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人教新课标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下人教新课标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26 22:5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8下人教新课标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
27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掌握生字词的的读音与书写
2、翻译重点句子,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
【重点难点】
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积累出现的成语。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适当点拨。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3、写作缘由: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一、预习检测:1、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A、读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 )守 朝晖( )夕阴 迁客骚人( ) 霪雨( )
霏霏( ) 薄暮冥冥( ) 潜形( ) 岸芷( )汀( )兰
皓( )月 心旷神怡( ) 宠辱偕( )忘 浩浩汤汤( )
(B)听范读音频,在原文上划分停顿节奏,并说说下列句子如何读出正确的停顿。
刻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于 其 上。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二)、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Q(一)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二)记一记  词语解释。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增其旧制:制,规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浩浩场汤: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连月不开:开,放晴。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 之后。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三)想一想。  1、朗诵全文2、理解文章层次结构。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检测反馈,学以致用】背诵课文【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写作缘由自行预习,找准答案并识记,上课时由老师统一组织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老师针对易考易错点进行强调。基础必须当堂过关 自行整理学生独立思考整理答案后在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好答案。鼓励大胆补充和质疑。给5分钟自行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当堂独立完成课内练习,随意抽查学生答案展示出来。学生结合所学,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批改,老师抽查)
第二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检查朗读与背诵情况【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悟一悟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2、 “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二)品一品  1、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2、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3、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5、:“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6、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三)析一析1、作者如何描绘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的?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对岳阳楼的描绘转入写什么?转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     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检测反馈,学以致用】【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 2、你还需要探究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丛书》“理解品味”【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学生集体背诵 老师抽背 结合文本独立思考,形成初步认识,再在组内交流,形成共识,最后在班上展示学生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小组长检查或批改,老师抽查)【老师适时答疑】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或各小组长检查、批阅学生反思或质疑
第三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积累文言现象:1、一词多义。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⑸一: 一碧万顷     (一) 长烟一空(全)⑹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⑺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⑻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2、通假字。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3、词类活用。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4、古今异义。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⑵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5、特殊句式。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⑸吾谁与归 (宾语前     置)6、流传至今的成语。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检测反馈,学以致用】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浩浩汤汤 朝晖 骚人 淫雨 霏霏 隐曜 潜形 樯倾 楫摧 冥冥 波澜 岸芷汀兰 二、解释加点字越明年 百废俱兴 属予 ( http: / / www.21cnjy.com ) 际涯 朝晖 然则 南极潇湘 开 薄暮 景明 宠辱偕忘 锦鳞 一空 把酒 微三、 解释下列各句的意思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微斯人,吾谁与归?四、填空1、本文中的一些词语,仍有其顽强生命,它们已作为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出现,这些成语是___ 、__ 、___ 。2、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 、 _旷达胸襟和______ 和_______ 的政治抱负,     也表现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情。  4、“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____ 。  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具体指_____ 。五、阅读训练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解释加点的字 不以物喜 先天下之忧而忧2、表明作者志愿的是哪一句?3、这段文字可分三层,第一层:从_ 句到_ 句,第二层:从_ 句到 _句,第三层从_ 到_ 句4、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 (用原文回答)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 形成了对比。5、“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 2、你还需要探究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抽生翻译重点语句 老师点评 结合文本独立思考,形成初步认识,再在组内交流,形成共识,最后在班上展示学生结合所学,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小组长检查或批改,老师抽查)【老师适时答疑】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或各小组长检查、批阅学生反思或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