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重点研读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会写“插、寨、遮”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明确目标
师:东汉末年,军阀混乱,群雄割据,曹操挥师奔袭长江,一个个英雄神机妙算,一处处计谋此起彼伏,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草船借箭。
[板块二]重点研读 感悟“妙算”
一、结合初读内容,思考问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早在接受军令状之前,诸葛亮就已经做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那么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神机妙算。
师:那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默读课文,把你觉得能充分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这个地方为什么能体现他的神机妙算,适当的做一做批注。
师:请你来说
师:你找到了第七自然的这句话。
师: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你认为诸葛亮早就算出了在这天晚上会大雾弥漫,你感受到他知天文的特点。
师:光凭这句话还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到的大雾,还是诸葛亮在三天之前就已经算到了大雾,咱们还可以再找一找。
师: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这句话写的有点啰嗦,我们经常说,文章要写的简洁一点,第一天第二天不是没有动静吗?那还写它干什么?我能不能这样改?到了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师:这样写又简洁又清楚,行不行?
师:马上就有同学说不行不行,你来说下理由。
师:你认为这样能体现出诸葛亮早就预料到了第三天会有大雾,他才会如此胸有成竹。
师:你认为这样写更能体现他的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师:你们都是小诸葛。
师: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表现在哪里?
师:识人心
师:难怪周瑜这样说,一起读。
师:指名读。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我注意到你重读了神机妙算,让我们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刻。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周瑜是长叹一声,你把那个叹加上去,再来读这句话,谁来试一试。
生:“哎,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啊!”
师: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周瑜的自愧不如。
师:我们刚刚通过联系上下文,整合信息的方法,发现诸葛亮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三天之后必有大雾,感受到了诸葛亮在天文方面也是个专家了。
师:联系上下文,这是阅读名著的一种好方法。
师: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再次学习“草船借箭”部分,先独立学习,再小组讨论,看看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生: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箭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师:你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曹操生性多疑,谨慎。
师:你想到了华佗之死,曹操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师:诸葛亮呢,他怎么能这么肯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来?
师:你从一定不敢,不要轻易出动看出诸葛亮对曹操了如指掌,诸葛亮洞察人心。
师:板书识人心。
师:你还有补充.
生: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生: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师:你从这些句子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肃
生:忠厚老实、信守诺言,守口如瓶
师:想想诸葛亮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人物交代给鲁肃,他为什么这么肯定鲁肃不会告诉周瑜?
师:他知人善用。识鲁肃忠厚守信。
师:自古人心最难测,可诸葛亮呢,却能知晓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
师:难怪周瑜长叹道,一起读。
师: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我们接着来分享。还找到了哪些前后勾连的语句。
师: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师: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师:老师有疑惑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调转船身呢?
师:调船可以让船两面受箭,维持船体的平衡,再加上中国的河流自西往东,船顺风顺水,这样就节省了船来回的时间。曹操肯定追不上了。
师:这说明了诸葛亮对什么很熟悉?
师:地理。
师:出示资料:当时正值冬季,曹操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周瑜则驻守在长江南岸防御,冬天江面上刮西北风,且船上只有草把子和箭,因此诸葛亮借箭后驾船返回南岸是“船轻水急”的。
师: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师:这是借助课外知识读懂了晓地理的诸葛亮。
师:难怪周瑜长叹道,一起读。
师: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板块三]交流特点,归纳总结
师:读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师:小结:阅读名著故事时,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名著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的体会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