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1.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1.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1-13 09: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材·美术
第十五册
第一课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化的态度,养成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
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
(一)绘画与文化
(三)建筑与文化
(二)服饰与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美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它承载和反应着社会文化。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 张泽端
《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城市、人物、房屋、车马、酒楼……都画出当年开封的繁荣景象,成了宋朝历史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信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
 张泽端
城市生活
人物职业服饰
风俗习惯
建筑样式……
作品写实风格
1、查阅书籍看看其他名家是怎样论述美术与文化的关系的。
2、分组举例说明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在这一定义上,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文化的发展依人类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而定。”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文化的定义
三、学习建议
3、根据下页提供的图片写200-300字评述。
马(洞窟壁画) 公元前15000年至
公元前10000年 法国
一九四零年的一天,法国南部村庄几个孩子钻进一个曲折而又狭窄的山洞寻找他们心爱的小狗,结果发现洞壁、洞顶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白色的鹿、牛和奔跑的野马隐藏了一两万年的“洞窟壁画”就这样和现代人重逢了……
狩猎(岩画) 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 非洲
记录了狩猎的人及场面
牛及牛群



艺术从开始诞生就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紧密相连。
簪花仕女图(中国画) 唐代 周昉 46 X 18厘米
地域
时代
人们的生存状态
绘画使用的 工具材料及技法
审美心态
比较两件作品,看看人物的面庞、体态说说不同时代的女性审美是怎样的?
思考与讨论
《三彩女俑》 唐代
北魏时期雕像
《簪花仕女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MEISHUSHIRENLEIWENHUADEZAOXINGZAITI
思考与讨论
1、唐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3、唐代社会崇尚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2)唐代人物画
内人双陆图
2、你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了哪些信息?
左图中的银壶是传统的中原式样吗?从右图中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再结合你所见过的唐代其他美术作品,谈谈对唐代社会文化的认识。
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代
三彩骆驼载舞俑 唐代
前三人为胡人后两人为汉人反映唐代民族和睦
思考与讨论
辽金游牧族的皮囊式壶型
服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二)服饰与文化
我们可以从服饰的演变看出时代的变化(社会发展、女性地位)
这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款式、面料、环境等)
(二)服饰与文化
晚清女装
民国女装
现代女装
想一想
晚清女装:袍子宽大,裙长至足,中式、布料、缠足,反映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
(二)服饰与文化
(二)服饰与文化
1933年,6件精致的旗袍被送往美国芝加哥,中国服饰第一次走进了世博会。
民国女装:西式、小皮夹、皮毛质,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从家庭走向社会。
(二)服饰与文化
  现代女装:短裤、质料多样,运动鞋、贝蕾帽、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中国女性已日趋开放,时尚而充满活力,女性在社会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二)服饰与文化
时尚女装:现代社会, 生活质量被提到首位,品味和格调使得新世纪的服饰个性化、多元化,我们正在进入最具时尚艺术的时代。
(5)服饰文化
MEISHUSHIRENLEIWENHUADEZAOXINGZAITI
从时尚服装的丰富多彩看社会的变化
你能从这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中分析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吗?
(3)建筑与文化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
凡尔赛宫花园 17世纪 法国
想一想
(4)建筑与文化
(3)建筑与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中国山水画
拙政园
(4)建筑与文化
(3)建筑与文化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古典主义园林代表作,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效果。
你能从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建筑、店面设计、商业广告等)分析北京发展的变迁吗?
清末北京街道
北京王府井大街
思考与讨论
三、学习建议
教堂和道观共同的作用是供奉各自神祗,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说说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别吗?
(3)建筑与文化
米兰教堂 意大利   
白云观 北京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更是对佛寺的模仿。以砖木结构为主,建于山林之中,体现了与自然融合的哲学思想。
白云观 北京
(3)建筑与文化
佛教是沿着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佛教建筑散发着一种现实的、人本的气息。温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体量,更多显现出安详与平和的气氛。
《五台山龙泉寺汉白玉牌楼》山西    
(3)建筑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