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授课人:盛冬菊 指导教师:吴翠光
课标要求: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掌握主要航线及成就。
3.了解早起殖民扩张的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4.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重点及难点: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导入
利用典句引出16世纪新航路开辟。激发学生兴趣,奠定课堂基调。
讲授
设计:利用宏观框架概览来同时进行阶段知识整合和易混易错剖析。
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典型的已经训练过的题回顾,以左右两边划分战队抢答计分,以活跃课堂氛围。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根本动因和直接动因易混易错。特选两道已做过的题进行回顾。 在此强调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唯物史观。
针对课标要求,学生需掌握主要航线---时间、航海家、目的地,及其他航线的相关史实,这部分内容通过使用课件动画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并回答即可。强调做题遇到列举四位航海家时答题一定要注意时序性原则作答。
(三)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两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并作答:为何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相对比,前者时间上更早,规模上更大,但其影响却不如后者呢?(导学案P34表格)
(四)重点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首先,新航路开辟的四点影响,这一知识点找学生背诵即可。
2、其中关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这一目需强调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引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同时强调新兴的葡西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可回顾月考题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3、其次关于早期殖民扩张葡西荷英法,回顾16-20c世界霸主地位更迭顺序。回顾相关知识点的题。
4、关于下一目世界格局的演变极其重要,出题点就在于此处,并且通过平时训练及提问背诵情况可知学生对这块内容的掌握不是很到位,所以本节课在此所用篇幅较长。
(1)首先,关于对亚非美殖民地的影响,我认为需要提出三角贸易,利用流程图及做过的题目进行复习巩固。
关于对欧洲的影响
①首先需要强调商业革命,通过梳理构成商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带领学生们加深理解,并回顾作答以往做过的相关题目。
②其次需要强调价格革命,引导学生梳理其表现和影响并回顾作答以往做过的相关题目。
③最后是社会革命,找学生回答其含义及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的四点表现即可。
三、习题巩固
以上环节针对重难点内容及时借助以往做过的且错误率高的选择题进行了回顾。
最后选择了一道涉及新航路开辟的大题进行讲解和训练。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就这道大题来告知学生关于历史解释类题目的做题方法。
在此基础上,择一视角进行作答.
最后给学生抛出多个视角,留作课下作业让学生们进行训练,下节课展示交流做题心得,期待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