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2 20:29:38

文档简介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B【解析】鹅膏蕈碱虽然不影响 rRNA 的转录,但影响 mRNA、tRNA 的转录,因此会影响构成核糖体的
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鹅膏蕈碱对脑胶质细胞瘤有一定的疗效,从其抑制转录的性质推测是作为 RNA 合
成抑制剂,B正确;人体细胞除了细胞核,线粒体中也能转录,三种 RNA聚合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一定都
是细胞核,C错误;鹅膏蕈碱是环状八肽,含有八个肽键,除 R基外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D错误。
2.D【解析】Ca2+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出内质网是协助扩散,不消耗 ATP,A 正确;细胞自噬将衰老的线粒体
分解,具有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的作用,B 正确;敲除 EI24 基因的细胞,不能发生钙瞬变,可能出现细
胞自噬缺陷,C正确;溶酶体是高尔基体产生囊泡形成的,自噬体来自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D错误。
3.C【解析】表观遗传与遗传物质无关,但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所以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 错误;m6A
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并未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这种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B 错误;抑制去
甲基化酶 FTO的活性,会导致 NOD1mRNA 被识别和降解,NOD1 蛋白含量减少,鱼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
力下降,C正确;m6A修饰能够影响 mRNA 的稳定性,mRNA 作为翻译的模板,进而影响 NOD1基因的翻
译过程,D错误。
4.C【解析】分析可知,白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共 6 种,紫
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aaBb 共 2 种,黄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 一种,A 错误;让一株白色鳞
茎植株和黄色鳞茎植株杂交,若白色的基因型是 AA_ _,则子代均为白色,无法区分基因型,B 错误;纯合
紫色亲本基因型是 aaBB,纯合白色亲本基因型可能是 AABB 或 AAbb,由于 F2 中出现了黄色鳞茎的植株
(aabb),则 F1必含有 b基因,因此白色鳞茎亲本基因型不可能是 AABB,故可推知亲本基因型为 AAbb、
aaBB,C正确;紫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或 aaBb,与黄色杂交得到 F1,F1个体全部自交,F2的表型
及比例是紫色:黄色=3:5或紫色:黄色=3:1,D错误。
5.A【解析】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 tRNA和特定的氨基酸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细菌增
殖过程需要合成蛋白质,因此氨酰-tRNA 合成酶抑制剂可抵抗细菌的增殖,A正确;氨酰-tRNA 合成酶是催
化 tRNA和特定氨基酸结合的酶,人体不同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是相同,因此氨酰-tRNA合成酶的种类也相
同,B错误;每种氨基酸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 tRNA,故每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能结合一种或多种 tRNA,
C错误;氨酰-tRNA合成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tRNA属于核酸,它们之间不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6.C【解析】dsGFP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说明 dsGFP对热激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A
正确;dsGdHsp60 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显著下降,则 dsGdHsp60 可能抑制了热激蛋白基因的转录或翻
译,B正确;dsGFP 组和 dsGdHsp60 组都对实验材料加入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则利用“加法原理”控制自变
量,C错误;dsGdHsp60表达量降低,昆虫幼虫的结冰点升高,则 dsGdHsp60 可能有利于抵抗低温,则当
机体受到冷胁迫时,GdHsp60基因可大量表达,D正确。
7.D【解析】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据图可知,阈电位与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都有关系,
则受到组织液中 Na+浓度的影响,以及细胞内 K+浓度的影响,A正确;单次阈下刺激不能引发突触后膜产
生动作电位,但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并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动作电位的峰值与 Na+
浓度有关,与刺激强度和频度无关,所以改变多个阈下刺激的强度和频度不改变动作电位的峰值,C正确;
单次阈下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前神经元电位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形成动作电位,D错误。
8.C【解析】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会吃掉杂草,说明其处于第二营养级,吃掉害虫、浮游动物等,说明其
处于第三营养级,因此该模式中小龙虾可能处于多个营养级,A正确;该稻田中不同生物的位置分布不同,
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水稻田间的杂草以及虫卵可以为养殖虾提供天然饵料,而养
殖虾的排泄物则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因此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具有一定的循环性和生态性,减少了
农药及化肥的经济投入,而不是不需要使用肥料,C 错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
仿真模拟考试(一) 生物学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
{#{QQABCY4QogiAQBBAAAgCAwXiCAMQkBCCCAoGBAAAIAABARFABAA=}#}
的方法,利用小龙虾捕食稻田中的害虫,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
9.B【解析】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因此两个物种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导
致正关联,A正确;竞争往往会导致负关联,捕食会出现正关联,只有被捕食者增多,捕食者才会增多,B
错误;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物种之间的关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正关联、负关
联的物种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10.C【解析】发酵罐发酵主要是米曲霉起作用,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是乳酸菌和酵母菌起作用,
为无氧发酵,A正确;高浓度的盐可以使细菌失水,发酵池发酵过程中添加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繁
殖,B正确;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C错误;发酵罐发酵过程中,大豆、小麦、麦麸中
的大分子降解;啤酒生产中的糖化过程,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都存在大分子降解的过程,D正确。
11.C【解析】生境破碎化形成了地理隔离,可阻断某些生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生境破碎化产生的
种群数量很小,稳定性低,存在种群灭绝的风险,B正确;由于不同的岛屿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
向不同,则各岛屿间生物进化方向和进化速度不同,C错误;大岛屿环境容纳量高,环境资源丰富,则通
常大岛屿的物种丰富度大于小岛屿的物种丰富度,D正确。
12.A【解析】鸡血、洋葱、菜花等材料富含 DNA,可以用来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A正确;破
碎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以加速细胞膜瓦解,B错误;用蒸馏水处理动物细胞即可促进细胞破裂,释放
内容物,有利于 DNA的释放,调节 NaCl溶液浓度利于 DNA的溶解或析出,C错误;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
取的 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D错误。
13.C【解析】激活 Piezo1能显著增加 SEC的“无复制分裂”,抑制 Piezo1基因表达可能会使“无复制分裂”
减弱,A正确;受精卵以有丝分裂方式分裂,斑马鱼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能在 DNA不复制的情况下
进行分裂,B正确;图中“无复制分裂”DNA不复制,产生的全部子 SEC细胞 DNA平均分配,全部子 SEC
细胞不含斑马鱼全套的遗传物质,C错误;这种“无复制分裂”得到的子 SEC细胞的总体积与母 SEC细胞的
体积一致,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子 SEC细胞总的表面积大于母 SEC,保障了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
盖,D正确。
14.D【解析】图中β链合成 RNA的过程表示转录,其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转录过程中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
A正确;β链与 LINC00624的结合部位存在 T-A、A-U、C-G、G-C四种碱基配对方式,B正确;LINC00624
的过量表达会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降解,提高 CHDIL基因的转录,进而促进肝癌的发生,C正确;CHDIL
基因中 A的数目为 200×14%+200×28%=84(个),C的数目为 200-84=116(个)。该基因第 3次复制,需
要 C的个数为 116×22=464(个),D错误。
15.C【解析】18岁之前某人长期多食而肥胖,营养过剩,说明糖类过多,部分糖类转化为脂肪,此时主要
由葡萄糖供能,RQ 值为 1;18 岁后患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机体主要靠脂肪供能,因此
RQ值小于 1,故此人 18岁后的 RQ值比 18岁前低,A错误;在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和各种非
必需氨基酸,B错误;RQ是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氧气消耗量的比值,而脂肪中碳、氢比例高于葡萄糖,氧
比例低于葡萄糖,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于葡萄糖,因此呼吸熵更低,C正确;平静状态
下人体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
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
碳只来自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过程产生 C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 O2的物质的量相等,RQ等于 1,D错误。
16.C【解析】Lesch-Nyhan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 HGPRT(由 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说明
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结合遗传系谱图,Ⅱ-4和Ⅱ-5正常个体生出了Ⅲ-6和Ⅲ-8患病子女,故
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4 和Ⅱ-5 基因型分别为 XAXa、XAY,故Ⅲ-8 基因型为 XaY,a 来自
Ⅱ-4,而Ⅰ-1为正常个体,故 a只能来自于Ⅰ-2个体,A正确;Lesch-Nyhan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 HGPRT
(由 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即控制 HGPRT合成的基因为显性基因,B正确;细胞中一条
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即 X染色体并未消失,染色体数目并未发生改变,未发生染
仿真模拟考试(一) 生物学答案 第 2 页(共 5 页)
{#{QQABCY4QogiAQBBAAAgCAwXiCAMQkBCCCAoGBAAAIAABARFABAA=}#}
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Ⅱ-4的基因型是 XAXa,且表型正常,结合题意“正常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
期,细胞中一条 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这条 X染色体也
处于失活状态”,可以推测由含 a 基因的 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XA正常表达,表现为正常个体,D
正确。
17.(10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叶绿体基质 主动运输 K+进入细胞后,细胞内浓度升高,细胞吸水,气孔打开(2分)
(2)14CO2的同位素示踪 在间隔光照下,BLINK1株强光时气孔能快速打开,快速吸收 CO2,净光合
速率快,弱光时气孔能快速关闭,减少水分蒸发,而野生株气孔开闭较慢(2分)
(3)植株 A的光合速率大于植株 B的光合速率 R酶活性高的植株固定 CO2形成 C3的速率更快,消耗
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也更快,从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所以植株 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2分)
【解析】(1)植物叶肉细胞进行 CO2固定和还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分析可知,钾离子通过 K+通道(BLINK1)
进入气孔细胞内,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由于 K+进入细胞后,细胞内浓度升高,细胞吸水,气孔
能够快速开启。
(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CO2,产物是含碳有机物,故为确定拟南芥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 14CO2
的同位素示踪法。由图 2可知,间隔光照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大于野生植株,
其原因可能是在间隔光照下,BLINK1株强光时气孔能快速打开,快速吸收 CO2,净光合速率快,弱光时气
孔能快速关闭,减少水分蒸发,而野生株气孔开闭较慢。
(3)光照强度为 m时,植株 A和 B的净光合作用相等,而 A的呼吸作用大于 B,而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
用+呼吸作用,所以植株 A的光合速率大于植株 B光合速率;由于植株 A的 R酶的活性比植株 B的高,R
酶固定 CO2的速率更快,所以形成 C3的速率更快,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也更快,从而提高了
光合放氧速率,所以植株 A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
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遵循(1分) F2果肉颜色表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橙色≈9∶3∶4
(2)4 红色∶黄色∶橙色=64∶8∶9
(3)黄色(1分) 4 和 8 替换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F2中黄色皮红色肉 542株、黄色皮橙色肉 238 株、黄色皮黄色肉 180株、无
色皮红色肉 181株、无色皮黄色肉 61株、无色皮橙色肉 82 株,果肉颜色表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橙色
≈9∶3∶4,是 9∶3∶3∶1的变形,故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果肉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相关基因为 A/a、B/b,则 F1基因型是 AaBb,F2果肉颜色表型及比
例为红色 ∶黄色 ∶橙色≈9∶3∶4,其中红色占 9/16,红色基因型是 A—B—,有 AABB、AABb、AaBb、
AaBB,共 4种基因型;让 F2中所有红色肉番茄(1/9AABB、2/9AABb、4/9AaBb、2/9AaBB)随机交配,
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4/9AB、2/9Ab、2/9aB、1/9ab,据棋盘法可知,F3表型及比例为红色(A—B—)∶黄色(A—bb)∶
橙色(aaB—、aabb)=64∶8∶9。
(3)分析题意,黄色皮和无色皮番茄杂交,F1全是黄色皮,说明黄色皮为显性;分析电泳图可知,用限制
酶 EcoRI处理不同植株的 DNA 片段,发现 4 和 8植株的基因能被限制酶 EcoRI识别并剪切,说明 4和 8
与 F1植株基因型相同;由于无色基因和与黄色基因序列长度相同且均为 557碱基对(bp),说明该基因突变
最可能是由于碱基对替换导致。
19.(10分)
(1)分级调节(1分) 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1分)
(2)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 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 CRH、ACTH 分泌减少,导致患者肾
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2分) 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 ACTH(2分)
(3)实验思路: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先进行前期处理,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
盐水;实验组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一段时间后进行后期处理,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中一组注
射生理盐水 ,另一组注射姜黄素(2分)
实验现象:前期处理后,正常对照组关节不肿胀,实验组关节肿胀。后期处理后,正常对照组关节不肿胀;
仿真模拟考试(一) 生物学答案 第 3 页(共 5 页)
{#{QQABCY4QogiAQBBAAAgCAwXiCAMQkBCCCAoGBAAAIAABARFABAA=}#}
实验组中注射生理盐水的关节肿胀,注射姜黄素的关节肿胀消失(2分)
【解析】(1)下丘脑释放的 CRH作用于垂体,促进 ACTH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在 ACTH的作用下合成 GC,
GC的分泌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GC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通过分
级调节的放大效应,则血浆中 GC浓度大于 ACTH浓度。
(2)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 GC,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 CRH、ACTH 减少,导致患者肾上腺
皮质分泌功能减退,所以长期大剂量使用 GC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 ACTH,
可解决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问题。
(3)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 RA的干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姜黄素。实验需要遵循单一
变量和对照性原则。因此,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而实验组注射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思路: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先进行前期处理,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组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一段时间后进行后期处理,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中一组注射生理
盐水,另一组注射姜黄素。实验现象:前期处理后,正常对照组关节不肿胀,实验组关节肿胀。后期处理
后,正常对照组关节不肿胀;实验组中注射生理盐水的关节肿胀,注射姜黄素的关节肿胀消失。
20.(10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①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
②选择性(或偏好性)(1分)
(3)隆头鱼和水虱
(4)因柏桉藻含有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能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水虱偏好取
食本地藻,有助于柏桉藻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柏桉藻能够成功入侵(3分)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柏桉藻属于植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从而可以为生物所利用,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①由图 2可知,与没有水虱相比,有水虱的本地藻甲、乙重量增加值比柏桉藻重量增加值要低,甚至
本地藻丙重量增加值为负值,说明本地藻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故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
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②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
柏桉藻上,说明水虱更喜爱柏桉藻,体现了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选择性或偏好性。
(3)本实验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海藻的种类,因变量为水虱的生存率,
故实验的对照组应不放海藻,直接放入隆头鱼和水虱,观察统计水虱的生存率。
(4)物种成功入侵的原因可大致归为食物、空间资源充足,天敌少,物种之间竞争弱。由于柏桉藻含有一
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则隆头鱼对附着在柏桉藻上的水虱捕食少,导致水虱数量增多。又因为水虱
更喜欢取食本地藻,导致本地藻的数量减少,从而为柏桉藻获得了竞争优势,最终柏桉藻入侵成功。
21.(10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1分) AB和 BCA
(2)XhoⅠ和MunⅠ(1分) -CTCGAGCCTTTCAGCTCA-
(3)经钙离子处理的大肠杆菌与重组质粒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大肠杆菌接种到添加了氨苄青霉素和
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出白色的菌落即为工程菌
(4)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
酸序列
【解析】(1)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所以 AB法中人工合成的两种 DNA片段均有多种可能的序
列。结合题干可知,BCA法是通过从人体胰岛 B细胞中的 mRNA 得到胰岛素基因,以及题干“AB法是根
据胰岛素 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两种 DNA片段”,而在基因的结构中,启动子在非编码区,
是不会被转录和翻译的,故 AB和 BCA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
(2)根据题图,对于目的基因,SalⅠ和 NheⅠ的作用位点在目的基因中间,会破坏目的基因,则在引物设
计时不能选择这两种限制酶,那么只能在 XhoⅠ、MunⅠ和 EcoRⅠ中选择,同时质粒上 EcoRⅠ的其中一个
作用位点在标记基因上,所以只能选择 XhoⅠ和MunⅠ两种限制酶,则需要在设计 PCR引物时添加限制酶
仿真模拟考试(一) 生物学答案 第 4 页(共 5 页)
{#{QQABCY4QogiAQBBAAAgCAwXiCAMQkBCCCAoGBAAAIAABARFABAA=}#}
XhoⅠ和MunⅠ的识别序列。已知胰岛素基因左端①处的碱基序列为-CCTTTCAGCTCA-,在设计引物时
需要添加限制酶 XhoⅠ和MunⅠ的识别序列,根据两种酶在质粒上的位置上可知,XhoⅠ识别序列需要添加
在目的基因的左侧,MunⅠ的识别序列需要添加在目的基因的右侧,其中一种引物设计的序列是胰岛素基因
左端①处的碱基序列为-CCTTTCAGCTCA-,由于 DNA合成时,新链的延伸方向为 5′→3′,即其中一种
引物与模板链 3′(①处互补的位置)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其中一种引物设计的序列为 5′-
CTCGAGCCTTTCAGCTCA-3′。
(3)已知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 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结合题干
题图,目的基因的插入破坏了 lacZ 基因的结构,使其不能正常表达,无法产生β-半乳糖苷酶,底物 X-gal
不会被分解。故简述筛选工程菌的过程为,经钙离子处理的大肠杆菌与重组质粒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
将大肠杆菌接种到添加了氨苄青霉素和 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出白色的菌落即为工程菌。
(4)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出了赖脯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相比,其皮下注射后易吸收、起效
快。获取赖脯胰岛素基因的流程: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
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仿真模拟考试(一) 生物学答案 第 5 页(共 5 页)
{#{QQABCY4QogiAQBBAAAgCAwXiCAMQkBCCCAoGBAAAIAABARFABAA=}#}盘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 物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鹅膏蕈碱是一种来自毒蘑菇的环状八肽毒素,但一定浓度的鹅膏草碱对脑胶质细胞瘤有一定 的疗效。鹅膏草碱可与RNA 聚合酶Ⅱ、RNA 聚合酶Ⅲ形成复合物,抑制转录过程,但 RNA聚合酶I 对其不敏感。RNA 聚合酶I、Ⅱ、Ⅲ参与转录的产物分别是 rRNA 、mRNA 、tR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鹅膏蕈碱不会影响人体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
B.鹅膏蕈碱可以作为 RNA 合成抑制剂用于治疗脑胶质瘤
C.人体细胞中三种 RNA 聚合酶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细胞核
D.鹅膏蕈碱含有七个肽键且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羧基
2.内质网是细胞内储存Ca +的主要场所。EI24 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内质网膜上,与内质网 上的钙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引起内质网膜表面发生快速的局部 Ca +浓度变化,称为钙瞬变。钙瞬变信号可引起内质网膜弯曲,包裹衰老的线粒体形成自噬泡,自噬泡的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后完成细胞自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 +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出内质网不消耗 ATP
B.细胞自噬具有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的作用
C.敲除 EI24 基因的细胞可能出现细胞自噬缺陷
D.溶酶体和自噬体均来自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
3.m A 是真核生物 RNA 中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我国科学家阐明了 m A 修饰在鱼类先天免疫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NOD1 是鱼类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受体,去甲基化酶 FTO 可以“擦除”NOD1mRNA 的 m A 修饰,进而避免m A 识别蛋白对NOD1mRNA 的识别和降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RNA 甲基化等表观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m A 修饰未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因此这种修饰不能遗传给后代
C.抑制去甲基化酶 FTO 的活性会导致鱼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
D.m A 修饰能够影响 mRNA 的稳定性,进而影响 NOD1 基因的转录过程
4.野生百合雌雄同体,其鳞茎颜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 A、a和 B、b 控制,显性基因 B 使鳞茎表现为紫色,隐性基因 b使鳞茎表现为黄色;只要 A 基因存在,野生百合就不能合成色素,鳞茎表现为白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紫色、黄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种类依次为5种、2种、1种
B.欲判断一株白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黄色鳞茎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
比例
C. 现让一株纯合的白色鳞茎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紫色鳞茎植株杂交得到F ,F 自交得到的F2
中有三种表型,则亲本基因型是 AAbb、aaBB
D.现让一株黄色鳞茎植株与一株紫色鳞茎植株杂交得到 F ,F 个体全部自交,F 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色:黄色=3:5
5.氨酰—tRNA 合成酶是催化 tRNA 和特定的氨基酸结合的酶,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该酶首先活化氨基酸,然后再将活化的氨基酸转移到 tRNA3 '端氨基酸的臂上,从而完成 tRNA 对氨基酸的识别和结合。研究发现, 一种氨酰—tRNA 合成酶只能识别一种氨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酰—tRNA 合成酶抑制剂可抵抗细菌的增殖
B.人体不同细胞内含有的氨酰—tRNA 合成酶种类不同
C. 每一种氨酰—tRNA 合成酶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 tRNA
D.氨酰—tRNA 合成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tRNA 上的反密码子
6.科研人员为研究昆虫中的热激蛋白基因(GdHsp60) 的功能,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对应的双链 RNA 片段(dsGFP) 和热激蛋白基因对应的双链RNA 片段(dsGdHsp60) 分别导入昆虫幼虫,一段时间后检测热激蛋白的表达量以及昆虫幼虫的结冰点,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sGFP 对热激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B.dsGdHsp60 抑制了热激蛋白基因的转录或翻译
C.对照组和 dsGdHsp60 组利用“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D.推测当机体受到冷胁迫时,GdHsp60 基因大量表达
7.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用同种强度的阈下(低于阈电位)刺激,分别以单次和连续的方式刺激上一神经元,测得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突触后膜)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阈电位大小主要受组织液和神经细胞内K+ 浓度的影响
B. 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叠加并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C. 改变多个阈下刺激的强度和频度不改变动作电位的峰值
D. 单次阈下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前神经元电位不发生变化
8.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不但会吃掉杂草,还会吃掉害虫和虫卵、浮游动物等,同时排便给稻田增肥。小龙虾的不断爬动,有利于土壤的松动。我国某些地区将小龙虾养殖在稻田中,开发出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模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模式中小龙虾可能处于多个营养级
B.该稻田构成的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该稻田输出的有机物会高于普通稻田,不需要使用肥料
D.利用小龙虾捕食稻田中的害虫,以减少农药使用,属于生物防治
9.种间关联是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通常是由群落生境的差异影响了物种的分布而引起的。若将群落均匀分成若干样方,两个物种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二者为正关联,反之则是负关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互利共生往往会导致正关联 B.捕食和竞争往往会导致负关联
C. 物种之间的关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D.正关联、负关联的物种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
10.如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罐发酵类型为有氧发酵,而发酵池发酵为无氧发酵
B.发酵池发酵过程中添加的食盐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
C. 发酵罐发酵需要将罐内的 pH 控制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
D.发酵罐发酵与啤酒生产中的糖化都存在大分子降解的过程
11.某地由于修建大型水库,原有生态环境被水体淹没、隔离和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多个岛屿,造成生境破碎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境破碎化可阻断某些生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生境破碎化产生的小种群存在种群灭绝的风险
C.各岛屿间生物保持着相同的进化方向和进化速度
D.通常大岛屿的物种丰富度大于小岛屿的物种丰富度
12.某实验小组进行“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取材时可选用鸡血、洋葱、菜花等富含 DNA 的材料进行实验
B.破碎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以加速细胞壁瓦解
C.DNA 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 NaCl溶液浓度利于 DNA 释放
D.鉴定时,需将 DNA 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可出现蓝色
13.斑马鱼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 能在 DNA 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个过程与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导致 Piezol离子通道开放有关(如图),激活 Piezol 能显著增加 SEC 的“无复制分 裂”。这种“无复制分裂”得到的子SEC 细胞的总体积与母SEC 细胞的体积一致,保障生长
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 Piezol 基因表达可能会使“无复制分裂”减弱
B.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母 SEC 细胞和受精卵采用不同的分裂方式
C.“无复制分裂”产生的全部子 SEC 细胞均含斑马鱼全套的遗传物质
D. 子 SEC 细胞总的表面积大于母 SEC保障了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
14.CHDIL 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远高于其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下图表示CHDIL 基因的转录产物 LINC00624 与 CHDIL 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
体结合,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降解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LINC00624 的形成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
B.β链与LINC00624 的结合部位存在T-A、A-U、C-G、G-C 四种碱基配对方式
C.LINC00624 的过量表达会促进肝癌的发生
D.若 CHDIL 基因有200个碱基对,a链中A 占14%,β链中A 占28%,该基因第3次复制,
需消耗胞嘧啶812个
15.呼吸熵(RQ) 指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氧气消耗量的比值,脂肪、蛋白质和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呼吸熵依次增加。某人18岁前因长期多食少动而肥胖,18岁时患糖尿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推测此人18岁后的 RQ 比18岁前高
B.在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和各种氨基酸
C.脂肪比葡萄糖氧含量少而氢含量高,导致其 RQ低于葡萄糖
D.此人18岁前剧烈运动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骨骼肌细胞RQ 大于1
16.正常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一条X 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这条X 染色体也处于失活状态,但产生配子时又恢复正常。Lesch 一 Nyhan 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 HGPRT ( 由X 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使嘌呤聚集于神经组织和关节中的代谢性疾病。结合下图分析,错误的是
A.Ⅲ-8 的致病基因来自I-2
B.控制 HGPRT合成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C.巴氏小体的形成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D.Ⅱ-4 的基因型是 XAXa,由含 a 基因的 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气孔有利于二氧化碳流入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但同时也是蒸腾作用丧失水分的门户。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在拟南芥气孔的保卫细胞中表达了一种 K+载体蛋白 (BLINK1), 如图1所示。该载体蛋白能调控气孔快速开启与关闭,而野生拟南芥无 BLINK1, 气孔开闭较慢。图2表示拟南芥在一天中连续光照和间隔光照(强光和弱光交替光照)下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消耗 CO 的场所是 。据图1分析,转基因拟南芥保卫细胞吸收 K+的方式为 ,其气孔能够快速开启的可能原因是 。
(2)为确定拟南芥叶片光合产物的去向,可采用 法。由图2可知,间隔光照条件下, 转基因植株每升水可产生植物茎的干重大于野生植株,其原因可能是 .
(3)图3为两种拟南芥在同一试验田中氧气释放速率变化图。
当光照强度为 m 时,植株 A 的光合速率与植株 B 光合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当光照强度为n 时,测得植株 A 的 R 酶(R 酶是催化五碳化合物和CO 生成三碳化合物反应的酶)的活性比植株 B 的高,据此推测植株 A 的光合放氧速率更快的原因是
.
18.(12分)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授粉也可异花授粉。果肉颜色有红色、黄色和橙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颜色有黄色和无色。科研人员选取黄色皮黄色肉和无色皮橙色肉 番茄杂交,F 全是黄色皮红色肉,F 自交,F 中黄色皮红色肉542株、黄色皮橙色肉238株、 黄色皮黄色肉180株、无色皮红色肉181株、无色皮黄色肉61株、无色皮橙色肉82 株。不考虑致死和突变,完成下列问题:
(1)控制番茄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
是 。
(2)只考虑果肉颜色,F 中红色肉番茄基因型有 种,让 F 中所有红色肉番茄随机交配,F3表型及比例为 .
(3)果皮颜色中, 为显性。已知果皮黄色基因是由无色基因突变而来,经 DNA 测序发现,无色基因序列长度为557个碱基对(bp), 黄色基因内部出现了限制酶 EcoRI 的识别位点。用EcoRI 处理F 不同植株的果皮基因,对产物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与F 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株为 号。黄色基因的产生最可能是由于无色基因中发生碱基 .
19.(10分)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 疾病。糖皮质激素(GC) 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 GC 的分
泌。完成下列问题:
(1)下斤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皮质分泌 GC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 _ 。推测血浆中 GC
浓度大于 ACTH 浓度的原因是 。
(2)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 RA 的药物之一。长期大剂量使用GC 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原因是 ;有效的解决方
案是 .
(3)研究发现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 的干预效果较好,请设计实验验证姜黄素对 RA的干预效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体重相同的大鼠若干只、注射器、生理盐水、弗氏完全佐剂(细胞免疫刺激剂,注入哺乳动物皮下之后,会产生炎症和疼痛)、姜黄素等。
实验思路: .
实验现象: .
20.(10分)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20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柏桉藻作为生产者的作用是 .
(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 g, 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无水虱组相比,在 有水虱的水箱中, .
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
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 。
(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
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有 .
(4)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下柏桉
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 。
21.(10分)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摘取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桂冠。此后,科学家又提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两种方法, AB法和BAC 法。AB 法是根据胰岛素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两种 DNA 片段,利用工程菌分别合成两条肽链后将其混合,自然形成胰岛素;BCA 法是利用胰岛B细胞中的mRNA 得到胰岛素基因,导入工程菌获得胰岛素;这两种方法使用同一种质粒作为载体。回答下列问题:
(1)AB 法中人工合成的两种 DNA 片段均有多种可能的序列的原因是
( 填“AB”“BCA” 或“AB 和 BCA”) 法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人胰岛素基因启动子。
(2)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过程中使用的质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结构。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在设计 PCR 引物时可添加限制酶 的识别序列。通过上述 方法获得人的胰岛素基因后,需要通过 PCR 技术进行扩增,已知胰岛素基因左端①处的碱
基序列为—CCTTTCAGCTCA—,则其中一种引物设计的序列是5'— —3'。
(3)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无色的 X-gal 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据此简述筛选工程菌的过程 。
(4)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出了赖脯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相比,其皮下注射后易吸收、起效快。写出获取赖脯胰岛素基因的流程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