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电离平衡 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在低温处
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
C.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侯氏制碱采用通入氨气、冷却、加入食盐的方法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 B.溶液
C.KCl固体 D.(乙醇)
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乙酸乙酯 B. C. D.苯酚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HNO3、HCl、BaSO4 B.NH4Cl、CH3COOH、Na2S
C.NaOH、Ca(OH)2、NH3·H2O D.HClO、CH3COONa、Ba(OH)2
5.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Na2CO3 B.Mg(OH)2 C.HCOOH D.CH3CH2OH
6.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石墨 B.熔融MgCl2 C.液氨 D.稀硫酸
7.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Ka(HF)
C.c(F-) D.c(H+)/c(HF)
8.下列事实不能用来判断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常温下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
B.比较相同大小的镁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反应的速率大小
C.比较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0.1mol L-1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D.比较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能力
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常数
运用上述电离常数及物质的特性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次氯酸与溶液的反应:
B.碳酸钠滴入足量甲酸溶液中:
C.少量通入溶液中:
D.硫化氢通入液中:
10.一定温度下,向0.1mol/L HCN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CN的电离程度增大 B.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D.溶液的pH值增大
11.常温时,1mol/L的HA和1mol/L的HB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变化关系如图所示(V表示溶液稀释后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 HA)约为10-4
B.当两溶液均稀释至 时,溶液中 >
C.中和等体积pH相同的两种酸所用n(NaOH):HA>HB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NaB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12.边搅拌边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制备NaHSO3溶液,水溶液中H2SO3、 的分布系数δ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H2SO3的分布系数: δ (H2SO3)=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当溶液pH范围为4~5时,还在继续通入SO2
B.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第二电离常数Ka2(H2SO3)为10—7.2
C.a点的溶液中c(H+)+ c (Na+)= c (OH— )+ c ()+c ( )+ c ()+c ()
D.pH=3 的溶液中,c (Na+)= c ( )+ c (H2SO3)
13.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下表:
弱酸化学式 HA H2B
电离平衡常数(25 ℃) Ka=1.7×10-6 K1=1.3×10-3 K2=5.6×10-8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B)>pH(NaHB)>pH(NaA)
B.将a mol·L-1的HA溶液与a mol·L-1的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Na+)>c(A-)
C.向Na2B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A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2-+2HA=2A-+H2B
D.NaHB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大小为:c(Na+)>c(HB-)>c(B2-)>c(H2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电离、电镀、电化学腐蚀这些过程都需要通电后才能进行
B.使用明矾可净水,消毒杀菌
C.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二、综合题
15.物质的分类就是根据物质在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某一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点将物质分成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对下列五组物质进行研究:
(1)、、、,若分类标准为 ,则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为。
(2)、、、,若分类标准为 ,则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为,它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其中只有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则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若根据电离出阴阳离子的个数比进行分类,则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为 ,其与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分类标准为正盐,则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为 ,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16.
(1)Ⅰ.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Cl2②钠 ③醋酸(CH3COOH) ④CO2⑤H2SO4⑥熔融KNO3⑦氨水 ⑧稀硝酸 ⑨Al2(SO4)3固体 ⑩NaHCO3,回答下列问题:
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是 (填序号)。
(2)写出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⑩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 。
(4)Ⅱ.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画 出 Cl-结构示意图 : 。
(5)请用 的形式,写出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 的微粒符号 。
(6)某金属氯化物 MCl2 40.5g 中含有 0.6mol Cl-,则M的摩尔质量为 。
(7)相同温度和体积的 A 和 B 两容器,A容器中充满CO2,B容器中充满 O3,若密度相同,则二氧化碳和臭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8)将24.5g H2SO4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NH3+H2O NH3 H2O,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一水合氨的方向进行,避免氨气挥发,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A;
B.加入Fe+2Fe3+=3Fe2+,不存在化学平衡的问题,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B;
C.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利用的是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地Cl2+H2O H++Cl-+HClO逆向进行,减小氯气的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C;
D.饱和NH4Cl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H4Cl(s) NH4+(aq)+Cl-(aq),若要析出氯化铵,应该使平衡向逆向移动,通入氨气后,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冷却降低氯化铵溶解度,平衡逆向移动;加入食盐,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D;
故答案为:B。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改变某种因素,反应会向减弱这种因素的方向进行。
2.【答案】C
【解析】【解答】A.醋酸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不选;
B.
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
C.氯化钾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选;
D.乙醇为化合物,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分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3.【答案】D
【解析】【解答】A.乙酸乙酯为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部分电离从而可以导电,但不是本身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苯酚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产生氢离子,属于弱电解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4.【答案】A
【解析】【解答】A.HNO3、HCl、BaSO4是在水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所以属于强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CH3COOH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NH3 H2O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HClO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强电解质是指完全电离生成离子的电解质,注意掌握常见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5.【答案】A
【解析】【解答】A.Na2CO3溶于水全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是强电解质,A符合题意;
B.Mg(OH)2溶于水部分电离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是弱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HCOOH溶于水部分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甲酸根离子,是弱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CH3CH2OH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6.【答案】B
【解析】【解答】A.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熔融MgCl2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液氨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部分碱性氧化物以及强酸酸式盐.
A.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熔融MgCl2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C.液氨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D.稀硫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7.【答案】D
【解析】【解答】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酸性减弱,c(H+)减小,故不选A;
B.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Ka(HF)不变,故不选B;
C. 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c(F-)减小,故不选C;
D.加水稀释后,氢离子、HF分子均减少相同的倍数,但加水稀释会促进HF的电离,所以HF的浓度减小的更多,则c(H+)/c(HF)值增大,
故答案为:D。
【分析】HF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会促进其电离,但是水的稀释倍数大于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因此c(H+)、c(F-)会一直减小;氢氟酸的电离常数是一个温度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加水稀释不会影响Ka(HF)。
8.【答案】C
【解析】【解答】A.测定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值,如果pH值大于7,说明其为强碱弱酸盐,从而证明醋酸是弱酸,故A不符合;
B.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用相同大小的镁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反应,如果醋酸反应缓慢,说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较低,则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
C.盐酸和醋酸均为一元酸,则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溶质物质的量相等,消耗0.1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故不能用来判断醋酸为弱电解质,故C符合;
D.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测定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能力,若醋酸的导电能力弱,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分析】判断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方法主要是测定醋酸盐的pH,比较相同浓度下的盐酸和醋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速率,也可比较相同浓度的强酸和弱酸的导电性
9.【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次氯酸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CO32﹣=ClO﹣+HCO3﹣,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碳酸钠与足量甲酸溶液反应生成甲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COOH+CO32﹣=2HCOO﹣+CO2↑+H2O,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少量CO2通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lO﹣═HCO3﹣+HClO,C不符合题意;
D.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硫化氢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S+ClO﹣═S↓+H2O+Cl﹣,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酸的酸性越强,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是HCOOH>H2CO3>H2S>HClO>HCO3﹣>HS﹣,结合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进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HCN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电离程度增大,A不符合题意;
B.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H+、CN-、HCN的浓度都减小,水的离子积不变,则OH-浓度增大,C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溶液中H+浓度减小,溶液的pH值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稀释促进电离;
B.酸抑制水的电离,酸性越强,抑制程度越大;
C.利用水的离子积不变分析;
D.稀释,H+浓度减小。
11.【答案】B
【解析】【解答】A.1mol/L的HA溶液的pH为2,c(A-)=c(H+)=0.01mol/L,c(HA) 1mol/L,则HA的电离常数约为10-4,A不符合题意;
B. 由电荷守恒有:c(H+)=c(A-)+c(OH-),c(H+)=c(B-)+c(OH-),当两溶液均稀释至 时,HB溶液pH=3,HA溶液pH>3,则有c(A-)
C.HA为弱酸,HB为强酸,等体积pH相同的两种酸所含一元酸的物质的量n(HA)>n(HB),故分别用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HA>HB,C不符合题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NaB溶液,Na+数目相同,HA为弱酸,盐溶液中A-发生水解,NaA溶液呈碱性,NaA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c(H+)=c(A-)+c(OH-),HB为强酸,盐溶液中B-不发生水解,NaB溶液呈中性,NaB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c(H+)=c(B-)+c(OH-),NaA溶液中c(H+)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1mol/L的HA溶液的pH计算其电离常数;
B.结合电荷守恒进行分析;
C.HA为弱酸,HB为强酸,等pH值的两溶液中,c(HA)>c(HB);
D.结合A-在水中的水解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当溶液pH范围为4~5时,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所以当溶液pH范围为4~5时,应停止通入二氧化硫,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当溶液中c()=c()时,溶液pH为7.2,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Ka2(H2SO3)= = c(H+)=10—7.2,
C.由图可知,a点对应溶液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和碳酸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为c(H+)+ c (Na+)= c (OH— )+ c ()+2c ( )+ c ()+2c (),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pH=3的溶液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和碳酸的混合溶液,由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Na+)<c ( )+ c (H2SO3),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的pH范围为4~5;
B.选择溶液pH为7.2,利用Ka2(H2SO3)= 计算;
C.利用电荷守恒判断;
D.利用物料守恒判断。
13.【答案】D
【解析】【解答】A. 由于酸性H2B >HA>HB-,使得水解程度HB-pH(NaA)>pH(NaHB),故A不符合题意;
B. 因为KaKh=Kw,Ka=1.7×10-6,所以Ka>Kh,将a mol·L-1的HA溶液与a mol·L-1 的NaA溶液等体积混合,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混合液中:C(A-)> C(Na+ ),故B不符合题意;
C. 向Na2B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A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2-+HA=A- +HB-,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于K1=1.3×10-3,NaHB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C(Na+)> C(HB-)> C(B2-)> C(H2B),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25℃KaKh=Kw=1×10-14和Ka=1.7×10-6,可得Ka>Kh。
14.【答案】C
【解析】【解答】A、电解池是外加电源强迫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加外加电源;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电镀池实质是一个电解池,必须加外加电源;电化学腐蚀原理是原电池原理,原电池中不含电源,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明矾能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B不符合题意;
C.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加快反应速率,C符合题意;
D. 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酸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电解池和电镀池必须加外加电源;电化学腐蚀和电离不含电源;
B、明矾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加入其它溶液,会对原溶液造成稀释。
15.【答案】(1)酸性氧化物
(2)强电解质;CH3COOH+OH-=CH3COO-+H2O
(3)Al2O3+6H+=2Al3++3H2O
(4)Ba(OH)2;
(5)Na2HPO4;
【解析】【解答】(1)、、属于酸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分类标准为酸性氧化物;
(2)、、都是强电解质,而是弱电解质,所以分类标准为强电解质;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
(3)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4)、、电离出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电离出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则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为;与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Na2HPO4属于酸式盐,不是正盐;Na2HP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分析】(1)酸性氧化物指的是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判断,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般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一般包括弱酸、弱碱、水、非金属氧化物等);
(3)是两性氧化物;
(4)根据电离出阴阳离子的个数比进行分类;
(5)Na2HPO4属于酸式盐;盐完全电离,碳酸氢根离子不拆。
16.【答案】(1)⑥
(2)Cl2+H2O HCl+HClO
(3)NaHCO3=Na++HCO3-
(4)
(5) O
(6)64g/mol
(7)12:11
(8)0.5mol/L
【解析】【解答】Ⅰ.(1)①Cl2、②钠是单质,⑦氨水、⑧稀硝酸是混合物,所以①②⑦⑧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CO2是非电解质;③醋酸(CH3COOH)、⑤H2SO4、⑥熔融KNO3、⑨Al2(SO4)3固体、⑩NaHCO3是电解质,但能导电的只有⑥熔融KNO3,故答案为:⑥;
(2)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是可逆反应,方程式为 Cl2+H2O HCl+HClO ;
(3)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全电离,但碳酸是弱酸,碳酸氢根离子不拆,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
Ⅱ. (4)氯为17号元素,氯离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Cl-结构示意图 : 。
(5)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 的微粒,质量数为18,符号为 O。
(6)某金属氯化物 MCl240.5g中含有 0.6mol Cl-,则n(MCl2)=n(Cl-)/2=0.6mol×1/2=0.3mol,M(MCl2)=40.5g/0.3mol=135g·mol-1,则M的相对原子量为:135-35.5×2=64,M的摩尔质量为64g·mol-1;
(7)相同温度和体积的A和B两容器,A容器中充满CO2,B 容器中充满O3,若密度相同,根据m=ρV可知二氧化碳和臭氧的质量相等,则二氧化碳和臭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44:m/48=12:11;
(8)24.5g H2SO4的物质的量为:n(H2SO4)=24.5g/98g·mol-1=0.25mol,H2SO4为强电解质,n(SO42-)=n(H2SO4)=0.25mol,则c(SO42-)=0.25mol/0.5L=0.5mol·L-1。
【分析】Ⅰ.(1)常见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
(2)离子方程式需要拆开的: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 ;
(3)碳酸氢钠为是强电解质,拆成碳酸氢根和Na+;
Ⅱ. (4)氯离子外层电子排布:2,8,8 。
(5) 中Z代表质子数,A代表质量数,中子数用N表示,N=A-Z。
(6) 1molMCl2含有2molCl- ,求出 MCl2 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公式:n=m/M可以求出M的摩尔质量;
(7)同体积同密度,则同质量,设两种气体质量都是1g,则根据n=可以求出两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8)根据公式:n=求出硫酸的物质的量,然后再根据公式c=可以求出c(SO4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