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14: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青蛙卖泥塘》讲述的是一只青蛙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小动物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烂泥塘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好地方。这篇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勤劳、能干、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小青蛙形象,讲述了一个劳动可以改变生活的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课文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有趣,深受孩子们喜爱。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阅读,对于童话故事这种题材已经不再陌生了,并且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于生字的学习,学生们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对于字根组合复杂及字根生疏的生字识记起来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 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 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 9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动物说了些什么话,逐步学会分角色表演。
难点:
能体会到小青蛙为改变泥塘环境付出的辛苦劳动,理解不断改变而变越来越好,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趣吆喝
播放中卖凉皮的片段。动画中的正在卖什么呢?
生:(卖凉皮)多媒体出示买卖,这两个长得很像的生字,哪个是卖凉皮的卖呢?(第二个是卖)我们又应该怎么区分这两个字呢?(卖比买多一个十)。卖上边多了一个十,就像是把东西卖出去得了十块钱一样。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形近字。卖是本节课需要会写的生字,我们一起写一写,上窄下宽,竖压竖中线,横钩在横中线以上,最后一笔是长点。(板书卖)
为了把东西卖出去,人们常常会放大嗓子大声的叫卖,就像一样,用书中的词语形容,就是(吆喝),我们一起来吆喝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不过今天吆喝的不是,而且小青蛙,蛙也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蛙你是怎么记住他的?(生交流识字方法)因为青蛙是捕捉虫子的小能手,所以虫字旁要写的小一点,(板书蛙),一起齐读课题(青蛙卖泥塘)
二、识字词
相信同学们课前预习的都很认真,生字你能读的又快又准确吗?出示(采集、播撒、草籽)
老师边做动作边说,如果我的手中有一把草籽,(做播撒的动作),这叫做播撒草籽,(做采集的动作)这叫做采集草籽,原来这些词语是可以互相搭配的,做动作齐读出示第二组词语(水坑坑挺舒服)注意轻声出示第三组,也包含轻声。小老师领读(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剩下的词语,你能试着变成这样吗?(撒种长草破竹灌水)
生:(撒了种长了草破了竹灌了水)同学们生字学的很认真,一起走进课文。
三、讲故事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根据图画提示说一说吗?
青蛙为了卖掉泥塘,听了____的话,在泥塘周围____。又听了____的话,给泥塘____;接着小动物们都提出了建议,青蛙就栽了____,种了____,修了路,盖起了房子,最后发现泥塘如此美好,决定____泥塘了。
四、学课文
同学们,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是啊,青蛙住的地方就是一个烂泥塘(出示烂泥塘图片)。烂在字典里有好几种意思。一形容程度深。二东西或事物腐坏、腐烂。三泥土浑浊导致破烂不美观。烂泥塘的烂应该选择这里的第几种呢 用手势告诉我。这
个泥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水,环境也非常差怪不得青蛙要卖掉呢!于是青蛙竖起了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又是竖牌子,又是吆喝,可以看出青蛙要卖掉泥塘的决心很大,谁能学着青蛙的样子吆喝一下,(预设学生喊的不好)喊的不够卖力,我觉得像他这样不一定能卖的出去(喊的好),真响亮,真是一只会吆喝的青蛙,(指导“喽”的音要拉长,吸引大家注意)齐读这响亮的吆喝声把谁吸引来了?(老牛)老牛看到这泥塘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老牛的话)谁能来读(指导学生读出老牛沉稳、慢悠悠的语气)我觉得老牛说话说话很不直接,他其实就是想说这个水坑坑不太好,因为周围没有草,可是他为什么这样说呢?老牛不想买泥塘,他为什么要这样拒绝呢?他明明可以直接说(这个水坑坑不太好,因为周围没有草)但是他最后确是这样说的。(这个水坑坑嘛.......)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更喜欢第几句呢 为什么?(先说了这个地方是好处是可以打滚,又提了建议,说话很有艺术,也很有礼貌)谁能来学着老牛的样子来读一读。原来啊,老牛喜欢吃草,想要一些草,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出示文章内容)勤劳的小青蛙,播撒草籽,到了春天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于是,他又大声的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谁又飞来了?(野鸭)
自主学习 6-8段
(1)野鸭说了什么?
(2)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想的?用_____画出来。青蛙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一人演青蛙,一人演野鸭,读好“就是”读出转折。在此处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现在泥塘里既有草,又有水了,青蛙又开始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这次他的吆喝声又吸引了哪些小动物呢?
五、乐表演
小组合作,圈一圈青蛙的吆喝声吸引来了哪些小动物,四人小组合作,每位同学选择一种动物,模仿老牛或者野鸭说话的句式,进行创编台词并表演。找同学分角色扮演(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其他同学表演青蛙,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小鸟飞过来了。他对青蛙说,这里的空气很好,但是如果在旁边种点树就更好了。小鸟说着就飞走了。一只蝴蝶飞过来说,这里有水,有草、有树,不过,要是有点花就更好了,我最喜欢在花丛里飞舞了,蝴蝶没有买,飞走了。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过来了,他对青蛙说,这里环境优美,但是少一条路,我最喜欢在路上蹦来蹦去了。一只小猴跑了过来,他说,这里风景好,交通便利,要是有所房子遮风挡雨就更好了。一只小狐狸跑了过来,他说,这里什么都好,要是........这么多小动物都不买青蛙的泥塘,好着急啊!青蛙听了小动物们的话,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青蛙做了这么多事,最后卖出去了吗?为什么 (出示 11自然段)出示烂泥塘和现在泥塘的对比图,之前的泥塘光秃秃,干巴巴的,而现在泥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一个好地方。指导朗读,读出烂泥塘改变后的好。烂泥塘真是变成了一个好地方,小青蛙要感谢谁呢?
生:(小动物他们给了小青蛙想法和建议)
生:(感谢自己,勤劳.爱动手.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就像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当有了想法时,就应该立刻去行动那你从青蛙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课堂的最后联系寒号鸟形象和生活实际,揭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实现德育融合。
六、课堂演练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 )树( )花( )路( )房子( )草籽( )水
七、作业:
推荐阅读《强迫症国王》仿照第 11自然段,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青蛙卖泥塘》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讲述的是一只青蛙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小动物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烂泥塘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好地方。讲述了一个劳动可以改变生活的故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在设计教学时,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以及文本梳理上,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理解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童趣
在本课的一开始播放了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动画片片段,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卖”这个生字,但是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较少,孩子们对于吆喝声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吆喝,相对来说还是不够了解,可以再通过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结合生活场景帮助他们更加直观清楚的感受吆喝,可能在模仿小青蛙吆喝声时学生会吆喝的更卖力,效果会更好。
二、读写结合,把握低年级教学重难点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因为课前已经安排了预习任务,所以课堂就是一个预习成果的检查与展示,本节课需要认读的生字很多,在课堂中采用了语境识字、动作表演识字、比较区分形近字等多种方式来处理,并结合字典中烂的字意配上图片,帮助学生感受烂泥塘。能够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生字词,扎实有效的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三、以学定教,贯穿学习全过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提示概括故事,但是在根据图画讲故事时,学生大部分是用了课文中的话来讲,并没有换成自己的语言,而且讲故事时也有点啰嗦,在今后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在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除了继续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重点外,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把朗读训练和词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品词析句中体验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运用等各种语文能力。所以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带入角色,抓住关键词、关键语句,比如,在青蛙吆喝时,关注到了语气词“喽”,语气要拉长,吸引别人注意。在教学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小青蛙一次次改造完它的泥塘后,再进行吆喝时,心情的变化,而青蛙的吆喝声应该也心情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急切——自信——更自信——犹豫的心情变化。
四、读中促悟,设计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点
在指导学生读老牛的话时,引导学生关注这是一头老牛说话的声音比较低沉,语速也偏慢。再引导学生抓住“不过”这个词,理解老牛先说优点,再提建议的表达方式。大部分孩子可以理解感受老牛说话的艺术并模仿出老牛的语气。在教学时还可以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这头老牛,会带上怎样的表情和动作说这句话效果可能会更好,让学生在演中学,在读中学。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能没有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将方法落到实处。指导朗读时间过长课堂很容易停滞不前。思考了一下解决办法,可以在早读时,请学生单独朗读,再讲行充分的指导。不仅要指导个人朗读。还需要指导全班如何整齐投入地朗读。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学生们都能够用上老牛说话的句式:这个地方.....,不过......,但是语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匮乏,如果能够发挥想象把句子说得更加丰富就更好了,另外,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小动物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大胆想象,可能还会有小鱼、长颈鹿、小河马、大象等小动物,他们又会提出什么相应的意见呢。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不代表漫无天地的猜想,每一个小动物的意见都应当从自身角度出发,符合角色特点。如小鱼可能会提出:这个泥塘,水还挺多,就是缺点水草。离开畅想,童话就会变得了无生趣,文章中的留白,正是需要学生来填补,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良好条件。
五、小组表演,体会有趣的课堂
低学段的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的情境,让教学课堂更富有童趣,所以在最后的乐表演环节,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故事创编并上台表演,此环节设计了老师当旁白,部分同学分角色扮演,剩余大部分同学扮演小青蛙,这样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参与进表演中,这一次学生的表演比较投入,做着动作说台词,表演效果比想象中好。
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学生的描述中不断用彩色的图画把学生想象中的“好地方”进行完善,呈现出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通过前、后泥塘的鲜明对比,学生通过图片观察也能够理解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的原因,随后又联系寒号鸟的形象和生活实际,揭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较好地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科融合。
通过交流与反思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标,我们也必须用新课标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可以让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使我们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希望以后能在教学这条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