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古代科技 古代文学古代书画与戏剧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简牍!纸张!
火药!
印刷术!
航海-指南针!
一、四大发明
1、发明过程
(1)造纸术的发明
必要性:以前的书写材料都有局限性古代的书写材料:甲骨文 青铜器 帛书 竹木简纸草泥板 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沉重、昂贵、不易获得、难以保留……一、四大发明
1、发明过程
(1)造纸术的发明
必要性:以前的书写材料都有局限性
发明: 西汉 甘肃天水放马滩纸
改进:
东汉:105年蔡伦制成“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造纸技术明显进步
唐宋:产地增多,竹纸皮纸成主要品种
传播:8世纪经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非 意义: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1. (2014重庆文综,5,4分)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已经使
用了彩色套印技术。(2)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骗购。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雕版有13万块。 ②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2、(2010年全国卷1)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D3、(2011年江苏历史,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D(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古代炼丹引爆图 “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真元妙道要略》古代在炼丹时偶然发现了火药
唐末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主要火器:“火龙出水”明代“三眼铳”火药发明开始了冷兵器向热兵器发展时代火箭(4)指南针的发明司南北宋的指南针①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②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2、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①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②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③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
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4、(2013年重庆高考3题)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C学习探究:“李约瑟的困惑” 闻名遐迩的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是20世纪的同龄人,这位早年享誉国际科坛生物化学家在37岁时毅然从生化专业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一下坠入中国古代文明的“爱河”,一发而不可收,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矿’里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从1954年起,他和他的合作者编写出版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彻底推翻了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西方中心论”,为中国古代科技讨回了公道。 李约瑟的困惑: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16世纪以后却衰落了?1.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6.劳动者和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4.发达的文化教育3.统治者的重视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制度先进5.国内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探究一:16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科技 发达的原因: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使科技发展缺乏动力5.“重文轻理”等思想,使科技工作者地位低4.理学的压制、思想文化专制的阻碍3.“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总之,根本原因是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探究二:16世纪后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2.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探究三: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注重实践注重理论应用性强探索规律整理古籍、总结经验科学实验主要应用于农业主要应用于工业5.(2014湖南卷,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1)特点:
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背景:
宋应星: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 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牛顿: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5.(2014湖南卷,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2)原因:
宋: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牛: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二、数学成就
1、 《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古代算筹2、算筹与珠算清代象牙算盘赤道坐标《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石申现存最古老的星表西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石申浑仪简仪元朝郭守敬改革浑仪,使其结构简化,精度提高。三、天文、历法成就1、天文学成就浑仪与简仪 简仪 郭守敬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观测的缺点,将装置简化,而效用更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 浑仪是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结构复杂。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赤道坐标《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石申现存最古老的星表西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石申浑仪简仪元朝郭守敬改革浑仪,使其结构简化,精度提高。三、天文、历法成就2、历法成就1、天文学成就夏朝 《夏小正》 我国最早的历法 元朝郭守敬 《授时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探究四: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比较先进的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为封建帝王提供“应天承运”的依据,宣示统治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3、政府集中人力进行研究;
4、众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6、(2012年海南卷历史,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B王祯《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传统农业达顶峰,最早介绍西方科技氾胜之贾思勰元朝明朝南北朝西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四、四大农书7、(2014天津文综,2,4分)《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A五、医学成就张仲景李时珍《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
基础,被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五、医学成就8. (2011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
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
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
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