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早期文明的产生微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早期文明的产生微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3 15:2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早期文明的产生
安师省宿松中学 方晓刚
【材料选编】
材料一 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这一件实事,原来是包括在一种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当中……文明的起源是通过内部无产者脱离现存文明社会以前的那个已经失去创造能力的少数统治者的行为而产生的……在无产者脱离少数统治者的运动当中,一个社会从静止状态有过渡到活动状态里,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
材料二 人类所以可能创造文明……是由于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亚非草原(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一带)长期而不断加剧的干旱对那里的居民提出了一种挑战,人们对这个挑战采取了不同的应战办法。有些人留在原地改变生活方式,出现了游牧的生活方式。有些人追逐水草迁徙到赤道地带去居住,保留了原始的生活方式。有些人走进了尼罗河三角洲的丛林和沼泽地区——面对着挑战——动手搞排水工程,结果他们就创造了古埃及文明。
——摘编自《历史研究》汤因比著
【课程关联】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这一专题中要求“知道早期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一个“学习聚焦”的内容为“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突出了阶级分化对文明产生的重要性。第二个“学习聚焦”的内容为“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点。”材料一、二对应的正是教材这些重点内容。
【微课问题设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根据课本第3页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指出最初的文明出现在那些区域?概括这些区域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提示:最初的文明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这些文明主要位于亚欧非大陆中纬度地区;大多位于大河流域两岸;适合农业、畜牧业产生及发展。
问题探究二:根据材料一思考人类早期文明是如何产生的?并思考文明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教师提示: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植物的根茎、果实以及狩猎为生,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剩余产品,这使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成为可能。部落首领等把部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社会出现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战争开始频繁发生,进而出现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对抗。为了管理生产、控制冲突,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产生。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综上,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问题探究三:根据材料二,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各文明古国为何表现出多元特征?
教师提示:不同时空条件下,人们面临的挑战不一样,应对挑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产生于青铜时代的文明,生产力相对低下,人类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与自然斗争,个体独立性有限,因而较早形成专制统治和区域性大国。如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建立了一系列国家,他们之间的混战成为地区性统一和专制王权产生的重要条件。如埃及则因为尼罗河提供的便利,早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尼罗河下游地区,形成君主专制制度。产生于铁器时代的古希腊文明,生产力相对较高,个体对抗自然的力量相对较强,加上巴尔干地区多山环海少平原的地形,形成了城邦制度。恒河流域国家形成过程与雅利安人的入侵密不可分,入侵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治理土著人,种姓制度应运而生。
【设计意图】
问题探究一,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准确指出五大文明区域的分布,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而要求学生分析、概括出五大文明区域的共同特点,此处抽象归纳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问题探究二要求学生对文明产生的过程进行解释,这样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农业、畜牧业产生对于文明诞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等原理,加强学生的唯物史观。
问题探究三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二,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各文明古国表现出多元特征的原因。问题探究三在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要求上基本达到水平3的层次。通过解决这一问题,训练学生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