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年浙江省高考样卷数学(理科)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2球的体积公式V=πR3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 h表示锥体的高 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h表示柱体的高台体的体积公式其中S1, S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h表示台体的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1.已知a,b是实数,则“| a+b |=| a |+| b |”是“ab>0”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函数f (x) (x∈R)是奇函数,则 ( )
A.函数f (x2)是奇函数 B.函数 [f (x) ]2是奇函数
C.函数f (x) x2是奇函数 D.函数f (x)+x2是奇函数3.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cm3 B. cm3 C. cm3 D. cm3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AD⊥DC.若||=a,||=b,则= ( )A.b2-a2 B.a2-b2 C.a2+b2 D.ab5.现有90 kg货物需要装成5箱,要求每一箱所装货物的重量不超过其它任一箱所装货物重量的2倍.若某箱所装货物的重量为x kg,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10≤x≤18 B.10≤x≤30 C.18≤x≤30 D.15≤x≤30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6.若整数x,y满足不等式组 则2x+y的最大值是 ( )
A.11 B.23 C.26 D.30
7.如图,F1,F2是双曲线C:(a>0,b>0)的左、右焦点,过F1的直线与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B两点.若 | AB | : | BF2 | : | AF2 |=2 : 3 : 4,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4 B. C.2 D.8.如图,函数y=f (x)的图象为折线ABC,设f 1 (x)=f (x),f n+1 (x)=f [f n(x)],n∈N*,则函数y=f 4 (x)的图象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二、填空题
9.设全集,集合,,则
= ,A∩B= ,A∪B= .
10.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6,且为和的等比中项.则= ,
数列 的前n项和= .
11.设函数 则f(f (1) ) = ;方程f(f (x) ) = 1的解是 .
12.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ADAC,sin∠BAC=,AB=,AD=3,则BD的长为 ,△ABC的面积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设e1,e2为单位向量,非零向量b=xe1+ye2,x,y∈R.若e1,e2的夹角为,则的最大值等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设直线x-3y+m=0 (m≠0)与双曲线(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B.若点P(m,0)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15.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A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A到墙面的距离为AB,某目标点P沿墙面上的射线CM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P,需计算由点A观察点P的仰角θ的大小.若AB=15m,AC=25m,∠BCM=30°,则tanθ的最大值是 .(仰角θ为直线AP与平面ABC所成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5题图)
三、解答题
16.已知函数f (x)=3 sin2 ax+sin ax cos ax+2 cos2 ax的周期为π,其中a>0.
(Ⅰ) 求a的值;(Ⅱ) 求f (x)的值域.
17.如图,平面ABCD⊥平面ADEF,其中ABCD为矩形,ADEF为梯形, AF∥DE,AF⊥FE,AF=AD=2,DE=1.21教育网
(Ⅰ) 求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角的大小;
(Ⅱ) 若二面角A-BF-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求CF的长.
18.如图,F1,F2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A,B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且线段AB的中点M在直线:x=-上.21cnjy.com
(Ⅰ) 若B点坐标为(0,1),求点M的坐标;
(Ⅱ) 求的取值范围.
19.设数列a1,a2,…,a2015满足性质P:
,.
(Ⅰ) (ⅰ) 若a1,a2,…,a2015是等差数列,求an;
(ⅱ) 是否存在具有性质P的等比数列a1,a2,…,a2015?
(Ⅱ) 求证:.
20.已知二次函数f (x) = ax2+bx+c (a>0),方程f(x)-x=0的两个根x1,x2满足0(Ⅰ)当x(0, x1)时,证明x < f (x) < x1;
(Ⅱ)设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 x0对称,证明x0<.
数学参考试卷(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B 6.B 7.A 8.D
二、填空题
9.,,
10.-14,3n2-17n 11.0, 12.,
13.2 14. 15.
三、解答题
16.(Ⅰ) 由题意得
f (x)=(1-cos 2ax)+sin 2ax+(1+cos 2ax)
=sin 2ax-cos 2ax+
=sin (2ax-)+.
因为f (x)的周期为π,a>0,所以
a=1.
(Ⅱ) 由(Ⅰ)得
f (x)=sin (2x-)+,
所以f (x)的值域为[,].
17.(Ⅰ) 延长AD,FE交于Q.
因为ABCD是矩形,所以
BC∥AD,
所以∠AQF是异面直线EF与BC所成的角.
在梯形ADEF中,因为DE∥AF,AF⊥FE,AF=2,DE=1得
∠AQF=30°.
(Ⅱ) 方法一:
设AB=x.取AF的中点G.由题意得
DG⊥AF.
因为平面ABCD⊥平面ADEF,AB⊥AD,所以
AB⊥平面ADEF,
所以
AB⊥DG.
所以
DG⊥平面ABF.
过G作GH⊥BF,垂足为H,连结DH,则DH⊥BF,
所以∠DHG为二面角A-BF-D的平面角.
在直角△AGD中,AD=2,AG=1,得
DG=.
在直角△BAF中,由=sin∠AFB=,得
=,
所以
GH=.
在直角△DGH中,DG=,GH=,得
DH=.
因为cos∠DHG==,x=,
所以
AB=.
又在梯形AFED中可得DF=2,
所以CF=.
方法二:设CD=x.
以F为原点,AF,FQ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Fxyz.则
F(0,0,0),A(-2,0,0),E(,0,0),D(-1,,0),B(-2,0,x),
所以
=(1,-,0),=(2,0,-x).
因为EF⊥平面ABF,所以平面ABF的法向量可取=(0,1,0).
设=(x1,y1,z1)为平面BFD的法向量,则
所以,可取=(,1,).
因为cos<,>==,得
x=,
即
CD=.
又在梯形AFED中可得DF=2,所以CF=.
18.(Ⅰ) 因为点M 是AB的中点,所以可设点A.
代入椭圆方程,得或,
则A点坐标为或,所以M点坐标为
或.
(Ⅱ) 当直线AB垂直于x轴时,直线AB方程为x=-,此时
=.
当直线AB不垂直于x轴时,设直线AB的斜率为k,M(-,m) (m≠0),A(x1,y1),B(x2,y2).21·cn·jy·com
由 得
(x1+x2)+2(y1+y2)=0,
则
-1+4mk=0,
故
k=.
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
y-m=(x+),
即
y=x+.
联立 消去y,整理得
x2+x+ =0,
故Δ=1->0,即
0<m2<,
所以
x1+x2=-1, x1x2=.
于是
=(x1-1)(x2-1)+y1y2
=x1x2+y1y2-(x1+x2)+1
=x1x2+y1y2+2
=x1x2+(x1+)(x2+)+2
= .
令t=1+8m2,则1<t<8,于是
=
=(3t+).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9.(Ⅰ) (ⅰ)设等差数列a1,a2,…,a2015的公差为d,则
.
由题意得
,
所以,即.
当d = 0时,a1=a2=…=a2015=0,所以与性质P矛盾;
当d > 0时,由,,得,.
所以
.
当时,由,,得,.
所以
.
综上所述,或.
(ⅱ)设a1,a2,…,a2015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
当时,,则
,
与性质P矛盾.
当时
.
与性质P矛盾.
因此不存在满足性质P的等比数列a1,a2,…,a2015.
(Ⅱ) 由条件知,必有ai > 0,也必有aj < 0 (i,j∈{1,2,…,2015},且i≠j ) .
设为所有ai中大于0的数,为所有ai中小于0的数.
由条件得a+a+…+a=,a+a+…+a= - .所以
.
20. (Ⅰ)因为x1,x2是方程f (x) x =0的根,所以
f (x) x=a(x x1)(x x2) .
当x∈(0,x1)时,由于x1< x2,a 0,所以 a(x x1)(x x2) 0,故
x < f (x) .
因为x1 f (x)= x1 a(x x1)(x x2) x=(x1 x)[ 1+a(x x2)],www.21-cn-jy.com
又 x1 x > 0,1+a(x x2) = 1+ax a x2 > 1 a x2> 0.于是
x1 f (x) > 0.
从而
f (x)< x1.
综上,x(Ⅱ)由题意知.
因为x1, x2是方程f (x) x = 0的根,即x1, x2是方程ax2+(b 1)x+c = 0的根,
所以
,
.
因为a x2<1,所以
.
O
x
y
1
1
-1
-1
O
x
y
1
1
-1
-1
A
B
C
O
x
y
1
1
-1
-1
(第8题图)
O
x
y
1
1
-1
-1
O
x
y
1
1
-1
-1
A
E
F
D
B
C
(第17题图)
O
B
A
x
y
x=-
2
1
(第18题图)
M
F1
F2
A
E
F
D
B
C
(第17题图)
H
G
Q
A
E
F
D
B
C
(第17题图)
x
z
y
O
B
A
x
y
x=-
2
1
(第18题图)
M
F1
F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