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兴 起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陷入困境: 国统后期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程目标: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探究:1、什么是近代工业?近代工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引自黄梅戏《天仙配》请根据下列图画和材料,指出其所反映的经济形态、基本特点?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特点:①经济模式: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主导.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战前2、战后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内因:外因:战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战前2、战后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内因:外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a.标志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耕与织的分离) 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门开埠后的情形: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冲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空。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不能壅滞出口。这则材料反应了当时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读材料思考 外国列强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小农经济日益与市场联系起来,“耕”与“织”分离 。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进口额材料一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工失业;
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事危言》材料二上述材料反应什么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进口额材料二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2、导致了中国的手工业纷纷破产。
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洋货得以倾销的原因有哪些?
机器生产,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控制中国海关;
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获得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的特权。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战前2、战后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内因:外因:(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a.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耕与织的分离)b. 农业商品化程度日趋发展
c. 洋行、买办的出现 买办(葡萄牙语的音译),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洋行,雇佣通晓外语,熟悉商情,有一定财力和信用的中国商人代办进出口具体业务,给他们一定的佣金,这些人习惯上被称之为买办。近代中国买办以其较大的资金,又有兴办近代工业所必须的某些洋务知识,对于近代工业的创办有一定的贡献。资料卡片材料: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结合材料回答
以前中国农民生产农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现在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什么? 以往是自给自足;现在是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
农产品商品化增强。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然经济。
。 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 请思考: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战前2、战后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原因内因:外因:(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条件(商品市场、劳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涌入城市洋行大量增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资金民族资本主义兴起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理清思路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方举赞发昌机器厂陈启源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a.交通便利
b.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c.经济基础好
19世纪70年代前后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二、早期民族工业产生的概况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发展速度:主要分布的部门两条途径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 (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1、鸦片战争前4、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资本主义萌芽3、外商企业的刺激诱导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2、鸦片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立近代教育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洋务经济带有幻灯片 24资本主义性质。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评价:1)引进了西方近代先进生产技术。2)对抵制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洋务运动的促进返回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第一个高潮;1、时间:
2、原因:
3、概况:
4、特点:
5、影响: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新增资本和厂矿数、
著名的实业家和企业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 荣宗敬
荣德生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
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3.著名实业家荣宗敬
荣德生
知识链接 张謇 江苏南通人,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中了状元,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深深刺激了他,他放弃了官职,遂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先后建成了大生纱厂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建成了大生纱厂资本集团。张謇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毛泽东说过:"谈到中国民族工业,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返回 周学熙: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民族资本家,创办了华新纺织公司、中国实业银行等企业。在当时,他与江苏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共同探究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的特点有什么?请思考:纺织业面粉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的高潮) 特点:沿海多、内地少轻工多、重工少 近代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
在抗日战争以前,近代工业大约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大约占90%左右。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多、重工少
特点:
比重小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其他特点?材料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百余家,其中资本万元以上的50余家,资本总共不过五六百万。
1894年以前,资本超过1万以上的制造业,平均每家资本还不到9万元,只有清王朝所办的同类企业资本的1/10。材料2: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资金少、规模小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材料3: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70年代,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造。材料4:祝大春办公益纱厂,“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材料5:洋商见我工商业竞用新法,,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6(中国商人)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材料7 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房,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李福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不安分”的“刁商”,“经督察院奏准,令撤去”,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外国资本主义阻挠民族工业封建势力压制民族工业共同探究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分析归纳:1、发展不均衡①地区: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行业: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发展艰难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此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启 示: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实现民族独立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
——实现政治民主问题六:从你的创业历程和人生经历来看,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新生产技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两个新(新的生产方式;新气息)课堂小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息……练一练1、连线搭配:(10年全国卷1)14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D1、鸦片战争后,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国内市场商品化程度高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增加
D、商业资本的急剧增长,投机现象严重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C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主要在上海、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列强的侵略,加速这些地区自然经济的瓦解。
B这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程度高
C这些地区资源条件优越
D清政府对该地区实施鼓励政策A4、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原因有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实业救国”成了一种思潮 ③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外国资本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B1、鸦片战争后,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国内市场商品化程度高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增加
D、商业资本的急剧增长,投机现象严重A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