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导 引
1.了解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 2.识别主要的植被。 3.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 挑战自我
学习新知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类型: 、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2)热带雨林
①分布: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 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②特点:植物种类 ,植物群落 ;维持地球 的重要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
(3)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 的地区。典型植物为 树。
2.亚热带植被
(1)类型:常绿阔叶林、 和亚热带荒漠草原等。
(2)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地区 湿润 地区,主要分布在 大陆东岸。
(3)常绿硬叶林: 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4)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 和禾草组成。
3.温带植被
(1)类型: 、针叶林和草原。
(2)落叶阔叶林:由 季长叶、 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3)针叶林(泰加林)
①分布:只分布在北半球,在 大陆和 大陆北部。
②特点:通常由 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 ,群落结构比较 。
(4)温带草原
①特点: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 或旱生 组成。
②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草原常呈 分布。
4.寒带植被
(1)类型:极地(或高山)灌木、 、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 位于极地地区, 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根本因素: 和 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热量:热量 有规律地减少,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 。
(3)水分: 不同,水分条件存在差异,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
(4)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被通过植物的 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2)植被的 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被能够 ,增加土壤 ,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4)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助学助记
1.植被与植物有何区别?
植被是覆盖地表植物的总体。一棵树、一株草、一棵玉米等都是植物的概念,而不是植被。
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1)地带性因素
①纬度位置:热量、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水分、植被类型及长势情况
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热植被类型、数量及长势
(2)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陆分布等
3.针叶林为何有针状叶?
跟气候有关,主要是为了减少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同时由于比阔叶林的接触面积小,所以更适合严寒气候生存。
4.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生长发育在中等温度的条件下,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
探究点一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核心归纳
天然植被的特征及分布
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分布区 我国的 分布
森林植被 热带雨林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状根等现象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 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
常绿阔叶林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落叶阔叶林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我国的北方地区
针叶林 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状,以抗寒抗旱 亚寒带气候区 我国东北北部、新疆北部
草原植被 热带草原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热带草原气候区 无
温带草原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及新疆天山地区
荒漠植被 热带荒漠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热带沙漠气候区 无
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方法技巧
天然植被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植被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应用体验
如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探究点二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核心归纳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光照喜光植物;叶小且厚;喜阴植物;叶大且薄
植物类型 喜光植物 喜阴植物
对光要求 需要充足的阳光 需要少量的阳光
分布位置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的上层 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2)热量: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如亚欧大陆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3)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4)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树木的枝叶在树干的一侧生长茂盛,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
(5)水分: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四类。例如,仙人掌属于旱生植物,芦苇、荷花属于水生植物。
(6)地形: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减少和水分变化,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7)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等。例如,酸性的土壤适合茶树、杜鹃的生长,碱性土壤适宜泡桐、柽柳的生长;砂质土壤适宜香椿、骆驼刺的生长,黏质土壤适合杜仲、黄柏的生长。
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
(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植物类型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
水生植物 柔嫩硕大 不发达 水湿环境 水分充足
旱生植物 变成细刺 发达 干旱环境 水分不足
(2)指示土壤性质:铁芒萁的生长反映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生长反映盐碱性的土壤环境。
应用体验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物群落表现的特征是( )
A.垂直结构丰富 B.群落结构单一
C.森林草原广布 D.藤本植物少见
2.下列植被类型中,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的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红树林(下图)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读图,完成3~4题。
3.红树林植物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其作用是( )
A.适应高盐环境 B.抵御干旱环境
C.适应缺氧环境 D.抵御大风环境
4.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是( )
A.吸纳污水,减少物种
B.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C.固碳释氧,全球变冷
D.固岸护堤,保护海岸
第三步·课堂达标检测——即时训练 巩固落实
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11厘米,直径10~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1~2题。
1.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 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 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 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白刺是多年生灌木,喜沙埋,能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植被和沙源共同影响灌丛沙堆的发育。下图示意我国西部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流沙区白刺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白刺的特点有( )
①根系发达 ②叶片肥大
③耐贫瘠 ④植株高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4.相比地势低洼地,沙堆上白刺生长茂盛的主要优势是( )
A.光照强烈 B.风力强盛
C.表土紧实 D.水分充足
5.研究发现灌丛沙堆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增加,成因最可能是( )
A.风力减小,泥沙堆积减弱
B.沙源增多,白刺被埋退化
C.动物增多,植被遭到破坏
D.水分亏缺,白刺生长受限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主峰2 158米)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垂直高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垂直植被带,不同植被的土壤活性有机碳不同。其中的亚高山矮林,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附生苔藓植物多。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1)与常绿阔叶林相比,亚高山矮林的垂直结构更(简单/丰富)。
(2)试从海拔高度和季节变化两个角度,描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3)推测亚高山矮林所处的环境特征。
[教材探究活动点拨·参考答案]
P75·探索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终年积雪,貌似“雪冠”。在“雪冠”周围,随海拔降低,气温逐渐升高。植被的形成受热量条件影响,不同的热量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卫星遥感影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植被不同,颜色也不同。因此,在山顶周边因植被类型差异形成卫星影像色彩变化,实际反映出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变化,从而说明热量因素是影响植被类型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因此,植被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P78·思考
常绿硬叶林的叶片坚硬、覆盖蜡质(革质化),叶面覆盖茸毛或退化为刺,树皮老化后层层覆盖而不脱落,变得粗糙,都是为了保持植株的水分,从而减少植株体内水分的蒸腾。
P78·活动 观察比较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
1.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如下:
季节 植物变化
春季 华北地区气温回升,植物始发新芽,叶片小,稀疏
夏季 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快速生长,枝繁叶茂
秋季 气温下降,热量条件逐渐变差,降水减少,植物叶片开始变黄,并逐渐出现落叶
冬季 气温进一步下降至0 ℃以下,并有降雪天气,寒冷使得绝大部分的植物叶片掉落
2.略。学生观察自己校园植被的四季变化,描述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即可。
P80·思考
自然环境中没有植被会导致碳氧失衡,大气湿度减小,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环境恶劣,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繁衍。如果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将不断恶化。
P81·活动 观察分析植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
作用 具体表现
指示土壤植物 酸性土指示植物有映山红、芒萁、油茶等;钙质土指示植物有南天竹、铁线蕨和蜈蚣草等
指示气候植物 兴安落叶松等指示湿润寒冷气候;油茶、乌饭树等指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指示空气污染的植物 许多植物对空气污染很敏感。如: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敏感,因此人们通常把其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指示水域污染的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人类大量排放污水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和风浪等条件下,藻类植物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甚至可使每毫升海水中的藻类细胞数量达数十万个,这些藻类植物多呈红褐色(“赤潮”由此得名),因此人们常将藻类植物作为水域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P82·思考
1.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以及维护地球上碳氧平衡、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等。
2.塞罕坝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为半干旱半湿润的自然环境,植树造林难度较大,营造生态林地的树种有环境要求,成功建设的林地生态效益突出。
P82·作业题
1.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且土壤瘠薄,这里生长的植物特色鲜明。
特点 原因
“老茎开花结果” 雨林中,处于中、下层的植物不能与上层植物争夺阳光,无法让鲜花高占枝头,它们就把花朵开在老枝和树干上,这里比较空旷,获得授粉的机会较多
“滴水叶尖” 落在叶面的水能很快流掉,防止因热带多雨而叶面被寄生植物侵袭和覆盖,同时也便于雨水冲洗叶面上的幼虫、虫卵等,减少病虫害,还可以促进叶面呼吸和光合作用
板状根 有利于支撑高大树干,并从瘠薄土壤中吸收养分
2.山顶矮曲林的生存环境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生存环境 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山风强烈,蒸发旺盛 树木弯曲变形,匍匐在地,分支粗壮以抵抗山风;叶型为小型叶或中型叶,革质且多茸毛,以抵抗强烈蒸发
日照少、气温低,气温日变化大;云雾多,湿度大;土层浅 由于光照不足,气温低,土壤瘠薄,生长较慢,树木矮化
3.沙漠地区的植物根系发达,以便于从很深和很远的地下吸收水分;茎、叶退化,以减少蒸腾。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一步 新课学前预习
一、
1.(1)热带雨林 (2)刚果 丰富 结构复杂 生态平衡 (3)干燥 猴面包
2.(1)常绿硬叶林 (2)大陆东岸 季风气候 亚欧
(3)地中海气候 (4)旱生灌木
3.(1)落叶阔叶林 (2)春夏 冬 (3)亚欧 北美 单一
尖塔状 简单 (4)草本植物 小半灌木 带状
4.(1)苔藓 (2)极地苔原 高山苔原
二、
1.(1)水分 热量 (2)由赤道向两极 基本格局 (3)距海远近
2.(1)光合 (2)蒸腾作用 (3)保持水土 腐殖质
第二步 互动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应用体验]
1~2.解析:第1题,从横向上看,由热带荒漠到温带荒漠的变化,主要是受热量减少形成的,因此沿X方向热量减少。从纵向上看,由温带荒漠到温带草原的变化,主要体现了降水的增多,因此沿Y方向降水增加。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和图示变化规律可知,甲应为热带草原,乙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1.D 2.A
探究点二
[应用体验]
1~2.解析:第1题,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类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对,B错;高温多雨的地区主要植被是森林,草原多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错;热带雨林中拥有世界上全部藤本植物的90%,藤本植物多见,D错。故选A。第2题,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的特征,C正确。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二者一年四季常绿,A、B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叶片是狭窄的,D错误。故选C。
答案:1.A 2.C
3~4.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故C正确;而适应高盐环境和抵御干旱环境以及抵御大风环境不是其主要作用,因此排除A、B、D。选择C。第4题,红树林可以吸纳污水,并且增加生物多样性,因此A排除;红树林主要在海边,因此防风固沙,美化环境不是其主要作用,故B排除;固碳释氧是对全球的意义,而非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故C排除;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具有固岸护堤,保护海岸的意义,故D正确。选择D。
答案:3.C 4.D
第三步 课堂达标检测
1~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福禄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断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2题,团状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故选A。
答案:1.B 2.A
3~5.解析:第3题,据图文材料信息可知,白刺为荒漠植被,耐贫瘠,且为适应干旱环境,根系可能较发达以吸取深层地下水,①③正确,D正确;叶片肥大,会加剧水分蒸腾,不利于植物保持水分,②错误; 从景观图中可看出,由于水分较少,植株并不高大,④错误。故选D。第4题,由材料可知,白刺喜沙埋,能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因此相比于地势低洼地区,沙堆上风沙堆积较多、表土紧实,C正确;虽然沙堆地势较高,但对光照影响不大,A错误;沙堆对风力有一定阻挡作用,因此地势低洼地风力更强盛,B错误;相比沙堆,地势低洼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水分更充足,D错误。故选C。第5题,灌丛沙堆的发育受植被和沙源共同影响,而干旱地区水分是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因此最可能是水分亏缺,白刺生长受限从而影响到灌丛沙堆的高度,D正确;区域气候、地貌难以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在灌丛生长、发育及退化阶段中,风力、沙源变化较小,A、B错误;短期内动物数量增多的可能性不大,C错误。故选D。
答案:3.D 4.C 5.D
6.解析:(1)一般热量、水分越充足的地方,垂直结构越复杂。亚高山矮林分布海拔高于常绿阔叶林,水热条件更差,垂直结构更简单。(2)结合图中所给信息,可知随海拔增加植被分别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和高山草甸,他们的土壤活性有机碳依次递增,故海拔越高土壤活性有机碳越丰富。从季节上看,无论何种植被,夏季土壤活性有机碳最丰富,冬季最少,春秋季居中。(3)根据亚高山矮林分布的海拔可知,海拔高,气温低;生长低矮,树干弯曲,主要是受大风影响;附生苔藓植物多说明十分潮湿,降水多。
答案:(1)简单
(2)海拔:海拔越高,土壤活性有机碳越多;季节:土壤活性有机碳夏季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3)低温、大风、多雨。(共50张PPT)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导 引
1.了解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 2.识别主要的植被。 3.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新课学前预习
互动释疑解惑
课堂达标检测
新课学前预习
学习新知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类型: 、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2)热带雨林
①分布: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 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②特点:植物种类 ,植物群落 ;维持地球 .的重要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
(3)热带稀树草原(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 的地区。典型植物为 树。
热带雨林
刚果
丰富
结构复杂
生态平衡
干燥
猴面包
2.亚热带植被
(1)类型:常绿阔叶林、 和亚热带荒漠草原等。
(2)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地区 湿润 地区,主要分布在 大陆东岸。
(3)常绿硬叶林: 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4)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 .和禾草组成。
常绿硬叶林
大陆东岸
季风气候
亚欧
地中海气候
旱生灌木
3.温带植被
(1)类型: 、针叶林和草原。
(2)落叶阔叶林:由 季长叶、 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3)针叶林(泰加林)
①分布:只分布在北半球,在 大陆和 大陆北部。
②特点:通常由 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 ,群落结构比较 。
(4)温带草原
①特点: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 或旱生 组成。
②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草原常呈 分布。
落叶阔叶林
春夏
冬
亚欧
北美
单一
尖塔状
简单
草本植物
小半灌木
带状
4.寒带植被
(1)类型:极地(或高山)灌木、 、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 位于极地地区, 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苔藓
极地苔原
高山苔原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根本因素: 和 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热量:热量 有规律地减少,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 。
(3)水分: 不同,水分条件存在差异,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
(4)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水分
热量
由赤道向两极
基本格局
距海远近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被通过植物的 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2)植被的 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被能够 ,增加土壤 ,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4)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光合
蒸腾作用
保持水土
腐殖质
助学助记
1.植被与植物有何区别?
植被是覆盖地表植物的总体。一棵树、一株草、一棵玉米等都是植物的概念,而不是植被。
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1)地带性因素
①纬度位置:热量、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水分、植被类型及长势情况
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热植被类型、数量及长势
(2)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陆分布等
3.针叶林为何有针状叶?
跟气候有关,主要是为了减少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同时由于比阔叶林的接触面积小,所以更适合严寒气候生存。
4.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生长发育在中等温度的条件下,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互动释疑解惑
探究点一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天然植被的特征及分布
植被类型 景观特征 分布区 我国的
分布
森林植被 热带雨林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状根等现象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区 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
常绿阔叶林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落叶阔叶林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我国的北方地区
针叶林 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状,以抗寒抗旱 亚寒带气候区 我国东北北部、新疆北部
草原植被 热带草原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热带草原气候区 无
温带草原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及新疆天山地区
荒漠植被 热带荒漠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热带沙漠气候区 无
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方法技巧
天然植被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植被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应用体验
如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答案:D
解析:第1题,从横向上看,由热带荒漠到温带荒漠的变化,主要是受热量减少形成的,因此沿X方向热量减少。从纵向上看,由温带荒漠到温带草原的变化,主要体现了降水的增多,因此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答案:A
解析: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和图示变化规律可知,甲应为热带草原,乙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探究点二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核心归纳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光照 喜光植物;叶小且厚;喜阴植物;叶大且薄
植物类型 喜光植物 喜阴植物
对光要求 需要充足的阳光 需要少量的阳光
分布位置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的上层 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2)热量: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如亚欧大陆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3)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4)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树木的枝叶在树干的一侧生长茂盛,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
(5)水分: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四类。例如,仙人掌属于旱生植物,芦苇、荷花属于水生植物。
(6)地形: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减少和水分变化,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7)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等。例如,酸性的土壤适合茶树、杜鹃的生长,碱性土壤适宜泡桐、柽柳的生长;砂质土壤适宜香椿、骆驼刺的生长,黏质土壤适合杜仲、黄柏的生长。
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
(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2)指示土壤性质:铁芒萁的生长反映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生长反映盐碱性的土壤环境。
植物类型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
水生植物 柔嫩硕大 不发达 水湿环境 水分充足
旱生植物 变成细刺 发达 干旱环境 水分不足
应用体验
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物群落表现的特征是( )
A.垂直结构丰富 B.群落结构单一
C.森林草原广布 D.藤本植物少见
答案:A
解析:第1题,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类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群落结构复杂,A对,B错;高温多雨的地区主要植被是森林,草原多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错;热带雨林中拥有世界上全部藤本植物的90%,藤本植物多见,D错。故选A。
2.下列植被类型中,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的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C
解析:第2题,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节落叶,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的特征,C正确。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二者一年四季常绿,A、B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叶片是狭窄的,D错误。故选C。
红树林(下图)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读图,完成3~4题。
3.红树林植物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其作用是( )
A.适应高盐环境 B.抵御干旱环境
C.适应缺氧环境 D.抵御大风环境
答案:C
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故C正确;而适应高盐环境和抵御干旱环境以及抵御大风环境不是其主要作用,因此排除A、B、D。选择C。
4.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是( )
A.吸纳污水,减少物种
B.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C.固碳释氧,全球变冷
D.固岸护堤,保护海岸
答案:D
解析:第4题,红树林可以吸纳污水,并且增加生物多样性,因此A排除;红树林主要在海边,因此防风固沙,美化环境不是其主要作用,故B排除;固碳释氧是对全球的意义,而非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故C排除;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具有固岸护堤,保护海岸的意义,故D正确。选择D。
课堂达标检测
团状福禄草(下图)为多年生垫状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11厘米,直径10~15厘米,主根粗壮,木质化。茎圆柱形,紧密丛生,基部木质化。叶片细小呈钻形,叶片密集成覆瓦状排列(叶片边缘彼此覆盖)。据材料完成1~2题。
1.推断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答案: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福禄草的植株特征,可以判断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团状福禄草主要分布区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上,福禄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这些地方海拔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团状福禄草生存环境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 ②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 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 ④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第2题,团状福禄草属于高山草甸,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热量条件差,蒸发弱,故其不可能叶片密集利于蒸发散热,②错误;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差,主根粗壮木质化可以防风,叶片覆瓦状排列可保温,据图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强风,①③④正确。故选A。
白刺是多年生灌木,喜沙埋,能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植被和沙源共同影响灌丛沙堆的发育。下图示意我国西部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流沙区白刺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白刺的特点有( )
①根系发达 ②叶片肥大 ③耐贫瘠 ④植株高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第3题,据图文材料信息可知,白刺为荒漠植被,耐贫瘠,且为适应干旱环境,根系可能较发达以吸取深层地下水,①③正确,D正确;叶片肥大,会加剧水分蒸腾,不利于植物保持水分,②错误; 从景观图中可看出,由于水分较少,植株并不高大,④错误。故选D。
4.相比地势低洼地,沙堆上白刺生长茂盛的主要优势是( )
A.光照强烈 B.风力强盛
C.表土紧实 D.水分充足
答案:C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白刺喜沙埋,能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因此相比于地势低洼地区,沙堆上风沙堆积较多、表土紧实,C正确;虽然沙堆地势较高,但对光照影响不大,A错误;沙堆对风力有一定阻挡作用,因此地势低洼地风力更强盛,B错误;相比沙堆,地势低洼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水分更充足,D错误。故选C。
5.研究发现灌丛沙堆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增加,成因最可能是( )
A.风力减小,泥沙堆积减弱
B.沙源增多,白刺被埋退化
C.动物增多,植被遭到破坏
D.水分亏缺,白刺生长受限
答案:D
解析:第5题,灌丛沙堆的发育受植被和沙源共同影响,而干旱地区水分是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因此最可能是水分亏缺,白刺生长受限从而影响到灌丛沙堆的高度,D正确;区域气候、地貌难以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在灌丛生长、发育及退化阶段中,风力、沙源变化较小,A、B错误;短期内动物数量增多的可能性不大,C错误。故选D。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主峰2 158米)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垂直高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垂直植被带,不同植被的土壤活性有机碳不同。其中的亚高山矮林,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附生苔藓植物多。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1)与常绿阔叶林相比,亚高山矮林的垂直结构更(简单/丰富)。
(2)试从海拔高度和季节变化两个角度,描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3)推测亚高山矮林所处的环境特征。
答案:(1)简单
(2)海拔:海拔越高,土壤活性有机碳越多;季节:土壤活性有机碳夏季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3)低温、大风、多雨。
解析:(1)一般热量、水分越充足的地方,垂直结构越复杂。亚高山矮林分布海拔高于常绿阔叶林,水热条件更差,垂直结构更简单。(2)结合图中所给信息,可知随海拔增加植被分别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和高山草甸,他们的土壤活性有机碳依次递增,故海拔越高土壤活性有机碳越丰富。从季节上看,无论何种植被,夏季土壤活性有机碳最丰富,冬季最少,春秋季居中。(3)根据亚高山矮林分布的海拔可知,海拔高,气温低;生长低矮,树干弯曲,主要是受大风影响;附生苔藓植物多说明十分潮湿,降水多。
[教材探究活动点拨·参考答案]
P75·探索
乞力马扎罗山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终年积雪,貌似“雪冠”。在“雪冠”周围,随海拔降低,气温逐渐升高。植被的形成受热量条件影响,不同的热量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卫星遥感影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植被不同,颜色也不同。因此,在山顶周边因植被类型差异形成卫星影像色彩变化,实际反映出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变化,从而说明热量因素是影响植被类型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因此,植被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P78·思考
常绿硬叶林的叶片坚硬、覆盖蜡质(革质化),叶面覆盖茸毛或退化为刺,树皮老化后层层覆盖而不脱落,变得粗糙,都是为了保持植株的水分,从而减少植株体内水分的蒸腾。
P78·活动 观察比较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
1.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如下:
2.略。学生观察自己校园植被的四季变化,描述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即可。
季节 植物变化
春季 华北地区气温回升,植物始发新芽,叶片小,稀疏
夏季 气温高,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植物快速生长,枝繁叶茂
秋季 气温下降,热量条件逐渐变差,降水减少,植物叶片开始变黄,并逐渐出现落叶
冬季 气温进一步下降至0 ℃以下,并有降雪天气,寒冷使得绝大部分的植物叶片掉落
P80·思考
自然环境中没有植被会导致碳氧失衡,大气湿度减小,气候干燥,土壤水分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环境恶劣,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繁衍。如果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将不断恶化。
P81·活动 观察分析植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
作用 具体表现
指示土 壤植物 酸性土指示植物有映山红、芒萁、油茶等;钙质土指示植物有南天竹、铁线蕨和蜈蚣草等
指示气 候植物 兴安落叶松等指示湿润寒冷气候;油茶、乌饭树等指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指示空气污染的植物 许多植物对空气污染很敏感。如: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敏感,因此人们通常把其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指示水域污染的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人类大量排放污水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和风浪等条件下,藻类植物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甚至可使每毫升海水中的藻类细胞数量达数十万个,这些藻类植物多呈红褐色(“赤潮”由此得名),因此人们常将藻类植物作为水域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P82·思考
1.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以及维护地球上碳氧平衡、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等。
2.塞罕坝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为半干旱半湿润的自然环境,植树造林难度较大,营造生态林地的树种有环境要求,成功建设的林地生态效益突出。
P82·作业题
1.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且土壤瘠薄,这里生长的植物特色鲜明。
特点 原因
“老茎开花结果” 雨林中,处于中、下层的植物不能与上层植物争夺阳光,无法让鲜花高占枝头,它们就把花朵开在老枝和树干上,这里比较空旷,获得授粉的机会较多
“滴水 叶尖” 落在叶面的水能很快流掉,防止因热带多雨而叶面被寄生植物侵袭和覆盖,同时也便于雨水冲洗叶面上的幼虫、虫卵等,减少病虫害,还可以促进叶面呼吸和光合作用
板状根 有利于支撑高大树干,并从瘠薄土壤中吸收养分
2.山顶矮曲林的生存环境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3.沙漠地区的植物根系发达,以便于从很深和很远的地下吸收水分;茎、叶退化,以减少蒸腾。
生存环境 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山风强烈,蒸发旺盛 树木弯曲变形,匍匐在地,分支粗壮以抵抗山风;叶型为小型叶或中型叶,革质且多茸毛,以抵抗强烈蒸发
日照少、气温低,气温日变化大;云雾多,湿度大;土层浅 由于光照不足,气温低,土壤瘠薄,生长较慢,树木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