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串联和并联
第十五章 第3节
说教材
学习目标设计
说教法和学法
总结反思
教学流程
串联和并联
说 教 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虽然简单,却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既是第一节电路知识的深化,又是进入各种实际电路的起点。正确地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关键性的环节。并应用探究所得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电路问题。 本节知识也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
说 教 材
教 材 处 理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去探究,直接接触物理事实。采用实验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物理的激情。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
的特点。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知识与
技能
重点: (1)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难点:设计并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重点
难点
说教法和学法
教 法
为突出重点,本节课以引导性提问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设计、尝试操作,积极思考,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的框架。联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说教法和学法
学 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初识串、并联电路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回归生活,生活中的电路
总结对比,强化理解
教 学 流 程
本堂课
六个环节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教 学 流 程
出示两个隐藏的串、并联彩灯电路,闭合电路的开关,使两电路中的灯泡发光,稍作停顿,然后在两电路中分别取下一只灯泡。让学生通过观察电路的变化,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初识串、并联电路
教 学 流 程
提出问题“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以组为单位设计电路。
初识串、并联电路
教 学 流 程
展示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请学生讨论,对所有电路图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从“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得出串、并联电路的定义
图1
1.用电器依次相连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用电器并列相连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L1
S
L2
干路
L1支路
L2支路
初识串、并联电路
教 学 流 程
为加深学生印象,告诉学生串联电路与串珠子和冰糖葫芦相似,并联电路与百叶窗帘相似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 学 流 程
2)串联电路特点探究
依次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后得出答案:
①有几条电流路径?
②开关在不同位置作用相同吗?
③其中一个灯坏了对另一灯有影响吗?
L1
S
L2
3)并联电路特点探究
依次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后得出答案:
①有几条电流路径?
②开关在不同位置作用相同吗?
③其中一个灯坏了对另一灯有影响吗?
L1
L2
S
设计目的:学生自己动手并分析得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感受到自己的无穷的能力。通过两种电路相比较,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激起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了电路的神奇之处。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 学 流 程
1)分组竞赛连接串并联:
组织学生分别按设计的电路连接串并联电路。
总结对比,强化理解
教 学 流 程
多媒体展示串并联电路区别表格,让学生整理思路,记录笔记
电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用电器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
用电器之间
的关系
开关的作用
回归生活,分析生活中的电路
教 学 流 程
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知识判断电路方式。这样做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体现了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教 学 流 程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