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2 22: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联考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1章至第4章第1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生命活动不依赖细胞
B.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C.缩手反射需要多个细胞参与才能完成
D.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分化
2.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所看到的图象,在装片中实际是P
B.图2要变为图1图象仅需要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图3看到的图象中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
D.图4图象再放大4倍则只能看到2个完整细胞
3.衣藻和乳酸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4.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C.施旺和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5.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含量少,人体不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
B.根据其含量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C.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D.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6.水与无机盐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细胞中水、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大多以结合水存在,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态存在
B.人体中无机盐种类很多,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均可参与细胞结构的构建
D.结合水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还能参与生化反应
7.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③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④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21种必需氨基酸。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若淀粉在某生物体内可发生如下转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脂肪、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该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C.该生物细胞中除了麦芽糖以外还有其他种类的二糖
D.多糖均可作为能源物质
9.烧仙草是一种深色胶状饮料,制作时使用的食材有仙草、鲜奶、蜂蜜、蔗糖等,可美容养颜、降火护肝、清凉解毒,但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导致肥胖。如图是烧仙草中糖类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Y代表的是甘油
B.蔗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C.糖类与脂肪能大量相互转化
D.不能用斐林试剂直接检测该饮料中的还原糖
10.蓖麻毒蛋白是从蓖麻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毒蛋白,为最强烈的天然毒素之一。对所有哺乳动物和真核细胞都有毒害作用,蓖麻毒蛋白由A、B两条链构成,A链由263个氨基酸构成,B链由260个氨基酸构成,并有4个二硫键。研究发现,蓖麻毒蛋白对斜纹夜蛾无毒,原因可能是其容易被哺乳动物肠胃吸收,而不易被昆虫肠胃细胞吸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蓖麻毒蛋白一共含有521个胁健
B.蓖麻毒蛋白B链中的硫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
C.蓖麻毒蛋白最多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
D.昆虫和哺乳动物肠胃细胞表面蛋白质可能存在差异
1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由两条核苷酸链构成
B.DNA和RNA都能作为生物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人体细胞中的核酸由4种核苷酸组成,包含4种碱基
D.发菜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2.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了细胞膜的( )
A.识别功能 B.流动性特点 C.保护性功能 D.选择透过性
13.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C.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D.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
1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与线粒体以各自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细菌
C.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含叶绿素、花青素等物质
D.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15.某兴趣小组将黑藻放在适宜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某同学绘制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B.适宜光照、温度条件下培养黑藻,细胞代谢增强、细胞质流动加快
C.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
D.强光下叶绿体以面积较大的一侧朝向光源以利于吸收更多光能
16.某些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是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作分泌蛋白。下列有关分泌蛋白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B.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单层膜的内质网
C.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D.合成分泌蛋白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赖基
17.如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
B.⑤为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
C.②为核孔,是DNA和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若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受到影响
18.下列哪项不是使细胞渗透失水进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必要条件( )
A.液泡要含有色素 B.植物细胞是活的且有液泡的
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19.如图为某学生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或复原状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外界溶液
C.图中7是细胞液,其颜色正在逐渐变浅
D.图示状态下,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20.如图甲、乙表示借助转运蛋白进行的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甲、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都不消耗能量
B.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物质转运时作用机制不同
D.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快,所以不会受到通道蛋白数量的限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甲代表图中有机物共有的元素,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图2为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甲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
(2)纤维素是组成________的主要成分。脂质中除Ⅰ外,还包括________。若Ⅴ存在于动物细胞中,且与淀粉功能相似,则相同质量的Ⅴ和Ⅰ彻底氧化分解,________(填“Ⅴ”或“Ⅰ”)释放的能量更多。
(3)图1中Y和Z在组成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图2中________(填序号)上。若图2为Ⅱ的部分结构,则④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
(4)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图1中的________(填Ⅰ~Ⅴ)。
22.(14分)如图是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________(填“A侧”或“B侧”)。
(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
(3)有些物质能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些不能,这反应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除此之外,细胞膜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
(4)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体现了________(填“提出假说”或“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的应用。
23.(12分)如图A、B是高等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1)图B与图A所示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有[ ] ________和[ ] ________。
(2)图A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有________(答序号),含有DNA的细胞器有________(答序号)。
(3)若图B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
(4)现提取A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膜表面积的值________(填“>”“=”或“<”)S/2。
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联考
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存活。
2.B 图2变图1需将装片移动且放大视野。
3.B 衣藻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衣藻和乳酸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乳酸菌没有叶绿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乳酸菌不含线粒体,D错误。
4.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B错误;施旺和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正确;细胞学说并没有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D错误。
5.B 6.C
7.C 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①错误;无机盐不能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错误;铁、锌都属于微量元素,③正确;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婴儿有9种),④错误。
8.B 脂肪、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A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而此生物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所以是动物,B正确;此生物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所以是动物,动物细胞内没有麦芽糖,动物特有的二糖是乳糖,C错误;多糖中纤维素组成植物的细胞壁,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错误。
9.C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因此物质Y表示甘油,A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内的二糖,需要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B正确;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烧仙草是一种深色胶状饮料,自身的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直接检测该饮料中的还原糖,D正确。
10.C 蓖麻毒蛋白由A、B两条链构成,A链由263个氨基酸构成,B链由260个氨基酸构成,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条数=263+260-2=521个,A正确;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可知,蓖麻毒蛋白B链中的硫元素位于氨基酸中的R基,B正确;蓖麻毒蛋白由两条链组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C错误;蓖麻毒蛋白容易被哺乳动物肠胃吸收,而不易被昆虫肠胃细胞吸收,因此昆虫和哺乳动物肠胃细胞表面蛋白质可能存在差异,D正确。
11.B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一般为单链,A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如大肠杆菌等,部分生物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如RNA病毒HIV,B正确;人体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由4种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含有5种碱基,C错误;发菜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主要分布在拟核,D错误。
12.D 人工膜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D正确。
13.C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属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A不符合题意;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B不符合题意;细胞内通过细胞骨架进行的交流是细胞内部的交流,不是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调节,作用于肝细胞,属于细胞间的间接交流,D不符合题意。
14.C 叶绿体与线粒体以各自方式增大膜面积(前者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后者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顺利进行,A正确;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液泡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其内含花青素等物质,但不含叶绿素,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中,C错误;内质网是一个单层膜的管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D正确。
15.B 叶绿体中的基粒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错误;适宜光照、温度条件下培养黑藻,细胞代谢增强、细胞质流动加快,B正确;叶绿体含有颜色,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C错误;强光下叶绿体以面积较小的一侧朝向光源,避免被强光灼伤,D错误。
16.B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功能,所以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C正确;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因此合成分泌蛋白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正确。
17.D 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A错误;⑤为核膜,有两层膜,其中含有四层磷脂分子,B错误;②为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④是核仁,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形成蛋白质的场所,若该细胞中的④核二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会受到影响,D正确。
18.A 液泡中含有色素,只是便于观察,不是质壁分离的必要条件,A符合题意;植物细胞是活的而且有大液泡,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原生质层是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B不符合题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就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即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C不符合题意;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就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D不符合题意。
19.B
20.D 据图分析,溶质分子通过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是顺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都不消耗能量,A正确;载体蛋白在转运溶质分子时,会与溶质分子结合,导致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B正确;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时要与物质结合发生构象变化,通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不与其结合,二者作用机制不同,C正确;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方式的运输虽然速率快,但仍会受到通道蛋白数量的限制,D错误。
21.(每空2分,共14分)
(1)C、H、O
(2)细胞壁 磷脂和固醇 Ⅰ
(3)②和③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4)Ⅱ和Ⅳ
22.(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A侧(1分)
(2)一定的流动性 磷脂分子和多数的蛋白质可以运动(3分)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提出假说
23.(每空2分,共12分)
(1)7液泡 8叶绿体.
(2)3,5 6
(3)8叶绿体.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