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3 10: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 语文 三年级上
——单位 姓名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你知道这是哪些少数民族吗?
56个民族56朵花,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能念对几个民族名称?
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 《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走近作者
第一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坝子
田坝

坪坝
汉语
汉字
hàn
汉族
我会认


冷艳
百花争艳
yàn
鲜艳
扮演
假扮
bàn
打扮
我会认


飞扬
扬眉吐气
yáng
飘扬
我会认

读书
百读不厌

朗读 


hǎo(好像)
hào(好奇)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
读一读:看着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好(hǎo)像一个大气球,三岁的小姑
娘睁着大眼睛好(hào)奇地看着,妈妈发现了急忙拉她进屋。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指粗大而结实。
【鲜艳】
【打扮】
【绚丽多彩】
【好奇】
【招引】
【粗壮】
【枝干】
绚丽,灿烂美丽。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鲜明而美丽。
吸引。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修饰装扮出来的样子。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树木的主干与旁枝。
理解词语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chén
结构:上下
组词:清晨 月夕花晨
造句:我每天早晨都锻炼身体。
音序:C 部首:日
我会写

róng
结构:左右
组词:绒毛 天鹅绒
造句:田野里开满了鲜艳的绒球花。
音序:R 部首:纟
我会写

qiú
结构:左右
组词:地球 足球运动
造句:小明正在和同学们玩皮球。
音序:Q 部首:王
我会写
结构:左右
组词:汉人 十八罗汉
造句:我是一个汉族人。
音序:H 部首:氵

hàn
我会写
写 好 生 字
1. 说一说,识字方法
2. 写一写,注意结构
3. 对一对,自评互评
第二关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重难点)
学习目标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及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景是什么样的?
初读课文
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上学的路上,来到
上课,下课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学校
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精读课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路上山花烂漫,体现了学校的美丽。
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体现了小学团结的特点。
景颇族: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傣 族: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阿昌族: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德昂族: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 ,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过渡段,以钟声表明上课了,自然引出下文。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体现了学校祥和的特点。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总结升华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我来答一答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思考:“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我来答一答
第三关




读了全文后,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第四关




学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似或相同、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第五关




一、读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ú fú zhuāng zǎo chen
dǎ bɑn diàn yǐng lǎng dú
绒 球
服 装 
早 晨
打 扮
电 影
朗 读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枝干 (    )的老师
(    )的学校 (    )的民族
欢唱
飘扬
粗壮
敬爱
美丽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