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2 21: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五上《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国对赵国的挑衅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为了国家利益,放下个人得失的勇于改过的精神。
本课主要学习“连词成句地读”来提高阅读速度,同时,巩固运用“遇到不理解的词,不停读、不回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只是本课的重点目标。勾连习作要素“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和课程标准有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本课还应承担通过不断地讲述故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特点。提升阅读速度的同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连词成句地读”,提高阅读速度。
2.通过不断速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三个小故事。
3.抓住主要部分精读,在生动讲述中,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学习“连词成句地读”,提高阅读速度。
2.通过不断速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三个小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主要部分精读,在生动讲述中,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巧导入:
1. 复习旧知中了解背景
出示背景资料(显示4秒)。请同学们速度这段文字,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读的?
2. 紧扣导读中学习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方法。出示导读,联系上下文自己说说什么是“连词成句地读”?
(2)动画形象展示方法。
(3)谈感受总结方法。减少停顿次数,扩大视域去扫描,一句话,一句话地读。
二、速度实践用方法:
1.速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结合速读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问题。
2.速读课文,理清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起因: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中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经过:廉颇很不服气,说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就爬到他的头上,他非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知道后觉得自己为了一己私利就不顾国家利益,便负荆请罪。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
结果: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三、精读细节悟形象:
1.速度1——9段,梳理故事脉络,提取最能提现蔺相如特点的段落。
接受任务 段6
献上璧、拿回璧 段6——送回璧
封为上大夫
2.精读6、7段,紧扣细节感悟人物形象。
(1)置身语境品形象
1读:男女对读感受思虑周全之智,机智勇敢之智
2读:置身情境感受胆识过人之勇、勇于牺牲之勇
(2)紧扣细节悟形象
1读:读出根据秦王的表现,随机应变之智
2读:分角色朗读,走进人物内心
3讲:讲述中感受蔺相如智斗秦王巧夺璧的机智勇敢(智慧、谋略、胆识)
(骗到手—逼他划归城池——缓兵之计送璧)作业布置。
3.总结接具体时间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刚才我们置身情境、抓住细节品读出的这些特点,在文中早已总结。突出人物特点,课文借完璧归赵这件事,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这些细节加以刻画。
四、前后勾连品情怀:
1.总结提升:蔺相如以死相逼,仅仅是为了一块碧玉?整个赵国,正如廉颇总结的那样,他是为了争一口气,而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板书:国家利益
最终,廉颇能够负荆请罪又是为了什么呢?国家。其实,在他们的心中,都是“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希望有朝一日,真的需要我们作取舍的时候,我们大家也能做到“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2.如果说,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是爱国,那么,下一节课“渑池回见” 中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却是为了自己的国君,板书:忠君,下节课我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