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跟踪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对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的生物都不是原核生物,似都能独立生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有两种核酸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的生物细胞中只有 DNA,不含有 RNA
2、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细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细胞中无染色体,有环状的 DNA 分子
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无拟核结构,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 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 d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 条件下视野的范围比 d 条件下大
C.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 d 条件下转变为 c 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4、某位同学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 转换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
物体。下列对可能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换高倍镜时未更换目镜镜头 B.切片倒置,盖玻片位于载玻片的下方
C.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的中央 D.未调节细准焦螺旋
5、图 1 中的目镜标有 5×和 10×字样,物镜标有 10×和 40×字样,图 2 是在图 1 中选用能放大 100 倍的
镜头组合观察到的图像。若想选用能放大400 倍的镜头进一步观察左上角的细胞,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应选用镜头①③进行进一步观察
B.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该细胞位于视野中央
C.先将镜筒升高,再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到高倍镜
D.换成高倍镜后,需将光圈调大或平面镜调成凹面镜
6、某同学学习了生物学必修 1 第 1 章后,进行了知识总结,他总结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含有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②含有核糖体的生物一定不是病毒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 ④单细胞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不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⑥具有细胞壁的一定是植物细胞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7、牙菌斑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被膜, 它由多种生存在口腔内的细菌的分泌物组成,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层 膜帮助细菌附着在牙釉质上,并保护细菌不受环境的威胁。牙齿被牙菌斑覆盖后会导致龋齿。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牙菌斑的形成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参与
B. 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附着在牙釉质上的细菌难以清除
C.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D.细菌能吸水涨破,因此勤漱口可以有效预防龋齿
8、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 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 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
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 10 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0.5cm,若改用 30 倍物镜观察时, 则玻片与物镜的距
离应调整为 1.5cm 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9、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 DNA
③T2 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细菌只含有 RNA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10、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有几项( )
①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③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属于原核细胞
④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⑤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⑥原核细胞的 DNA 一般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⑧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11、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观察图 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 中右上方向移动
B.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其细胞
12 、.绿藻被认为是 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 螺旋藻(属蓝细菌) 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
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C.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13、普通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形成。而发现于极 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
(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耐热细菌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
B. 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耐热细菌的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D. 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几乎没有差异
14、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 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黄曲霉、光滑念珠菌以及白念珠菌等真菌,关于这
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念珠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染色体上
B. 光滑念珠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在人体内营腐生生活
C. 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黄曲霉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D. 黄曲霉与白念珠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5、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以及活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H 前该细菌的 感染率在 50%左右,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每年大约有 1%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细胞癌变
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自养型生物
B.幽门螺杆菌和变形虫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细胞壁
C.幽门螺杆菌和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新冠病毒没有遗传物质
D.从自己做起,自备餐具或者使用公筷,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16、蓝细菌和水绵均可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关于两种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种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完全不同 B. 两种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完全不同
C. 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 两种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17、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如各种细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关于单细胞生物的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它的各种生命活动
B.单细胞生物多数形体微小、构造简单,有些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C.单细胞生物有些属于原核生物,如细菌;有些属于真核生物,如原生动物
D.单细胞生物有些是异养的,如各种细菌;有些是自养的,如各种单细胞藻类
18、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 a 转换成 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图像,则向右下方移装片能观察清楚 c 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
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 10×,物镜为 10×,视野中被相连的 64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
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16 个
二、多选题
19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
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大
B.用 10 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0.5 cm,若改用 30 倍物镜观察时, 则玻片与物镜的距
离应调整为 1.5cm 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20、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C.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D.人体细胞与寄生人体的艾滋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人体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而艾滋病毒却没有。
2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肺炎链球菌和真菌都是真核生物,其 DNA 都位于细胞核中
C.在生命起源和进化过程中,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出现得早
D.原核生物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真核生物也是如此
三、填空题
2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这里“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
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 个细胞。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
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移动玻片,方能使
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 ”,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
。
__________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 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
母)。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 ,A 、B 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
23、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 人们一直认为长期食用辛辣食物、饮食不规律、胃酸过多等是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原
因,没有关注到胃内细菌的作用。 1982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沃伦和马歇尔发现并从患者的胃中成功分离、
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他们尝试用能杀菌的抗生素治疗这些胃病患者,产生了明显疗效。由此他们指出,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但是他们的这一结论并未得到认可,因为人们一直普遍认 为, 胃内的酸性环境不可能让细菌长期存活, 胃内是一个无菌的环境。1984 年,马歇尔自己“ 以身试菌 ”, 喝入幽门螺杆菌菌液进行实验观察。此后经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观察充分证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幽门 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沃伦和马歇尔的研究及其结论终于得到认可, 他们因此获得了 200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尿素酶活性, 该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目前, 13C 呼气检测是诊断幽门 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让病人服下一定量的 13 C-尿素,约 30 分钟后收集待检者呼出的气体中
是否含有 13CO2。为了研究 13C 呼气检测的可靠性, 研究人员同时用在胃镜下取胃粘膜活组织样本检测的方
法和 13C 呼气检测法,对 82 例胃炎患者进行了检测。胃镜活检的结果是: 82 名患者中有 48 人感染幽门螺 杆菌。 13C-呼吸检测的结果是: 82 名患者中共有 35 人 13C 检测为阴性,即未感染幽门螺杆菌; 47 人 13C 检
测为阳性,即感染幽门螺杆菌。同时,这 47 人胃镜活检结果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请回答:
(1)从细胞的结构上分析,幽门螺杆菌和人体细胞最主要区别是 。
(2)沃伦和马歇尔最初尝试用抗生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该治疗措施所依据的推测是
。
(3)马歇尔进行自身人体实验,以证实胃炎或胃溃疡的病因,他的研究思路是:若口服幽门螺杆菌能引起
消化性胃溃疡,则说明幽门螺杆菌可以 ,消化性溃疡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4)13C-尿素呼吸检测的原理是:患者消化道细胞内 (填“有”或“无 ”)尿素酶活性,呼出气体 中的 13CO2 仅来自 (物质),该反应过程 (填“属于 ”或“不属于 ”)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 (5)和胃镜活检方法相比, 13C-尿素呼吸检测的准确率为 (用分数表示),说明该检测方法是可
靠的。 和胃镜活检相比, 13C-尿素呼吸检测的优势是 (答出一项即可)。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跟踪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对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的生物都不是原核生物,似都能独立生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有两种核酸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的生物细胞中只有 DNA,不含有 RNA
【答案】C
【解析】
框图①内的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不属于原核生物, 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不能独立生 存, A 错误;框图②内的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RNA,其余两种细胞生物都含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B 错误;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且都有细胞壁, C 正确;框图④内
的生物都是细胞生物,都含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D 错误。
2、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细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细胞中无染色体,有环状的 DNA 分子
C.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无拟核结构,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 D
【解析】
A.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A 正确。
B.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以裸露的环状 DNA 分子存在, B 正确
C.对原核生物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C 正确
D.原核细胞中环状的 DNA 分子所在的区域称为拟核, D 错误
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 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 d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 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
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a 条件下视野的范围比 d 条件下大
C.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 d 条件下转变为 c 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
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b 的放大倍数大,所以 b 条件下观察到的细胞数少, A 错误;a 的放大倍数大于 c ,a 条件下 视野的范围比 d 条件下小, B 错误; a 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范围最小, a 条件下可能观察 不到细胞, C 正确;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装片,需偏哪往哪移,由 d 条件下转变为 c 条件下
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 错误。
4、某位同学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
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下列对可能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换高倍镜时未更换目镜镜头 B.切片倒置,盖玻片位于载玻片的下方
C.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的中央 D.未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A
【解析】: 在低倍镜下能看清,换用高倍后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与目镜无关, A 错误;如果切片倒置,载玻片在上方,盖玻片在下方,由于载玻片较厚,转换成高倍镜后 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B 正确;低倍镜下看清物体后,如果没有将该物体 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后,物体可能不在视野内,因此观察不到原来的物体,C 正确;
未调节细准焦螺旋会导致看不清视野内的物体, D 正确。
5、图 1 中的目镜标有 5×和 10×字样,物镜标有 10×和 40×字样,图 2 是在图 1 中选用 能放大 100 倍的镜头组合观察到的图像。若想选用能放大 400 倍的镜头进一步观察左上角的
细胞,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应选用镜头①③进行进一步观察
B.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该细胞位于视野中央
C.先将镜筒升高,再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到高倍镜
D.换成高倍镜后,需将光圈调大或平面镜调成凹面镜
【答案】 D
【解析】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因此②是 10×目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因此③ 是 40×物镜,选择②③能放大 400 倍, A 错误;欲观察左上角细胞,需将载玻片向左上方 移动, B 错误;,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不需要先升高镜筒, C 错误;换成高倍镜后,
视野较暗,需将光圈调大或平面镜调成凹面镜, D 正确。
6、某同学学习了生物学必修 1 第 1 章后, 进行了知识总结, 他总结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①含有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
⑤不具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②含有核糖体的生物一定不是病毒
④单细胞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⑥具有细胞壁的一定是植物细胞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 D
【解析】
真核细胞才有染色体,①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含有核糖体的生物一定不是病毒,②正 确;原核生物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色也能进行光合作用,③错误;单细胞生物可能是原 核生物也可能是真核生物,④错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⑤错误;原核细胞也
有细胞壁,⑥错误。故选 D。
7、牙菌斑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被膜,它由多种生存在口腔内的细菌的分泌物组成,主要成分 是蛋白质。这层膜帮助细菌附着在牙釉质上, 并保护细菌不受环境的威胁。牙齿被牙菌斑覆
盖后会导致龋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牙菌斑的形成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参与
B. 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附着在牙釉质上的细菌难以清除
C.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D.细菌能吸水涨破,因此勤漱口可以有效预防龋齿
【答案】 B
【解析】
牙菌斑是细菌的分泌物组成,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 错误;由于生物被膜的存在, 附着在牙釉质上的细菌难以清除, B 正确;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核膜和染色体, C 错误;
细菌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吸水胀破, D 错误。
8、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
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用 10 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0.5cm,若改用 30 倍物镜观察时, 则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 1.5cm 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 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 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
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答案】 B
【解析】A.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就越 小,A 正确;B.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B 错误;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 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C 正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 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 则异物不在装片和物镜上, 故应位
于目镜上, D 正确。故选: B。
9、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 DNA
③T2 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细菌只含有 RNA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答案】A
【解析】①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①错误;②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 物,两者都含有核糖体,且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②正确;③T2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 细胞结构,因此不含核糖体,③错误;④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 作用,④错误;⑤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⑤错误。可见,以上述说只有 1 项正确。故
选: A。
10、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确有几项( )
①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③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属于原核细胞
④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⑤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⑥原核细胞的 DNA 一般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⑧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 B
【解析】①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既不属于真核
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①错误;
②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二者均为细
胞生物,②正确;
③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在它成熟之前含有细胞核, 因此它属于真核细胞,③错误; ④真核生物的个体, 不都是肉眼可见的, 如原生动物, 原核生物一般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到,④错误;
⑤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而真核细胞有染色体, 即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⑤错误;
⑥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于拟核, 少量分布在细胞质中,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
核中,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⑥正确;
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都不具有核膜为原核生物, 而酵母菌细胞中含有真正的细胞核, 为真核
生物⑦错误;
⑧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即二者细胞中均存在核糖体,⑧错误。故选 B. .
11、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观察图 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 2 中右上方向移动
B.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其细胞
【答案】 B
【解析】物象的位置和实物的位置是相反的, 图中观察到的微生物向左下方移动, 微生物实 际向右上方移动, 故载玻片应朝向图 2 中左下方移动, 才能保存生物在视野的中央, A 错误; 与低倍物镜相比, 高倍物镜下视野变暗, 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 可使用更大的光 圈或凹面反光镜, B 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调节粗准焦螺旋, C 错误;一般凡是用 低倍物镜能够观察清楚的标本, 就不一定要换用高倍镜, 但所有的显微观察一定要先在低倍
镜下观察, D 错误。
12 、.绿藻被认为是 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 螺旋藻(属蓝细菌) 特有的藻蓝蛋白能
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C.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答案】 D
【解析】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都含有核糖 体。绿藻含有叶绿体、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螺旋藻(原核细胞) 中无叶绿体、核膜、核
仁。
13、普通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形 成。而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且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
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不考虑温度对抗生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耐热细菌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
B. 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耐热细菌的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D. 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细菌的核糖体几乎没有差异
【答案】 D
【解析】A、极端特殊环境的某些耐热细菌对情霉素不敏感, 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
成抑制细胞壁的形成。说明耐热细菌的细胞壁可能不是由肽聚糖组成的, A 正确;
B、耐热细菌与普通细菌均为原核生物,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正确;
C、耐热细菌发现于极端特殊环境,说明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C 正确;
D、抑制普通细菌核糖体功能的红霉素对耐热细菌也不起作用说明耐热细菌的核糖体与普通
细菌的核糖体有差异, D 错误;
故选 D。
14、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 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 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 在推波助澜, 加重病情, 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黄曲霉、光滑念珠菌以
及白念珠菌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念珠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染色体上
B. 光滑念珠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在人体内营腐生生活
C. 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黄曲霉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D. 黄曲霉与白念珠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答案】 B
【解析】
白念珠菌是真菌,遗传物质主要在染色体上, A 正确;光滑念珠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在人体 内营寄生生活,B 错误; 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黄曲霉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C 正确;
黄曲霉与白念珠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 正确。
15、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以及活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 H 前该细菌的感染率在 50%左右,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每年大约有 1%
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细胞癌变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自养型生物
B.幽门螺杆菌和变形虫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细胞壁
C.幽门螺杆菌和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新冠病毒没有遗传物质
D.从自己做起,自备餐具或者使用公筷,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答案】 D
【解析】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 A 错误;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二者 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错误;幽门螺杆菌和新冠病毒在结构上 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C 错误;从自己做起,自备餐具或者使用公筷,以减少幽门螺
杆菌的感染, D 正确。
16、蓝细菌和水绵均可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关于两种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种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完全不同
B. 两种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完全不同
C. 两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 两种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答案】 B
【解析】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 场 所完全不同,A 正确;两种生物进行 呼吸作用的场所均包括细胞质基质, 水绵进行呼吸作用的 场所还包括线粒体,B 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 膜包被的细胞核,C 正
确;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均为核糖体,D 正确。
17、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 如各种细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关于单细
胞生物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它的各种生命活动
B.单细胞生物多数形体微小、构造简单,有些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C.单细胞生物有些属于原核生物,如细菌;有些属于真核生物,如原生动物
D.单细胞生物有些是异养的,如各种细菌;有些是自养的,如各种单细胞藻类
【答案】 D
【解析】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它的各种生命活动。A 正确。单细胞生物多数形体 微小、构造简单, 有些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B 正确。单细胞生物有些属于原核生物, 如细菌; 有些属于真核生物, 如原生动物。 C 正确。单细胞生物有些是异养的, 如乳酸菌、大肠杆菌
等;某些细菌是自养的,如各种蓝细菌、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 D 错误,故选 D.
18、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 a 转换成 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图像,则向右下方移装片能观察清楚 c 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 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 则实际上细胞质
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 10×,物镜为 10×,视野中被相连的 64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
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16 个
【答案】A
【解析】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 a 转换成 b,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视野中观
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 A 正确;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细胞 c 位于视野的左方,物像的移动方向与
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则向左移装片能观察清楚 c 细胞的特点, B 错误;
C、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 发现细胞
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 C 错误;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 10×, 物镜为 10×, 视野中被相连的 64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 满, 目镜不变, 物镜换成 40×时, 此时放大倍数为原来的 4 倍, 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
组织细胞数为 64÷42=4 个, D 错误。
故选: A。
二、多选题
19、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 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 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
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大
B.用 10 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0.5 cm,若改用 30 倍物镜观察时, 则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 1.5cm 左右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 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 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
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答案】AB
【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A 错误;物镜放大倍数与 物镜长度成正比, 用 10 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 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0.5 cm,若改用 30 倍 物镜观察时, 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小于 0.5cm ,B 错误;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 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C 正确;若视
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D 正确。
20、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蓝细菌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
绿体
C.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
的遗传物质等
D.人体细胞与寄生人体的艾滋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人体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而
艾滋病毒却没有。
【答案】 BD
【解析】
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A 正确;颤蓝细菌与发 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颤蓝细菌和发菜细胞都含光合色素不含叶绿体, B 错误;细 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 遗传物质等, C 正确;人体细胞与寄生人体的艾滋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人体细胞有细
胞结构而艾滋病毒却没有, D 错误。
2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肺炎链球菌和真菌都是真核生物,其 DNA 都位于细胞核中
C.在生命起源和进化过程中,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出现得早
D.原核生物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真核生物也是如此
【答案】ACD
【解析】A、蓝细菌即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A 正
确;B、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 无细胞核, 其 DNA 位于拟核区域。真菌是真核生物, 其 DNA 位于细胞核中,B 错误;C、原核生物结构简单,多数为单细胞,在生物进化中,原核比真 核起源得早,C 正确;D、原核生物中有自养生物,比如蓝藻,也有异养生物,比如乳酸菌。
真核生物也是如此,绿色植物-般是自养生物,动物为异养生物, D 正确。
故选 ACD。
三、填空题
2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这里“被显微镜放大 50 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 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 若
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 个细胞。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 清晰地看到细胞壁, 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 为便于判断, 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 移 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
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 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A、B 所示细胞都有的
细胞器是 。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2
(3)D
(4)左上方; b
(5)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B 、C;核糖体
【解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2)该题中的细胞排列成“一行 ”,所以放大倍数增大到原来的 4 倍后,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8÷4
=2(个)。
(3)光照明亮,且材料为白色,此时应将视野亮度调暗一些才能看到质壁分离的现象。视野
调暗的方法有二: 一是将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二是使用小光圈。
(4)若物像位于左上方,只有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成像为
倒像,所以观察“b”时,看到的物像是“b”。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划分依据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 B 是蓝细菌,属于 原核细胞,且能进行光合作用;C 为植物的叶肉组织,其中的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A 为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3、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长期食用辛辣食物、饮食不规律、胃酸过多等是导致胃 炎和胃溃疡的原因,没有关注到胃内细菌的作用。 1982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沃伦和马歇尔 发现并从患者的胃中成功分离、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 他们尝试用能杀菌的抗生素治疗这些 胃病患者, 产生了明显疗效。由此他们指出,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但是他们的这一结论并未得到认可, 因为人们一直普遍认为, 胃内的酸性环境不可能让细菌 长期存活,胃内是一个无菌的环境。 1984 年,马歇尔自己“以身试菌”,喝入幽门螺杆菌 菌液进行实验观察。此后经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观察充分证明,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幽门螺 杆菌感染引起的。沃伦和马歇尔的研究及其结论终于得到认可,他们因此获得了 2005 年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尿素酶活性, 该酶能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目前, 13C 呼气 检测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让病人服下一定量的 13 C-尿素,约 30 分钟后收集待检者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13CO2 。为了研究 13C 呼气检测的可靠性,研究人 员同时用在胃镜下取胃粘膜活组织样本检测的方法和 13C 呼气检测法,对 82 例胃炎患者进 行了检测。胃镜活检的结果是: 82 名患者中有 48 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13C-呼吸检测的结果 是:82 名患者中共有 35 人 13C 检测为阴性,即未感染幽门螺杆菌;47 人 13C 检测为阳性,
即感染幽门螺杆菌。同时,这 47 人胃镜活检结果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请回答:
(1)从细胞的结构上分析,幽门螺杆菌和人体细胞最主要区别是 。
(2)沃伦和马歇尔最初尝试用抗生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该治疗措施所依据的推测是
。
(3)马歇尔进行自身人体实验,以证实胃炎或胃溃疡的病因,他的研究思路是:若口服幽 门螺杆菌能引起消化性胃溃疡,则说明幽门螺杆菌可以 ,消化性溃疡可能是幽门螺
杆菌引起的。
(4)13C-尿素呼吸检测的原理是:患者消化道细胞内 (填“有”或“无”)尿素
酶活性,呼出气体中的 13CO2 仅来自 (物质),该反应过程 (填“属于 ”
或“不属于”)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
(5)和胃镜活检方法相比, 13C-尿素呼吸检测的准确率为 (用分数表示),说明 该检测方法是可靠的。 和胃镜活检相比, 13C-尿素呼吸检测的优势是 (答出一项即 可)。
【答案】
(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胃炎或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抗生素可以杀菌
(3)在胃中生活
(4)无 口服的 13C-尿素 不属于
(5)47/48 简便、快捷、无痛、准确率高
【解析】
(1)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人体细胞是真核细胞,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 形的细胞核。
(2)胃炎或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杀菌,所以 沃伦和马歇尔最初尝试用抗生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
(3)若口服幽门螺杆菌能引起消化性胃溃疡,则说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中生活,消化性溃 疡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