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3 09: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逸周书》记载,西周初期的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郭方七十里”,此为天子之城的规制。《左传》记载,(鲁)隐公时大臣祭仲说:“先王之制,大都(诸侯国的都城)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这些规则反映了西周
A.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B.神权统治色彩的消退
C.家国同构的内外服制D.土地国有制走向没落
2.从图1到图2,体现了
A.卿大夫的权力被削弱B.周朝统治秩序的延续
C.戎狄逐渐融入华夏族D.南部的边防压力增大
3.湖南里耶秦简多为迁陵县署的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最能反映秦朝
A.百姓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健全
C.注重社会治理D.人身控制严密
4.东晋初年,朝廷将南渡的北方侨民以白纸登记,称“白籍”。东晋后期和南朝,侨置机构被裁撤或合并,侨民被编入登记土著的“黄籍”,承担赋役。由此可推知,这一调整
A.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B.吸引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D.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5.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议论:“每州各取大历(唐中期年号)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言论
A.否定新法的标本兼治功能B.肯定制度创新的积极作用
C.认为新法丰富了儒家伦理D.指出新法增加了百姓负担
6.表1所示为儒家典籍与《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A.唐朝以儒家伦理为治国根本B.唐律以外儒内法为基本特征
C.唐律体现了儒家伦理法律化D.唐律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7.宋神宗诏令:“朝廷以天下事分六曹以治之,都省以总之,六察以案之。六曹失职则都省在所纠;都省失纠,则六察在所弹。上下相继,各有职守。”此后又下诏:“都司置御史房,主行弹纠御史案察失职空。”此举旨在
A.崇文抑武,打击武将B.强干弱枝,抑制藩镇
C.纠察失职,肃清吏治D.分化事权,强化君权
8.王守仁认为,一个观念正确与否,不能离开“行”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同样,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某种观念,也必须根据其是否付诸实践来加以确认。王守仁的这一思想
A.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B.发展了“经世致用”学说
C.是达到圣贤的唯一途径D.否定了“格物致知”理论
9.明代中后期,司礼监、内阁、六科对应的权力分别是代行批红权、票拟权、封驳权。批红权属于皇帝本人,往往授权司礼监秉笔太监,但不经过内阁票拟而中旨径出,六科可以封驳。这说明当时
A.已产生近代政体的雏形B.传统政治体制得以强化
C.权力相互制衡关系初成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10.清末陈宝琛等士绅“感世变急”而兴办福州东文学堂,支持资优生赴日留学。1905年科举废除后,进士李景铭等人认为进士馆仅有中学程度,改往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进修专门科。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赴日留学
A.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B.以传统上人为主要生源
C.适应社会转型的需求D.颠覆了国人中体西用观
11.1866年,左宗棠以列强“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洋船载北货,行销各口,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终至歇其旧业”为由,建议清廷兴建福州船政局,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左宗棠此举意在
A.抵制列强经济侵略B.自强求富以固根本
C.完善近代海防体系D.推广工业生产模式
12.1912年的北京,逊帝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和民国总统府并立。次年,袁世凯解散了临时国会,并下令逮捕了不少国民党大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根基动摇
C.列强势力受到一定削弱D.民主革命任重道远
13.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上海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该声明反映了当时
A.企业经营存在恶性竞争B.外交关系决定企业信誉
C.民族企业遭受严重摧残D.日本商品得以大量流通
14.表2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已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开始制定最高革命纲领
C.教育发动人民进行革命D.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5.1942年《晋察冀画报》问世,表3摘录了该报的一些新闻报道。这些报道表明当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
A.主要以阵地战打击东北日伪军B.争取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坚定意志
C.以八路军为核心发动正面作战D.开展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反蚕食斗争
16.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掌握相关技术。这一做法意在
A.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落实B.为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作准备
C.开展建设以巩固人民政权D.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创造条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二月,诏曰:“南武侯织亦粤(通‘越’)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六月,淮南王(刘长)都寿春,大风毁民室,杀人。是岁南越(南海)反,攻淮南边,淮南王长破之。
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刘长)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后复反,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
——材料均摘自《汉书》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初南海国的历史兴衰。(8分)
1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2年10月,习近平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包括“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等展览板块。
——摘自新华社2022年10月27日电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习近平同志的参观地点,并尝试为该展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板块撰写一份解说词。(8分)(要求:阐释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9.(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莆田人郑露,已“卜居南山,与群从、庄淑构书堂于其间”。唐宋以来,官僚和富户重金礼聘名儒而开设的家塾,宗族村社依托“祀田”收入兴办的族学社学,都是福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常见渠道,而官方建立的举子仓也在保育之外兼施蒙学。朱熹《童蒙须知》、真德秀《家塾常仪》、陈淳《启蒙初诵》等蒙学教材,内容涉猎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以儒家伦理规范童蒙的视听言动。这些蒙学教材读物的大量刻印,离不开闽北建阳和闽西四堡这两个享誉全国的出版重镇。除了朱熹等理学大家之外,已有功名的进士举人,以及应试落选的老生寒儒,也构成了福建蒙学教育的师资来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教会“注重儿童事业而视为布道之良机”,创建规模不等的幼儿师范养成学校,尝试在厦门、福州等通商口岸创办幼稚园。在陈嘉庚等开明士绅的努力下,近代幼儿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户外配备滑梯、翘板、浪船等器具,室内摆放沙盘和积木箱等,强化儿童的感官训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福建省教育厅一方面鼓励师范学校、高级中学等增设附设幼稚师范科,实施幼稚园教员的登记及检定办法,另一方面全面取消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完善了对公立、私立、教会幼稚园的行政管理,并在《福建教育》等期刊设立“幼儿教育”专辑,持续推进幼儿教育的本土探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波《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福建蒙学教育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古代福建蒙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福建幼儿教育的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发展的认识。(4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近代中国如何反抗帝国主义不断扩张,维系国家统一与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就是如何吸收、借鉴各种现代性因素,将其内化为中国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国家建设,寻找富强之道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下,形塑新的政治实践主体,破除各种政治、社会与文化压迫,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的历史;更是在古今中西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思考中国文化存续与更生的历史。
——摘编自王锐《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一——关于
中国近代史叙事问题的思考》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对材料观点的理解。(选取的观点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国并行制。(2分)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下诏以织亦越之世系,由南武侯立封为南海王。(2分)公元前178年,处于庐江界中的南海民反,攻打淮南国边郡,遭淮南王刘长击破,并被迁到上涂。(2分)被迁到上淦的南海民又进行了反抗,与淮南国楼船卒进行一场水战,战况惨烈,可能在此役之后南海国就消亡了。(2分)
18.参观地点:③.(2分)
解说词示例:全面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为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方向。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战略相持阶段,采取了“三三制”原则、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措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6分)
19.(1)类型:书堂、家塾、族学社学、举子仓(官学)。(4分,任答2点即可)
条件:宗族村社的经济供养;福建理学的普及;封建统治者劝学重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深入发展;出版印刷业的发展。(4分,任答2点即可)
(2)新变化:引入西方教学理念;注重幼儿身心发展;教学手段丰富;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出现本土化探索。(6分,任答3点即可)
评价:促进了福建幼儿教育的近代化转型;积累了本土化办学经验;有利于近代国民素质的提高;适应了近代社会变革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建幼儿教育的半殖民地色彩。(6分,任答3点即可)
(3)认识:幼儿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政治体制、经济需求、文化传统对幼儿教育发展有深刻影响;幼儿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要注重师资培养;在坚持独立办学的前提下,充分吸纳外来先进办学经验。(4分,任答2点即可。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0.示例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探索和追求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的历史。(2分)
论述: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同阶级开始开展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受制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资产阶级发动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其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8分)
综上所述,只有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完全胜利,实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