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七 生物技术和健康的生活
知识梳理:
乳酸发酵: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原理: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应用:制作酸奶、酸菜、泡菜、酸黄瓜、奶酪等。
酒精发酵: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原理: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成酒精。
白酒的酿制首先要用霉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贮存原理: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的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种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利用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定向的改良作物和家畜品种,例如抗虫棉;另外,我们还可用来生产某些药物,例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和干扰素等。
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人体体液中所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组织(如血液)和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胸腺)中含有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原。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是由后天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①防御②自我稳定③免疫监视。防御功能过强时,会导致过敏反应。如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有的人吃了鱼、虾后,浑身很快起了一片片荨麻疹,瘙痒难忍。防御功能过低或缺乏,则容易发生反复感染。当自我稳定功能异常时,免疫系统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出现自我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计划免疫的意义: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抗体产生的途径:患过病或注射过疫苗。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四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如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甲流感、非典等。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和脊髓灰质炎等。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均属于血液传染病,通过吸血的动物传播。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癣等。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将病死动物深埋或焚烧属于控制传染源,消灭蚊虫、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教室内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进行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安全用药指在使用前关注药物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包括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和贮藏条件等。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远离毒品的最好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去尝试。
典型例题:
(2012德州)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今年2月份以来,我省各地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报告数量急剧上升。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吞咽困难,腮腺肿大(见右图)。一旦患者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他人。轻度患者可以把仙人掌去掉皮刺,捣烂外敷于患处,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腮腺炎病毒,抗生素药品对其没有明显的疗效。从结构上分析,它与细菌的区别是。
(2)“多喝水保持鼻粘膜湿润,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
(3)某校某班学生出现了集体戴口罩上课现象。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属于。
(4)李明同学虽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但他说自己接种过流感疫苗,所以不会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你认为李明同学的说法对吗 。尝试解释原因: 。
答案:(1)没有细胞结构(2)非特异性免疫(3)切断传播途径(4)不对(5)抗体具有特异性(或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中考链接:
一、选择题
1.科学家正在培育能够产生具有医药保健效应乳汁的转基因羊。若科学家只培育出一只该转基因羊,要想在短时间内推广饲养这种动物,可采取的先进繁殖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嫁接技术 D.杂交技术
2.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酵母菌和霉菌 B.乳酸菌和酵母菌 C.乳酸菌和霉菌 D.醋酸菌和大肠杆菌
3.有人构想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基因“嫁接”到人的基因组里,人就会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现这种构想的生物技术最可能是(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组织培养技术 D.细胞核移植技术
4.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 D.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
5.鲁垦棉33号是科学家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黄萎病,枯萎病较为严重的现状,将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整合到棉花的DAN分子中而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科学家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细胞杂交 B. 克隆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组织培育
6.观察下面三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②多莉绵羊
) (
繁殖西红柿幼苗
) (
超级鼠
)
A.①一组织培养,②一克隆技术,③一转基因技术
B.①一无土栽培,②一克隆技术,③一组织培养
C.①一组织培养,②一转基因技术,③一人工诱变
D.①一无土栽培,②一人工诱变,③一克隆技术
7.当你的朋友或家人因病需要服药时,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你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 )
①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 ②是不是广告推荐的 ③功能、用量 ④不良反应、禁忌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③
8.去年,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以下事实中,与该病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无关的是( )
A.病原体为多种肠道病毒 B.可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等传播
C.儿童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弱 D.大多数患者通过治疗即可恢复健康
9.天气反复无常时,同学们易患感冒。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
B.引起感冒的细菌会通过自我复制繁殖
C.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
D.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抗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0.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豆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预防天花,其中豆浆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 )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特异性免疫
11.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B.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12. "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带“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
B.当下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时,要按住破裂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C.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
13、目前许多城市“雾霾”严重,下列四项中,不会引起“雾霾”的是( )
A.汽车尾气 B.工业废气 C.燃放烟花 D.城市绿化
14.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是( )
A.提倡秸秆焚烧还田 B.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提倡家庭豪华装修 D.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
15.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雾霾现象时有发生。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
B.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而对环境没有危害
二、非选择题
16.2009年5月10日,我国大陆第一例甲型HlNl流感病例在四川被确诊。国家流感中心利用患者的血液标本,于2009年5月17日成功分离出我国内地第一株甲型HlNl流感病毒,为该病毒传播机制研究、疫苗研制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不久预防甲型HlNl的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对控制甲流的流行起到了积极预防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型HlNl流感流行期间对同学们接种甲流疫苗,这种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
(2)疫苗是毒性弱化或灭毒的病原体,从免疫学角度讲,它属于,能引起机体产生。
(3)以下是科学家为检测某种疫苗的效能进行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a.将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若干只。
b.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c.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
实验结果预测:
若该疫苗具有较好效能,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
17、分析资料, 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 2012年春季, 手足口病卷土重来, 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 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 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 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资料二: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 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 如宠物咬伤, 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资料三: 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 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 而没有
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
(1) 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 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学校会劝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 这在传播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2)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 注入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 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免疫, 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道防线。
(3) 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狂犬病或甲流效果都不显著, 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4)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
18.(2013潍坊)下图是近期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请分析回答:
(1)根据传播途径判断,上述疾病属于传染病。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病原体结构特点是 。
(2)我国已加大对来自疫区人员的检疫力度,防止该疾病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 。
(3)许多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体内能产生抵抗该病原体
的 ,形成由 共同组成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4)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仍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
(5)让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实验动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 。
1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初春,流感家族中的一位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被该病毒感染后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截止2013年5月16日16时,全国已确诊130人,36人死亡,72人病愈。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表明H7N9病毒已发生人际间传播,目前没有疫苗。据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
(1)H7N9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该病的,病毒没有结构。
(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型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 。
(3)若H7N9型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注射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4)为防治H7N9型禽流感,某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蓝根冲剂,其包装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药(填“处方”或“非处方”)。
(5)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
A.医生 B.农民 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 D.司机
20.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小白鼠 注射脱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注射强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乙组小白鼠 不注射脱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注射强毒结核菌 患结核病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
(4)该实验说明 。
21.(2013潍坊)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入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出现富含牛肉蛋白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1)培育上述马铃薯所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
(2)科学家将移植到马铃薯细胞中的基因破坏后,培育出的马铃薯不含牛肉蛋白质,这一事实说明基因 。
(3)马铃薯中的蛋白质需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其吸收器官的主要特点是。
(4)某同学在进行“比较不同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探究活动中,若让等量的0.01%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滴加的浸出液越多,则说明该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越 。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滴加不同浸出液时应使用 滴管。
22.(2014昆明)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受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部分城市被浓密的雾霾笼罩。
雾霾成了 2014年 6月5日世界环境日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雾霾密布的空气中,存在着细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等。
资料二:“二手烟”威胁健康,而“三手烟”更是难以远离的“伤”。2014年5月 31日是第27个世界无烟日,相关部门再次提醒人们关注“三手烟”。“三手烟”是指吸烟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长时间滞留在衣服、沙发、墙壁、窗帘等处。通过实验检测,吸完一支烟后滞留在毛衣上的尼古丁含量有16微克,足以使小白鼠致死。另有研究表明,尼古丁遇到亚硝酸会形成亚硝胺(强烈致癌物)。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雾霾属于肺结核流行中的 ,为预防结核病,医生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烟雾中的易与泡菜等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结合形成的致癌物是亚硝胺。
(3)请你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解决烟害的合理建议。(要成至少各答出两点)
危害:。
建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