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决问题易错真题汇编: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拔高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1.(2022秋·云南玉溪·三年级统考期中)樱花小学阶梯教室有387个座位。一年级有168人,二年级有228人,两个年级到阶梯教室看电影,坐得下吗?
2.(2022秋·云南玉溪·三年级统考期中)游乐园内上午有游客925人,中午有458人离开。下午又来了2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3.(2022秋·河南驻马店·三年级统考期中)某水果店一共有640箱梨,上午卖出了420箱,中午又进了245箱,下午又卖出去了328箱,现在还剩多少箱梨?
4.(2023秋·山东济南·三年级统考期中)今年冬天在天鹅湖过冬的黑天鹅有336只,比白天鹅少210只。
(1)白天鹅有多少只?
(2)白天鹅和黑天鹅一共有多少只?
5.(2021秋·山东临沂·三年级统考期中)实验小学组织三、四年级同学去观看爱国电影,三年级有学生498人,四年级有学生476人。电影院一共有1000个座位,这些座位够坐吗?
6.(2021秋·山东临沂·三年级统考期中)实验小学三年级各班捐赠图书情况如下表。
班级 三(1)班 三(2)班 三(3)班
图书本 268 360 289
(1)三(1)班比三(2)班少捐多少本?
(2)三个班一共捐了多少本图书?
7.(2022秋·山东日照·三年级统考期中)工程队挖水渠,第二周挖了515米,比第一周少挖了130米,第一周挖了多少米?
8.(2022秋·山东日照·三年级统考期中)10月1日上午文心公园有游客985人,中午有546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35人,这时公园里有游客多少人?
9.(2022秋·山东菏泽·三年级统考期中)
(1)买一台豆浆机和一个电饭锅,大约要付( )元。
(2)买一个水壶和一辆自行车,付500元够吗?如果够,找回几元?如果不够,还差几元?
10.(2022秋·山东菏泽·三年级统考期中)
(1)上山与下山一共需要多少米?
(2)山路与平路相比,相差多少米?
(3)下山路比上山路少行多少米?
11.(2022秋·湖北十堰·三年级统考期中)张老师为四年级同学准备了1000张彩色卡纸做手工折纸,第一次用去了365张,第二次用去了235张,还剩多少张没有使用?
12.(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年级校联考期中)张老师买了1张桌子和1把椅子共花了387元,李老师买了同样的2张桌子和1把椅子共花了646元。1张桌子和1把椅子各卖多少元?
13.(2022秋·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年级校联考期中)有A、B两所学校,上学期A学校比B学校多121人,下学期开学时A学校转进64人,转出16人;B学校没有转出,只转进82人,这时两个学校哪个学校人多?多几人?
14.(2022秋·湖北恩施·三年级统考期中)红心商店促销活动。
(1)如果买1辆自行车和1块手表,能获奖吗?
(2)买1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机,实际花了多少钱?
15.(2022秋·四川广元·三年级校联考期中)估一估,购买一套这样的服装,350元够吗?
16.(2022秋·湖北恩施·三年级统考期中)三年级男生有364人,女生有257人,已经检查身体的有382人,还有多少人没有检查身体?
17.(2022秋·湖北随州·三年级校考期中)328元 416元 434元
(1)妈妈要买一台榨汁机和一台冰箱,大约准备多少钱?
(2)爸爸带了1000元钱,买了一个电饭煲和一台榨汁机,还剩多少钱?
18.(2022秋·辽宁鞍山·三年级校考期中)申通快递公司上午接了289个订单,下午接了352个订单,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张快递单?
19.(2022秋·辽宁鞍山·三年级校考期中)小冬家,小伟家和学校在中街路的一旁,小冬家到学校785米,小伟家到学校620米,小伟家和小冬家相距多少米?(有两种情况)
20.(2022秋·浙江宁波·三年级校考期中)王伯伯家的橘子获得丰收,共收获900箱。第一次运走了285箱,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走199箱。还剩下多少箱橘子没有运走?
21.(2022秋·福建龙岩·三年级统考期中)龙岩博物馆上午有游客412人,中午有1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28人,这时博物馆一共有游客多少人?
22.(2022秋·福建龙岩·三年级统考期中)万达广场购物。
(1)一个电饭锅比一个空调扇便宜179元,一个电饭锅多少钱?
(2)李阿姨想买一个随声听和一个电话机,带500元够吗?
(3)柜台前一位叔叔买了两件物品,付给售货员600元,正等着找钱,请你根据物品的价格推测一下他买了哪两样物品?
23.(2022秋·福建三明·三年级统考期中)动物园上午来了576名游客,中午有128名游客离开,下午又来了385名游客。动物园全天一共来了多少名游客?
24.(2022秋·福建三明·三年级统考期中)果园里有桃树500棵,比梨树多128棵,梨树有多少棵?
25.(2022秋·福建厦门·三年级统考期中)田田家和可可家与超市在同一条路上,田田家距离超市195米,可可家距离超市620米。
(1)如果超市在田田家和可可家之间,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多少米?
(2)如果田田家和可可家都在超市的左边,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多少米?
26.(2022秋·福建厦门·三年级统考期中)服装批发店有527件童装,卖出268件童装后,还剩多少件童装?
27.(2022秋·云南玉溪·三年级统考期中)百信超市搞促销活动,某款电风扇原价702元,现价496元,大约便宜了多少钱?
28.(2023秋·甘肃武威·三年级统考期中)学校一年级有312人。二年级有347人。三年级有349人,王老师购买了704本科技书,这些书发给二、三年级,每人发一本,够吗?
29.(2022秋·云南保山·三年级统考期中)爸爸想在网上买下面三样东西,他准备650元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30.(2022秋·贵州六盘水·三年级校考期中)聪聪爸爸打算在“双十一”购物节给家里更换家电,准备购买以下三种家电。
洗衣机售价1988元 微波炉售价588元 电饭锅399元
(1)聪聪爸爸带3000元够吗?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参考答案:
1.不能坐下
【分析】把两个班级的人数相加与教室的座位数相比较,班级人数大于教室座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68+228=396(人)
396>387,所以不能坐下
答:不能坐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数加法的运算,熟练掌握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2.670位
【分析】根据题意,游乐园内上午有游客925人,中午有458人离开下午又来了203位游客;根据加减法的意义,用上午游客的数量减去离开的人数,再加上又来的人数,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925-458+203
=467+203
=670(位)
答:这时园内有670位游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万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仔细运算。
3.137箱
【分析】用梨的总箱数减去上午卖出箱数,再加上中午进的箱数,再减去下午卖出箱数,求出现在还剩的箱数。
【详解】640-420+245-328=137(箱)
答:现在还剩137箱。
【点睛】本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4.(1)546只;(2)882只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黑天鹅比白天鹅少210只,所以黑天鹅的只数加210等于白天鹅的只数。
(2)白天鹅的只数加黑天鹅的只数即等于两种天鹅一共的只数。
【详解】(1)336+210=546(只)
答:白天鹅有546只。
(2)546+336=882(只)
答:白天鹅和黑天鹅一共有882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够坐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498+476算出三、四年级的总人数,再与1000进行比较,比1000小,够坐;比1000大,不够坐。
【详解】498+476=974(人)
1000>974
答:电影院一共有1000个座位,这些座位够坐。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1)92本。
(2)917本。
【分析】(1)根据题意,用360减268,即可解答。
(2)根据题意,将每个班捐书的数量加上,即可解答。
【详解】(1)(本)
答:三(1)班比三(2)班少捐92本。
(2)268+360+289
=628+289
=917(本)
答:三个班一共捐了917本图书。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7.645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第二周挖的长度加130米,就是第一周挖的长度。
【详解】515+130=645(米)
答:第一周挖了645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674人
【分析】用总人数减去离去的人数再加上又来的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985-546+235
=439+235
=674(人)
答:这时公园里有游客674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和应用。
9.(1)500;(2)不够;还差5元
【分析】(1)用一台豆浆机的价钱加一个电饭锅的价钱,依此列式并采用估算法计算即可。
(2)先用一个水壶的价钱加一辆自行车的价钱,从而计算出这两件商品的总钱数,然后与500元比较即可;再计算出500元与这两件商品的总钱数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1)208元接近210元,288元接近290元
210+290=500(元)
买一台豆浆机和一个电饭锅,大约要付500元。
(2)109+396=505(元)
505元>500元,不够
505-500=5(元)
答:付500元不够,还差5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估算方法,以及应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10.(1)815米;(2)394米;(3)345米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要计算上山与下山一共要行走多少米,即两者之和;然后求出山路与平路之间的距离差,即山路行走距离减去平路行走距离;最后计算下山路比上山路少行多少米,即上山路行走距离减去下山路行走距离即可。
【详解】(1)580+235=815(米)
答:上山与下山一共要行815米。
(2)815-421=394(米)
答:山路与平路相比,相差394米。
(3)580-235=345(米)
答:下山路比上山路少行345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准确掌握数据计算即可。
11.400张
【分析】用彩色卡纸的总数量减去第一次用去彩色卡纸的数量,再减去第二次用去彩色卡纸的数量,求出还剩彩色卡纸的数量。
【详解】1000-365-235=400(张)
答:还剩400张没有使用。
【点睛】本题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整数减法计算方法解答。
12.1张桌子卖259元,1把椅子卖128元
【分析】李老师比张老师多买1张桌子,多花(646-387)元,则1张桌子是(646-387)元。用张老师花费的钱数减去1张桌子的价钱,求出1把椅子的价钱。
【详解】646-387=259(元)
387-259=128(元)
答:1张桌子卖259元,1把椅子卖128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明确李老师比张老师多花的钱数就是1张桌子的价钱。
13.A学校;87人
【分析】先用64减去16,计算出A学校增加的人数;再加上121人计算出A学校增加后比B学校多的人数,最后减去82人,计算出A学校比B学校多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64-16+121-82
=48+121-82
=169-82
=87(人)
答:这时两个学校A学校人多,多87人。
【点睛】掌握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能
(2)460元
【分析】(1)用1辆自行车的价钱加上1块手表的价钱,求出花费总钱数,再与500元比较大小。若花费钱数大于等于500元,能获奖。否则不能获奖。
(2)用1辆自行车的加上加上1台录音机的价钱,求出花费钱数。若花费钱数大于等于500元,用花费钱数减去50元,求出实际花费钱数。
【详解】(1)382+120=502(元)
502>500
答:能获奖。
(2)382+128=510(元)
510>500
510-50=460(元)
答:实际花了460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解题时应先判断是否能获奖,若获奖,需要用花费的钱数减去获奖的50元,才能求出实际花费的钱数。
15.够
【分析】将118元看作120元,将196元看作200元,估算出和后与350元比较即可。
【详解】118+196
≈120+200
≈320(元)
320元<350元
答:350元够。
【点睛】整数加法的估算通常把加数看最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出结果。
16.239人
【分析】用男生的人数加上女生的人数,再减去已经检查身体的人数,求出没有检查身体的人数。
【详解】364+257-382=239(人)
答:还有239人没有检查身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7.(1)770元
(2)256元
【分析】(1)用一台榨汁机的价钱加上一台冰箱的价钱,求出需要的钱数。将328估成330,434估成440,再相加求和。
(2)用带的钱数减去一个电饭煲的价钱,再减去一台榨汁机的价钱,求出还剩的钱数。
【详解】(1)328+434
≈330+440
=770(元)
答:妈妈大约准备770元。
(2)1000-416-328=256(元)
答:还剩256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根据加法估算方法以及减法计算方法解答。
18.不够,差41张
【分析】将上午接订单数量加上下午接订单数量,求出订单总数量,再与快递单数量比较大小。若不够,用订单总数量减去快递单数量解答。
【详解】289+352=641(个)
641>600
641-600=41(张)
答:不够,还差41张。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的计算,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165米或1405米
【分析】第一种情况,小冬家和小伟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小冬家和小伟家相距(785-620)米。第二种情况,小冬家和小伟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则此时小冬家和小伟家相距(785+620)米。
【详解】785-620=165(米)
785+620=1405(米)
答:小冬家和小伟家相距165米或1405米。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按照小冬家、小伟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
20.131箱
【分析】用第一次运走橘子箱数加上199箱,求出第二次运走橘子箱数。用橘子总箱数减去第一次运走橘子箱数,再减去第二次运走橘子箱数,求出还剩下没运走的橘子箱数。
【详解】900-285-(285+199)
=900-285-484
=131(箱)
答:还剩下131箱橘子没有运走。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出第二次运走橘子箱数。
21.475人
【分析】用上午游客的人数减去中午走的人数,求出还剩下的人数,再加下午来的游客人数,就是现在有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412-165+228
=247+228
=475(人)
答:这时博物馆一共有游客475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离开人数用减法计算,又来人数用加法计算。
22.(1)325元;
(2)不够;
(3)一个随身听和一个电话机(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一个空调扇的价钱减去179元,即可求出一个电饭锅多少元钱;
(2)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一个随身听的价钱加上一个电话机的价钱,求出一共多少元钱,再和带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判定;
(3)等着找钱,则两件商品的价钱之和要小于600元;据此解答。
【详解】(1)504-179=325(元)
答:一个电饭煲325元。
(2)298+210=508(元)
508>500
答:带500元不够。
(3)298+210=508(元)
600>508
答:他可能买了一个随身听和一个电话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23.961名
【分析】根据题意,用上午来的游客数加上下午来的游客数即可解答。
【详解】576+385=961(名)
答:全天一共来了961名游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的运算,理解题意认真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4.372棵
【分析】用桃树的棵数减去128棵,即可求出梨树有多少棵。
【详解】500-128=372(棵)
答:梨树有372棵。
【点睛】本题考查千以内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5.(1)815米。
(2)425米。
【分析】(1)用田田家到超市的距离加上可可家到超市的距离,即可解答。
(2)用可可家到超市的距离减去田田家到超市的距离,即可解答。
【详解】(1)195+620=815(米)
答:如果超市在田田家和可可家之间,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815米。
(2)620-195=425(米)
答:如果田田家和可可家都在超市的左边,那么田田家和可可家相距425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及其应用,要熟练掌握。
26.259件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数减去卖出的即可求出,列出算式527-268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527-268=259(件)
答:还剩259件童装。
【点睛】考查了整数减法的应用,关键是熟悉还剩的件数=一共的件数-卖出的件数的知识点。
27.200元
【分析】用电风扇的原件减去现价,求出便宜的钱数。将702看成700,496看成500,再进行计算。
【详解】702-496≈700-500=200(元)
答:大约便宜了200元。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减法的估算,关键是将被减数和减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整十数。
28.够
【分析】购买的书本够不够,用二年级人数加三年级人数,算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再和购买的书本比较即可。
【详解】347+349=696(人)
696<704
答:够。
【点睛】明确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关键。
29.不够;16元
【分析】先将这三件商品的价钱相加,求出总价钱,再与650元比较大小。若总价钱大于650元,用总价钱减去650元,求出还差多少钱。
【详解】178+289+199=666(元)
666>650
666-650=16(元)
答:不够,还差16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将所有商品的价钱相加,即可求出花费的钱数。根据整数加法计算方法解答。
30.(1)够
(2)洗衣机比微波炉贵多少元?
1400元
【分析】(1)将洗衣机、微波炉和电饭锅的价钱相加,求出总价,再与3000元比较即可。
(2)本题答案不唯一,根据题意合理提问并解答即可。
【详解】(1)1988+588+399
=2576+399
=2975(元)
2975元<3000元,够
答:聪聪爸爸带3000元够。
(2)洗衣机比微波炉贵多少元?
1988-588=1400(元)
答:洗衣机比微波炉贵14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