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2 21:2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吴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
化学学科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元素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反应使环境的温度升高 B.当反应放热时,反应吸热时
C.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对反应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3.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已知中和反应反应热,所以1.0L1.0mol/L的与稀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57.3kJ的热量
C.由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就是的燃烧热
4.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升高反应的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
5.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充入和一段时间后,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是(  )
A.多余的 B. C.、 D.、、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可乐瓶,有大量的气泡溢出
B.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C.乙酸乙酯在碱性下水解比酸性条件更充分
D.工业制硫酸中,与空气反应采用450℃、催化
7.把5g铝片投入到500mL0.5mol/L稀硫酸中,反应中氢气的速率随时间t的变化所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段不产生氯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时反应处平衡状态
D.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降低
8.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
B.断裂和键,放出akJ能量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热
9.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B.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相同浓度的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升高温度,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0.反应 ,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相同时间内断开键数目和生成键数目相等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基一时刻测得、、的浓度分别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出现的数据是(  )
A. B.,
C. D.
12.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大于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在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温度0℃、压强50kPa B.温度130℃、压强300kPa
C.温度25℃、压强100kPa D.温度130℃、压强50kPa
1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的平衡,A的浓度是原来的1.5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A的转化率变小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6.肼()是一种高能燃料,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N-H N-N O=O O-H
键能/() 391 16 498 946 463
则关于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比能量高
C.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D.空间结构是直线型
17.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时,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B.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率相等
18.对于可进反应 ,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在温度为、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0.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200℃和T℃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min 0 2 4 6 8 10
200℃ 0.80 0.55 0.35 0.20 0.15 0.15
T℃ 1.00 0.65 0.35 0.18 0.18 0.18
A.在200℃下,0~4min内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B.根据上表内数据可得出结论,其它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C.在T℃下,6min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
D.从表中可知:
21.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
B.相同条件下,HCl的比HBr的小
C.相同条件下,HCl的比HI的大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键放出akJ能量,则该条件下
22.将与的混合气分别置于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甲是恒压容器,乙是恒容容器。发生反应: ,在相同温度下,使其均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分数:甲>乙
B.平衡常数:甲>乙
C.反应放出的热量:甲<乙
D.保持容积不变,使乙容器升温可以使甲乙容器中物质的量相等
23.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与足量碳发生反应:,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K减小
B.550℃时,在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
C.650℃时,的平衡转化率为25.0%
D.时,在平衡体系中充入等体积的和CO,平衡将向左移动
24.一定温度下:在的四氯化碳溶液(100mL)中发生分解反应:,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体积,换算成浓度如下表:
t/s 0 600 1200 1710 2220 2820 x
1.40 0.96 0.66 0.48 0.35 0.24 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0~1200s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B.反应2220s时,放出的体积为11.8(标准状况)
C.反应达到平衡时,
D.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
2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阶段未画出]。图乙为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B.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
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26.(8分)(1)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常温常压时,当1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kJ。试写出该状态下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高炉炼铁基本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3)处理含CO、烟道气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
① 
②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的原理为 ,有人提出上述反应可以用“”作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___(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7.(10分)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0.2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在大小烧杯间填充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为,若用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为,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4)若用细铁丝代替仪器A,测得中和反应反应热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影响”)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
28.(10分)在一个容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在70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CO、,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平衡常数__________0.6(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1200℃时,在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CO、的浓度分别为2mol/L、2mol/L、4mol/L、4mol/L,则此刻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4)在830℃时,向容器中充入、,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时刻使容器体积瞬间变成原来的一半,试在下图画出时刻后CO浓度随时间变化至的示意曲线。
29.(12分)1909年哈伯(P·Haber)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请回答:
(1)在铁触媒催化和30MPa下,合成氨反应平衡体系中氨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0 300 400 500
氨的平衡含量 89.9% 71.0% 47.0% 26.4%
目前工业实际生产一般选择500℃,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化学家GethardErtl证实了氮气与氢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吸附过程放热,有利于化学键的断裂,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整个反应过程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⑤处
C.适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氮气,有利于提高氨的解吸速率
D.氮气和氢气以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器,是否使用催化剂,对反应物的转化率无影响
(3)在如图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固定活塞保持容器体积为5L,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反应,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求:
①前3mm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
②平衡常数:
(4)我国科学家研制了Ti—H—Fe双温区催化剂(温差达100℃)合成氨,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①②③所在Fe区域为温区__________(填:高或低),有利于__________。
吴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
化学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D 2.C 3.C 4.D
5.D 6.D 7.C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C 17.B 18.D 19.C
20.B 21.D 22.A 23.C
24.D 25.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6.(8分)
(1) (丁烷前系数配2,不结分,丁烷常温下为气态,写液态扣1分)
(2)
(3) 
(4)
27.(10分)
(1)玻璃搅拌器
(2)减小热量损失
(3)
(4)偏大 与盐酸反应且铁丝导热,导致结果偏大
28.(10分)
(1)吸热
(2)等于
(3)逆反应方向
(4)4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