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学科教案
第 5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22年 月 日 上课时间:2022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 5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含义、背景和成就。 史料实证:通过观看视频分析资料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和影响。。 历史解释: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家国情怀: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 引课明标 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在实验中,他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从此他得出了“电荷守恒定律”,从而为近代电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从此开始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那这个崭新的时代对我们又有哪些影响呢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导学引领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含义、背景和成就和影响。
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 学友之间相互检查配套练习册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一、电的应用 1、背景: 材料:“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 材料:19世纪后半叶,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一个真正统一的美国出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确立新体制的大门..... 结合材料一,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材料: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通过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到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电的应用 (教师过渡)电力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那么,电力是怎样被开发的?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力开发的前提)――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电力开发的标志)――系列电器产品的问世(电力广泛应用的表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开发的影响)由此,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燃机的发明过程。再用图解方式,指导学生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及石油相关产业的发展总结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引用本茨的一句话来引出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美国人福特开始了汽车流水线制造。 提出问题“汽车以什么为动力?”强调内燃机的优点:体积小,动力足。新能源:石油。在中国宋朝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就已经记载了石油。但是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中国人冯如圆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飞天梦(借助视频媒介来增强学生记忆。)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及识读图片“诺贝尔”,并用多媒体展示五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工业有什么重要的经济地位 材料一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成功制得纯碱。 材料二 硫酸发现于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经过几个世纪的摸索,1831年,英国制醋商人Peregrine Phillips想到了接触法,能以更低成本制造出三氧化硫以及硫酸,这种方法在现今已被广泛运用。 材料三 1831年,英国人比克福德发明了安全导火索,为炸药的应用创造了方便。威力较大的黄色炸药源于瑞典。由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发明。1865年,诺贝尔发明雷汞雷管,与安全导火索合用,成为硝化甘油炸药等高级炸药的可靠引爆手段。 材料四 赛璐珞是由瑞士巴塞尔大学的C.F.舍恩拜因于1846年发现的,当时只作虫胶代用品。1869年J.W.海厄特等的研究工作发现樟脑的酒精溶液可使硝酸纤维素容易加工,且性能柔韧。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赛璐珞(云石膜)工厂。 材料五 1884年,法国化学家希雷·夏尔多内研究蚕病的时候对蚕丝的制造过程产生了兴趣,他先将棉花屑制成醋酸纤维素,然后将它溶解在一种溶液中,最后将这种黏性溶液用力挤压过叫做喷丝头的狭小网眼形成丝。起初,生产出的这种人造丝被称做“夏尔多内丝”,后来改称醋酸人造纤维。 答案提示:发展化学工业,对于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如以化学工艺代替繁重的机械工艺),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工业原料,巩固国防,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开展综合利用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材料:1870-1900年世界钢铁、石油产量和铁路长度对比表 材料: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 通过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芳积极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材料: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材料: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万平方公里,人口5600万……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他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呼声最高。 材料: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发表的演说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 1.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使用的两种主要能源是( C ) A.畜力 水力 B.蒸汽 电力 C.电力 石油 D.石油 数据 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发动机? ( D ) A.蒸汽机B.电动机C.发电机D.内燃机 3.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 义过渡。这主要是因为 ( C )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D.新航路的开辟
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电磁学为理论指导,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电力、石油成为重要能源。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新技术、新发明广泛应用于新生产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体现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威力。但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发展和利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跨越式发展为工业化强国,但随着垄断产生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业设计 复习背诵本课知识点,完成作业题。
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创制:德国工程师狄塞尔 2.汽车的发明:卡尔 本茨、亨利 福特 3.飞机的发明:美国莱特兄弟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