”后断开,故排除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所之矣”中的“之”与“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词性是相同的。
B.“因如吴”中的“如”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不同。
C.“见一丈人”中的“丈人”在文中是对打渔老人的尊称,现也作岳父别称。
D.“司城”,即“司徒”,掌治城廓,执国政。与唐宋时期工部职责大致相同。
D
【解析】 “‘司城’,即‘司徒’,掌治城廓,执国政”错,司城即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故改司空为司城,后文野人称子罕为相国,可知执国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之子听从父亲之话,请“寝之丘”为封地而至今不失的原因是,此处土地贫瘠,名声不好,信奉鬼神的楚、越之人都不愿意要。
B.撑小船准备去打渔的江上丈人假装不认识伍子胥,帮助他渡过长江,逃离许国,既不告诉他自己的名族,也没有接受千金之剑的馈赠。
C.伍子胥在为复仇而逃亡的过程中,经过郑国、许国,都没有留下来而是继续逃亡,最终选择吴国,并知恩图报,经常祭祀江上丈人。
D.宋国的一个农夫把耕地时获得的宝玉送给子罕,子罕拒绝。子罕这种高尚的行为受到了宋国德高望重的人的高度评价。
【解析】 “逃离许国”错。逃离的是楚国,也就是荆。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叔敖、江上丈人、子罕“所宝”分别是什么?
【答案】 (1)不利 (2)不为 (3)不贪(不受)
(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地方。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向吐了一口唾沫。
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等他富有后让他返回了家乡。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孙叔敖患了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向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渔,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横渡江面时,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
“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将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被赐千镒黄金。从前伍子胥经过这里,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价值千金的宝剑干吗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寻找老人,已经无法找到了。伍员每次吃饭一定会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民耕地的时候,从地里挖出一块玉来。他把玉送给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却不愿收下。农夫请求说:“我们种田人把玉看作是宝贝呢!请相国收下吧!”子罕说:“你把玉当作宝贝,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的这种廉洁的品德当作宝贝啊!”这件事被宋国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知道后,都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的宝贝和一般人的宝贝不同罢了。”
(《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有删改)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等他富有后让他返回了家乡。
(节选自《左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君其入也/
B.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君/其入也/
C.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君其入也/
D.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君/其入也/
A
【解析】 “鲁”作“克”的宾语,后面断开;“君”作“以蛮夷伐之”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B、C项。“君其入也”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前面断开。排除D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仲昭伯,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谥号昭,叔孙氏的别支叔仲氏,“伯”是老大。
B.芈姓,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国君以熊为氏,昭、屈、景,是楚国三大公族的氏。
C.恃,文中的意思是依赖、依靠。与“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中的“恃”意思相同。
D.诸姬,代指周王室,姬姓是周朝国姓。周初武王大封诸侯时,姬姓国就有五十多个。
A
【解析】 “‘伯’是老大”错误。古代以“伯仲叔季”排行,“伯”是老大。但文中“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三等。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孔子著《春秋》,称郑庄公为“郑伯”,降级称谓,含有对郑庄公的批评贬斥之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襄公听闻楚康王去世的消息后,打算返回鲁国。只有叔仲昭伯持反对意见,子服惠伯认为应该听从国君的想法,其他大夫也都希望返回鲁国。
B.叔仲昭伯认为鲁襄公带领诸位大夫不辞辛劳地出使楚国,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国家利益;不是服膺正义,而是畏惧楚国的实力地位。
C.叔仲昭伯反对鲁国国君中途返回自己的国家,虽然鲁襄公是考虑周详后才采取行动,但如果鲁国与楚国开战的话,鲁国没有抵御楚国的实力。
D.荣成伯认为,尽管鲁国大夫季武子夺取卞城的举动不合规矩,但是如果请求楚国出兵来讨伐季武子,无论胜负,对鲁襄公来说,都是不利的。
C
【解析】 “鲁襄公是考虑周详后才采取行动”错误,原文“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其中的“君子”是泛指有智慧的人,不是特指鲁襄公。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从君而走患,则不如违君以避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及方城,闻季武子袭卞,公欲还,出楚师以伐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倘若听从国君的话中途回国而遭致祸患,那还不如违背国君的意见以避免灾难。
访问完毕回国的路上,到方城山时,听说季武子袭占了卞城,襄公打算返回楚国,请求楚国出兵讨伐季武子。
10.叔仲昭伯劝说鲁襄公到楚国去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 (1)楚国是大国盟主,拥有强大的军队。(2)安抚楚国君臣之心有利于国家利益。(3)不让楚国觉得受到侮辱,不使两国结仇。
【参考译文】
鲁襄公去楚国,到达汉水的时候,听闻楚康王去世的消息,打算返回。大夫叔仲昭伯说:“国君这次来楚国,并不是为了楚康王一个人,而是慑于它的大国盟主的身份和强大的军队。如今楚康王虽然已死,但是它大国的身份并没有变,军队也没有衰败,为什么要返回呢?”众大夫还是希望回国。大夫子服惠伯说:“既然不知如何是好,就姑且听从国君的吧!”叔仲昭伯说:“你们这次出行,不是为求个人安身立命,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所以才不怕路遥辛劳来向楚国表示尊崇。你们不是服膺于楚国的正义,而是畏惧它的实力地位。服膺于别人的正义,固
然要庆贺其喜而吊慰其丧,何况是畏惧而慑服于人呢?因为畏惧楚国而来,听闻楚君去世又要返回,如果楚国有了新君,又会有谁代替他主办丧事呢?楚国的王太子现已成年,当政的显贵也未改变,我们为先君而来,他一死就回去,(显然是看不起新君,)谁能说新君的德行不如先君呢?即使在国内听到楚国有丧也应前去吊慰,现在听到有丧反而要回去,谁能说这不是对楚国的侮辱呢?楚国的卿大夫侍奉自己的新君,负责本国的政事,谁会愿意在新君当政时别国怀有二心呢?楚国的君臣要除去那些轻侮他们的人,一定会比以前的人更迫切,这样楚国对我国的仇恨不就更大了吗?楚国为免去侮辱就不会示弱,君臣上下一心,怀着
深仇大恨来威胁我们,谁能抵御得了它呢?倘若听从国君的话中途回国而遭致祸患,那还不如违背国君的意见以避免灾难。况且君子凡事考虑周详然后才采取行动,你们大家都认真考虑了吗?有抗御楚国的办法和守护国家的准备,就可以回去,如果没有,不如到楚国去。”于是大家继续前行。
访问完毕回国的路上,到方城山时,听说季武子袭占了卞城,襄公打算返回楚国,请求楚国出兵讨伐季武子。大夫荣成伯说:“不行。国君对于臣子,他的权威是很大的。国君的命令不能在本国被执行,却要依靠别国诸侯的力量,诸侯谁还会亲近你?倘若请到楚国的军队来攻打
季武子,而当时鲁国人并未反对季武子夺取卞城的举动,他们一定会听
从他的命令,防守一定会牢固。倘若楚国战胜鲁国的季武子,就是周室的王公也见不到什么好处,何况国君您吗?楚国将在鲁国安插其同姓巩固统治,进而征服东夷,全力驱逐中原各国的势力,以称王于天下。他们对国君有什么恩德,会把鲁国白白送给您吗?倘若楚国没有打败鲁国的季武子,那么您用蛮夷的军队讨伐季武子不成,再想返回鲁国的话,一定不会获准。与其这样,不如把卞城赐给季武子。季武子出于感恩侍奉国君,也不敢不改过。一个人喝醉时常常会发怒,酒醒后也就回嗔为喜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国君还是回国吧!”于是襄公回到鲁国。第二单元 第七课 兼爱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B.故亏父而自利    亏:伤害
C.具此而已矣     具:全部
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解
2.下列句子中含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当察乱何自起     B.故亏君而自利
C.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D.兄之不慈弟
3.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B.爱人若爱其身
C.若使天下兼相爱 D.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墨子》用“ _ __”打个比喻的方法,提出要治理好天下混乱的状况,就要知道发生混乱的原因。
(2)《墨子》“ _ __”论述了社会混乱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才产生损人利己,无恶不作。
(3)《墨子》提出补救的办法,就是要人们“兼相爱”,就会出现“ _ __”的状况,进而“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而天下能得到治理。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_①__: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_②_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_③_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意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非乐》)
(二)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乐论》)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B.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C.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D.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以及对文本空缺处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干戚”指盾和斧,与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意义相同。
B.“制雅颂之声以道之”的“道”与屈原《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道”意义不同。
C.如果把“亲”“顺”“敬”三个字填入文本空缺处,依次应该是“敬”“亲”“顺”。
D.“婴”,会意,从“女”,“賏”,本义是女性颈饰,引申为“缠绕”,文中解释为“触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听音乐会让人们弃其从事,对民不利,对国不利。
B.荀子在《乐论》中的很多观点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荀子的《乐论》从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和方法等角度批驳了墨子《非乐》中的部分观点。
D.墨子、荀子对于音乐的论述,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便于其政治主张的贯彻执行,各有各的道理。
11.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译文: _ __
(2)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
译文: _ 。__
12.选文中墨子认为“为乐非也”,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者,指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
B.远鄙,指远方边邑;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国,指国都;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境的百姓。
C.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大夫、卿、士等。
D.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15.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
B.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地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译文:  
(2)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
译文: _ _
17.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
第二单元 第七课 兼爱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
B.故亏父而自利    亏:伤害
C.具此而已矣     具:全部
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解
【解析】 劝:鼓励。
2.下列句子中含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
A.当察乱何自起     B.故亏君而自利
C.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D.兄之不慈弟
【解析】 “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
3.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B )
A.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B.爱人若爱其身
C.若使天下兼相爱 D.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解析】 “爱人”,古义:爱着别人;今义:丈夫或妻子。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解析】 A、B、D项,判断句;C项,被动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墨子》用“ _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__,__必知疾之所自起__,__焉能攻之__”打个比喻的方法,提出要治理好天下混乱的状况,就要知道发生混乱的原因。
(2)《墨子》“ _察此何自起__ _皆起不相爱__”论述了社会混乱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才产生损人利己,无恶不作。
(3)《墨子》提出补救的办法,就是要人们“兼相爱”,就会出现“ _国与国不相攻__,__家与家不相乱__,__盗贼无有__”的状况,进而“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而天下能得到治理。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_①__: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_②_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_③_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答案】 _①人具有两重属性__②必须接受礼仪的规范__③这就与禽兽无异了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意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答案】 _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非乐》)
(二)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乐论》)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B.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C.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D.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解析】 “必”是副词,修饰“不免”,“必不免也”后断开,排除A、D项;“道”指“所作所为”,下面“声音、动静、性术之变”都是“道”的具体表现,故“道”后停顿,排除C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以及对文本空缺处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中“干戚”指盾和斧,与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意义相同。
B.“制雅颂之声以道之”的“道”与屈原《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道”意义不同。
C.如果把“亲”“顺”“敬”三个字填入文本空缺处,依次应该是“敬”“亲”“顺”。
D.“婴”,会意,从“女”,“賏”,本义是女性颈饰,引申为“缠绕”,文中解释为“触犯”。
【解析】 B项,两个“道”,通“导”,引导。意义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听音乐会让人们弃其从事,对民不利,对国不利。
B.荀子在《乐论》中的很多观点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荀子的《乐论》从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和方法等角度批驳了墨子《非乐》中的部分观点。
D.墨子、荀子对于音乐的论述,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便于其政治主张的贯彻执行,各有各的道理。
【解析】 “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审美价值”错误,墨子承认音乐的审美价值。
11.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译文: _所以音乐,是对外可用来征伐,对内可用来推行礼让的。__
(2)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
译文: _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著,光辉因此而增强,天下的民众,就没有谁不希望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__
12.选文中墨子认为“为乐非也”,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
【答案】 _墨子认为“为乐”会损减百姓的财物,无助于国家安定。荀子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的情感而不放纵;可以和谐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可以教化百姓、团结百姓,奠定王道基础。__
【参考译文】
(一)
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让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当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民众的衣食财物将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如果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将会得到治理吗?我以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二)
音乐,就是欢乐的意思,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可能没有欢乐,欢乐了就一定会在歌唱吟咏的声音中表现出来,在手舞足蹈的举止中体现出来;可见人的所作所为——包括声音、举止、性情及其表现方式的变化,就全都体现在这音乐之中了。所以,人不可能不快乐,快乐了就不可能不表现出来,但这种表现如果不进行引导,就不可能没有祸乱。古代的圣王憎恶那祸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他们,使那歌声足够用来表达快乐而不淫荡,使那歌词足够用来阐明正确的道理而不流于花巧,使那些邪恶肮脏的风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啊,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了;在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睦相亲的了;在乡村里弄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协顺从的了。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志向心胸就能宽广了;拿起那盾牌斧头等舞具,练习那低头抬头弯曲伸展等舞蹈动作,容貌就能庄重了;行动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迎合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能不偏不斜了,进退就能整齐一致了。所以音乐,对外可用来征伐,对内可用来行礼让。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方法啊,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而且可以用来改善民众的思想,它感人至深,它改变风俗也容易,所以古代的圣王用礼制音乐来引导人民而人民就和睦了。
那音乐渗入人心是很深的,它感化人心是很快的,所以古代的圣王谨慎地给它文饰。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协调而不淫荡;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同心同德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协调、同心同德,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牢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了。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无不满足于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以使自己的君主获得满足。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著,光辉因此而增强,天下的民众,就没有谁不希望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这是称王天下的开端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解析】 “列德”和“尚贤”对举,由“而”字连接,中间不能断开,说的是“古者圣王之为政”的特点,排除A、C项;“高予之爵”和“重予之禄”为对称结构,应在“高”“重”之前分别断开,排除D项。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亲者,指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
B.远鄙,指远方边邑;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国,指国都;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境的百姓。
C.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大夫、卿、士等。
D.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解析】 “各诸侯国内亦置大夫、卿、士等”错误,应为“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选项顺序有误。
15.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
B.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地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解析】 “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错误,从文中来看,“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译文: 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亲密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 
(2)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
译文: _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__
17.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
【答案】 _墨子举这些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__
【参考译文】
墨子说:“比如想要增加这个国家擅长射箭、驾车的人,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中擅长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得到增加了。何况贤能的人又具有敦厚的德行,善辩的言谈,广博的学识呢?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和社稷的良佐,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的贤能之士也就可以得到增加了。”
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尊贵,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亲密,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因此,国家中富裕而显贵的人听到这话,都回来商量说:“先前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亲密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在君主身边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远离君主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我们先前因为远离君主而无所凭借,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等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宿卫之官,国都中的一般人,四方边地的人听到了,都争先做合乎道义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就好像富足的人家,有高墙和很大的屋子,墙修完了,仅在墙上开一扇门,有盗贼进入,关闭他进来的门再寻找他,盗贼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君主抓住了关键。
“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说: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夭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