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6 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电器起火应选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晶体硅
D.生活用水的净化与消毒可用明矾
2.下列溶液呈碱性的是( )
A.NH4NO3 B.(NH4)2SO4 C.KCl D.K2CO3
3.碳酸钙在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氨水 B.石灰水 C.食盐水 D.硫酸铵溶液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蒸干溶液并灼烧可得到
B.向水中加入金属钠,能促进水的电离,冷却至室温后,保持不变
C.某些单质可与水反应同时生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肯定弱于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5.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
A.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B.实验室通常在HCl气氛中加热MgCl2 6H2O制MgCl2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
D.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氢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
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是( )
A.Na2O2 B.CaCl2 C.FeCl3 D.CH3COONa
7.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测为强酸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该盐一定为强酸强碱盐
C.将浓度为0.10的醋酸溶液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减小
D.pH=10.0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物质的量为mol
8.SOCl2是一种低沸点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某同学向盛有10 mL水的锥形瓶中滴加8~10滴S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锥形瓶中有白雾产生,是因为有HCl生成
B.将产生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迅速褪色
C.将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D.将AlCl3 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AlCl3
9.现有a mol/L NaX和b mol/L NaY两种盐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且c(X-)=c(Y-)+c(HY),则HX为强酸
B.若a=b且pH(NaX)>pH(NaY),则c(X-)+c(OH-)>c(Y-)+c(OH-)
C.若a>b且c(X-)=c(Y-),则酸性HX>HY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a+b)mol/L
10.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中和等物质的量NaOH溶液,醋酸消耗的体积多
B.pH均为11的CH3COONa溶液和氨水中,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C.0.10 mol·L-1CH3COONa的pH小于0.10 mol·L-1 NaCN溶液的pH,则酸性:CH3COOHD.0.10 mol·L-1醋酸溶液的pH=a,稀释n倍后pH=a+1,则n<10
11.已知:pAg=-lgc(Ag+),Ksp(AgCl)=1×10-12,Ksp (AgI)=1×10-16。如图是向10mLAgNO3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NaCl溶液时,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实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B.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恰好完全沉淀
C.图中x点的坐标为(10,6)
D.若把NaCl溶液换成0.1mol·L-1NaI溶液,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H相同的氢氟酸和盐酸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盐酸消耗的体积多
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n(OH-)相等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与镁反应,开始瞬间醋酸产生H2快
D.c(H+)=c(OH-)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3.常温下,用0.100mol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0.100mol L-1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B.点③时:c(Na+)=c(CH3COO-)>c(H+)=c(OH-)
C.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③<④
D.点④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点⑤
14.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1 制取无水固体
B.实验2 验证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
C.实验3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D.实验4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5.室温下,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各含硫微粒分布系数(平衡时某微粒的物质的量占各微粒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II表示HSO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
B.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 8
C.pH=7时,c(Na+)<3c(SO)
D.NaHS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 7 mol·L 1
二、综合题
16.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 NaClO2)漂白织物。用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 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O2·3H2O。
②KSP(FeS)=6.3×10-18;KSP(CuS)=6.3×10-36;KSP(PbS)=2.4×10-28。
(1)发生器中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吸收塔中反应的氧化剂是 。
(2)亚氯酸钠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2。下表是25℃时HClO2及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 HClO2 HF HCN H2S
Ka/mol·L-1 1×10-2 6.3×10-4 4.9×10-10 K1=9.1×108 K2=1.1×10-12
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F、NaCN两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2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Na2S是常用的沉淀剂。某工业污水中含有等浓度的Cu2+、Fe2+、Pb2+,滴加Na2S溶液后最先析出的沉淀是 ;当最后一种离子沉淀完全时(该离子浓度为10-5 mol·L-1),此时体系中S2-的浓度为 。
17.
(1)I.25℃时,往25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A点对应酸的体积为12.5mL,则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3)NaA的水溶液显 性(选填“酸”、“碱”),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在B点所得混合溶液中,c(Na+) 、c(A-)、c(H+)、c(O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Ⅱ.在25 ℃的条件下,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ClO H2CO3 H2C2O4
Ka Ka=1.8×10-5 Ka=3.0×10-8 Ka1=4.1×10-7 Ka2=5.6×10-11 Ka1=5.9×10-2 Ka2=6.4×10-5
温度、浓度相同的CH3COOH和HClO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前者 后者(填“>”“=”或“<”)。
(6)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NaClO和CH3COOK两种溶液中,c(CH3COOK) c(NaClO)
(填“>”“=”或“<”),[c(Na+)-c(ClO-)] [c(K+)-c(CH3COO-)](填“>”“=”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丝绸的主要原料是蚕丝,蚕丝属于蛋白质,故A符合题意;
B、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导电,电器起火应选用干粉灭火剂灭火,故B不符合题意;
C、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故C不符合题意;
D、明矾只能做生活用水的净水剂,不能做消毒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蚕丝属于蛋白质;
B、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导电,并且泡沫液有腐蚀性会腐蚀电器设备;
C、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
D、明矾不能消毒。
2.【答案】D
【解析】【解答】A.该盐属于强酸弱碱盐,NH4++H2O NH3·H2O+H+,溶液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同A,NH4+发生水解,使得溶液显酸性,B不符合题意;
C.该盐属于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显中性,C不符合题意;
D.该盐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溶液显碱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盐溶液中,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3.【答案】D
【解析】【解答】碳酸钙中存在溶解平衡,CaCO3 CO32-+Ca2+。
A.加入氨水,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变;
B.加入石灰水,增大了钙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碳酸钙的溶解度减小;
C.加入食盐水不影响平衡的移动,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变;
D.加入硫酸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使得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碳酸钙的溶解度增大;综上所述,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溶液,
故答案为:D。
【分析】碳酸钙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若碳酸钙的溶解度最大,则需要溶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答】A.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AlCl3 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铝,灼烧可得到Al2O3,故A不符合题意;
B.向水中加入金属钠,钠与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水的电离正向移动,促进了水的电离,冷却至室温后,Kw保持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的导电性强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挥发性的强酸弱碱盐蒸干灼烧得到氧化物;
B、温度不变,Kw不变;
C、强酸为强电解质,弱酸为弱电解质;
D、导电性和离子浓度有关。
5.【答案】D
【解析】【解答】A.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主要是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显酸性,酸和铁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通常在HCl气氛中加热MgCl2 6H2O制MgCl2,加HCl的目的是抑制镁离子水解,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目的是抑制铁离子水解,防止溶液变浑浊,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氢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锌置换出铜形成Zn Cu H2SO4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与水解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铵根离子和锌离子可以水解,呈酸性,和氧化铁反应;
B、氯化镁水解为氢氧化镁和氯化氢,通入氯化氢可以抑制水解;
C、铁离子发生世界形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加入稀盐酸,可以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D、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6.【答案】C
【解析】【解答】A.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A不符合题意;
B.CaCl2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B不符合题意;
C.FeCl3为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后铁离子水解产生H+,溶液呈酸性,C符合题意;
D.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醋酸根离子水解产生OH-,溶液呈碱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B.氯化钙是强酸强碱盐;
C.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
D.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
7.【答案】C
【解析】【解答】A.当NaHA溶液中HA-的电离程度大于HA-的水解程度时,溶液也显酸性,H2A为弱酸,A不符合题意;
B.当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时,溶液显中性,该盐为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溶液显中性,B不符合题意;
C.稀释会促进CH3COOH的电离,产生更多的H+,但由于稀释,溶液中c(H+)减小,C符合题意;
D.pH=10的Na2CO3溶液中,H+都来自于H2O电离产生,由于未给出溶液的体积,因此无法计算n(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NaHA溶液中可能存在HA-的电离和水解;
B、弱酸弱碱盐也可能显中性;
C、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同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D、Na2CO3溶液中H+都来自于水电离产生;
8.【答案】B
【解析】【解答】A.SOCl2是一种低沸点液态化合物,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反应产生气体为SO2和HCl气体,HCl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因此出现白雾,A不符合题意;
B.SOCl2与水反应:SOCl2+H2O=2HCl+SO2,反应产生的HCl、SO2溶于水,是溶液显酸性,因此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但不能褪色,B符合题意;
C.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AlCl3 6H2O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酸性,SOCl2与水反应产生HCl,对AlCl3 6H2O在溶液中水解平衡起抑制作用,因此将AlCl3 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水AlCl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氯化氢气体能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析;
B.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
C.二氧化硫可以漂白品红;
D.氯化氢气体可以抑制氯化铝的水解。
9.【答案】A
【解析】【解答】A.若a=b,且c(X-)=c(Y-)+c(HY),说明HX完全电离,所以能说明HX为强酸,故A符合题意;
B.若a=b且 pH(NaX)>pH(NaY),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X-)+c(OH-),c(Na+)+c(H+)=c(Y-)+c(OH-),根据物料守恒得两种溶液中c(Na+)相等,根据溶液的pH知,X-的水解程度大于Y-,所以NaX中氢离子浓度小于NaY,所以c(X-)+c(OH-)<c(Y-)+c(OH-),故B不符合题意;
C.若a>b且c(X-)=c(Y-),说明X- 的水解程度大于Y-,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相应酸的酸性越弱,则酸性HX<HY,故C不符合题意;
D.若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钠离子不水解,但溶液体积增大一倍,所以则c(Na+)= mol/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及弱酸酸性强弱与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准确应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解题,易错选项是D,注意溶液体积变大,为易错点。
10.【答案】B
【解析】【解答】A.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相比,c(CH3COOH)>c(HCl),则中和等物质的量NaOH溶液时,醋酸消耗的体积少,A项不符合题意;
B. pH均为11的CH3COONa溶液和氨水相比,CH3COONa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氨水抑制水的电离,则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B项符合题意;
C. 0.10 mol·L-1CH3COONa的pH小于0.10 mol·L-1 NaCN溶液的pH,则水解程度:CH3COONaHCN,C项不符合题意;
D.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a的醋酸溶液稀释n倍后pH =a+1,则有n>10,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醋酸为弱酸;
B、弱电解质会促进水的电离;
C、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
D、加水稀释会促进酸的电离。
11.【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原点pAg=0,则Ag +的浓度为:c(Ag +)=1mol/L,即原AgN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故A不符合题意;
B.x点c(Ag+)=1×10-6mol·L-1,一般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完全沉淀,故B符合题意;
C.x点c(Ag+)=1×10-6mol·L-1,一般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即沉淀完全,则AgNO3与NaCl恰好反应,由A求得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则有:n(NaCl)=n(AgNO3)=0.01L 1mol/L=0.01mol,所以v(NaCl)=100mL,即x点的坐标为(100,6),故C不符合题意;
D.与AgCl相比,碘化银的Ksp(AgI)更小,所以把NaCl换成0.1mol·L-1NaI,则溶液中c(Ag+)更小,则pAg更大,图象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因为当氯化钠为0时,pAg=0,所以c(Ag+)=1mol/L,即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根据图像当纵坐标为6时,银离子浓度为10-6mol·L-1 ,当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 时,认为沉淀完全。
C.因为X点硝酸银与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所以n(NaCl)=0.01mol,所以体积为0.01/0.1=100mL。
D.因为 Ksp (AgI)=1×10-16 小于 Ksp(AgCl)=1×10-12 ,所以 若把NaCl溶液换成0.1mol·L-1NaI溶液,终点应在实线之上。
12.【答案】A
【解析】【解答】A.氢氟酸为一元弱酸,盐酸为一元强酸。pH相同时,氢氟酸浓度大于盐酸,则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盐酸消耗的体积多,故A符合题意;
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c(OH-)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醋酸为一元弱酸,盐酸为一元强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醋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则与镁反应时,开始瞬间盐酸产生H2快,故C不符合题意;
D.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pH相同的氢氟酸和盐酸,显然氢氟酸的浓度要大,因此消耗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时,需要的盐酸要多;
B.pH相等代表的是体系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的浓度相等,但是不代表氢氧根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不知道体积;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知,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D.无论条件如何,只要.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13.【答案】D
【解析】【解答】A. 点①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OH-)+c(CN-)=c(Na+)+c(H+),而且c(OH-)>c(H+),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OH-)+c(CH3COO-)=c(Na+)+c(H+),而且c(OH-)<c(H+),二者中钠离子浓度相同,所以c(CH3COO-)>c(CN-),A不符合题意;
B.
点③电荷守恒关系,c(OH-)+c(CH3COO-)=c(Na+)+c(H+),根据pH=7可知,c(Na+)=c(CH3COO-)>c(H+)=c(OH-),B不符合题意;
C.
点③溶液中含有醋酸钠和醋酸,点④溶液中只含有醋酸钠,酸抑制水的电离,盐促进水的电离,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③<④,C不符合题意;
D.
点④溶液为醋酸钠,点⑤溶液为NaCN,故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浓度总数=c(H+)+c(Na+),由图可知,点④溶液氢离子浓度大,故点④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点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初始pH可知,浓度为0.100mol L-1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均为弱酸,且HCN的酸性比弱酸小,电离程度小;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盐促进水的电离,根据三大守恒关系回答问题。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镁离子的水解且带走了六水合氯化镁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得到无水氯化镁,A不符合题意;
B.向1mL0.1mol/L硝酸银溶液中先滴加几滴0.1mol/LNaCl溶液,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反应后银离子过量,再滴入0.1mol/LNa2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不能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不能验证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B符合题意;
C.实验3中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单位气体体积所需时间来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C不符合题意;
D.N2O4(无色)2NO2(红棕色),通过观察冷水与热水中瓶内气体颜色的变化来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HCl可抑制镁离子的水解;
C.秒表可测定时间,针筒可测定气体的体积;
D.该实验只有温度一个变量。
15.【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前面分析曲线II表示HSO的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在pH=7.2时,亚硫酸氢根物质的量浓度和亚硫酸根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a2(H2SO3)= c(H+)=1×10 7.2=100.8×10 8,因此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 8,故B不符合题意;
C.pH=7时,根据电荷守恒和pH=7得到c(Na+)=2c(SO)+c(HSO),又由于pH=7时c(SO)<c(HSO),因此c(Na+)>3c(SO),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图中信息得到NaHSO3溶液pH大约为4,说明溶液显酸性,是亚硫酸氢根电离占主要,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 7 mol·L 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向亚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先生成亚硫酸氢钠,在生成亚硫酸钠,I表示的亚硫酸,II表示的是亚硫酸氢钠,III表示的是亚硫酸钠,根据交点即可计算出常数,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16.【答案】(1)SO2;ClO2
(2)NaCN>NaF;c(Na+)>c(ClO2-)>c(OH-)>c(H+);CuS;6.3×10-13mol·L-1
【解析】【解答】(1)ClO2发生器中,NaClO3与SO2反应生成ClO2,过程中,氯元素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NaClO3为氧化剂,则SO2为还原剂;
吸收塔中ClO2与H2O2反应生成NaClO2和O2,过程中,氯元素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ClO2为氧化剂;
(2)①由于电离常数HF>HCN,因此酸性HF>HCN;根据“越弱越水解”可得,阴离子的水解程度F-NaF;
②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2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O2,溶液中存在ClO2-的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ClO2-)>c(OH-)>c(H+);
③CuS、FeS、PbS的组成相似,因此其Ksp越小,越先形成沉淀,故最先析出的沉淀时CuS;
最后形成的沉淀时FeS,此时溶液中c(Fe2+)=10-5mol/L,则溶液中;
【分析】(1)根据“发生器”和“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确定还原剂和氧化剂;
(2)①由电离常数的大小确定酸性强弱,再结合“越弱越水解”比较离子的水解程度,从而判断溶液的pH值大小;
②根据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水解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③根据Ksp的大小,确定形成沉淀的先后顺序;根据各物质的Ksp大小进行分析;
17.【答案】(1)0.1
(2)1 ×10-4
(3)碱;A-+H2O HA+OH-
(4)c(Na+)=c(A-)>c(H+)=c(OH-)
(5)<
(6)>;=
【解析】【解答】I.(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开始NaOH溶液的pH=13,则c(H+) = 10-13 mol/L,根据 Kw = c(H+)×c(OH ),则c(OH )=c(NaOH)=0.1 mol/L,
故答案为:0.1;(2)由第(1)问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a点时,c(NaOH)×V(NaOH) = c(HA)×V(HA),则溶液的溶质为Na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混合后溶液pH = 10,可推出HA为弱酸,A-水解显碱性,则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OH-) = = = 1 ×10-4 mol/L,则由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为1 ×10-4 mol/L,
故答案为:1 ×10-4;(3)a点溶质为NaA,其溶液pH = 10,则NaA存在水解平衡,其水溶液显碱性,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H2O HA+OH-,
故答案为:碱;A-+H2O HA+OH-;(4)在B点所得混合溶液中,pH=7,则c(H+) = c(OH ),又因为溶液中溶质为生成的NaA和过量的HA,遵循电荷守恒,故c(Na+)=c(A-)>c(H+)=c(OH-),
故答案为:c(Na+)=c(A-)>c(H+)=c(OH-);Ⅱ.(5)因CH3COOH的Ka=1.8×10-5,HClO的Ka=3.0×10-8,则温度、浓度相同的CH3COOH和HClO溶液,CH3COOH的酸性大,即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强,故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故答案为:<;(6)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ClO,则NaClO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K,所以pH相同时CH3COOK的浓度大于NaClO;由于两溶液的pH相同,则两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ClO-)] = [c(K+)-c(CH3COO-)],
故答案为:>;=。
【分析】I.(1)由开始NaOH溶液的pH=13及水的离子积计算其浓度;(2)根据物质的量关系可知,混合后溶液的溶质为NaA,图示信息得出,A点对应混合后的溶液pH = 10,则HA为弱酸,NaA存在水解平衡,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等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作答;(3)由图中a点分析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钠与HA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可推出,NaA存在水解平衡,据此分析判断;(4)B点溶液显中性,c(H+) = c(OH ),再结合电荷守恒规律作答;Ⅱ.(5)根据表格可知,CH3COOH的Ka>HClO的Ka,则根据相同浓度的两种酸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不同来分析作答;(6)根据醋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二者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的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弱,据此判断pH相同时醋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浓度大小;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浓度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