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八上 第四章第2节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第3节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八上 第四章第2节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第3节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B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3 10:00: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第2节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第3节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 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进行无土栽培时,栽培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吸收营养物质和运输这些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
A.分生区、筛管
B.伸长区、导管
C.成熟区、导管
D.除根冠外的所有区域、根毛
2.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让蒸腾作用更强
B.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持续增强
C.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旺盛
3.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  )
A.木质部的筛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的筛管 D.韧皮部的导管
4.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时需将树苗从苗圃移栽到种植区。下列关于植物移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带土可以更好的保护植物的根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C.春季温度适宜有利于植物成活
D.为提高成活率应选择光照最强时进行移栽
5.如果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的原因是(  )
A.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B.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C.土壤溶液的浓度等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的氧气浓度大于植物根细胞液氧气的浓度,细胞失水
6.在大气湿度高时,发育中的果实内经常缺钙,这是因为在大气湿度高的情况下(  )
A.呼吸作用强,阻碍钙的运输 B.蒸腾作用弱,阻碍钙的运输
C.蒸腾作用弱,阻碍钙的吸取 D.呼吸作用弱,阻碍钙的吸取
7.下列关于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B.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C.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D.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散失那么多水,对植物而言是一种浪费
8.下列各图是小明设计的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模型,若各细胞中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箭头表示水分渗透方向,则模型正确的是(  )
A.B.C.D.
9.农作物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要求,如图所示是几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下列植物中适合在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  )
A.马铃薯 B.菠菜 C.番茄 D.萝卜
10.城市绿化养护移栽的树木需要用到营养液。某品牌营养液的配制是在1000mL,水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以下几种成分,①KNO3;②Ca3(PO4)2;③NH4H2PO4;④K2SO4几种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  )
A.要大量施用化肥才能够获得高产
B.硝酸钾属于盐,是复合肥料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施了氮肥又改良了酸性土壤
D.氮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
12.“五一”劳动节期间,小科和父母一起到四明山玩,他看到山上有一些刻满了字画的大树枯死在路边。你认为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是(  )
A.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D.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通道
13.在某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DIY彩色玫瑰”中,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对玫瑰花枝条采取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
A.摘去几片叶子 B.用吹风机吹 C.放入冷藏室 D.放在阴暗处
14.德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如图)。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15.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沿海海域频繁发生赤潮,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相反,在同样纬度的太平洋中心区域,藻类等浮游植物却十分稀少,被喻为太平洋中的“戈壁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弱不同
B.水温高低不同
C.海水含盐量不同
D.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不同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新昌炒年糕是新昌特色小吃。新昌年糕多用粳米做原料。
(1)粳米主要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是 。
(2)为了提高粳米产量,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适量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选填字母)。
A.Ca3(PO4)2 B.NH4HCO3 C.NH4H2PO4 D.KCl
17.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尿素[CO(NH2)2],若长期缺少该种肥料,大白菜将出现 的症状。
(2)把杨梅果树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18.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菜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 肥。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现有一种无色的
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 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若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3,再结合实验1、实验2的现象,可知原营养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19.小科利用绿豆幼苗探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将一株健康绿豆幼苗的根浸泡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观察。
(1)如图1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要吸水,红墨水的浓度应该 其中细胞液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如图2所示,茎乙中被染红的结构是 。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也被染红。
20.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A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A之间属于寄生关系,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21.将一片新鲜叶子从一盆植物上取下,如图所示,拴在一根灵敏弹簧上,通过指针从尺上得出读数,找出叶子重量的变化.
(1)4h后,指针位置将 .
(2)上述实验结果主要是由于叶子中什么生理变化引起的? .
(3)如果用凡士林对4片相似且重量相等的叶子进行不同处理,得到结果显示如下(尺子已经调校,得出的单位是g):从上述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叶的处理 重量改变
不涂凡士林的叶子 1.9g
叶上表面涂凡士林 1.7g
叶下表面涂凡士林 0.3g
叶两面都涂凡士林 0g
22.如图甲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一般用阔叶的法国梧桐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 。
(2)此实验中,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的现象,还可能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这种生理活动是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3.小宁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两个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把两个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在两个枝条的等高位置分别切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中的染液应出现在 (选填“导管”或“筛管”)中。
(2)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24.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去绿色,植物生长不正常等症状,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法验证镁对在植物生长过程的作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相关链接:无土栽培法:这种方法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到水中配制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1)镁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 元素也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为体现实验的对照原则,在实验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 。
(3)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 。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25.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三个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三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3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的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
(2)该兴趣小组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是基于 的猜想与假设。
(3)本实验通过观察 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
(4)该小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 实验后质量/%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3
硅胶片 m m1 m2 m3
①该实验小组的结论是 。根据该结论,判断a1、a2、a3的大小关系是 ,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
②该小组通过研究数据表格发现,如果m1-m2>m2-m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老师认为,要使该小组的结论合理,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 。
四.简答题(共5小题,共25分)
26.生物都具有与黄鲸相适应的特性,这种适应性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胜利等各个方面.如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上气孔的数量和分布是不同的。如下表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
植物种类 甲 乙 丙 丁
气孔数
/cm2 上表皮 2500 0 8900 2700
下表皮 2300 29400 0 12300
取四枝大小且叶片数大致相同的乙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24小时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质量明显减小的是 。(填编号)
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栽培盆底的陶粒的渗透与蒸发,既有利于植物的起到吸水,又有利于植物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运输有机物 D.呼吸作用
(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 m;
(3)当储水盆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为 Pa;(4)当储水盆内分别盛有水和密度大于水的营养液,且浮子顶端均处于最高水位时,储水盆底面受到水和营养液的压强分别为p和p′。请判断p和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8.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30min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软了。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可能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10%盐水
C.10%盐水、10%盐水 D.10%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失水和吸水。C,D两幅图中,可说明B烧杯中现象的是 (填字母)。
(3)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E图)中, (填序号)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9.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尿素
化学式:CO(NH2)2
净重:50kg
含氮:≥42.3%
保存:防潮
施用:避免雨天施用
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净重:50kg
含氮:≥16.0%
保存:密封、防潮、阴暗处
施用:阴天、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
(1)两种化肥属于 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碳酸氢铵,原因是 。
30.我省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种植过程中不建立水池,蔬菜不沾地,蔬菜不沾地,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且污染少)。
【资料】①“空气种菜”又称“无土种菜”,蔬菜种植在六棱小棚中,高3米,仅占地1.5平方米(如图甲)。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根系朝里(如图乙);
②“六棱柱”小棚内部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丙),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
③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空气种菜”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且品质优良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四章第2节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第3节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 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进行无土栽培时,栽培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吸收营养物质和运输这些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
A.分生区、筛管
B.伸长区、导管
C.成熟区、导管
D.除根冠外的所有区域、根毛
【答案】C
【解答】解: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栽培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靠根尖的成熟区,运输的器官是导管。
故选:C。
2.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让蒸腾作用更强
B.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持续增强
C.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旺盛
【答案】C
【解答】解:A、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A错误。
B、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随着温度的增高蒸腾作用增强,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蒸腾作用的强度减弱,B错误。
C、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C正确。
D、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D错误。
故选:C。
3.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  )
A.木质部的筛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的筛管 D.韧皮部的导管
【答案】B
【解答】: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故选:B。
4.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时需将树苗从苗圃移栽到种植区。下列关于植物移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栽时带土可以更好的保护植物的根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C.春季温度适宜有利于植物成活
D.为提高成活率应选择光照最强时进行移栽
【答案】D
【解答】解:A、移栽时带一较大的土,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A正确;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蔫,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B正确;
C、春季温度适宜有利于植物成活,C正确;
D、光照最强时进行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树苗的成活;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气移栽,D错误。
故选:D。
5.如果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的原因是(  )
A.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B.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C.土壤溶液的浓度等于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的氧气浓度大于植物根细胞液氧气的浓度,细胞失水
【答案】A
【解答】解: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故选:A。
6.在大气湿度高时,发育中的果实内经常缺钙,这是因为在大气湿度高的情况下(  )
A.呼吸作用强,阻碍钙的运输 B.蒸腾作用弱,阻碍钙的运输
C.蒸腾作用弱,阻碍钙的吸取 D.呼吸作用弱,阻碍钙的吸取
【答案】B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因此在大气湿度高时,蒸腾作用弱,阻碍钙的运输。
故选:B。
7.下列关于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B.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C.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D.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散失那么多水,对植物而言是一种浪费
【答案】D
【解答】:A、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叫蒸腾作用,A正确;
B、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B正确;
C、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C正确;
D、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有重要的意义:①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②产生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跟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③降低叶表面的温度,D错误。
故选:D。
8.下列各图是小明设计的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模型,若各细胞中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箭头表示水分渗透方向,则模型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解答】解: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就越多。由于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所以水运输的方向b→a;由于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所以水运输的方向c→b;由于a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所以所以水运输的方向c→a,可见C正确。
故选:C。
9.农作物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要求,如图所示是几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下列植物中适合在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  )
A.马铃薯 B.菠菜 C.番茄 D.萝卜
【答案】D
【解答】解:根据图中所示的几种植物适宜生长的pH可知,马铃薯、菠菜适合在显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番茄适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长,萝卜适合在显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所以最适合在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萝卜。
故选:D
10.城市绿化养护移栽的树木需要用到营养液。某品牌营养液的配制是在1000mL,水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以下几种成分,①KNO3;②Ca3(PO4)2;③NH4H2PO4;④K2SO4几种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答】:①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②Ca3(PO4)2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③NH4H2PO4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④K2SO4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属于复合肥的是①③。
故选:B。
11.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  )
A.要大量施用化肥才能够获得高产
B.硝酸钾属于盐,是复合肥料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施了氮肥又改良了酸性土壤
D.氮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
【答案】B
【解答】:A、大量施用化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施肥时,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A错误。
B、硝酸钾属于盐,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料,B正确。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反应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C错误。
D、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D错误。
故选:B。
12.“五一”劳动节期间,小科和父母一起到四明山玩,他看到山上有一些刻满了字画的大树枯死在路边。你认为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是(  )
A.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D.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通道
【答案】B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山上有一些刻满了字画的大树枯死在路边,原因是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故选:B。
13.在某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DIY彩色玫瑰”中,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对玫瑰花枝条采取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
A.摘去几片叶子 B.用吹风机吹 C.放入冷藏室 D.放在阴暗处
【答案】B
【解答】: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小,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则蒸腾作用越弱。“摘去几片叶子”、“放入冷藏室”、“放在阴暗处”都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不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而用吹风机吹,可使温度升高、空气流动加快,因此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
故选:B。
14.德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如图)。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答案】A
【解答】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A。
15.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沿海海域频繁发生赤潮,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相反,在同样纬度的太平洋中心区域,藻类等浮游植物却十分稀少,被喻为太平洋中的“戈壁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弱不同
B.水温高低不同
C.海水含盐量不同
D.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不同
【答案】D
【解答】解: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磷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使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它们分泌的毒素有些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人类食物中毒。
在同样纬度的太平洋中心区域,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很低,导致藻类等浮游植物十分稀少。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新昌炒年糕是新昌特色小吃。新昌年糕多用粳米做原料。
(1)粳米主要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是 。
(2)为了提高粳米产量,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适量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选填字母)。
A.Ca3(PO4)2 B.NH4HCO3 C.NH4H2PO4 D.KCl
【答案】(1)糖类;(2)C。
【解答】:(1)粳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A、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B、NH4HC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NH4H2PO4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K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1)糖类;(2)C。
17.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尿素[CO(NH2)2],若长期缺少该种肥料,大白菜将出现 的症状。
(2)把杨梅果树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答案】(1)植株矮小,叶片发黄。(2)蒸腾作用。
【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若白菜长期缺少氮肥,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2)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蔫。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
故答案为:(1)植株矮小,叶片发黄。(2)蒸腾作用。
18.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菜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 肥。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现有一种无色的
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 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若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3,再结合实验1、实验2的现象,可知原营养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答案】氮;(1)K2CO3;(2)①K2CO3;②KCl、Ca(NO3)2、KNO3。
【解答】解:氮肥的作用是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菜叶类蔬菜可以适当多施氮肥;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即K2CO3;
(2)①由实验1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里面有硝酸钙,那么就肯定没有碳酸钾,因为硝酸钙和碳酸钾反应能产生沉淀,故填:K2CO3。
②若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3,因为硝酸钙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2,故含硝酸钾,所以,营养液由氯化钾、硝酸钙、硝酸钾组成。即:KCl、Ca(NO3)2、KNO3。
故答案为:氮;(1)K2CO3;(2)①K2CO3;②KCl、Ca(NO3)2、KNO3。
19.小科利用绿豆幼苗探究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及运输。将一株健康绿豆幼苗的根浸泡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观察。
(1)如图1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要吸水,红墨水的浓度应该 其中细胞液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如图2所示,茎乙中被染红的结构是 。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也被染红。
【答案】(1)小于。(2)导管。
【解答】:(1)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因此,如图1所示为取绿豆幼苗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要吸水,红墨水的浓度应该小于其中细胞液的浓度。
(2)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豆幼苗的茎(图2),可见茎乙中被染红的结构是导管,是绿豆幼苗茎中运输红墨水的通道。再观察绿豆幼苗的叶时,发现叶脉也被染红。
故答案为:(1)小于。(2)导管。
20.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A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A之间属于寄生关系,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解答】:(1)由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菟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植物韧皮部有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A茎的韧皮部,靠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因此丝子和植物体之间属于寄生关系,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故答案为:(1)叶绿体;(2)韧皮部。
21.将一片新鲜叶子从一盆植物上取下,如图所示,拴在一根灵敏弹簧上,通过指针从尺上得出读数,找出叶子重量的变化.
(1)4h后,指针位置将 .
(2)上述实验结果主要是由于叶子中什么生理变化引起的? .
(3)如果用凡士林对4片相似且重量相等的叶子进行不同处理,得到结果显示如下(尺子已经调校,得出的单位是g):从上述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叶的处理 重量改变
不涂凡士林的叶子 1.9g
叶上表面涂凡士林 1.7g
叶下表面涂凡士林 0.3g
叶两面都涂凡士林 0g
【解答】:(1)、(2)刚从植株上采摘的新鲜绿色叶片,含有充足的水分,将它系在一轻质弹簧上,如图所示:叶片不断进行蒸腾作用,其中的水分很快蒸发,重量会变轻,因此,一段时间后发现弹簧上升了.
(3)气孔是植物散失水分的窗口,气孔位于叶的表皮,据表中数据可见: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
故答案为:(1)上升;(2)蒸腾作用;
(3)水是从叶面的气孔蒸发的,叶的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
22.如图甲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一般用阔叶的法国梧桐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 。
(2)此实验中,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的现象,还可能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这种生理活动是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答案】(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2)光合作用;黑暗处(3)木质部
【解答】解:(1)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实验时候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2)因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叶片光合作用消耗水后,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植物只有在有光照的时候才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把植物放在黑暗处可排除该因素的影响。
(3)图乙中C是树皮,B是木质部,C是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因此呈红色是B木质部。
故答案为:(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2)光合作用;黑暗处(3)木质部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3.小宁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两个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把两个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在两个枝条的等高位置分别切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中的染液应出现在 (选填“导管”或“筛管”)中。
(2)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导管;(2)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
【解答】解:(1)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将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染液应出现在导管中,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2)该对照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叶片多的枝条蒸腾作用较强,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较多。所以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移栽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1)导管;(2)剪去移栽树木上部分枝叶。
24.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去绿色,植物生长不正常等症状,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法验证镁对在植物生长过程的作用。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相关链接:无土栽培法:这种方法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溶解到水中配制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1)镁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 元素也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为体现实验的对照原则,在实验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 。
(3)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 。
(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 。
【解答】:(1)镁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因素,镁元素也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2)通过阅读题干,为体现实验的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在实验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是:该实验是研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含镁无机盐,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含镁无机盐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含镁无机盐。完全营养液(各种营养物质齐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液含有含镁无机盐。因此实验植物必需长势相同,并且要等量分为两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是对照组。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用完全营养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镁无机盐。
故答案为:(1)镁;(2)实验植物必需长势相同,并且要等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
(3)等量的完全营养液;(4)实验组的植物叶片失去绿色,且呈病态生长,对照组生长正常。
25.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三个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三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3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的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
(2)该兴趣小组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是基于 的猜想与假设。
(3)本实验通过观察 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
(4)该小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 实验后质量/%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3
硅胶片 m m1 m2 m3
①该实验小组的结论是 。根据该结论,判断a1、a2、a3的大小关系是 ,m1、m2、m3的大小关系是 。
②该小组通过研究数据表格发现,如果m1-m2>m2-m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老师认为,要使该小组的结论合理,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 。
【答案】(1)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
(2)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的气孔
(3)锥形瓶中水的多少
(4)①气孔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a1<a2<a3;m1>m2>m3
②叶片的大小和数量应该基本相同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
(2)该兴趣小组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是基于下表皮的气孔多与上表皮的气孔的猜想与假设。
(3)锥形瓶液面有油团,防止水分蒸发,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锥形瓶中水的多少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
(4)①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出该实验小组的结论是气孔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A枝条不作处理,因此A失水最多,B其次,C失水最少,因此a1<a2<a3,蒸腾散失的水分被硅胶片吸收,因此硅胶片增加的重量就是蒸腾散失的水量,故m1>m2>m3。
②如果m1-m2>m2-m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要使该小组的结论合理,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叶片的大小和数量应该基本相同。
故答案为:(1)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
(2)下表皮的气孔多与上表皮的气孔
(3)锥形瓶中水的多少
(4)①气孔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a1<a2<a3;m1>m2>m3
②叶片的大小和数量应该基本相同
四.简答题(共5小题,共25分)
26.生物都具有与黄鲸相适应的特性,这种适应性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胜利等各个方面.如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上气孔的数量和分布是不同的。如下表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
植物种类 甲 乙 丙 丁
气孔数
/cm2 上表皮 2500 0 8900 2700
下表皮 2300 29400 0 12300
取四枝大小且叶片数大致相同的乙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依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实验开始时各装置的质量相同,24小时后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质量明显减小的是 。(填编号)
【答案】(1)丙.(2)A。
【解答】解: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浮水植物睡莲的气孔分布状况是上表皮8900,下表皮0,表明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这是因为一方面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另一方面,对浮水植物来说,气孔直接分布在上表皮有利于透气,有利于增大蒸腾作用并不会有缺水的威胁。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散失水分,A叶片未处理,散失水分最多;B叶片上表皮气孔未密封,也会散失大量水分;C叶片上下表皮气孔都密封,只有叶柄及茎散失少量的水分;D叶片全部切除,切口也涂有凡士林,几乎没有水分蒸发。
故答案为:(1)丙.(2)A。
27.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0.02N,横截面积为0.5cm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栽培盆底的陶粒的渗透与蒸发,既有利于植物的起到吸水,又有利于植物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运输有机物 D.呼吸作用
(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 m;
(3)当储水盆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为 Pa;
(4)当储水盆内分别盛有水和密度大于水的营养液,且浮子顶端均处于最高水位时,储水盆底面受到水和营养液的压强分别为p和p′。请判断p和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答案】(1)0.02;(2)400;
(3)无论浮子位于哪种液体,它所受到的液体向上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G,即G=F浮=PS,所以浮力F浮与横截面积S不变,则压强P不变,故p和p′相等。
【解答】解:(1)陶粒疏松多空,它的渗透与蒸发,既有利于植物的起到吸水,还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大量能量。
(2)在水中,浮子受到的重力与水的浮力相等,G=FS,P=ρgh,所以G=ρghS,所以h=G/ρgS=0.02N/1000Kg/m2×10N/Kg×0.5cm2=0.04m。
(3)在营养液中,浮子所受到的重力与水的浮力相等,G=F浮=PS,P=G/S=0.02N/0.5cm2=400Pa。
(4)无论浮子位于哪种液体,它所受到的液体向上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G,即G=F浮=PS,所以浮力F浮与横截面积S不变,则压强P不变,故p和p′相等。
故答案为:(1)0.02;(2)400;
(3)无论浮子位于哪种液体,它所受到的液体向上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G,即G=F浮=PS,所以浮力F浮与横截面积S不变,则压强P不变,故p和p′相等。
28.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30min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软了。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可能是 。
A.清水、清水 B.清水、10%盐水
C.10%盐水、10%盐水 D.10%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失水和吸水。C,D两幅图中,可说明B烧杯中现象的是 (填字母)。
(3)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E图)中, (填序号)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说明A烧杯中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吸水.B烧杯中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因此萝卜细胞失水.故B符合题意.
(2)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图C水流向细胞外,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图D水流向细胞内,表明植物细胞吸水.图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表明细胞外的浓度大,此时C图说明与B图中的现象相同.
(3)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最强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尖吸水能力的是①成熟区。
故答案为:(1)B;(2)C;(3)①.
29.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尿素
化学式:CO(NH2)2
净重:50kg
含氮:≥42.3%
保存:防潮
施用:避免雨天施用
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净重:50kg
含氮:≥16.0%
保存:密封、防潮、阴暗处
施用:阴天、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
(1)两种化肥属于 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碳酸氢铵,原因是 。
【答案】(1)氮;(2)B;
(3)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解答】:(1)两种化肥中都只含有营养元素中氮元素,属于氮肥;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施用时避免高温天气,说明这种化肥是受热易分解,产生氮气挥发掉,使肥效降低。所以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B正确;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碳酸氢铵,原因是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1)氮;(2)B;
(3)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30.我省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种植过程中不建立水池,蔬菜不沾地,蔬菜不沾地,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且污染少)。
【资料】①“空气种菜”又称“无土种菜”,蔬菜种植在六棱小棚中,高3米,仅占地1.5平方米(如图甲)。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根系朝里(如图乙);
②“六棱柱”小棚内部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丙),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
③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空气种菜”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且品质优良的原因。
【答案】“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能够获得充足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原料充足,光照充分,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还能防止害虫的危害,所以“空气种菜”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解答】解:(1)“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蔬菜叶面统一朝向外侧,能够充分利用周围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根系朝里。“六棱柱”小棚内部顶端安装四个喷头(如图丙),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植物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供给的营养液成分也会有所调整。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水和各类无机盐的需求,达到增产的目的。
(3)外层的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还能使空气畅通获得足够的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还起到遮光作用不会让强光灼伤植物体。
故答案为:“空气种菜”的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能够获得充足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充分的光照,光合作用强,原料充足,制造的有机物多,还能防止害虫的危害,所以“空气种菜”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第2节 水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第3节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 B卷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四.简答题(共5小题,共2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6.答:
27.答:
28.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